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溝通——用愛去聆聽女孩的心聲(1)
- 一本好書培養一個優秀女孩
- 張易山
- 4922字
- 2016-03-09 11:02:08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溝通才能理解和信賴。同樣,父母和女孩之間也需要溝通。父母和女孩進行溝通和交流,就是父母用愛聆聽女孩心聲的一種行為表現。聆聽女孩,給予女孩更多的愛與呵護,理解和尊重女孩,做女孩的忠實聽眾和朋友,和女孩一起成長。
10.愛也要說出來
如果做一個調查問卷,主題是“你有沒有向女兒說過我愛你,你真棒之類的話”,相信90%的父母都會說沒有。這似乎成為中國家庭的一個通病,因為中國講究含蓄、講究意在言外,可是孩子不一樣,孩子希望得到的只是最直接的肯定和鼓勵。
不知道怎么向女兒傳達你的愛,或者不好意思說出你的愛,這就會造成女兒的困惑。她小小的心里就會覺得是不是父母不愛她了,是不是自己做錯什么事情了啊。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女孩往往害羞而內向,不喜與人交往。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自己都一把年紀了,還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其實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一定局限于當面表達。你可以選擇小卡片,可以選擇寫家書,可以選擇用網絡或者電話的方式等等,但是無論哪一種方式,都需要父母的真誠。有很多父母愿意為女兒買很貴的禮物,愿意送給女兒大把大把的鈔票,可是卻吝嗇于表達自己的愛,殊不知再多的錢也買不來一顆心。
有一位總裁,身價上億,他為女兒提供了很舒適的環境,家里有保姆,出外有專車,女兒生活得衣食無憂。可是有一天,這位總裁在接受卡耐基訓練的時候,老師要求他們每人給自己的家人寫幾張表達愛意的小卡片。這位總裁寫給了自己的女兒,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女兒竟然給她寫了一封長長的信。
親愛的爸爸:
你好。
今天收到你的卡片的時候我忍不住哭了,這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感受到您的愛。
從小到大,你都在為事業打拼,你沒有給我過過一次生日,沒有帶我去過一次游樂園,沒有去學校開過一次家長會,沒有接送過我一次。你總是給我大把的錢,給別人大把的錢來照顧我,可是我從來沒有感覺到溫暖。同學們都在羨慕我有個好爸爸,有個富裕的家庭,可是他們不知道,我有多么羨慕他們。我羨慕他們可以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爸爸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多的快樂回憶,而我除了你的錢,什么都沒有。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我想了很久,還是寫不出來。等到第二天,老師讓念自己的作文。聽到同學們寫得那些飽含深情的話,我真的感覺自己很難過。
有時我真的希望你沒有錢,那樣我或許就能感受到你的愛了。可是今天看到你的卡片,我才意識到原來你也是愛我的。
謝謝你,爸爸。我感覺自己現在很幸福。
當這位總裁看完女兒的信時,心里突然感慨萬千。曾經自以為給予了女兒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可是卻不曾想這些到底是不是她想要的。而自己從來沒有說出口的那三個字卻是女兒最能夠感受到的愛的形式。
沒有父母不愛子女的,可是有很多時候,他們都犯了這位總裁犯的錯誤,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愛。
二戰時期,美國著名的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與日軍作戰中寫了一封家書給自己唯一的兒子,同時也是一篇禱告詞。這封家書寄予了麥克阿瑟對兒子的愛和希望: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使他堅強到能夠認識自己的軟弱;勇敢到能夠面對懼怕;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勝利中,仍保持謙遜溫和。懇求塑造我的兒子,不至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動;引導他認識你,同時又知道,認識自己乃是知識的基石。我祈禱,愿你引導他不求安逸、舒適,相反的,經過壓力、艱難和挑戰,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并學會憐憫那些在重壓之下失敗的人。求你塑造我的兒子,心地純潔,目標遠大;使他在指揮別人之前,先懂得駕馭自己;永不忘記過去的教訓,又能伸展未來的理想。當他擁有以上的一切,我還要祈求,賜他足夠的幽默感,使他能夠認真嚴肅,卻不致過分苛求自己。懇求賜他謙卑,使他永遠牢記:真正偉大中的平凡,真正智慧中的開明,真正勇力中的溫柔。如此,我這做父親的,才敢低聲說:我沒有虛度此生。
這封家書感動了無數的人,成為父母摯愛的代名詞。
當父母付出了愛,并且說出了自己的愛,才能收獲到女兒同樣的愛。
11.父母犯錯也要向女兒道歉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的一生之中都會犯無數的錯誤,重要的是能夠知錯就改,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為下一次的成功積累條件。無數父母都是如此教育自己的兒女,可是假如父母犯錯呢?父母犯錯之后應不應該向女兒道歉呢?
有很多父母覺得向女兒道歉沒有面子,會損害自己的光輝形象,其實不然。父母勇于道歉不僅可以和女兒之間形成溝通,而且也會讓女兒在心里接受做錯事就要道歉的習慣,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比任何理論教育來得更為深入人心的。
小晴的爸爸是一個工廠的高級工程師,他平時的工作特別忙,所以一直也沒有時間陪著小晴去游樂園玩。有一天快到周末了,小晴央求爸爸周末帶她出去玩,爸爸想著這周末沒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就答應了。
可是周末當小晴興高采烈地起床準備和爸爸一起出去玩的時候,爸爸卻告訴她:“昨天爸爸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需要回廠子處理,你和媽媽一起去吧好不好?”小晴的熱情一下子冷卻下來,大聲說著:“你騙人,說好了要陪我去的,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陪著,我沒有……”爸爸不理小晴的哭鬧,徑自走了。
其實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小晴的爸爸的錯,他不僅說話不能夠做到,而且還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給孩子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如果他能夠說一句:“寶貝女兒啊,都是爸爸不好,爸爸沒有時間陪你去了,爸爸向你道歉,以后有時間一定陪你去好不好?”這件事也會得到一個比較圓滿的解決。
有的父母說自己就是死硬脾氣,覺得不好意思向女兒道歉。那么父母想一想,當你在和同事的交往中犯了錯誤的時候,當你在公司事務中出現差錯,當你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出現錯誤的時候你會道歉嗎?不好意思向女兒道歉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是強者,在弱者面前是不需要道歉的,弱者對于強者只有絕對服從。
古代講究三綱五常,要求父為子綱,就是父母的話對于子女永遠是對的。這也是千百年來遺傳下來的,所以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即使做錯了事情也沒有必要道歉,甚至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
小林的爸爸媽媽去年離婚了,小林跟著媽媽一起過。媽媽是個下崗工人,僅靠著幫別人洗衣服熨衣服維持生活,生活非常拮據。
有一天,媽媽發現放在抽屜里的五十塊錢不見了,就問小林拿沒拿,小林說沒拿。媽媽想著這么個小孩也開始學會偷錢了還撒謊,非常生氣,就開始斥責小林:“還說沒拿,那你的新文具盒是怎么回事?怎么買來的啊?”小林剛想辯解,媽媽就說:“我辛辛苦苦的供你上學,你不但不好好學習,還學這些壞毛病……”說著說著媽媽就打起小林來,小林還是堅持說自己沒拿。最后在媽媽的軟硬兼攻之下,小林屈打成招了,并且保證以后再也不偷錢不撒謊了。
事情過去很久之后,小林的媽媽突然從她的上衣口袋里翻出來五十塊錢,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那天是記錯地方了,錢并沒有放在抽屜里。接著媽媽便一陣愧疚,那天真的是錯怪女兒了,怪不得從那件事情之后,女兒一直悶悶不樂的。
這一天小林放學之后,媽媽就把她叫到身邊,對她說:“小林啊,媽媽首先要向你道歉,那天那些錢的事是媽媽的不對,媽媽錯怪你了,我的女兒沒有偷錢。”這時小林聽到媽媽的話,眼眶紅紅的。
這時媽媽又說:“你知道媽媽為什么這么害怕你偷錢嗎?因為你爸爸就是這樣,他把家里的錢都偷了去賭,最后把咱家輸的一文不剩,媽媽害怕你再像爸爸那樣啊!”說著說著,媽媽哭了,小林也哭了,小林一邊抽噎一邊說:“媽媽,對不起,我沒有偷錢,那個文具盒是我在學校里參加競賽得到的獎品。媽媽,我知道你很辛苦,所以我從來沒有怪過你。”這時母女倆哭作一團。
從那天之后,小林學習上更用功了,從來沒有讓媽媽失望過。
小林的媽媽沒有高深的學問,她也不懂得教育兒女的諸多理論,可是她教育女兒的一番苦心值得所有的家長學習。
事實上,很多有識之士都同樣認識到了這一點。著名詩人、民主人士聞一多先生就是這樣,有一次他動手打了還不懂事的女兒,這件事情恰巧被正在看書的次子看到了。兒子出來批評父親不應該打妹妹,還上綱上線地教育聞一多:“你還天天講民主呢,打孩子就是民主嗎?”聞一多愣住了,他經過反思之后,向女兒道歉:“我不該出手打你,我做錯了。小時候我父母是這么教育我的,所以我也這樣了。不過你們應該記住,以后不能再這樣教育自己的兒女。”經過這次事件,聞一多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形象更為高大了,相反,如果他不道歉的話,就會讓兒子不服氣,兒子就會覺得他是一個里外不一的人。
很多父母擔心自己向女兒認錯會有損自己的權威,其實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一個標尺,小孩子也不例外。在她的心里,是非曲直有一個比大人更為明確的判斷,而沒有摻雜任何別的東西。所以父母犯的錯誤他們知道,如果父母不道歉反而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話那就會灌輸給他們一個錯誤的觀念:強者是不需要向弱者道歉的。這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當身為父母的你無意中也犯錯的時候,不妨放下自己的架子,勇敢地坦然地向女兒承認自己的錯。
12.給女孩一個寬松的環境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美好的環境,對于女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女孩子的性格使得她們有著更豐富的思想和感情世界。而且女孩子更容易敏感、懷疑和嫉妒,所以一定要給她們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
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太多瑣屑的事物很容易讓人心生煩惱。女孩子就很容易被環境影響到,有時間一些很小的事情就可以引起她們情感和思想上的起伏變化。而很多家長則認為,對待女孩子在管理上要更加嚴格,不然她們很容易學壞,很容易在思想上出現問題。但是,豈不知,女孩子更容易因為保守或過于嚴厲的家庭教育而變得脆弱,一旦她們在社會上遇到了問題和打擊,就會很難適應和恢復。因此,有思想的父母是不會這樣教育女兒的,他們會讓女兒在寬松的環境下學會如何應對各種問題,如何愛護自己,關心別人。這樣的父母在教育女兒上,眼光就比較遠,就更科學合理。
由于女孩比男孩早熟,女孩在青春期是很煩躁和具有叛逆心理的。或許在父母嚴厲的教育下,她會選擇沉默,但是這對于女孩子的成長不利,只能讓她們更自我封閉,更孤僻和多疑。從這方面來說,給女孩一個寬松的環境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當然,給女孩一個寬松的環境并不是說對她們放手不管,聽之任之,而是要用更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技巧。
不要擺家長的架子,做女兒知心的好朋友。很多父母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處處擺出家長的架子,給女兒一個威嚴不可侵犯的形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女兒自然不會把心里話告訴父母,因為她害怕父母會責怪和懲罰自己。這樣,父母和女兒之間就筑起了一道透明的墻,女兒也不再愿意把心里話講給父母聽了。這樣,女孩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就更容易在心理上產生問題,從而產生不好的后果。而當父母和女兒變成無話不說的朋友以后,女兒就會信賴父母,更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父母,尋求幫助。特別是母親更要做好這一工作,因為母親也是從女孩長大的,更能夠用女人的心理來理解和幫助女兒。特別是當女兒進入青春期以后,脾氣更容易暴躁,這就更需要母親的安慰和指引了。
對于女兒出現的問題,不要責怪打罵,而要合理地溝通引導。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一貫以暴力解決,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也許孩子在你的武力下屈服了,但他口服心不服,以后錯誤還會繼續發生。當他犯錯誤后,父母應當給他講這樣做的影響,以理服人,循循善誘,那樣孩子才會從心里認識到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比如當母親發現女兒有早戀的傾向時,你千萬別用嚴厲的方式來責怪她。那樣,不僅不能讓她認識到早戀的危害性,還會使女兒在心理上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可恥的,從而產生心理問題,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產生更壞的影響。假如媽媽像和朋友談心一樣,以自己的例子來啟發女兒應該怎么做,那樣女兒首先就不會有恐慌和自我歸罪的心理,還可以進一步認識到如何做才更合理。
不要過于約束女兒的行動。很多家長怕自己的女兒跟著別人學壞,怕女兒被人家欺騙,就三令五申地告訴女兒除了上學就必須呆在家里,或者和父母呆在一起。這種做法是不利于女兒成長的。孩子在彼此的玩耍和交際中,更能夠找到樂趣和學習東西。一旦她們沒有了朋友,沒有了玩耍的個人空間和時間,就不利于她們獨立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她們遲早都得獨自面對社會,都得有解決自己問題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父母就不要過多的干預女兒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