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混合式”訴訟模式的新樣本——國際刑事法院訴訟程序概要(5)

4.定罪量刑裁判權

定罪量刑權是刑事司法權的核心部分。英美法系當事人主義對抗制訴訟采行定罪權與量刑權分立的模式,一般由陪審團先負責裁定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定罪問題,職業法官在陪審團定罪裁決的基礎上作出量刑判決,基于這種權力分配格局,英美法系普遍采行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分立模式;大陸法系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則采取由職業法官和業余陪審員組成的合議庭共同解決定罪與量刑問題,定罪與量刑程序合一。國際刑事法院不采取陪審制,由職業法官組成的審判庭既解決定罪問題又負責量刑問題,但是在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上仍然有一定的區分,這體現在《羅馬規約》第74條和第76條分別對定罪程序和判刑程序進行了規定。

根據規約第74條的規定,審判分庭的全體法官應出席審判的每一個階段,并出席整個評議過程。審判分庭的裁判應以審判分庭對證據和整個訴訟程序的評估為基礎,裁判不應超出指控或其任何修正所述的事實和情節的范圍。法院作出裁判的唯一根據是在審判中向其提出并經過辯論的證據。法官應設法作出一致裁判,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應由法官的過半數作出裁判。審判分庭應只作出一項裁判。在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審判分庭的裁判應包括多數意見和少數意見。以上規定體現了審判分庭在定罪時必須遵循的直接審理原則、證據裁判原則、訴審一致原則、一致裁決原則和唯一裁判原則等多項裁判原則。

根據規約第76條的規定,審判分庭在作出有罪判決時,應當考慮在審判期間提出的與判刑相關的證據和意見,議定應判處的適當刑罰。審判結束前,審判分庭可以自行決定,并應在檢察官或被告人提出請求時,依照《程序和證據規則》再次舉行聽訊,聽取與判刑相關的任何進一步證據或意見。根據上述規定,國際刑事法院的量刑程序并不是與定罪程序截然分開的,與量刑有關的證據,既可以在之前的庭審過程中提出,也可以在定罪之后申請法庭再次舉行聽訊的情況下提出。這種定罪與量刑相對分開的模式,是對兩大法系的分立模式和合一模式的折中,其優越性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相對獨立的量刑程序使控辯雙方能夠充分參與其中,使量刑程序更加公開化、透明化,促進量刑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第二,在第一次聽訊中已經提出的與量刑有關的證據,無須在再次聽訊中提出,從而減少程序的重復,節約訴訟成本;第三,法院在定罪之后量刑之前有機會合理解決對被害人的賠償問題,防止賠償命令與之后的罰金刑和沒收財產刑在執行上產生沖突,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第四,在定罪和量刑程序相對分立的情況下,辯護律師既可以做事實上的無罪辯護也可以做刑罰上的罪輕辯護,從而避免了定罪與量刑合一情況下事實辯護和量刑辯護存在的矛盾與沖突,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辯護權。

綜上所述,國際刑事法院的審判程序既有控辯雙方的對抗,也有被害人的實質參與,更有法庭的職權作用,這使得整個審判程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混合性和復雜性。其中法庭的職權作用居于核心地位,其不僅決定著控辯雙方的對抗方式和程度,而且決定著被害人對訴訟的參與方式和參與程度。這種職權作用不僅可以確保審判有序進行,而且可以避免單純的控辯對抗所造成的訴訟拖延,但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過大的職權容易導致法官不當行使權力,造成司法專治或司法腐敗。正是基于這一原因,《羅馬規約》設置了系統的上訴和再審制度,賦予了控辯雙方針對法庭的裁判提出異議、獲得進一步救濟的機會,從而將法庭的職權置于上訴分庭的監督之下。

四、系統的上訴和再審程序

(一)上訴程序

兩大法系雖然都存在著刑事上訴制度,但基于訴訟模式和理念的差異,二者的上訴制度又存在較大區別:英美的當事人主義對抗制訴訟采行陪審團審判制度,控辯雙方在法庭上的充分平等對抗、對證人的交叉詢問以及陪審團對雙方質證的直接聽取,強化了一審程序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功能。經陪審團認定的案件事實,控辯雙方均不能提起上訴,而只能對一審中的法律適用問題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啟動上級法院的事后審查。大陸法系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強調法官在審理案件時的職權作用,缺乏當事人的積極參與和對抗,庭審具有形式化的特點,很難起到在案件事實認定上的一審終局作用,一審法官對事實和證據的心證需要在二審程序中接受上級法院的審查,這決定了第二審程序需要對事實和證據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審查判斷,從而形成了大陸法系的復審制上訴程序。從上訴提起主體來看,由于英美法系重視對被告人權利的保障,強調上訴程序的救濟性,被告人一方享有廣泛的上訴權,原則上不允許控訴方提起上訴;大陸法系追求實體真實,強調上訴程序的監督性,控辯雙方都有權提起上訴,檢察機關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不僅可以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上訴,也可以提起有利于被告人的上訴。然而基于對被告人上訴權的基本保障要求,兩大法系均確立了禁止不利變更原則,即對于僅被告一方提起的上訴不得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

國際刑事法院的上訴程序根據上訴對象不同可以分為針對實體裁判(即無罪或有罪判決或判刑)的上訴和針對程序性裁判的即時上訴。其中針對實體裁判的上訴程序采取了類似于大陸法系的復審制上訴程序,在上訴主體、上訴理由以及上訴審查范圍上規定的都比較寬泛,上訴分庭既審理事實問題又審理法律問題。而針對程序性裁判的即時上訴程序則是國際刑事法院頗具特色的程序之一,對于預審分庭和審判分庭在訴訟過程中就案件的管轄和可受理性問題、羈押或釋放嫌疑人或被告人問題、被害人參與訴訟程序問題等一系列與定罪量刑無直接關系的訴訟程序問題所作出的裁判,允許當事人即時提出上訴,上訴法庭即時進行審查,以便于當事人及時獲得救濟,訴訟程序得以順利進行。

1.針對實體裁判的上訴程序

《羅馬規約》第81條以及《程序和證據規則》第150~153條就針對實體裁判提起上訴的主體、上訴理由、上訴審查范圍、上訴期限、效力及上訴的終止等問題進行了規定。(1)有權提起上訴的主體。根據規約第81條的規定,控辯雙方均有權對審判分庭作出的定罪或無罪裁判以及量刑裁決向上訴分庭提起上訴。根據規約第82條第4款的規定,被害人的法律代理人、被定罪人或因審判分庭作出的賠償命令而受到不利影響的財產善意所有人,有權對賠償命令提起上訴。(2)提起上訴的理由。根據規約第81條第1款的規定,對于審判分庭作出的認定有罪或無罪的裁判,檢察官可以以程序錯誤、認定事實錯誤或者法律適用錯誤提起上訴,被定罪人則可以基于以上三種理由或者基于影響到訴訟程序或裁判公正性或可靠性的其他任何理由提出上訴,檢察官也可以基于上述理由代表被定罪人提出上訴。根據第82條第1款的規定,檢察官或被定罪人可以以罪刑不相稱為理由對判刑提出上訴。(3)上訴審查的范圍。根據規約第81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控辯雙方就判刑提起的上訴,如果法院認為有理由撤銷全部或部分有罪判決,可以請檢察官和被定罪人根據第81條第1項或第2項提出理由,并可以對定罪作出裁判。對于控辯雙方只是就定罪提起的上訴,如果法院認為有理由減輕刑罰時,應適用同樣的程序。據此,上訴法庭對案件的審查并不限于控辯雙方提起的上訴理由范圍。(4)提起上訴的期限。對于針對上述實體裁判提起上訴的期限,《程序和證據規則》第150條第1款進行了規定,即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裁判、判刑或賠償命令的通知之日起30日以內提出上訴。上訴應提交書記官長。上訴分庭可以應準備提起上訴的當事人的申請,基于正當理由,延長上訴時限。如果在上訴期限內未提起上訴,則審判分庭的裁判、判刑或賠償命令,即為終審的裁判、判刑或命令,發生法律效力。(5)上訴對原裁判的效力。根據規約第81條第3款第4項的規定,在上訴受理期間和上訴審理期間,裁判或刑罰應暫停執行。(6)上訴的終止。根據《程序和證據規則》第152條的規定,提出上訴的當事人,可以在判決宣告前隨時終止上訴。該當事人應向書記官長提出終止上訴的書面通知。書記官長應將收到通知書一事通知其他當事人。檢察官代被定罪人提出上訴的,在提出終止上訴的通知前,應告知被定罪人打算終止上訴,使被定罪人有機會繼續進行上訴。從以上有關上訴主體、理由和審查范圍的廣泛性來看,國際刑事法院的上訴程序更接近于大陸法系的復審制上訴。

《羅馬規約》第83條對上訴的審理程序進行了規定。根據第1款的規定,為實現上訴審理程序的目的,上訴分庭具有審判分庭的全部權力。這意味著上訴分庭有權通過開庭的方式審理上訴案件,而且有權傳喚證人到庭、要求當事方提交新的證據或從某一國家取證。當然規約并沒有對上訴程序的審理方式作出明確規定,因此上訴分庭有權自行決定是通過開庭方式還是通過書面審查方式來審理上訴案件。從保障控辯雙方的程序參與權的角度來看,上訴分庭應盡可能采取開庭的方式進行審理,尤其是當事人針對定罪的事實和證據問題提起的上訴,由于涉及對證據和事實的再次審查,更應采用開庭方式。根據第2款和第3款的規定,上訴分庭經過審查作出的裁判類型包括以下幾種:如果上訴分庭認定上訴所針對的審判程序有失公正,影響到裁判或判刑的可靠性,或者上訴所針對的裁判或判刑因有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或程序錯誤而受到重大影響,上訴分庭可以:(1)推翻或修改有關的裁判或判刑;或者(2)命令由另一審判分庭重新審判。為了上述目的,上訴分庭可以將事實問題發回原審判分庭重新認定,由該分庭向其提出報告,上訴分庭也可以自行提取證據以認定該問題。對于不服判刑的上訴,如果上訴分庭認為罪刑不相稱,可以變更判刑。總之,上訴分庭作為國際刑事法院的最高審級,擁有廣泛的審查裁判權,既有權推翻原裁判將案件交由另一審判分庭重新審判,也有權修改原裁判或變更原判刑罰,對于事實認定錯誤的裁判還可以在發回原審判分庭重新認定或者自行調查證據的基礎上予以糾正。不過,這種裁判權要受到以下幾個原則或制度的制約:(1)禁止不利變更原則。根據第83條第2款的規定,僅由被定罪人或者由檢察官代該人提出上訴的裁判或判刑,上訴分庭不能作出對該人不利的變更。(2)多數裁決和公開宣告原則。根據第83條第4款的規定,上訴分庭的判決應由法官的過半數通過,在公開庭上宣告。(3)判決理由制度。根據第83條第4款的規定,上訴分庭的判決書應說明理由。在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上訴分庭的判決書應包括多數意見和少數意見,但法官可以就法律問題發表個別意見或反對意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会东县| 自治县| 武鸣县| 布尔津县| 新郑市| 信宜市| 亚东县| 台东县| 诸暨市| 利辛县| 汝阳县| 普兰店市| 汝州市| 屏南县| 邵武市| 武强县| 会东县| 慈溪市| 大庆市| 新晃| 璧山县| 驻马店市| 南城县| 临西县| 阿图什市| 云南省| 林芝县| 临江市| 墨脱县| 江城| 六安市| 渭源县| 临汾市| 阜宁县| 曲松县| 伊金霍洛旗| 元谋县| 密云县| 河池市|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