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趙[zhào]

【姓氏來源】

其一:出自嬴姓,其始祖為以擅于駕車著名的造父。

造父駕車。

西周時期,傳說顓頊帝的子孫,有一個名叫造父的,他善于馴馬和駕車,深得周穆王的喜愛。周穆王西巡去見西王母時,乘坐的就是造父在桃林一帶挑選的八匹駿馬拉的車。正當周穆王在西王母那游玩樂而忘返的時候,徐偃王叛亂了。造父及時駕車護送周穆王回都城,因為造父護送周穆王回都有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作為封地。造父的后代們就以封地為姓,世世代代都姓趙。到了春秋時期,造父的第五世孫趙夙到晉國做將軍,趙家的勢力在晉國日益壯大。到了春秋末期,趙家的權勢更大,進一步與同為大夫的韓家和魏家瓜分了晉國,成立了趙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后來,趙國越來越強大,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其二:出自他族改姓。

由匈奴、南蠻等少數民族改趙姓或趙宋王朝賜姓而來。如《漢書》所載,趙安稽,本匈奴人。《舊唐書》中記載,趙曳天,南蠻人。五代時期的趙國珍,原是牂牁酋長的后裔等。

【郡望堂號】

天水郡:西漢時期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此支趙氏開基始祖為代王趙嘉。

潁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此支趙氏開基始祖為西漢京兆君尹趙廣漢。

趙氏堂號有“天水”、“孝思”、“半部”等。

【繁衍變遷】

趙姓發源于山西。到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秦初,始皇派趙公輔任西戎地區的行政長官,居住在天水,很快就繁衍成當地一大望族。同時,趙王趙遷因流放到今湖北房縣,子孫在今湖北繁衍;后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推進到兩廣。由涿郡趙氏趙匡胤建立的北宋,使趙姓人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自宋代以后,趙姓遍布全國。

趙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排行第八位的姓氏,總人口約260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2.06%,主要分布于黃河沿岸的省份和東北地區。

【歷史名人】

趙雍:就是趙武靈王,他實行“胡服騎射”,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以增強軍事力量。同時積極倡導國家制度和文化風俗的改革,使趙國成為戰國時期僅次于秦國和齊國的軍事強國。

趙勝:平原君趙勝,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以“食客數千人”著稱,曾任趙國宰相,著名的成語“毛遂自薦”就是源自毛遂向趙勝自薦的典故。

趙云:字子龍,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有膽有識武藝高強,在漢中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士們都稱他為“威武將軍”。

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為加強中央集權,策劃了“杯酒釋兵權”的事件,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趙孟:元代杰出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精于正、行書和小楷,筆法圓轉遒麗,人稱“趙體”。在繪畫方面,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趙普:字則平,北宋名相。足智多謀,后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普三世孫概自洛陽遷亳,為亳州始祖。五世孫趙期,為云塘趙氏始祖。

杯酒釋兵權。

【姓氏名人故事】

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下,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兵變,做了皇帝。后來,趙普又輔佐宋太祖東征西討,統一了全國,被宋太祖任命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普仍然擔任宰相。趙普讀書不多,學問也不大,宋太祖趙匡胤曾勸他說:“不讀書是不行的,一定要多讀書,才能有學問。”于是趙普便記在心里,無論朝政多么繁忙,也要鉆研《論語》。

后來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不學無術,所讀過的書僅僅是一部《論語》而已,當宰相不合適。宋太宗不以為然地說:“趙普雖然讀書不多,這我一直都知道的。但是若說他只讀過一部《論語》,我可不相信。”

趙普向宋太祖承認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于是,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閑聊,宋太宗想起這件事,隨意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讀的書不多,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分。但是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建立王朝,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使天下太平。”后來趙普因為年老體衰病逝,家人打開他的書篋,發現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白朗县| 凤冈县| 香港 | 库伦旗| 姜堰市| 姚安县| 张家港市| 荆州市| 临西县| 曲周县| 邹城市| 哈密市| 新竹县| 佳木斯市| 沁源县| 金溪县| 西乌| 安庆市| 贵州省| 丹江口市| 三明市| 滁州市| 宜兰县| 通州区| 屏边| 古蔺县| 仪征市| 邛崃市| 洪泽县| 石首市| 京山县| 耒阳市| 麻栗坡县| 平陆县| 交口县| 门头沟区| 万荣县| 岚皋县| 常德市|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