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億萬富翁的隱痛(2)
- 我用什么來安慰你
- 曉夢
- 4129字
- 2016-03-09 16:42:12
他喝口茶,繼續說:“關于我的發展歷程,可能要從我爺爺輩說起。那時候我們家非常窮,我爸爸二十二歲的時候生了一種怪病,找不到原因,反正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根本下不了地。這一病就病了十年,后來我爺爺考慮到家里實在太窮,沒錢買藥了,打算放棄治療,可以說,他打算不要我爸爸了。于是爺爺停止買藥,給我爸爸稱回來幾斤肉,說是對不起他,沒別的辦法,只能讓他吃了那些肉就等死。沒想到,吃完那幾斤肉,我爸爸的病反而好了,能夠站起來了。后來有人說可能我爸爸是因為營養不良得的病,吃了肉,補充了營養,所以就好了。這是我長輩的傳奇故事,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聽,是想要告訴你我的背景,我的祖上確實是很窮苦的,他們平常連肉都吃不起。”
“我是在我爸爸六十歲那年出生的。他病好了以后,三十七歲才結婚,我媽媽是瞎子,但是幸虧她的眼病不遺傳,我一共有過十三個兄弟姐妹,最后存活的只有六個,我是其中最小的一個。”
“小時候我們家生活的艱苦程度可想而知,整天吃不飽、穿不暖,冬天晚上睡覺時蓋的被子也很薄,半夜里經常凍醒,我們全家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照顧。所以總的來說,我對政府還是很感恩的。我有一個哥哥,去西藏當過兵,他去當兵的時候我才三歲,等他回來,我都九歲了,我只知道我有這么個當兵的哥哥,可是他回來了,我卻覺得我根本不認識他。哥哥那次回來帶來好多糖果,好多好多。我們平常哪有糖果吃,那是我這輩子記憶中最幸福的一天,我吃了好多好多糖。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吃了多少,反正,飽飽地吃了一整天。直到現在,我想起這件事還覺得嘴巴是甜的。”
宋元清講的明明是一個甜蜜的故事,卻差點兒讓我掉下眼淚。想想看,一個九歲的孩子,不認識自己的親哥哥,也很少吃糖,哥哥帶來的糖果成了一生的記憶,這讓人又感動又心酸。
看來作為一名咨詢師,我還是太感性了些。宋元清沒有覺察到我的情感波動,他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我們家住在山區的農村,房子在山頂,田地卻在山腳,干活要走三公里山路,非常苦。那時候我很瘦弱,挑擔子挑不動,力氣活干不了,我很清楚讀書是我唯一的出路,所以我學習很用功,成績一直比較好。那時候考大學很難,就算我成績還不錯,可是因為考試的時候沒發揮好,也沒考上。”
“我哥哥從西藏回來之后,在建筑工程公司開貨車,我讀高中的時候就住在我哥哥家里。我哥哥本人倒是不錯,可是我那嫂子,怎么說呢,我覺得她那時候心地不夠善良。當然,也怪那個時候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太差了,她可能顧自己都顧不上。那時候我上學回來吃飯的時間很短,只能在家里待個把小時就要回學校,我嫂子卻總是故意在我該吃飯的時候從家里走出去,故意不給我飯吃。鄰居都看不下去,有時候端碗飯來給我吃。唉,那時候真是可憐。”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有一個下午,我下課回來,我嫂子一見我回家就馬上要出門。她說桌上有飯菜,要我自己熱一下自己吃,說完就走了。當時我心里還很感激她,覺得她終于愿意給我安排晚飯了。自己熱一下我當然會,于是我就去熱飯菜,可是一看那飯菜,我的心都涼了一截,那只是幾片白菜,至于飯,都變味了,快要餿了。就在這時候,我聞到一股雞肉的香味,我四處看了看,一抬頭,看到天花板上有一個籃子。我搭凳子把籃子取下來一看,里面有一碗雞肉,香噴噴的雞肉味直往我鼻子里鉆。當時我沒作聲,把籃子掛回原處,眼淚都流出來了。那天晚上我沒吃飯,就餓著肚子去上學,晚自習回家,我的肚子咕咕叫,我哥哥問我吃飯沒有,我就說沒有,于是,我哥哥用剩下的雞肉湯給我下了碗面條。這件事,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我的鼻子又在發酸了,窮苦在宋元清的心里烙下多么深刻的記憶!“我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哥哥家的房子又小,只好安排我住在放煤球的很窄的雜屋里。那間雜屋旁邊就是一個公共廁所,臭得不行。可是沒辦法,只能忍受。白天我有時候想找事做,卻沒什么適合我做的。后來我哥哥想辦法買了輛解放牌舊卡車,讓我學會開車去跟人家去拉貨。可是那輛車實在是太舊了,一個禮拜修四天開三天,不但沒賺錢,還虧了本。雖然沒賺到錢,可是對我來說,我學到了開車的本領,還認識了一些朋友,有些是和我一樣的司機朋友,有些是我的客戶,我跟他們關系非常好。但是因為虧了錢,我的哥哥卻對我失望了,他說他已經盡力了,也沒辦法管我了。哥哥不管我了,我總不能就那樣餓死吧?”
“我是在矛盾和焦慮中迎來了我的二十歲,就在我二十歲生日那天,我做出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我決定要自己借四萬多塊錢去買一輛車來開。我哥哥剛開始承諾他借給我兩萬,可是當我真要拿錢的時候,我嫂子出面干涉,說只能借一萬,后來又減少到五千,最后,只肯借兩千。我干脆就不要他們的。過了一陣子,有一天,我跟哥哥說,請他陪我到長沙去買車,我哥哥大吃一驚,他根本不相信我能夠借到錢,我就把裝了大半個蛇皮袋子的四萬多塊錢現金拿給他看。那時候還沒有一百塊的鈔票,最大的面額是十塊的。”
變戲法一般出現的一大蛇皮袋子現金!這個悲傷的故事總算開始有了喜劇色彩。“我哥哥目瞪口呆地看著一大堆十元鈔票,問我錢是從哪里來的。我就告訴他,我都是找人家借的,這個借幾千,那個借幾千。因為以前我開著那輛舊車跑運輸的時候,相當勤快,做事特別認真,既講禮貌,又講誠信,當時有很多人都很相信我,也非常喜歡我。有的人為了要我幫他拉煤,竟然整整等了我十五天,這簡直成了奇談。因為我拉的煤從不短斤少兩,質量又好,所以他們特別相信我。知道我想要買新車,他們有的人主動借錢給我,有的人幫我想辦法,就這樣把錢湊齊了。這本來是件大好事,沒想到我的車買回來,哥哥嫂嫂居然打了一架,打了一次大架!原來是我嫂嫂以為我哥哥背著她借錢給我,所以兩個人就又打又鬧,真是讓人又可笑又可恨。”
好吧!喜劇中又摻雜著鬧劇,確實讓人好氣又好笑。“從那時候起,我的好運氣就開始了。買回那輛車以后,因為我的生意好,我一年的時間就把欠債還清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又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婆。她和我哥嫂住在同一個院子里,有一次,我要去她的老家拉貨,她正好想回去拉米,就坐我的便車一起去。那位請我拉貨的業主對我印象非常好,除了給我運費,還送給我幾棵白菜。我把事做完之后才送她回家,幫她把米扛上樓,還把別人送給我的白菜也送給了她。她對我很有好感,一來二去,我們就談戀愛了。我覺得,我和她是典型的柴米夫妻。我們感情一直很好。”
我會心微笑,看看,那個年代,幾棵白菜就追到一個女孩子,這可是真實版本的“白菜愛情”。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想法。不只是白菜,得看看送白菜的是什么人。
“有了余錢,我就開動腦筋想怎么才能賺更多的錢。當時我看到別人做藕煤能賺錢,我就想,反正我自己是拉煤的,如果我把煤拉過來,再把煤加工成藕煤賣出去,不就能賺更多錢嗎?我有個朋友聽了我的想法,他想跟我合作,于是我們就買了塊地皮,建了座藕煤廠。因為我們的煤比別人的價格更低,質量還更好,果然賺了不少錢。就在這時候,政府把我們的廠征收了,因為那地方要修路。我們只好另外想辦法。”
“因為手里已經有錢,也就是流行說的第一桶金,想要做什么事就容易多了。我們考察了一下市場,決定花錢買回一臺挖機。那時候挖機是很稀奇的東西,許多人見都沒見過。而且挖機干起活來又快又好,所以很多人來租我們的挖機,或者把土方工程包給我們。當時我們一臺挖機有時候一天就能賺一萬塊錢。后來我們又多買了幾臺挖機。”
“我一直做事很認真,而且我們的價格比市場上其他人的價格優惠,很快,越來越多的人找我,我開始承攬上規模的大工程。這時候,有些領導也找到我要我包工程,我一樣又快又好地把事情干好了。可是,有的市政工程做完了卻沒錢給,只是把地抵給我們。那時候荒地根本沒人要,可是我們沒別的辦法,只好把地收下來。有了地怎么辦?那就只有建房子。于是,我正式成立了房地產公司,開始建房,沒想到正好趕上大批流動人口進城,房子成了緊俏商品,還沒建好就賣光了。就這樣,公司生意越做越大,終于資產都有好幾億,我也莫名其妙成了當地的首富。”
“短短十幾年發生的變化讓我自己真的覺得像做夢。我們小時候,家里窮成那個樣子,直到我十幾歲住在哥哥家,想買根油條吃都沒條件。那時候,如果能夠到菜市場去吃一碗湯圓,如果能夠買一雙鞋子,那都覺得是奢侈得不得了的事情。可是現在,我有時候請領導、朋友吃飯,一頓飯就要花兩萬塊錢。我自己私人名下擁有奔馳、寶馬等各種各樣的車;擁有上萬平方米的房子,這個房子我不打算賣,頂多租出去。想當年,我住在又暗又臭的雜屋里,我怎么可能想得到我會有今天呢?”
“當然,有了今天,我也沒有忘本。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我都回報了他們。逢年過節都給他們打紅包;連我的嫂子,當年對我那么不好,我還是一樣把她當親人看。有一次我請哥哥嫂嫂全家到最高檔的酒店吃飯,我倒了滿滿一大杯茅臺酒,對我嫂子說:‘感謝嫂子,當年你對我嚴格要求,我才有今天。’我把滿滿一大杯酒一口就喝干了。”
多么精彩的草根逆襲成為高富帥的歷程!多么感動人的勵志故事!而且,這是真實的,就發生在我認識的人身上!誰要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小時代我就要跟誰急。難道只有腥風血雨、攻城略地,才叫大時代?如此大起大落、激動人心的人生,怎么就不是大時代?
宋元清的人生故事簡直可以拍一部極其精彩的電影。如果真有人來拍,我保證這部電影可以賺錢。
他的故事講完之后,我沉默了很久。在他講述過程中,好幾次,他眼里含著淚光,我也一再忍住自己的淚水。這是一個嘗盡了人世苦辣酸甜的人。
講完自己的故事,宋元清急著要走,按鈴喊服務員埋單,我趕緊把錢包拿出來,因為是我約他,我認為理所當然該我來埋這個單。他笑著說:“你別跟我搶,其他的我不敢說,要說錢,那我可能比你還是多一點兒。”
我笑著說:“好吧,我搶不過你。”隨后,他和司機小羅一起,用他的豪華奔馳,把我送回了心時空心理咨詢工作室。我承認半天才從他的故事里回過神來。
原來真正的成功是,成功的人自己都覺得像做夢,事前根本都想不到自己會如此成功。
總結宋元清的故事,可以這么說,你滿足了大背景下絕大多數人的需求,你就一定能夠成功。
離記者預約的采訪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我可以抽空瀏覽一下電臺女主播李岑岑以小說名義寫出來的真實故事。
“天使的翅膀”——這個標題是如此的唯美,加上值得期待的內容,應該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