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少一分困惑,多一分美好:幸福就在身邊

在繁華的城市中,每天都會有許多人,在忙碌中匆匆尋找著自己的方向。一位哲人說:“由古至今,人類一部煌煌文明發展史,唯一的動力和目地即是——追求幸福。”的確,我們每個人終日都在為學習、戀愛、事業、子女而苦苦奔波,其目的也是為了“幸福”二字。然而,到了四十歲,每個女人都忍不住要問: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每個人都在尋找,但我們首先要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法國小說家方登納在《幸福論》中闡述的定義是:“幸福是人們希望永久不變的一種境界。”就是說,如果我們的肉體與精神所處的一種境界”能使我們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像浮土德對“瞬間”所說的,“喲!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樣美”,那么我們無疑是幸福的。

有一則小幽默說:

一位青年學者去請教他的導師:“幸福是什么?”導師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就像甜甜的笑。”學者去問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乞丐說:“幸福是所有人都向我的碗里放錢,面值越大我越幸福。”學者去問一名慣犯,慣犯說:“幸福是得到自由。”學者又去問另一位學者,對方說:“幸福是……”他停頓了一下,說:“是你的研究報告署上我的大名。”

大笑之余,我們似有所悟。關于幸福,每個人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對幸福的詮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點,譬如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就定義不一。這取決于一個人的知識底蘊和他的思想境界。“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魏晉名士嵇康的幸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是“詩仙”李白的幸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詩圣”杜甫的幸福。

法國大思想家盧梭曾說:“人間最大的幸福莫如既有愛情又清白無瑕。”一代偉人林肯認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貝多芬吶喊:“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么幸福啊!”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告誡我們:“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美國總統羅斯福表示,幸福不在于擁有金錢,而在于獲得成就時的喜悅以及產生創造力的激情。可見,不同的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詮釋。

在不少人眼里,擁有金錢、地位就等于幸福。事實果真如此嗎?一項權威調查表明,年薪在100萬以內的人群,錢越多越能感到幸福,而年薪在100萬以上的人群,錢越多就越難感覺到什么是幸福。某報刊曾就60位國內頂尖富豪的精神世界進行了一次調查,這些人算得上是成功的人吧,可調查結果卻出人預料:竟有70%的富豪認為財富給自己帶來了“不安全感”,這不是快樂,而是害怕和擔心。

其實,幸福就是你的一種身體和心理的快樂感受,是你身心的舒適、自由和擺脫了欲望羈絆后的無憂無慮。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是知足,是豁達,是短暫的滿足與快感。幸福是享受自由,也給他人自由。幸福不分性別,不依賴于年齡,不取決于財富……總之,幸福是發自個人內心的感覺,在于我們的體會。

幸福應該是一種動態的,有時候很順利,有時候有壓力。每個人對每一種事物、每一天的生活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能在這種屬于自己的獨特感覺中體味到滿足與愉悅的人,就是一個領悟到幸福真諦的人。

簡單就是幸福

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芬曾經說過:“我到過許多地方,發現世上許多人的生活比我們簡單得多,然而卻能體現他們自身的價值,更平靜、更悠閑。自然的生活原本是簡單的生活,但是,我們的文化鼓勵我們競爭,讓我們一忙再忙。我們已經看不到窗外的陽光,聽不到樹林的聲音,甚至無法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小事情。”對于這樣的“忙人”來說,感受幸福已經成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喬·吉拉德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他每年所賣出去的汽車比其他任何經銷商都多。當有人問及喬·吉拉德成功的秘訣時,他坦言相告:“我每個月要寄出1.3萬張卡片。有一件事許多公司都沒能做到,而我卻做到了,我給每一位客戶建立了銷售檔案,我相信銷售真正始于售后,并非在貨物尚未出售之前……顧客沒有踏出店門之前,我的兒子就已經寫好‘謝謝惠顧’的短札了。”

喬·吉拉德每個月都會給客戶寄一封不同格式、不同顏色的信封的信(這樣才不會像一封“垃圾信件”一樣,在沒有被拆開之前,就被扔進垃圾桶),顧客打開信后,信一開頭就寫著:“我喜歡你!”接著寫道:“祝您新年快樂!喬·吉拉德敬賀。”2月他會寄一張“美國國父誕辰紀念快樂”的卡片給顧客……顧客們感動之余,不但自己買了車,而且還會將喬·吉拉德介紹給朋友。做法如此簡單,但這就是他成功的最大秘訣。恢復簡單的心境,用簡單的思想經營生活,也能有豐富多彩的體驗。

自然,很多人對“簡單”有一定的誤解,覺得“簡單的生活”就是清苦和貧窮,是受罪的代名詞。可要知道,并不是奢華的東西才能讓我們感覺到精神上的富有,也并不是大房子和汽車才能夠充盈我們的心靈。有時候,一頓簡單的晚餐、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張小小的卡片,或者一首簡單而又甜美的小詩,就能夠滿足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生活不需要很奢華,簡單的人生可以恰到好處地詮釋幸福。麗莎·茵·普蘭特說過,“簡單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簡單”。由此可見,最美的生活也應當是簡單的生活。在西方社會,簡單主義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主張。因為大多數的生活以及許多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和歷史的悲哀。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愿意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簡單而真實的生活。

一天夜里,瑪麗在她的無電的小屋中和家人圍坐在火爐前望著窗外的星空,靜靜地聆聽,靜靜地觀察。在那次意外的停電中,瑪麗和她的家人對黑暗所帶來的神秘和歡喜的體驗印象深刻。黑暗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有神奇的螢火蟲,還有城市的靜寂、久違的家庭溫馨和鄰里的關懷。

人的一生難免會有許多欲望和追求,如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銘心的愛情、追求金錢、追求名譽和地位。有追求就會有收獲,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擁有很多,有些是我們必需的,而有些卻是完全用不著的。那些用不著的東西,除了滿足我們的虛榮心之外,還會將我們的心靈弄得煩躁不安。就好像帶著背包去旅行,裝的東西越多,自己的腳步就會越沉重。所以,與其讓自己在疲憊與痛苦中前行,不如將心里的包袱放下,就做最簡單的自己,就做最幸福的自己。

時下有一個非常流行的理論,得到了大家廣泛的認同。這個理論把天下所有的事分成了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諸如:上不上班、吃什么東西、開不開心、結不結婚、要不要幫助人……自己能安排的事皆屬之。一件是“別人的事”。諸如:小王好吃懶做、小李婚姻不幸福、老張對我很不滿意、別人不感激我對他的幫助……別人主導的事情皆屬之。一件是“老天爺的事”。諸如:會不會刮風、下雨、地震、發生戰爭……人能力范圍以外的事情皆屬之。

人的煩惱主要來自: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因此,要輕松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老天爺的事”。

記住這個理論,你的生活就會簡單許多,而生活越簡單,你就越快樂,也就越幸福。

陽光一路盛開,幸福就在身邊

我們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實際上幸福也時刻伴隨著我們,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身處在幸福當中卻忘了它的存在。在生活中每個女人對幸福的詮釋各有不同。許多時候,許多女人往往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而覺得別人的幸福卻很耀眼。

然而,盡管她們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幸福,但幸福的確實實在在地存在著,有時候真實的幸福恰恰不是先求而后得,而是在困境之中與之邂逅的。例如,一個女人一直抱怨沒有鞋穿,當她見到沒有腳的人之后,她因自己的健全而體味到了幸福;一個失戀者被痛苦折磨得死去活來。當她見到一個失去雙臂的人用腳寫字、縫衣服的時候,她突然覺悟到失去一位心上人比起失去雙臂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因為雖失掉了心靈寄托,終究還能重新振作起精神,令她從中體味到了幸福。

女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付出的是什么,從而正確地作出自己的選擇,快樂地享受自己的幸福。

從前,有一個公主總覺得自己不幸福,就向別人請教如何能夠讓自己變得幸福。別人告訴她找到一個感覺幸福的人,然后將她的襯衫帶回來。

公主聽后派自己的手下四處尋找自認為幸福的人。手下碰到人就問:“你幸福嗎?”回答總是:不幸福,我沒錢;不幸福,我沒親人;不幸福,我得不到愛情……就在她們不再抱任何希望時,從對面陽光普照的山岡上,傳來了悠揚的歌聲,歌聲中充滿了快樂。她們尋著歌聲走了過去,只見一個人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陽下。

“你感到幸福嗎?”公主的手下問。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那個人回答說。

“你的所有愿望都實現了嗎?你從不為明天發愁嗎?”

“是的。你看,陽光溫暖極了,風兒和煦極了,我肚子又不餓,口又不渴,天是這么藍,地是這么闊,我躺在這里,除了你們,沒有人來打攪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個幸福的人。請將你的襯衫送給我們的公主,她會重賞你的。”

“襯衫是什么東西?我從來沒見過。”

幸福是一種心態,一種自我感受,就像上面故事中那個躺在山坡上的人,他連襯衫都沒見過,可以說在物質上他很貧窮,可是在精神上卻很富有,因此他感到很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有錢人的物質生活十分優越,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有錢人不一定擁有幸福。我們可以追求金錢,但是幸福生活的標準本身并不是由那些富人們定出的。金錢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態度。也許我們終生都不能夠大富大貴,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就找不到幸福,找不到健康的身體、充滿活力的心、相親相愛的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幸福并不是世間的稀缺品,它如同陽光普照大地一樣惠及萬物生靈。它又似一杯透明的水,雖淡然無味,口渴之人卻能品出其中的甘甜。幸福就像隨處可見的陽光,只要用心,你伸手就可觸摸到。

擁有幸福婚姻的基礎

男婚女嫁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終身大事,婚姻意味著與一個人結合一生,從此兩人朝夕相處,榮辱與共。正因為婚姻具有這種可以改變人生命軌跡的魔力,所以許多人在婚姻的圍城外徘徊猶豫。但四十歲的女人告訴我們:“結婚是非常單純的事情,別搞得那么復雜,相信每個女孩都是渴望愛情的。當女孩遇到自己深愛的那個人時,就會發現想跟他在一起,無所謂貧富,無所謂生死。女孩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也不要為了想得到某種生活而結婚。”

生活中,什么樣的人應該去結婚呢?是認識了婚姻真諦的人。婚姻的真諦是:決定成婚時,明知極可能會有更好的人出現,但是此時此地此生,就是選擇了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眼前即可掌握的小小幸福,大過未來不可測、不可知的機緣。

一個人真正喜歡另一個人,并不是因為對方最好、最漂亮、最有錢、最能干……而是有了他,就很滿足。現在接受了他,以后他會怎樣,也都認了。即使有更好的人出現,也不會改變。這就是選擇的真諦。

如果你認為生命價值高、時間寶貴,在婚后多年發現有更好的對象時也不后悔,那表示你早已踏實地開始自己的婚姻生活了,并且從中得到了一些收獲與喜悅。同樣的,當你毫不心動,完全不需要異性,也不想擁抱婚姻時,也不應該為了結婚而結婚。當你心動又想行動,情緒處于最佳狀態,對婚姻有了正確認識及心理準備時,就可以結婚了。

在寬廣的未來森林里,也許會有無數只孔雀可以和你締結姻緣,可是你寧愿選擇眼前的唯一,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彼此義無反顧、全力以赴地去經營婚姻。

有一次,愛情使者丘比特請教愛神阿佛羅狄忒:“LOVE的意義是什么?”

阿佛羅狄忒說:

“‘L’代表Listen(傾聽),愛就是要無條件、無偏見地傾聽對方的需求,并且予以協助。

“‘O’代表Obligated(義務),愛需要不斷地付出,灌溉愛的禾苗。

“‘V’代表Valued(尊重),愛就是展現你的尊重,表達體貼,真誠地鼓勵,發自內心地贊美。

“‘E’代表Excuse(寬恕),愛就是仁慈地對待,寬容對方的缺點和錯誤,接受對方的全部。”

生命中,想擁有明朗長久的愛,我們就要學會,傾聽對方,感謝對方,尊重對方,寬恕對方。

另外,愛,還代表著信任。馬路上,他們在一起散步。她任性地閉上眼睛,讓他牽著走,他欣然應允。她眼前一片漆黑,來往的車輛聲不絕于耳,剛開始的新鮮刺激很快被懼怕取代。盡管她知道他會盡力為她挑選每一步路,會避開一切可能的磕絆,可她還是忍不住睜開眼睛。只有這樣她才有生命把握在自己手中的那份踏實感。

她提議他也嘗試一下,于是他坦然地將手放人她的掌心,閉上了雙眼。在她的牽引和指揮下,他們穿行于嘈雜的人流中,卻不見他有半點膽怯,更沒有絲毫猶豫,她以為他會很快睜開眼睛,可他一直雙目緊閉。過了一段時間,她告訴他可以睜開眼睛了。她問他:“閉上眼被人牽著手走路,怕不怕?”他怔了怔,拉過她的手,笑著說:“被心愛的人牽著手走路,怎么會怕呢?”望著他滿眼的真誠,她的眼中漸漸盈滿了喜悅的淚水。

為愛而存在的婚姻,的確是件非常單純的事情。如果你也正徘徊在婚姻的圍城外,那么就想想自己是否已經理解了“LOVE”這個詞的含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經具備擁有幸福婚姻的基礎了。

做母親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母親這個稱謂有一種溫馨的厚重感,這是每一個女人經過10月孕育的真實體悟,也是每一個女人在愛情的幸福里體會到的另一種深層幸福。

如果說親情對人是一種負擔的話,那也是人生最甜蜜的負擔。

在一條坎坷陡峭、人煙稀少的山路上,走著一個年輕的女人,她的背上背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女人走得氣喘吁吁、汗流滿面。盡管腳步沉重,但她依然咬緊嘴唇,穩穩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著……

一個同樣被山路折磨得疲憊乏力的男人在路邊休息,當女人經過他身旁時,他一臉同情地問:“我身上背的東西比你背的輕得多,都累得不行了,你難道不覺得累嗎?”

女人擦擦汗,平淡而又堅定地說:“他不是東西,他是我的孩子。”接著又說:“他不重,他是我的小孩子。”她腳步依然向前,沒有絲毫猶豫。

生活中,孩子的出現,可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麻煩和負擔,然而,生命的傳承有它不可言說的美麗。親情,有時不需要華美的語言,一個眼神、一絲微笑,就可以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它并非沉重的包袱,而是彼此最甜蜜的負荷。

《圣經》中說:“上帝無法降臨在每一個人身邊,所以造就了母親。”由此可見,對母親寬廣而光輝的愛,東西方的認識是一致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上帝在創造人間“母親”的時候花了很長的時間,到了“母親”出世的那天,仆人問道:“您為什么在造她的時候花了那么長的時間啊?”上帝說:“人間的母親,具有站立起來就不會彎曲的膝部關節,她靠殘羹剩飯就能生活,她擁有能夠迅速醫治創傷和疾病的親吻,從挫折到失戀,都能治愈。她有6雙手,3雙眼睛,她的眼睛可以透過緊閉的房門洞察一切,當孩子們有了過失或麻煩時,她眼睛能夠看著他們而不必開口就能表達這樣的意思:我理解并愛你們。”母親,就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天使。

養育孩子既是件麻煩的事,又是件無比幸福的事。看著自己孕育的小生命一天天長大,慢慢變得會說話了,有思想了,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無可比擬的。

善良的女人持有幸福的通行證

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人,不管是你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你都有義務伸出援助之手。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休謨說:“人類生活的最幸福的心靈氣質是品德善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必是一個心靈豐足的人,同時,善良的舉動也會帶給他人內心的感動和震撼。每個女人都應該在心中播種善良的種子,日后才能綻放出絢爛的花朵。善良即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于偉大的人。

多一份付出,就像一盞大燈一樣照亮你自己,并使你更深層次地感悟人生。多份付出,能夠使你確信你正在做正確而有益的事情,它使你更能對自己的良知負責并且給你信心。多份付出,能夠使你確信你正在做正確而有益的事情,它使你更能對自己的良知負責并且給你信心。多份付出,還在于它能使你強化自己的能力,并且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因為,此時你擁有最佳的心態,并借著有規律的自律行動,愈來愈了解多付出一點點的整個過程和意義。

每個人都應該在心中播種善良的種子:一個愛的字眼,有時能把人從痛苦的深淵中拯救出來,并且帶給他們希望;一個微笑,有時能讓人相信他還有活著的理由;一個關懷的舉動,甚至可以救人一命……你應該知道,善良是一個女人的魅力和武器。眾所周知,善良可以讓一個女人獲得別人無可替代的信任、無怨無求的幫助、暖人心扉的理解和同情。在過去,善良的女人并不意味著會有好的結局,因為她們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所以,善良往往意味著要被惡人欺負。可是現在,作為一個有魅力的女人,你對自己的各種要求里面,最首要的一條就是善良。

雖然男人喜歡的女人千差萬別,但是善良是最基本的品質。沒有一個人會喜歡兇惡狠毒的“母夜叉”,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女人有了善良才不會迷失方向,心胸才能寬闊,目光才會高遠,才能夠獲得更多的信賴和人氣。這種內在的氣質修養比化妝品更能滋潤你,讓你的魅力光彩綻放一生。

有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

一個冬天的晚上,詹姆斯的妻子不慎把皮包丟在了一家醫院里。詹姆斯焦急萬分,連夜去找,因為皮包內裝著10萬美元和一份十分機密的市場信息。當詹姆斯趕到那家醫院時,他一眼就注意到,一個凍得瑟瑟發抖的瘦弱女孩靠著墻根蹲在走廊里,在她懷中緊緊抱著的正是妻子丟失的那個皮包。

這個叫尤蘭達的女孩,是來這家醫院陪媽媽治病的。她們的錢已經用完了,這筆錢正好解燃眉之但母女兩人還是決定還給失主。于是小女孩就在走廊里等著了。

詹姆斯感激不已,提供了她們急需的幫助,并在尤蘭達的母親死后,主動收養了尤蘭達。此后,尤蘭達讀完了大學,并協助詹姆斯料理商務。雖然詹姆斯一直沒給她任何實際職務,但是,富商的智慧和經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她在長期的歷練中,成了一個精明成熟的商業人才。詹姆斯到晚年時,很多商業決策都要征求尤蘭達的意見。

詹姆斯臨終之際,留下這樣一份遺囑:“在我認識尤蘭達母女之前我就已經很有錢了。可是,當我站在貧病交加卻拾金不昧的母女面前時,我發現她們最富有。因為她們恪守著至高無上的人生準則,這正是我作為商人最缺少的。是她們讓我領悟到了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行。我收養尤蘭達既不是知恩圖報,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請了一個做人的楷模。有她在我的身邊,生意場上我會時刻銘記,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什么錢該賺、什么錢不該賺。這就是我后來事業發達的根本原因。我死后,我的億萬資產全部留給尤蘭達。這不是饋贈,而是為了我的事業能更加興旺。我深信,我聰明的兒子能夠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詹姆斯從國外回來的兒子,仔細看過父親的遺囑后,毫不猶豫地在財產繼承協議書上簽了字:“我同意尤蘭達繼承父親的全部資產,只請求尤蘭達做我的夫人。”尤蘭達看完富翁兒子的簽字,略一沉吟,也提筆簽了字:“我接受先輩留下的全部財產——包括他的兒子。”

善良,是一種溫馨的力量,它總是很容易聚集人氣,使你成為最受歡迎的人。一個人,除非有助于他人,除非充滿了愛心,除非養成善意待人的習慣,對人人抱著親愛友善的態度,并從中得到喜悅與快樂,否則他就稱不上成功,更稱不上幸福。

最理想的幸福是有人一起分享

著名女主播楊瀾在答普魯斯特問卷時,針對“您認為最理想的快樂是什么”這個問題時曾答道:“最理想的快樂是有人能夠跟你分享,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我覺得別人能夠跟你分享的時候,你肯定覺得更快樂。我覺得人類是社會動物,所以你的快樂要能夠分享的時候是最理想的快樂。”還有一句名言說:“人活著應該讓別人因為你活著而得到益處。”學會分享、給予和付出,你會感受到舍己為人、不求任何回報的快樂和滿足。

一個男孩說,那年春天,他母親在院子里種了一棵菊花。三年后的秋天,小小的院子變成了一個菊花園,金黃金黃的花朵簇擁著次第開放,整個小山村都散發著濃濃的芳香。

母親陶醉了。她整日敞著院門,守在門旁邊,看見過往的鄉鄰就熱情地招呼他們進來坐坐,以便讓滿院的菊花引來更多的目光。于是,小小的山村仿佛也在秋天美麗起來,母親的臉上洋溢著金色的微笑。

后來,有人開口向母親要幾棵花種在自家院子里,母親答應了。她親自動手挑選幾棵開得最鮮、枝葉最粗的,挖出根須送到了別人家里。消息很快傳開了,前來要花的人接連不斷。在母親眼里,這些人一個比一個知心,一個比一個親近,都要給。不多日,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凈。

沒有了菊花,院子里就如同沒有了陽光一樣落寞。

秋天最后的一個黃昏,兒子陪母親在院子里散步,突然想念起滿院的菊香來。母親輕輕拉過兒子的手,說:“這樣多好,三年后,一村子菊香!”

一村菊香!兒子不由心頭一熱,重新打量起母親來,她的白發增添了許多,而臉上的皺紋宛若一瓣瓣菊花生動感人。

有了美好和幸福,不是獨自一個人享受,而是讓大家共享,并且把美好和幸福分送給每一個人,直至大家人人都有一份了,雖然或許自己卻變得一無所有,但這種一無所有才是真正的擁有啊!

幸福猶如香水,你將它潑向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沾上幾滴。的確,在生活中,超越狹隘、幫助他人、撒播美麗、善意地看待這個世界……快樂、幸福和豐收就會時時與我們相伴。對此,羅曼·羅蘭說得很精彩:“快樂和幸福不能靠外來的物質和虛榮,而要靠自己內心的高貴和正直。”

貝爾太太是美國一位有錢的貴婦,她在亞特蘭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園。花園又大又美,吸引了許多游客,他們毫無顧忌地跑到貝爾太太的花園里游玩。年輕人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小孩子扎進花叢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邊垂釣,有人甚至在花園當中支起了帳篷,打算在此過他們浪漫的盛夏之夜。貝爾太太站在窗前,看著這群快樂得忘乎所以的人們在屬于她的園子里盡情地唱歌、跳舞、歡笑,她越看越生氣,就叫仆人在園門外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私人花園,未經允許,請勿入內。可是這一點也不管用,那些人還是成群結隊地走進花園游玩。貝爾太太只好讓她的仆人前去阻攔,結果發生了爭執,有人竟還拆走了花園的籬笆墻。

后來貝爾太太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讓仆人把園門外的那塊牌子取下來,換上了一塊新牌子,上面寫著:歡迎你們來此游玩,但為了安全起見,本園的主人特別提醒大家,花園的草叢中有一種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傷,請在半小時內采取緊急救治措施,否則性命難保。最后告訴大家,離此地最近的一家醫院在威爾鎮,驅車大約50分鐘即到。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主意,那些貪玩的游客看了這塊牌子后,對這座美麗的花園望而卻步了。可是幾年后,有人再到貝爾太太的花園去,卻發現那里因為園子太大,走動的人太少而真的雜草叢生,毒蛇橫行,幾乎荒蕪了。孤獨、寂寞的貝爾太太守著她的大花園,她開始懷念那些曾經來她的園子里玩得快樂的游客了。

貝爾太太用一塊牌子為自己筑了一道特別的“籬笆墻”,隨時防范別人的靠近,而這道看不見的籬笆墻就是自我封閉。

自我封閉就是把自我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圈子里,隔絕與外界的交流和接觸。自我封閉的人就像契訶夫筆下的套中人一樣,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因此很容易陷入孤獨與寂寞之中。自我封閉的后果是什么呢?在封閉自己的同時,也把快樂和幸福封閉在外面。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如果我們愿意讓別人在此種植快樂,同時也讓這份快樂滋潤自己,那么我們心靈的花園就永遠不會荒蕪。

友情是女人必不可少的財富

友情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財富。

紀伯倫說過:“你的朋友能滿足你的所有需要。你的朋友是你的土地,你在那里懷著愛而播種、收獲,就會從中得到糧食、柴草。”友誼是一生的財富。朋友總是在你不在的場合中毫不猶豫地代表和維護你的利益,在聽到有可能對你造成不利影響的流言蜚語或無恥謊言時,堅決地予以制止和反駁。在你哭泣的時候,他們替你哀傷;在你歡樂的時候,他們為你祝福。

對于女人來說,在某種意義上,更需要友情的滋潤,朋友的作用有時比戀人或丈夫的作用還要大。與丈夫或戀人相比,你和朋友可以談論更多的東西。除了朋友,你還打算向誰談論你的丈夫或戀人呢?

有句話說得好“親情是支柱,友情是守護”,人的生存需要朋友的友誼。至于如何交友,交什么樣的朋友,這要根據個人的要求去選擇。對待朋友,應本著尊重、友愛、信任、互助的態度,努力使友誼淳厚、持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矛盾時,要多和朋友交流,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閑暇時,也可和朋友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充實生活。事實證明,真正的友誼會帶給你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

有句流傳已久的話,叫“三個女人一臺戲”,女人們湊到一塊,就愛唧唧喳喳說個不停,甚至還有人調侃說“兩個女人等于五百只鴨子”,話雖不雅,卻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女人們的“說功”。事實上,這種海闊天空的聊天對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人人都有傾訴的欲望。人與生俱來就有一種無法排解的孤獨感,只有在人與人的交流中,這種孤獨感才會暫時消失。女人比男人的平均壽命要長,與她們的愛說話有直接聯系。

美國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是一位杰出的黑人女性,她不但在政壇叱咤風云,更在男性世界中從容周旋,備受媒體關注。

賴斯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她與布什及布什一家始終保持著良好關系,并贏得了布什一家的友誼。周末的時候她是戴維營的常客,除了談論政策外,她還陪布什全家去看電影。賴斯與布什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體育,他們都是體育迷。布什曾擁有一個棒球隊,而賴斯則曾表示希望成為國家橄欖球聯盟的主席。

賴斯與布什既是親密的朋友,又是事業上的好伙伴。布什對外訪問之前,賴斯會首先對出訪意義進行演講,向公眾闡述布什的外交政策。訪問過程中賴斯總是堅持陪著總統,隨時了解事件的進展,并提供給布什總統必要的資料。在布什對外政策受到來自國內外的壓力時,在布什需要人支持他時,賴斯總是堅定地站在他的身旁為他精心謀劃,并為他的計劃不遺余力地進行各類宣傳。

賴斯的成功,與她本身的實力和努力是分不開的,但她與總統及其家庭親密的朋友關系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賴斯贏得了布什的信任和尊重,在一些重大的外交問題上,布什更注重聽取她的意見。

交友有一個選擇的過程。開始是結識和初交,在交往過程中互相了解以后,才由初交成為熟悉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的。從學習、工作的需要出發,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有益的。如果不僅志同道合,而且感情深厚,心靈相通,這樣就可以從合作共事的朋友變成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知音知己。

針對如何選擇朋友,要有目的性地選擇朋友,社會中的人脈非常重要,而你選擇加入的朋友圈也會對你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你的朋友都是一些積極向上樂觀的人,你也會被他們感染的;如果你的朋友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整天只知道抱怨生活,卻不會腳踏實地的工作,時間久了,你同樣會被感染的。人在選擇朋友的時候很重要,有時候如果想了解一個人,也可以從他的朋友是什么樣的人來了解他的為人。不要輕易地交朋友,也要注意選擇跟什么人交朋友。

另外,交朋友要懷有一顆平常心,交朋友不論尊卑貴賤,只要志同道合即好。而且,朋友也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個以勢利眼去衡量他人的人,其結果只是證明他的膚淺無知。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成年女人沒有一個伙伴或知己卻是不足為奇的,許多女人都承認她們沒有一個可以完全信賴和吐露心事的親密無間的朋友。然而,她們之間的大多數又似乎都認為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有一位成功女性在談到友誼時說:“我真希望為自己找一個知心朋友。我有不少生意場上的朋友,但沒有一個知己,我感到十分孤獨。偶爾心血來潮,毫無緣由地給朋友打電話,結果也只是問個好,從來沒有可以開心地談天說地的對象。”

在互相建立聯系的過程中,女人們似乎自始至終都受著約束,她們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挫折、焦灼、失望。她們怕被人視為懦弱,怕自己表現得像只會一味怨天尤人的失敗者,使他人對自己失去興趣和尊重。同時,她們也不愿意與人分享自己勝利的歡樂,因為她們怕激起別人的競爭、嫉妒或因為表現出一種狂妄而被人指責。

其實,女人的交友能力遠比男人強,只要克服了上述心理上的弱點,她們能交到比男性更多的朋友。

友誼對人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友情,生活將缺少悅耳的和音。在沒有友情的人群中生活,那種苦悶不言而喻。心靈猶如一片荒漠,而友誼卻如甘露,可令沙漠生出綠洲。所以說,儲蓄友誼就是儲蓄幸福。

40歲女人,用童心去感受幸福

一個人,在塵世間走得久了,心靈不可避免地會沾染上塵埃,使原來潔凈的心靈受到污染和蒙蔽。這個時候,我們要維系一份童心,保持一份天真,不要讓自己的心沾滿灰塵,不要讓自己被世俗染化,更不要找不到最初的自己。以一顆初心去面對世界,以一顆童心去感受幸福。

小晗是一個獨生子女,從小很受父母寵愛。不過小晗的家教很嚴格,沒有讓她過分任性驕橫,但她一直覺得自己不會長大,喜歡那種做孩子的感覺。在小晗家里還能看到很多可愛的東西,她用的護膚品也都是嬰兒用品,動畫片的碟片有厚厚一疊,還有一書柜的卡通書,那是她讀高中的時候積攢的,現在依然視若珍寶。

有了女兒之后的小晗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多了一個玩伴,讓她興奮不已。但小晗平時上班的時候還是很注意的,盡量收起童心和幼稚的裝束,認真工作。小晗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平面設計,工作起來十分干練,充滿幻想的創意也讓她頗受老板的賞識,她認為這應該歸功于自己的童心。

明朝李贄說:“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童心不能失去,這是做一個真性情人的需要,也是做一個健康、快樂、長壽之人的需要;對女孩來說,童心更不能失去,這是女孩享受寵愛,享受快樂,享受青春的需要。

莫讓失落的童心擱置,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請把你那顆心,深深地根植在童趣的沃土里。這時,你的肩膀不會再如此沉重,你會擁有最開心的笑容。

大多數人并不會保持童心,相反的,他們會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增加壓力,在繁忙的生活中給自己制造一堆心靈垃圾。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人是最會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動物之一。”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們制造的成堆的垃圾,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們內心諸如煩惱、欲望、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卻不那么容易清理了。因為,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們忽視,或者,出于種種的擔心與阻礙不愿去掃,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后,必須面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哪些是你想要的。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想要時卻又撿不回來,怎么辦?

我們在生活中,沒必要讓自己那么累。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們這么努力,為的是什么?無非就是快樂,就是幸福。所以,人生有必要給自己留一份純真,它就好像是生活的調味劑,緩解了枯燥的苦味,在不知不覺中滲出一種甘甜。

生活本身會有不同的色彩,有黑色的苦難、紅色的熱情、藍色的憂郁,我們的固定思維模式總讓我們用慣用的方式打量這個世界,結果看來看去好像都是單調的色彩,似乎沒有什么新鮮的事情發生。但是童心能讓我們像孩子一樣,隨時用新鮮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讓我們發現生活中還有亮麗的黃色、寧靜的綠色……

生活中,幸福沒有統一的答案,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幸福的內涵無限豐富,只要你善于捕捉,用心靈去發現,你都能感受到幸福,因為幸福其實是無遮無攔的,它就像山坡上靜靜地吐著芬芳的野花,沒有圍墻,也不需要門票,只要有一顆清凈的心和一雙未被遮住的眼睛,就能得到。

慢下來,別讓幸福擦肩而過

生活中,許多人的口頭禪都是“我忙啊”。沒時間回家看看,沒時間與好友聚會,沒時間慢慢戀愛,忙得無心,忙得無情,甚至忙得忘記了自己為什么而忙。當你停止疲于奔命時,你會發現生命中未被發掘出來的美;當生活在欲求永無止境的狀態時,你永遠都無法體會到幸福的真諦。

雖然放慢腳步對一向急躁慣了的現代人來說是件難上加難的事,而且許多人對此根本就無暇考慮。但享受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你必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然后放慢腳步。

因為我們總是在趕時間,所以很少有機會與朋友進行心靈的懇談,結果我們就變得越來越孤獨;因為忙碌,我們只知根據溫度來添減衣服,卻忽略了四季的更替,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了一年又一年。我們忙得沒有時間注意所有征兆,甚至連身體有病的早期征兆都覺察不出來。

古人云:“此身閑得易為家,業是吟詩與看花。”這種寄生于綠柳紅墻的莊園主情趣,現代人怕是很難享受到了,現代文明早已將此情調連同那個社會一同埋葬了。

英國散文家斯蒂文森在散文《步行》中寫道:“我們這樣匆匆忙忙地做事、寫東西、掙財產,想在永恒時間的微笑的靜默中有一剎那使我們的聲音讓人可以聽見,我們竟忘掉了一件大事,在這件大事中這些事只是細目,那就是生活。我們鐘情、痛飲,在地面來去匆匆,像一群受驚的羊。可是你得問問你自己:在一切完了之后,你原來如果坐在家里火爐旁快快活活地想著,是否會更好些。靜坐著默想——記起女子們的面孔而不起欲念,想到人們的豐功偉績,快意而不羨慕,對一切事物和一切地方有所了解,卻安心留在你所在的地方和身份——這不是同時懂得智慧和德行,不是和幸福住在一起嗎?說到究竟,能拿集會游行來開心的并不是那些扛旗子游行的人們,而是那些坐在房子里眺望的人們……”

他告誡我們,太忙碌,會忘卻生活的本來意義和幸福。

時間飛快地從我們身邊滑過,開始我們總認為這樣緊張忙碌是有價值的,結果我們最終兩手空空地走向了時光的盡頭。我們不能一味地為忙碌而忙碌,而遺忘了生命旅途中的種種風景和美好。與古人相比,我們的速度提升了,卻錯失了更多的生命風景。

所以,放慢一些腳步,盡情地去享受你的人生、你的生活吧!因為享受生活才是幫助我們充實人生,幫助人生充滿活力的方法。

上架時間:2023-06-14 17:01:11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通河县| 芜湖市| 塔河县| 华宁县| 临颍县| 昭觉县| 土默特右旗| 仙居县| 电白县| 安多县| 普安县| 乐至县| 濮阳市| 襄城县| 手游| 蓝田县| 民县| 康平县| 昆明市| 浦东新区| 麦盖提县| 蓝田县| 湄潭县| 毕节市| 克拉玛依市| 新疆| 浑源县| 钦州市| 安仁县| 神池县| 化德县| 东阿县| 江津市| 龙里县| 古丈县| 大庆市| 德化县| 巴马| 临沧市|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