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幸福女人的起點:你是我最初的年華(1)
- 初心不忘 流年不負
- 六月鳶尾
- 4924字
- 2016-03-09 16:05:17
第一課:最美的時光遇見你
◇我愛你,無須理由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因為城里的一道動人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場錦瑟流年。就像愛上一個人,無須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一如林徽因和徐志摩。
1920年9月,年輕才子徐志摩從美國到英國,他為了結識狄更生先生,首先拜訪林長民(林徽因的父親),并因此而結識了林徽因。一個是風流倜儻的才子,面容俊俏、風度儒雅、氣度不凡;一個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閨中小姐,風情委婉、空谷幽蘭。兩人相識相戀,共譜康橋之戀,一切自然而然。
在英國倫敦,林徽因遇上了徐志摩,她生命中第一個愛上的男子。無論是緣是債,是悲是歡,是甜是苦,都要學會嘗試,學會開始。
把握每一個開始,在最美的時間做最美的事情,這是林徽因教給我們的幸福。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忙忙碌碌。20歲的時候做著30歲的事情,30歲的時候想著50歲的事情。他們敢于嘗試事業中的每一個不可能,偏偏不敢嘗試愛。
還記得大學閨密,人很漂亮,氣質也好,組織學習,文藝擴展,樣樣積極,這樣的人兒在大學自然不乏追求者。可是每次和她說到感情問題,她就避而遠之,總是說:“大學畢業以后再說吧。”畢業后,再問她,她會說:“工作穩定以后再說吧。”等找到工作了,她還會說:“等30歲以后再說吧。”之后,就不敢再問了,因為好怕她回答:“等下輩子再說吧。”
于是,我的孩子6歲了,她還是單身貴族。最近,我問她:“還不找男朋友嗎?”“呵呵,我已經習慣一個人了……”
人,最怕就是習慣孤獨的時候,她還是那么美,可眉宇之間的哀傷、語氣中的無奈是怎樣也掩蓋不住的。
其實,人都是想要愛的,畢竟,沒有誰愿意不幸福!年輕的時候,不是不屑于愛,而是不敢愛。愛是蠱,每個人都怕中毒,于是錯過了,遺憾了,后悔了,卻再也回不去了。
相愛需要勇氣,就像林徽因那樣,她與徐志摩相戀的時候只有16歲。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許多人就這么愛上了。愛了就要勇敢說出來,勇敢去做。最可悲的愛情莫過于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也有很多人以不合適為借口,把自己保護得完整無缺。可是,如果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你又怎么知道是否合適呢?也許有人以怕受傷為理由,將自己的心守得死死的。可是,你如果不邁出第一步,又怎么會知道愛情的苦和甜呢,縱然愛過只剩傷心,但至少它教會你成長。
流年似水,太過匆匆,一些故事來不及真正開始,就被寫成了昨天;一些人還沒有好好相愛,就成了過客。當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的時候,一路上走過的風景,記得的還有多少?曾經陪伴同行的人,身邊還剩幾個?所以懂得勇敢,寧愿過錯,也不要錯過。過錯,會遺憾一時;而錯過,則是遺憾一生。
◇愛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
人們始終認為,林徽因真正的愛情給了徐志摩。初戀是純粹無私的,甘愿交付所有的美好、一切的喜悅。
他們在一起的日子,連上天都為之動容。倫敦的雨霧好似在有意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每一天都那樣若有似無地飄著,無休無止。林徽因和徐志摩坐在溫暖的壁爐前,從文字到音樂,從現實到夢境,從昨日到明天,他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林徽因愛徐志摩溫文爾雅的氣質,徐志摩愛林徽因純粹美好的思想。彼此之間只需一眼,便會心湖蕩漾。
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度年如日;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度日如年。林徽因和徐志摩大抵如此。喜歡了,就珍惜;不喜歡,別勉強。愛情其實很簡單,如是而已。
沒有誰和誰是天生注定在一起的,一輩子其實不長,能遇見一個你愛他,而他又愛你的人,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情。一輩子只愛一個人,并不丟人。
愛并不是缺了就找,更不是累了就換。真正的愛情是在能愛的時候懂得珍惜,在無法愛的時候懂得放棄。
可是在當今這個物質財富泛濫的年代,現代社會的男男女女,好多人已經不知道什么是愛了,他們把愛建立在“合適”的基礎之上,而非相互之間的吸引。真正美好的愛情是不可以建立在任何物質基礎上的,愛情需要彼此互相包容,相愛的兩個人彼此一定有一種奇妙的吸引力。當你選擇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只考慮他的經濟背景,更多的則是要看重你自己的感覺。
也有一些女人常常將愛情視為一種被動的情感,只有當自己被愛時,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于是接受對方,進而結婚,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如果說因為有人喜歡你,你就心甘情愿地嫁給他,這種想法簡直太荒謬了。有些人對你的愛只是因為他占有欲極強,有些人則是忌妒心很重,他只是想將你占為己有,借以滿足自己的欲望,一旦得到你,他的新鮮感就會消失,進而冷落你甚至背叛你。
愛情是雙向的,既不是一方無私的犧牲,也不是一方單純的占有,而是在彼此相互吸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精神共同體。不違心奉獻,不虛假接受,保持本色自我,是愛情永恒的真理。一如愛爾蘭詩人羅伊·克里夫特在《愛》中所寫的:
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
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還因為,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我愛你,因為你能喚出,我最真的那部分。
愛情的真諦是自始至終,永遠真實地表現自己。不要為了得到對方,而偽裝自己,否則當面具卸下的那一刻,彼此就將成為陌路之人。
◇做個幸福的小女人
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康橋深刻浪漫地愛了一場。也許只有康橋,才給得起他們美麗的相逢。他們曾經偎依在橋頭,筑過彩虹般的夢,曾經一起將船只劃向浩渺的云水,以為這樣就可以不記得來時的路。
康橋,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康橋,世間無數紅綠男女的康橋。康橋,給過他們美好的相擁,留下他們華麗轉身的背影,也記住他們多情的回眸。
康橋上的林徽因永遠是一副小鳥依人的模樣,浪漫純真,美麗至極,也幸福至極。
其實,每個女人都有一個終極夢想,那就是,遇到那個他,做美麗的小女人,然后一直幸福下去。
然而,現代社會的進步放寬了女人在社會上的立足點,讓原來只能在家的女人們都有走出來選擇工作的權利。日前,美國《新聞周刊》新聞網以“中國女性比美國女性‘更具野心’”為題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文章稱,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婦女中,僅有略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稱自己很有野心。在中國,這一數字接近三分之二。此外,超過75%的中國女性渴望獲得企業高管的職位,而美國的這一數字僅為50%左右。中國“女強人”越來越普遍。
不過,“女強人”身上好像被施了魔咒,大多數女強人和美滿的愛情、婚姻無緣。雖然她們能夠制作出完美無缺的策劃方案;雖然她們的鐵腕也使自己能夠在競爭中開疆破土,勇往直前,甚至無往不勝;雖然她們的冰顏可以使自己的下屬安分守己、如履薄冰。但是她們冰冷的外殼、盛氣凌人的架子使她們疏遠了自己的愛人、朋友,使自己變成了空中樓閣或孤家寡人。
女強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不會輕易丟掉身上的這些特質。女人的種種強勢往往會給自己的男人帶來壓迫感。男人在女強人身上找不到確定的權威感,于是,這些“強勢”讓她們的男人汗顏,更感到無法駕馭,找不到“征服”的快感。如此下去,要么夫妻冷戰,要么用身體或情感出軌,從別的女人身上找到“征服”的快感。
其實,男人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當他們在滿身疲憊的時候,最希望得到的是女人溫柔的安撫,真正完美的幸福是不存在的,幸福本身就意味著包容和妥協,而妥協的最高境界就是感性加糊涂。無論任何時候,女人都要保持陰柔之美,這本就是女人的天性,也是愛情美滿、生活幸福的必要元素。無論你在外面的事業多么成功,回到家里都要學會把聰明與睿智藏起來,做個小女人,如此,便能幸福!
第二課:我們都信浪漫傳說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你的身邊
所有相遇和回眸都是緣分,當你愛上了某個背影,貪戀某個眼神,意味著你已心系一段情緣。林徽因和徐志摩因緣相遇,因緣相知,因緣相戀。徐志摩最愛的是林徽因那雙清澈入水的大眼睛,只要一對視,便心馳神往。
后來,他們知道,是因為愛了,愛了才會如此。愛了才會聞風柔軟,看雨生情;愛了才會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夜永遠不黑。真愛了,許多思想,許多心境,都會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這是情到深處,這是浪漫相守。
愛情是需要浪漫的,需要兩個同樣用心的人,去經營、去呵護。人總是這樣,沒走到一起的時候很好,走到一起,時間一久就會感情變淡。既然有所謂的日久生情,同樣也會日久生厭。當激情褪去,兩個人就像彼此的左右手,雙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一旦神秘感與新鮮感暴露無遺,自然逐漸走向下坡路。
愛情有保鮮期沒錯,但是如果用心經營,保鮮期將會是一輩子。愛情變淡,不是愛情本身的原因,而是因為人變了,環境也變了。我們不妨反省一下,在愛情中我們是不是變懶了,從一天好幾個電話和一天好幾條短信,變成了許久沒有蹤跡;從激情四射,變為了而今的沉默寡言,就算是通話,那也絕對不會超過七分鐘:七分鐘有四分鐘是沉默,三分鐘則是簡簡單單的家常話。
就像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個例子,在某個聚會的場合,有人提議多吃點蝦對身體好。這時候有個中年男人忽然說:“十年前,當我老婆還是我女朋友的時候,她說要吃十只蝦,我就剝二十只給她,現在,如果她要我幫她剝蝦殼,開玩笑!我連幫她脫衣服都沒有興趣了,還剝蝦殼咧!”
看,這就是愛情變淡的原因。如果每個人都懶得講話,懶得傾聽,懶得制造驚喜,懶得溫柔體貼,那么情人或夫妻之間又怎么會不漸行漸遠漸無聲呢?
生活需要浪漫,愛情需要驚喜。在一個有藍天白云的晴天,到郊區去。找到一座荒草叢生的小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云朵朵。玩兒時的游戲,指著天上的云朵,說這朵云像一頭小綿羊,那朵云像一只小兔子;當你的男友需要加班到很晚時,為他準備一個點心盒,里面放置他喜歡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餅干……我們不去管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結局,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深信,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詩一樣的日子。“康橋之戀”聽起來是那么唯美,足以讓人銘記一生。所以,即使兩個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但是那段情卻已讓他們無怨無悔。我們也該如此,只要彼此還在一起,那就把每天都當作最初相識的時候,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有你有我的地方。愿意為你,浪漫一生。
◇我懂你,是最動聽的情話
有人說,相愛的人廝守在一起連光陰都是美的。我相信,說這句話的人一定擁有過美好的愛情,唯有真愛過才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那種擁有以及被擁有的甜蜜。仿佛山川草木都有了情感,每寸肌膚都可以在清風朗月下舒展。愛的時候會發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徐志摩這一生愛了兩個極致的女子。一個是林徽因,獨愛成絕的白色。一個是陸小曼,瀲滟風情的紅色,仿佛要嘗遍紅塵百味。林徽因是清新的,她始終如蓮,而徐志摩視林徽因為心中最潔凈的女神,他用最清澈、最柔情的心將其呵護,他要這朵白蓮永遠潔凈如雪。
徐志摩為了林徽因在康橋徘徊又徘徊,跌進夜色的柔波里。那時的林徽因當真是愛了,所以她愿意和徐志摩在康橋上相擁,一起許下諾言。徐志摩一定對她說過:“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樣深刻。”而林徽因一定也純凈地看著他,點頭道:“我信。”是的,愛情有時候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只那么簡單的幾句就足夠。世間一切情愛,都有因果,是債是孽,以后自有結局。一些人,明知不該愛,還是要去愛;一些錯,明知犯下會不可饒恕,卻還是要堅持繼續錯下去。
世界上,最動聽的情話,是“我愛你”嗎?不是的,是“我懂你”。愛有一時,慶幸的話則是一世。多少人的愛敗給了時間、空間或者其他。然而一個“懂”字卻是永恒的,懂你的性,懂你的情,懂你的一切。因為懂得才會更加珍惜。縱然情到濃時天雷地火,但“愛”的最高境界依然只一個“懂”字。
懂你的人,會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愛你。不懂你的人,會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愛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愛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愛得吃力,你受得辛苦。
人世間,那些彼此折磨得最疼的男女,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不懂。男人覺得女人什么都不懂,女人覺得自己什么都懂。男人覺得女人不懂自己的心,女人覺得那是因為男人不懂自己的苦心。兩個人的世界里,懂比愛,更難做到。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結局是那樣圓滿,圓滿得讓人心疼。嫁給別人的沈佳宜是幸福的,只是這個幸福與柯景騰無關。她找到了一個懂她、珍惜她的人,這個人代替柯景騰繼續去愛她,陪著她一直走下去。沈佳宜和柯景騰之間不是不愛,而是不懂。
所以,讓懂你的人愛你,一個人若不能真正做到懂你,那他的愛,越深、越沉,結局也會越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