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幸福女人的起點:你是我最初的年華(2)
- 初心不忘 流年不負
- 六月鳶尾
- 3422字
- 2016-03-09 16:05:17
◇優雅,穿透歲月的美麗
林徽因是靜坐在云端之上的女子,面對感情,她始終可以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縱然愛到深處,也可以做到平靜地別離。任何時候,她都可以讓自己優雅地行走,不會將自己逼到落魄的境地。穿一襲素色白袍,走在人間四月,等待一樹又一樹的花開。春天早已遠去,她卻還在。
林徽因和徐志摩,兩個像詩一樣的人物,用詩樣的語言交流,執手相攜,閱盡人世繁華,走過世間旖旎的風光。萬古不變的青山,滔滔不盡的江水,林徽因在愛情路上的淡然和優雅,恐怕就是讓徐志摩愛到極致的原因。她似醇酒,愛上方知情重,醉了方知酒濃。
愛一個人,七分足以,剩下的三分用來做自己。愛情中最甜的無非是難分難舍,牽腸掛肚,而有空間的愛情則會產生最大的相思效果。最完美的愛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實在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愛中既有保護的成分又有擔憂的成分。我們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愛的人受傷,也不會看著他們面臨危險而無動于衷。但是置身其中,一定要適度。
距離太近會讓人喘不過氣,距離太遠又覺得彼此遙不可及。在愛情里,我們都想成為對方的唯一,都想讓對方分分秒秒地想著自己。可是人們的生活中除了愛情,還會有親情、友情和工作。當一個人的生活真的只剩下愛情的時候,他的生活一定是空蕩蕩的。
我們擔心別人,很多時候是因為內心的占有欲作祟。別人甘愿讓我們擔憂,是因為別人的控制欲作祟。所以,男人喜歡膽小的女人,因為膽小的女人希望被別人保護,男人企圖通過保護女人來占有女人,女人企圖通過讓男人擔心來控制男人。“憂之切,則害之深”,擔憂要多少分量才能恰到好處,要視接受者的性格和能力而定。堅強、勇敢的人即使面對大量的關心也不會沉湎其中;個性懦弱的人卻很容易掉入關愛的陷阱里,越陷越深。
無論我們多愛一個人,都不要嘗試占有他的全部,也不要企圖令他與所有異性斷絕來往,迫得太緊的愛情,通常都會得到反效果。如果他真的愛你,也必然會留在你身邊,那么容易就離你而去的男人,也不必挽留,迫得太緊,再深厚的感情,最終也會變淡。
真正幸福的愛情是給對方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雙方放松的愛情才會長久,沒有人愿意背著負擔過一生。一味地占有只會給對方壓力,愛情也會隨著每日劇增的壓力而變質,最后變得力不從心。
我們偶爾要與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守護著愛的人,寬容愛人,也善待自己。與其讓愛情變得緊張,不如給自己一段能讓彼此自由呼吸的愛情,這樣大家才能更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第三課:相惜沒有那么難
◇你是我眼底的依戀
朦朧中我看到你靚麗的身影閃現,徘徊在初春細雨中向我微微招手。情是兩個人的事,當徐志摩和林徽因在一起,手牽手漫漫走過康橋,路過夕陽西下,共同創造美好回憶,兩人默契相和、心靈相通,收獲同一份別致的美麗。
有很多人問到底什么是愛情,我想,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因為愛情本來就是千奇百怪的,兩個人之間發生的那些快樂或憂傷的愛情故事也不盡相同,心里的感受也會不一樣。但是,愛情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比如平等付出。“康橋之戀”那么美,美得不像人間的故事,就是因為兩人在愛時,相互依戀,共同付出,連心跳都融為一體。
愛,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地維系。愛是因為相互欣賞而開始的,因為心動而相戀,因為寬容、諒解、習慣和適應才會攜手。愛情也是一種宿命。
生活中依然存在一種十分常見的愛,即只一味地索取,卻不付出。很多人帶著目的去“愛”別人,通過從別人那里汲取生命精華、愛之精華,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種人享受著別人的奉獻,壓榨著別人的生命,用他人的血液灌溉自己,而被他剝削的人日漸消瘦、形如枯槁,他自己卻日益殷實,健壯非凡。這種人自認為愛著別人,為別人付出著,其實他們關心的只有自己,他們的本質極端自私,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性格缺陷。這種缺陷通常伴隨著對權力的欲望,對世界的征服。帶有這種性格缺陷的人,往往不能理解幸福的真正內涵,他們無法全面地認識讓人感到幸福的原因。實際上,幸福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就是彼此互愛、相互關心,這是得到幸福的處方,也是實現共同幸福的出發點。
因此,完美的愛應該讓付出愛和接受愛的雙方都充滿生命的活力,既讓人欣然地接受又甘心地奉獻;每個人都因愛而幸福,世界才會更加美好,人們才會更加快樂。人追尋愛的過程就如同一場接力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接受愛,還要把握在手里的愛傳給下一個人,只有讓每個人都得到愛,愛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同一依靠,同一顆心在跳,讓我們一起分擔。微風拂袖,點起碧波漣漪,靜坐依偎,一個整體,兩顆心共同的努力。
◇因為值得,所以深愛
從大學時代開始就很喜歡一部影片,中文名字叫作“女男變錯身”,最后男主角對女主角告白時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尤深,即使到現在也把它當作自己的愛情觀。那句話就是:“你讓我知道,我可以變成更好的人。”是的,真正的愛情是:彼此為了對方成為更好的人,也鼓勵、幫助對方成為更好的人,學會懂得和付出。然后一起進步、一起變老……這樣的感情才恒久、才幸福。
林徽因和徐志摩因緣相遇,后來因情相愛,而點燃彼此情結的就是雙方的才情。16歲的林徽因遇到成熟穩重、才華橫溢的徐志摩怎會不心動?而徐志摩也為林徽因打開了一扇通往英國古典文學知識寶庫的大門。
后來,林徽因在中西方兩種文化的熏陶下盡顯風華。在風景如畫的康河邊,浪漫多情的徐志摩遇見俏麗優雅的林徽因,心動情開,甘愿一生呵護。
于是,我們得到啟示,愛一個人,不該帶有任何目的,但也不要盲目地去愛,愛一個人總該有些理由,即使是“一見鐘情”也是因為對方的貌,或者是對方給你的感覺。相愛的人那么多,各有各的因緣。然而,有一點卻是共通的,因為對方身上有吸引你的地方,或人品、或才學。而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被某件事物吸引恰恰是因為我們本身不具備或缺少那樣的東西,所以,我們選擇去追求,通過日積月累,受到感染,成為不斷接近幸福的人。所以,愛一個值得你愛的人,會讓你變成更好的人。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媽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值得你為他哭泣,真正值得你為他哭泣的那個人是不會讓你為他哭泣的。”然而,找一個值得你愛的人去愛,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你會發現,值得你愛的那個人,就算你為他哭泣也會是幸福的。真愛未必要激情燃燒的溫度,但是,他會陪你走過人生路上的所有風景,無論好的還是壞的,他都在。
真正愛你的人懂得尊重你,他對你的愛比他要求你的要多,他尊重你做出的各種人生選擇,鼓勵你發展自己的專長。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如果他不值得你愛,那么請及時放手,不要耽誤雙方的幸福。如果他值得你愛,那么,請用心去愛,關心他、守護他。就像那首歌里所唱的:“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因為愛你,所以想成為更好的人
據說,上天對人是最公平的,給了你非凡的才,就不給你傾城的貌,即便給了你才與貌,也不會再給你圓滿的愛情。然而,對于林徽因,上天似乎尤為鐘愛。不僅賦予她絕倫的美貌,也賦予她超凡的才情,她是詩人、設計師、建筑學教授。在感情上,她依然圓滿,幾乎令所有女人忌妒。著名詩人徐志摩對她愛到超凡脫俗;大哲學家金岳霖對她用情極深,一生“逐林而居”,終身不娶;建筑大師梁思成偕她成為中國建筑第一人。
林徽因才、貌、情三者兼得,是人間的精靈。這人世間除了林徽因,恐怕再沒有女子有福分消受此美、此情、此愛!
她是一個令同性也不由得熱愛的女人,她的美貌、她的才情、她的豪爽和她的睿智……無一不是“奪人心魄”的理由。她從來都是以一位才女的形象進入人們的視線,她不僅在建筑界功績卓著,也在文學界留下了傳世杰作。她情趣盎然地迎來送往于自己的會客室,視任何一個得意或失意的來客都為自己和夫君最尊貴的客人。她的茶點永遠最精致可口,她的情趣永遠豐富多彩、她的言辭永遠妙語連珠……我們因為她的才情愛她,這個人間的精靈也因為才情幸福一生。
一個女人的美有兩種表現,外在美和內在美,而林徽因則是兩者兼得、內外兼修。然而,在這兩種美中,更持久的是內在美或者說氣質美。
現代的社會中充滿了各種誘惑,如果女性認為僅靠忠厚老實、安分守己、溫柔體貼,就能永遠抓住男人的心,那就大錯特錯了。
男女間溝通的內容及分享的能力,對于一份感情的維系是很重要的。身為女性一定要不停地充實自己,讓兩人的感情常保新鮮。
女人要充實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多嘗試、多經歷,拓寬自己的眼界,一個閱歷豐富的女人,其魅力是不可阻擋的。有些女人年輕的時候,并不見得有多美,但是時間越久越見美麗,越是有女人味,就像張曼玉和劉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