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百科全書(彩圖精裝)
- 李昕
- 3028字
- 2019-01-02 17:20:03
鳥類
鳥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能夠在空中飛行的高等脊椎動物。鳥的祖先是始祖鳥。始祖鳥既具有鳥類的特征,又與爬行類動物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它作為爬行類向鳥類進化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而備受科學家們的重視。
由于鳥類能飛,所以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從冰天雪地的兩極到世界屋脊,從波濤洶涌的大海到茂密的叢林,從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煙稠密的城市,都有鳥的蹤跡。現在世界上大約有9000多種鳥。
鳥之所以能飛,主要是由于它的骨骼輕盈、羽毛有力的緣故。鳥的骨骼很堅實,里邊沒有骨髓,只有蜂窩一樣的空隙,空隙里面充滿了空氣。這種骨骼可以增加鳥的浮力。鳥的頸部、腹部和胸部各有一個氣囊,氣囊里可以儲存大量的新鮮空氣,以適應高空新陳代謝的需要,并且與肺臟組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擴張系統。同時,氣囊還可以幫助鳥兒在激烈運動后迅速地恢復平靜。鳥兒的翅膀和腿骨尤為有力,胸骨上的龍骨脊和大而長的翅骨上附著了強有力的飛行肌肉。這種骨與既輕巧又完美的骨架結構,是鳥類飛行的基礎。
鳥是世界上唯一長有羽毛的動物,羽毛不僅能夠幫助鳥飛翔,同時也可起保暖作用。大小和種類不同的鳥,身上披覆的羽毛的多少也不同。據統計,少的大概有1300根,多的可超過1萬根。通常鳥的翅膀上的羽毛較少。從功能上說,鳥的羽毛可以分為3類:尾巴和翅膀上的羽毛較粗較長,是用于飛翔的;覆蓋全身的呈流線型的羽毛,是用來防止水滲入的;體表絨毛狀的短羽毛,則是用來保暖的。鳥的羽毛還有不同的顏色,它既有偽裝保護的作用,也有吸引異性的功能。鳥類中最漂亮的羽毛莫過于孔雀的羽毛了。孔雀的羽毛有亮綠、翠綠、青藍、紫褐等顏色。雄孔雀的頭上長著6~7厘米長的冠羽,面部呈天藍或金黃色,其頭、頸、胸部的綠色羽毛上,鑲嵌著黃褐色的斑紋。尾羽更加華麗,多而長,依次向后延伸。覆羽的末端有一個十分美麗的蛋形彩圖。每當交配的季節,雄孔雀便會張開它那美麗的尾羽以吸引雌孔雀。每一根有飛行功能的羽毛都有一根羽毛管,上面有成百的倒刺,它們連接在一起便組成了光滑的表面。飛行羽毛的末端可以為鳥提供飛行時所需要的浮力,并能改變飛行方向。
鳥的飛行方式一般可分為3類:滑翔、鼓翼和翱翔。滑翔是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飛行方式。滑翔時,翅膀不動,靠已有的飛行速度和翅膀受到的浮力向前飛行。鼓翼則是一種最普通的飛行方式。方法是翅膀上下運動,以最小的能量獲得最大的速度。一般小型鳥類都采用鼓翼方式。大型鳥類則善于翱翔,此時翅膀伸展開并保持不動,能在空中長時間飛行。

⊙在非洲草原上,這頭畜體被一群沖撞搶奪的禿鷲包圍著。雖然它們的爪子很弱,但是它們強勁的喙可以幫助它們在畜體腐爛的外皮上撕出口子。
鳥類的前肢已演變成用于飛翔的翅膀,而后肢則形成了支持體重的雙腳。不同類型的鳥的腳差異很大。生活在淺水中的鳥一般是腿細長,腳上有蹼,便于在水上游行;飛得較高的鳥的腳卻很小,以減輕體重,更適合飛行;鴨子、海鷗的腳上也長有蹼,以利于劃水;而一些猛禽卻有尖利的爪子,為的是更好地抓捕獵物。
鳥嘴的學名叫喙。與其他動物一樣,為了方便捕食,鳥喙有多種形狀。例如啄木鳥的喙像一個長鑷子,便于捉到樹縫里的蟲子;食蟲鳥的喙一般像鋼針一樣又細又尖,適合吃幼小的蟲子。鳥類都沒有牙齒,吃進的食物直接進入砂囊,被磨碎后再進行消化。
鳥的目光銳利,視野廣闊,一般鳥的眼睛長在頭的兩側,后視的雙目擴大了它們的視力范圍,幫助它們更好地捕食、飛翔和發現敵情。如丘鷸的雙眼在頭的兩側分得很開,極寬的視野使其很容易極早發現敵情。
鳥類的聽覺十分靈敏,尤其對低頻和中頻的聲音更敏感,這有利于它們發現食物和躲避敵情。有些鳥類動物還有高度發達的回聲定位系統,如雨燕能檢測并避開直徑小于6毫米的圓導線;貓頭鷹能靠聲音定位和捕食獵物。許多鳥還會發出聲音信號來傳遞信息。如群體遷徙的候鳥利用聲音信號在夜晚的天空中通報各自的位置,使群體中的每個個體修正其航行偏差,或者在穿越森林時,靠聲音信號來保持群體的密切關系。鳥類的發聲既是一種重要的行為,也是鳥類進化的明證。
鳥是恒溫動物,體溫一般在42℃左右。所有的鳥都是通過產卵的方式進行繁殖的。鳥產下蛋后一般用體溫進行孵化。在恒定的溫度下,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后逐漸發育成鳥,最后破殼而出。

⊙一對蒼鷺在樹梢上的巢中互相問候。
鳥的種類非常多,在脊椎動物中僅次于魚類。這些鳥在體積、形狀、顏色、生活習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為了便于介紹,這里暫且把它們分成七大類。
|第一類——鳴禽
世界上大約有4000多種鳴禽,大部分棲木鳥都屬于這一類。它們有非常發達的鳴管,能發出很美妙的聲音。但有一些鳴禽的叫聲則非常難聽。一般而言,主要的鳴叫者是雄鳥,它們的鳴叫一方面是為了吸引雌鳥的注意,另一方面是警告入侵者趕快離開它們的領地。
|第二類——獵鳥
大部分獵鳥生活在陸地上,它們不太會飛,但多為奔跑健將。獵鳥的雙腿強壯有力,支撐著豐滿的身體;爪子堅硬鋒利,一般都是3趾,可以抓取地面上的食物。它們的喙呈鉤狀,可以挖出樹根和地下昆蟲。雖然獵鳥不會飛,但它們發達的胸肌和巨大的胸骨可以幫助它們在遇到危險時,迅速飛離地面,但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而已。大部分雉目鳥都屬于這一類。
|第三類——猛禽
猛禽是世界上最兇猛的肉食動物之一,主要包括鷹、隼、禿鷲、禿鷹等。大多數猛禽都長有巨大的翅膀、強壯的腿、尖利的爪子以及一只鉤狀的喙,這些都是它們捕食獵物的有力工具。
|第四類——涉水禽鳥
涉水禽鳥是指那些生活在河湖、河岸、沼澤地或濕地等地區的鳥,如鷸類、鸛類等。涉水禽鳥大多長著細長的腿和脖頸,不論是亭亭玉立之時,還是徐徐踱步之際,總是給人以文靜高貴的感覺。它們還長著長長的喙,用來捕食水中的獵物。由于喙的形狀不完全相同,捕食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蒼鷺的喙像刺刀一樣,可以很容易地“刺”死水中的魚;火烈鳥喙部有獨特的過濾器,可以濾出水中的海藻和小動物;蠣鷸的喙像刀片,能夠割開牡蠣的硬殼,吃里面的嫩肉。
|第五類——水生鳥類
包括鴨、鵝和天鵝等。它們都是游泳高手,身體像船一樣,腹部平坦可以增加浮力;皮膚上的厚厚的絨毛,可以幫助它們保持體溫;強壯的腿和生有蹼的腳則是優良的劃水工具。
|第六類——海鳥
顧名思義,海鳥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海里,只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時候才到岸上來。在所有的海鳥中,企鵝是最適合于水上生活的。它的雙翅經過長期演化變成了鰭腳,短小扁平,像船槳一樣,因而早已喪失了飛翔的能力,更適應水中的生活。平時企鵝只能跳躍著行走,或是借用嘴巴和鰭腳爬行。如果遇到危險,它也只能連滾帶爬的,顯得十分笨拙。然而一旦到了水里,它卻能游得比普通的水艇還快。
|第七類——不會飛的鳥
鳥由于骨骼輕盈,才擁有了飛翔的能力。然而一些鳥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失去了飛行的能力,只會走或游泳。除剛才所說的企鵝外,還有鴯鹋、鷸鴕、食火雞和鴕鳥等40多種。由于不需要飛行,這些鳥的一部分肌肉和骨骼逐漸變小,翅骨和胸骨不再那么發達,而胸骨上的龍骨脊則更是小得多。但它們的腿則強勁有力,大多數都能跑得飛快。駝鳥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鳥,時速最高可達72千米/小時,甚至比獅子跑得還快。

⊙火烈鳥有著優雅的外形和粉色的羽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濕地鳥類之一。它們的高度可達1.5米,雖然體型高大,但仍然只是以水中的微生動植物為食。火烈鳥用造型奇特的喙作為篩子來濾取食物。火烈鳥生活在地球上環境最為惡劣的濕地中,通常集體進食。在東非和南美洲地區,火烈鳥在貧瘠、結鹽的湖中覓食,那里白天的溫度可以達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