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曲》
《神曲》(1307—1321)是但丁在流放期間寫的一部敘事長詩。全詩分為《地獄》《煉獄》(又譯《凈界》)、《天堂》三部,共14233行。但丁原為這部作品定名為《喜劇》,這是因為作品敘述從地獄到天堂、從苦難到幸福的歷程,結局圓滿,符合中世紀關于喜劇的定義。后人對它推崇備至,稱之為“神圣的喜劇”,中文意譯為《神曲》。
《神曲》采用中世紀夢幻文學的形式,描寫但丁幻游地獄、煉獄、天堂幽明三界的經歷。開篇第一歌敘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迷失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之中”,正待要向一個光明的小山頭走去時,卻被狼、獅、豹三只猛獸擋住去路。在此危急關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了,他受貝亞特麗采之托前來援救但丁,帶他從另一條路走出了困境。
在維吉爾的帶領下,但丁首先游歷了地獄。地獄形如漏斗,上寬下窄,共分9層。生前有罪的靈魂依照罪孽大小安排在不同層次受苦刑懲罰。第1層是異教徒候判所。真正的地獄始于第2層。從第2到第5層,是所謂“上層地獄”,生前貪色、貪吃、吝嗇、易怒的靈魂在這里受刑。第6至第9層是“下層地獄”,關押著異教徒、3種殘暴者、10類欺詐者和叛國賣主者。
維吉爾與但丁游歷地獄后,通過地心,來到煉獄。煉獄是一座平頂山,位于沒有人煙的茫茫大海之中,山分7層,分別住著犯有驕、妒、怒、惰、貪、食、色7種罪過的亡魂,加上山門外的海濱和山頂樂園,也是9層。住在煉獄中的靈魂生前所犯罪孽較地獄中的罪人為輕,因此可以得到寬恕。他們經過煉獄的修煉,便可升入天堂。游完煉獄后,維吉爾隱去,由貝亞特麗采引導但丁游歷天堂。天堂也分9重,由金、木、水、火、土、日、月、水晶天和恒星天組成,居住著生前為善的靈魂。9重天之上便是天府,這是上帝和天使們的居所。最后,電光一閃,上帝顯圣,神游結束。
《神曲》的主題思想十分復雜,大體表現為四個方面:
第一,道德主題。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從道德方面探索意大利民族的出路,以及整個人類的幸福之路,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就是要使得生活在這一世界的人們擺脫悲慘的遭遇,把他們引到幸福的境地”[2]。《神曲》中地獄——凈界——天堂之旅就是人類靈魂在道德上從惡到善的追求過程,在但丁看來,人類靈魂最后要達到至善境界,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地獄所象征的對罪惡的道德審判,第二階段就是凈界所象征的個人道德的自我懺悔和自我凈化,第三階段就是人類的最高理想,即天堂所象征的人類道德的至善境界。作者堅信只要人們不斷修煉自己的道德,使之趨于完善,意大利民族的統一和振興就指日可待,人類的拯救和個人的幸福也就有了希望。在此,作品體現出作者對人類靈魂的高貴性、不懈追求理想境界與道德自我完善能力的信賴;但同時,企圖以道德完善方式解決社會政治問題,也是作者的思想局限所在。
第二,現實主題。《神曲》雖然采用的是夢幻文學形式,但是通過但丁在游歷過程中所遇到的很多歷史、現實人物以及種種見聞,揭露和反映現實,洋溢著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和反封建、反教會精神。但丁流放期間,看到了意大利處于紛爭混亂,對人民的命運充滿憂慮。《神曲》在全面反映意大利分崩離析現實的同時,深刻揭示造成人民苦難、阻礙國家統一的原因:首先是基督教會的黑暗和貪婪,長詩痛斥那些“日夜用基督的名義做著買賣”的神職人員,揭露他們“特別的貪得無厭”,把大批神父、主教、教皇等教會上層人物打入各層地獄,讓他們遍嘗各種酷刑,甚至還把當時尚在世的教皇倒栽在地獄第8圈的火坑之中,遭受懲罰;其次是暴君與貪官污吏的殘暴腐朽,作品痛斥他們暴虐無道、驕奢淫逸、貪贓枉法和爭權奪利,造成社會的動亂和人民的災難,因而把這些暴君昏王、贓官污吏也通通打進了地獄。
第三,政治主題。《神曲》在反映意大利現實的同時,還從政治上探討意大利民族的出路問題,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首先是政教分離觀,在中世紀,教會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皇以最大領主兼神權統治者的身份掌握著世俗的權力,但丁進一步發揮《帝制論》中提出的政教分離的思想,針對教會所宣傳的“日月說”,提出“兩個太陽說”,即詩中所描述的:“造福世界的羅馬,向來有兩個太陽,分別照明兩條路徑,塵世的路徑,和上帝的路徑”。其次是主張王權統一,但丁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君主專政的國家,由開明的皇帝來統治人民。在《地獄篇》,但丁對分裂祖國者極力貶斥,對維護祖國統一,為祖國效力者大力贊頌。在第十篇作者寫自己遇到政敵、佛羅倫薩基白林黨的首領法利那時,因為法利那對佛羅倫薩的和平做出過貢獻,作者因此對他表示深深的尊敬。作者反對分裂,要求祖國統一,這無疑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和意大利民族的利益,具有歷史進步意義。
第四,人文思想。《神曲》在歐洲文學史上最早放射出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詩人肯定人的聰明才智,同情人類的痛苦,關心人類命運,肯定人們個性解放的要求和追求愛情的權利,以及對現世幸福、現世功名的追求。在詩作中對保羅與法郎賽斯加這對情侶的悲慘經歷詩人深表同情,還曾表示自己要借《神曲》百世留名。同時,詩人還推崇理性,崇尚知識,贊頌鼓勵人們追求知識和理想。對古代希臘羅馬的詩人學者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并以荷馬詩國里的第6位哲人自期,不惜違背教義,把他們置于異教徒候判所,免去其一切刑罰。把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奉為導師,稱頌他是“智慧的海洋”,讓他帶領自己游歷幽明三界,探索人生,研究科學,討論藝術,追求真理,思想觸角深入到中古文化的各個領域,并藉此對中古文化進行藝術總結。
《神曲》所表現的反封建、反教會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人文思想是作品的思想精華與進步性所在。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作為一個新舊時代轉折點上的詩人,但丁在思想上的局限與矛盾性。但丁期望祖國統一,反對教皇干預世俗政務,但同時又把祖國統一的希望寄托于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和國民精神道德的完善上;他批判教會和教會人士,但又不徹底否定宗教,他本人也是一位虔誠的教徒,作者只是批判那些現實生活中腐敗貪婪的教會人士,對那些理想的圣徒圣女他則極力贊美,并把這些理想的圣徒圣女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進行對比,批判后者。他肯定人的理性和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他又認為人的理智有限,不能洞察一切,只能認識一些低層次的事物。在對法郎賽斯加等人同情的同時,他又把他們放在地獄中忍受刑罰的折磨。這些都是但丁思想的局限性所在,表現出但丁作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和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恩格斯語)所具有的封建神學世界觀和人文主義世界觀之間的巨大矛盾。
但丁生活和創作的時期,是意大利封建制度開始崩潰、資本主義萌芽的交替時期。由于意大利是歐洲與東方國家之間的交通要道,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在這里產生,北部的許多城市,像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地,都成為重要的經濟中心。特別是但丁的家鄉佛羅倫薩就是當時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和著名的毛織業城市,新思想新文化的萌芽也在這里產生。但丁從小崇拜維吉爾,并拜學者拉丁尼為師,廣泛學習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接受新思想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但丁在中世紀神學世界觀中掙扎著,渴求解放,但又無力完全掙脫出來。而《神曲》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它是中世紀文學中最早以豐富的形象、廣闊的畫面反映這一過渡時期的意大利現實,并發出新時代新思想的耀眼光芒的一部史詩。
《神曲》在藝術上的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嚴整的結構藝術。這是一部經過精心設計與構思,結構極其嚴密勻稱的藝術佳作。其基本結構方式是嚴密框架式。全詩以“3”、“9”、“10”等數字布局,整部作品分為3大部分,每一部分為33歌,一共99歌,加上序曲,共為百歌。地獄為9層,煉獄為9級,天堂為9重,加上天府為10。儼然一個嚴整而有系統的三棱形的大建筑。與此同時,作者在這個固定的框架之中,又貫穿了一種嚴整的漫游式的結構藝術手法,用主人公的幻游把整部作品串連起來。作者為了造成讀者的時空感,在三部曲中,每一部都以“群星”作結。“群星”位置的變化,標明了幻游的里程。這種嚴密的漸進結構,給人一種立體感。因此,詩人所寫的幽明三界,雖是虛無縹緲的境界,但在作品中都似乎伸手可觸。另外,長詩所用的連鎖韻還造成一種運動的旋律,顯示了人類精神世界由卑至高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象征、寓意、夢幻的表現方法。這是中世紀文學常用的表現手法,在《神曲》中得到廣泛的使用。象征是《神曲》的血脈,作品中的情節結構、人物形象以及自然現象,乃至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都有一種象征意義。比如作品開頭作者迷路的黑暗森林象征著中世紀的黑暗現實社會,陽光照耀的小山包象征著文藝復興曙光初露的理想世界,作者奔向山包途中遇到三只攔路的野獸狼、獅、豹分別象征三種人性的缺點:貪婪、野心和淫欲,寓意為人們在前進過程中只有克服人性中的這三種缺陷,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詩作結構上的數字及其排列方式也有特殊含義,“3”象征神學上的“三位一體”,“9”表示奇跡中的奇跡,“10”則代表完美。地獄象征痛苦的現實生活,煉獄象征從現實到理想所必經的痛苦過程,天堂象征光明理想的社會。但丁象征人類精神,維吉爾象征理性,貝亞特麗采象征信仰。作品的整個故事寫的就是作者人生中途的一場夢幻游歷,從地獄、凈界到天堂的幻游經歷象征著人類靈魂在理性的指導下,經過各種苦難的磨礪,在道德上不斷凈化,最后通過信仰引導達到至善的理想境界。作者通過這一故事寓意地指出:人們必須經過痛苦的磨煉,趨善避惡,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臻于完善,意大利民族的振興才有希望。象征、寓意和夢幻的表現方法,使作品蒙上了一層神秘主義的色彩,但作者在運用這些表現方法時,擺脫了某些傳統的束縛,加入了鮮明的現實內容,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使新的思想內容獲得了獨特的藝術表現。
細致入微的人物描寫。長詩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既富有概括力,又有生動的個性描繪。作者善于運用形象化的比喻,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人物性格的特點,例如《地獄》篇寫基白林黨的首領法利那塔,只用一句話:“他昂首挺胸,對于地獄的權威似乎表示一種輕蔑”,就使一個堅強不屈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又如描寫幽靈的神態:“他們向我們望著,就如年老的縫工穿針一般”;再如形容兩隊鬼魂相遇彼此接吻致意,就像螞蟻在路上覓食時彼此相遇互相碰頭探詢消息的樣子;形容禁食的靈魂瘦得兩眼深陷無神,描寫它們像寶石脫落了的戒指等等。
虛實結合、色彩鮮明的景物刻畫。地獄、凈界與天堂的具體情況都是作家想象的產物,但都寫得十分細膩、逼真、可信,這主要緣于作者虛實結合的景物描寫,越是離奇的場景,作者就越用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作比喻,采用寫實的方法細致描繪。另外在寫景方面,詩人像畫家一樣,善于渲染背景,調換色彩,通過環境的變異抒發感情。如寫地獄幽森昏暗,色調陰沉;寫煉獄心境舒坦,色彩柔和;寫天堂光輝明麗,炫目怡心,使情景更加鮮明突出,取得繪畫和造型藝術的效果。其細節描寫的現實主義手法,在中世紀的夢幻文學中實屬少見。但丁就這樣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寫實藝術,使自己的創作通向了近代文學。
民族語言的運用。《神曲》采用新興的意大利語來寫作,并借鑒意大利的民歌形式,使作品充滿了鮮明的民族特色,通俗、活潑、生動,為意大利民族文學的形成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并使其后以民族語言進行創作蔚然成為時代之風。
思考題
1.中世紀文學的主要特點。
2.中世紀文學的成就與價值。
3.試論《神曲》思想上復雜性。
4.為什么說但丁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政治傾向”的詩人?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6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意大利]但丁:《致斯加拉大親王書》,見伍蠡甫主編:《西方文論選》上冊,162頁,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3。
- 市場營銷學(第二版)
- 張斌賢《外國教育史》(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After Effects CC 影視后期制作標準教程(微課版·第2版)
- 童慶炳《文學理論新編》(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劉本培《地球科學導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電視節目制作技術基礎實訓教程
- 大學體育與健康教程(第二版)
-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專業知識考試》歷年真題詳解
- 大學生必知的重要歷史人物
- 丁樹杞《大學俄語(1)》(東方老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語音語調+課文精解+單元語法+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翟象俊《21世紀大學英語讀寫教程(2)》(修訂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知識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龐皓《計量經濟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高級財務會計學
- 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40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