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百科全書(彩圖精裝)
- 李昕
- 2228字
- 2019-01-02 17:20:03
家禽與家畜
家禽和家畜是與人類生活最為密切的動物群體。家禽就是指那些經過人類長期的馴化培育而生存繁衍,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或賞玩價值的鳥類,如雞、鴨、鵝、火雞、鴿子、鵪鶉等。
人類最早馴養的鳥類是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已有“雞”這個字;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上,就有家雞的骨骼出土,這些都說明中國人在很早以前就將雞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了。
家雞的祖先叫原雞,也叫紅色野雞,現在多分布在南亞地區的叢林中。原雞主要棲息于海拔約1000米以下的森林中,也喜歡到稀疏的樹林或灌木叢中活動。雄原雞的啼聲很洪亮,但與家雞的啼聲有很大的不同。
人們根據自身的需要,已培育出多種家雞,現在世界上公認的雞種有70多種,且各具特點。肉用雞常常被喂得又肥又胖,體重都在4.5千克以上,它們的肉質肥嫩,鮮美可口。專門用來下蛋的雞,一年最多可以產下300多個蛋,平均一天一個,為人類提供了充足的雞蛋。烏骨雞的骨頭是黑色的,而體表的羽毛卻是雪白雪白的,它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斗雞骨骼結實,行動靈活,是專門供人進行游戲的。還有重達十幾千克的火雞,肉質鮮美,非常有韌性。在日本有一種全身素白的長尾雞,尾羽長達7米,就像姑娘的長頭發,十分美麗。緬甸人飼養的一種矮腿雞,它的腿短得幾乎看不到,身體似乎已經貼到了地面上,走起路來一跳一跳的,所以又叫“跳雞”或“爬雞”。
家鴿是由原鴿馴化而成的,幾千年前,原鴿就被用來為人類服務。經過人工選擇,現在的鴿子主要分為信鴿、肉鴿和觀賞鴿三種。信鴿的飛翔能力很強,能進行長途飛行,而且有強烈的歸巢感,可以從幾千米外迅速返回自己的“家”。自古以來,人們就利用它的這一特性,讓它擔負起通信工作,尤其是在通信手段不發達的古代,信鴿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即使在通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利用信鴿傳遞軍事情報仍是非常普遍的事。肉鴿生長迅速,一個月就可以長到500克重,肉味鮮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觀賞鴿的羽毛千姿百態,是人工選擇學的主要佐證。
鴨子也是人們經常飼養的一種家禽。家鴨是由野鴨(綠頭鴨)馴化而來的。綠頭鴨肉質好,卵期長。人類將它們馴養后,為了獲得更多的鴨蛋,便不讓它們自己孵蛋,同時又給以充足的光照和食物,讓它們產更多的蛋。另一方面,人類還將產蛋量最多的鴨選為種鴨。這樣,經過人工選擇和培育的卵用鴨,一年能產二三百個鴨蛋,比它的祖先——綠頭鴨要多得多。然而,由于人類長期不讓它們自己孵蛋,它們便逐漸喪失了這種本能。
可見,家禽能夠提供營養豐富的禽蛋、禽肉,其中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一定的微量元素等。家禽的羽、絨具有很強的保暖性,輕便耐用,可以用來制作羽絨服等。家禽糞便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是優質肥料。同時,家禽的生長期短,繁殖能力強,飼料轉化率高,因而是很好的經濟動物。

⊙在北非、中東和中亞地區,駱駝被用來提供奶、肉和肉粉的歷史已經至少有4000年了。

⊙家雞
家畜就是那些經過人類長期的馴化培育,可提供肉、蛋、乳、毛、皮等畜產品或供役用的各種動物,主要包括馬、牛、驢、騾、駱駝、豬、羊、狗、貓、家兔等獸類。家畜都來源于野生動物,然后經過長期的馴化,它們在外貌、體形、生理機能等各方面都與野生動物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性情比較溫順,生產能力也大大提高。
馬是一種善于奔跑的家畜,最早是被用做交通工具的。馬跑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噠噠……”的聲音,那是因為人類給它穿上了鐵鞋——馬掌的緣故。現代的馬,四肢的趾端只有一個趾,其他的趾則在長期的歲月中退化掉了。在這個趾上,有一層像趾甲似的蹄保護著。蹄實際上是一種角質化的堅硬皮膚,又是身體重量的支點。由于經常在堅硬的地面上摩擦,時間長了,馬蹄就容易被磨損,影響了馬的奔跑速度和負重能力。為了防止馬蹄被過分磨損,人類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給它穿上“鐵鞋”,使它能跑得更快。
馬是人類的親密伙伴,它不僅可以將人們帶到很遠的地方去,而且可以幫助人們耕地運貨。馬肉可以食用,骨可以制膠,皮可以制革,馬鬃可以做小提琴的琴弦,馬糞可以培養蘑菇,馬的血清還可以制破傷風抗毒素。因此可以說馬的渾身都是寶,為人類立下了汗“馬”功勞。
家 豬 是 由 野 豬 馴 化 而 來 的。早 在8000~10000年前,人類就開始馴化并飼養野豬了。野豬渾身長著硬毛,性情兇悍強暴。它跑得很快,發起怒來連被稱為“獸中之王”的老虎都要讓它三分。然而經過幾千年來的馴養,家豬不僅性情溫和,而且逐漸形成了發育快、繁殖能力強的特點。因此不僅能夠供人們食肉,而且豬皮還是制革的原料,就連豬糞也是上等的肥料。然而,我們還是能在家豬的身上看到野豬的生活習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豬喜歡拱泥土和墻壁的習慣。豬在野生時代是沒人去喂它們的,它們只有依靠自己去尋找食物,尤其是要吃生長在地里的植物塊根和塊莖,它們必須依靠突出的鼻、嘴和強硬的鼻骨將土拱開,將土里的食物挖出來,連食物帶泥土一塊吃到肚子里。另一方面,野豬在泥土中可以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磷、鈣、鐵、銅等礦物質,以保持身體營養的均衡。
一提到豬,人們便會認為豬很饞,總是在不停地吃東西。其實,豬吃食有很強的選擇性,凡是不愛吃的東西,一口也不吃。它吃食是少吃多餐、細嚼慢咽的,非常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也許這正是它長得胖的原因。
家畜既是進行畜牧業生產的生產資料,也是人類的生活資料,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中國是最早開始畜養家畜的國家之一,現在人們仍然在利用各種科學方法加速馴養各種野生動物,使之變為家畜,為人類服務。

⊙馬的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