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圖全解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彩圖精裝)
- 王應麟 思履
- 1347字
- 2019-01-02 16:03:13
錢[qián]
【姓氏來源】
錢姓出自彭姓,是以官職命名的姓氏。顓頊帝有玄孫陸終,陸終有子名篯鏗,被封于大彭,建彭國,為商朝的諸侯國。因此篯鏗又稱彭鏗。彭鏗長壽,壽過八百,被稱為彭祖。彭祖有孫子名叫孚,西周時任錢府上士。是掌管朝廷的錢財、負責錢財的管理和調度的職位,于是以官職為姓就姓“錢”了。孚的子孫也都以官名為姓,稱錢氏。錢姓發源于陜西,興盛于江浙。唐朝末年,錢镠(liú)建立吳越國,政績卓著。
【郡望堂號】
錢姓的郡望主要有下邳郡、彭城郡、吳興郡等。
下邳郡:東漢時改臨淮郡置國,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南朝宋及隋大業時改為郡。
彭城郡:西漢時改楚國置彭城郡,不久復為楚國。東漢時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吳興郡:三國吳時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
錢姓的堂號有“吳越堂”等。

彭祖像。
【繁衍變遷】
錢姓發源于今陜西西安,之后逐漸向南方發展。秦朝有御史大夫錢產,其子孫居下邳(今江蘇邳州)。西漢徐州人錢林,因王莽專政,棄官隱居長興(今屬浙江);錢遜,因避王莽亂,徙居烏程(今浙江湖州)。唐初,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縣境內)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今福建開辟漳州,有錢姓將佐隨往,在今福建安家落戶。宋元時期,錢姓人發展到今廣東、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明清時期,今上海、云南、湖北等省市均有錢姓的人聚居點。從清代開始,居住在今福建、廣東及其他省市沿海地區的錢姓人陸續有遷至臺灣、進而徙居海外者。
錢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排行第九十六位的姓氏,總人口近22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18%,尤盛于江蘇、浙江、安徽。
【歷史名人】
錢起:字仲文,唐朝大詩人,為“大歷十才子”之一,與朗士元齊名,世稱“錢朗”。有《錢考功集》。
錢惟演:字希圣,北宋大臣,西昆體骨干詩人。著有《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錢大昕:字曉征,清朝考據學家、史學家、漢學家。著有《唐石經考異》、《經典文字考異》等。
【姓氏名人故事】
錢镠枕“警枕”為戒
錢镠是唐朝杭州臨安人,年少時家貧以販賣私鹽為生,后從軍,在浙西鎮將董昌麾下任部校,在鎮壓清剿黃巢起義軍時極為英勇,屢立戰功,因而被任命為鎮海軍節度使,錢镠升任之后意氣洋洋,生活極為奢華,行事闊綽,在臨安大興土木建筑豪華宅院,衣食住行樣樣著人伺候,甚至出門時馬車前后都有兵士跟從護送,以示威儀。
錢镠與父親住在左近,其父眼見錢镠生活起居窮奢極侈,心中極為厭惡,每每見到錢镠聲勢浩蕩地出門,便刻意避開,長此以往錢镠有所覺察,于是恭順地不帶隨從只身前往父親所住的屋中請安,并詢問父親為何對自己避而不見。錢镠之父當即訓斥若繼續如此貪求無度,必會自食惡果。
錢镠聽完父親的話心中愧悔,當即對父親保證改過。這之后錢镠一應用度精簡,勤于政事,體察民情,行事謹慎認真,于唐昭宗天復二年(902)被封為吳越國主。吳越國疆土很小,四周皆是強國,要時刻加以防范。錢镠為了使自己保持警醒之心,因而特意截下一段圓木,打磨成枕頭將之稱為“警枕”。每到軍務繁忙之時,便以此為枕,這樣睡熟之后稍微改變姿勢,頭便會自枕上滑落而驚醒,這樣既可以稍事休息,又不會因為睡的太沉而有所松懈,貽誤軍情,并且還能提醒自己常懷警惕之心。自此之后,錢镠以“警枕”為戒,為人行事謹慎小心,吳越國在他的統治下,綿延百年從無戰亂,國富民強,繁榮富庶。

錢镠枕“警枕”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