- 古文觀止全解(彩圖精裝)
-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編選 思履主編
- 1814字
- 2019-01-02 20:01:49
鄭莊公戒飭守臣
【題解】
公元前712年,齊、魯、鄭三國一起征伐弱小的許國。許國被占領后,齊、魯將許國讓給鄭國。鄭莊公派人協理鄭國政事的同時,發表了一番委婉曲折的言辭,使許國“名正言順”地成為鄭國附庸。
【原文】
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 [1],傅于許 [2]。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3],子都自下射之 [4],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 [5],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壬午 [6],遂入許。許莊公奔衛。齊侯以許讓公。公曰:“君謂許不共 [7],故從君討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乃與鄭人。
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8],曰:“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于許君[9],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億 [10],其敢以許自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鍸 其口于四方,其況能久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吾將使獲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沒于地,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如舊昏媾 [11],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實逼處此,以與我鄭國爭此土也。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祀許乎 [12]?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惟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 [13]?!蹦耸构珜O獲處許西偏,曰:“凡而器用財賄 [14],無置于許。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 [15];王室而既卑矣 [16],周之子孫日失其序。夫許,大岳之胤也 [17]。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君子謂:“鄭莊公于是乎有禮。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
【注釋】
[1]庚辰:七月一日。[2]傅:逼近,迫近。[3]潁考叔:鄭國大夫。[4]子都:鄭國大夫。[5]瑕叔盈:鄭國大夫。[6]壬午:七月三日。[7]共:通“供”。[8]許叔:許莊公的弟弟。[9]逞:滿意。[10]共億:相安。[11]昏媾:婚姻?;?,通“婚”。[12]禋(yīn)祀:本指升煙祭天以求福,這里泛指祭祀。[13]圉(yǔ):邊境。[14]而:通“爾”,你。[15]先君:指鄭武公。[16]卑:衰落。[17]大岳:傳說為堯舜時候的四方部落首領。胤(yìn):后代。
【譯文】
隱公十一年秋七月,魯隱公會合齊僖公、鄭莊公攻打許國。初一這一天,軍隊迫近許城。潁考叔拿著鄭莊公的大旗“蝥弧”搶先登城,子都從下邊用箭射他,潁考叔從城上跌落下來。瑕叔盈又拿著蝥弧旗登上城頭,揮動著旗子向四周大喊道:“國君登城了!”鄭國的軍隊于是全部登城。初三這一天,軍隊占領了許國。許莊公逃往衛國。齊僖公要把許國讓給隱公。隱公說:“君侯說許國不恭敬,我于是跟從君侯前來討伐。許國既然已經伏罪,雖然君侯有命,我也是不敢接受的?!庇谑前言S國讓給了鄭莊公。
鄭莊公派許國大夫百里侍奉許莊公弟許叔居住在許國的東部邊境上,說:“上天降禍于許國,鬼神實在對許國國君不滿意,便借我的手來懲罰他,我只有一兩位同姓的臣屬,尚且不能平安相處,豈敢把攻占許國作為自己的功績呢?寡人有個弟弟,不能與我親愛和睦,因為我的原因現在還在四處求食,更何況長久地占有許國呢?您侍奉許叔來安撫這里的百姓,我將讓公孫獲來幫助您。若是我死后得以埋葬于地下,上天又依照禮法收回了加于許國的禍害,寧可使許莊公重新來治理他的國家。那時,只要我鄭國有所請求,許國就會像親戚一樣,能夠誠心允許鄭國,不使他國乘機強住在這里,逼迫我們,和我們鄭國爭奪這塊土地。我的子孫挽救危亡都來不及,何況是占領許國的土地呢?我之所以使你們居住在這里,不單是為了許國,也是借此來暫時鞏固我的疆土?!庇谑怯肿尮珜O獲居住在許國的西部邊境上,對他說:“凡是你的器用財貨,不要放在許國之內。我死以后,就趕快離開這里。我的先父在這里新建城邑,周王朝既然已經衰落了,周朝的子孫們互相之間的攻伐日益嚴重,秩序日益混亂。許國,是太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已經厭棄了周朝,我怎能還與許國相爭呢?”
君子說:“鄭莊公在這件事上的做法合于禮。禮是治理國家、安定社稷,使百姓有所秩序,使后代受益的東西。許國,是因不合禮法才去討伐它,服罪了就寬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后才與人相處,衡量自己的力量后才做出舉動,看清形勢才行動,不連累后代,可以說是懂得禮了?!?/p>

鄭莊公戒飭守臣
【寫作方法】
鄭莊公的言辭委婉曲折。他一會兒為許國考慮,一會兒又為鄭國算計,語語放寬,字字放活。文中三次提到“天”字,莊公想表達的意思是,事情的成敗,完全取乎于天,而他只是順應天意罷了。更妙的是,后面又用了四個“乎”字,莊公吞吞吐吐,表面上看是心口相商,實際是精明至極,從中可見莊公一代奸雄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