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要被陋習絆倒(1)
- 猶太人做人與經商的智慧全集
- 王志剛
- 4931字
- 2016-03-09 12:00:09
猶太民族是一個注重個人修養的民族。猶太人認為,個人修養的好壞可以從其言談舉止中自然流露出來,恰當的語言行為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因此,猶太人不斷地思考和總結提高個人修養以及加強人際交往的方法。
1、自卑是心靈的牢籠
自貶身價的同時,別人開始輕視你了。
——猶太智語
不管在什么情況下,猶太人總是能夠正視自己,并且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因此他們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從來不會妄自菲薄。他們認為,一個自貶身價的人是一個瞧不起自己的人,是一個容易被眾人輕視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有出息。
為了謀生,一個貧苦的猶太人來到了被稱為“滿地是黃金”的紐約。當駐足街頭時,他發現所聽到的和所看到的與他想象中的情景大相徑庭。幾天過后,他沒有找到工作。迫于生計,他開始販賣一些小東西,比如針線、玩具等。為了能生活得更好,他一邊做著小本買賣,一邊找工作。
一次,一個猶太教堂招聘打雜的,他匆忙去應聘。
考核者瞟了他一眼,問道:“我們對來此應聘的人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必須具備英語讀寫能力,請問先生,你行嗎?”
他回答:“抱歉,我沒有這種能力。”
考核者直截了當地說:“紐約可不同于別處,即使是個雜役,也應該掌握英語。對不起,先生,請你另謀高就。”
他沒有再說什么,轉身走開了。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憑著自己的不斷努力,他后來成為了一個富有的人,并開始投資金融業。
一次,為了做成一筆生意,他去銀行申請貸款。銀行行長給他遞上一支筆,請他填寫貸款單。他尷尬地表示:他只會寫自己的名字。行長不無驚羨地說:“您在不會讀寫的情況下,竟然能使生意蒸蒸日上,如果具有了讀寫能力,您該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啊!”“的確,如果學會了讀寫,我可能永遠是一個猶太教堂的雜役。”他默默地想著。
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沒有因為教堂考核者的拒絕和自己缺乏英語讀寫能力而放棄生活的勇氣,他用自己的生活方法改變了一生。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往往會把自己的不足無限地夸大,因此自暴自棄。有些人擅長發現別人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并且能夠把自己的短處恰如其分地和別人的長處相比,相形見絀是必然結果。有些人能夠以犀利眼光,不失時機地發現他人的優點,然后便覺得與自己交往的每一個人都非常優秀。于是,在他們的頭腦中會產生一種錯覺:自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沒有比別人強的地方,不會有什么作為。于是,一種強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當自卑感占據人的心靈以后,人就會變得縮手縮腳,不敢輕易去做任何事情。因為自卑讓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們總怕自己做不好。然而,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懼怕失敗,不愿意去嘗試,不愿意向前邁步,那么最后的結果可能是親手把自己埋葬。沒有人去同情你,可憐你,因為機會已經給了你,是你自己缺乏勇氣,不敢表現。
自卑是一種自我壓抑的表現。人們本來可以輕松地生活,可以輕松地過著舒心的日子,可是,自卑卻如同一塊巨石,重重地壓在心頭之上,于是人們的心靈總是在超負荷地運轉,不斷地受到磨損進而萎縮。周圍的一切在自卑者的眼中都黯淡無光、毫無生機。此時,自卑者的心靈猶如一根浸沒在深水之中的蠟燭,永遠不能夠被激情和奮斗的火焰點燃,成功之花也永遠不會在生活中綻放。
強烈的自卑感會把人的聰明才智殘酷地扼殺掉,讓人空有滿腹經綸,卻無出頭之日。有的人本來可以憑借個人優勢好好地發展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妙,可是,自卑感把人的心靈給緊緊地束縛住了,它仿佛一個昏暗的牢籠,限制了人們的發展自由;它又如同一個厚實而堅硬的繭,把人的能力深深地包裹住,然后隨它自生自滅。
自卑者的思維方式與眾不同,他們的行為有時令人難以理解,他們不思進取,對生活失去了興趣,發呆占據了他們的大部分時間。在別人看來,人生短暫,可是,在他們眼中,人生是多么漫長和乏味!
不僅如此,長期的自卑感容易讓人染上抑郁癥。患上抑郁癥的人,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會在胡思亂想中白白浪費掉寶貴的時光。
美國總統林肯有著一張丑陋的臉,他的丑陋常常成為與他對立的政客們譏笑和謾罵的話柄。但是,他并沒有因為這些而自卑或以牙還牙,而是微笑地應對這些不禮貌的人,他說:“先生,你應該感到很榮幸,因為你將會因罵過一位優秀的人物而被很多人認識。”
無獨有偶,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長相有些奇特。一次,一位年輕人抱著他出生不久的小兒子來拜訪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把臉湊了過去。當小孩看到他那張奇怪的臉時,竟“哇”地一聲大哭起來。
愛因斯坦沒有介意,他摸了摸嬰兒的腦袋,幽默地對嬰兒說道:“可愛的孩子,你把你對我的真實看法告訴了我。”
人可以有缺點,但是人不可以有自卑心理。如果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且不放棄努力的信念,丑小鴨也能夠變成金鳳凰;但是一個人如果因自卑而不能發揮自己的潛質,這樣的人終究不會取得很大成就。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農夫養了好幾頭羊,這些羊有著雪一樣白的皮毛,惟有一只羊除外,它的皮毛卻像炭一樣黑。白羊讓農夫賞心悅目,而這只黑羊卻遭到了主人的反感。
主人的偏見和白羊的譏笑讓這只黑羊深感自卑,當白羊們在一起玩樂的時候,它離得遠遠的,默默地注視著它們。
一天,茫茫大雪鋪天蓋地而來,農夫的羊在離家較遠處的山上吃草。很快,整個大地裹上了銀裝。農夫焦急地尋找著他的羊,但是,眼前是一片白色世界,根本無法發現羊的蹤跡。農夫艱難地尋覓著,他看到了一個黑點,然后跑了過去。農夫找到了自己的羊群,他看到的黑點就是這只黑羊。雖然黑羊不好看,但是在羊群性命攸關的時刻,它卻發揮了巨大作用。
猶太人說:“自貶身價的同時,別人就開始輕視你了”。所以,若想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首先要愛惜自己,珍視自己,經常給自己鼓勁,千萬不要掉進自卑的沼澤,無法自拔。
猶太智慧借鑒:
上帝在一些方面虧待了人們,他總會在另外一些方面給與補償。遠離自卑吧,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也要發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并充分地運用它們,在自己的人生藍圖上畫上精彩的一筆。
2、不要讓虛榮偷走你的心
人被夸獎時都會高興,因為從古到今,人就是虛榮海里的魚。有時候,不要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而令別人難堪。
——猶太智語
猶太人對虛榮理解得比較透徹,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有虛榮之心,有虛榮之心并不是一件壞事,在一定程度上它會使人上進。可是,過分地愛慕虛榮將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在為人處世中,猶太人很擅長利用別人的虛榮心去恭維別人,他們的恭維手段堪稱高明。他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容貌、打扮、行為等各個方面去適度地恭維別人,深深地打動被恭維者的心。別人恭維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樂意接受,但是,當別人帶有目的地對他們進行恭維時,他們就會立刻警覺起來,不會被別人的花言巧語沖昏頭腦。
在夸耀他人的時候,猶太人有獨到的見解:夸耀時要注意被夸耀的對象,盡量夸獎愚鈍的人,但對賢明的人,不能這樣,只需點到為止。它和醫生的配藥相悖,醫生會給病重的人加大藥量,給患小病的人開小藥方。
虛榮之心,人皆有之。一只狐貍遇到了一頭騾子,狐貍以前并沒有見過騾子。騾子的長相很快引起了它的好奇心。
狐貍對騾子說道:“你長得實在太漂亮了,你的眼睛多么明亮,你的耳朵多么修長,真讓人羨慕,請問你是誰的后代?”
騾子思索了一會兒,自豪地回答道:“我的叔叔可威風了,他的脖子周圍覆蓋著長長的鬃毛,他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身材魁梧高大,他的鳴叫聲讓人生畏。并且,他走路的樣子很瀟灑,跑起來渾身充滿力量,他陪著國王征戰沙場,勇猛地沖向敵軍,讓敵人害怕……這就是我的家譜。”
騾子沒有正面回答狐貍的問題,而是把自己的叔叔夸耀了一番,它活靈活現地凸顯了自己的虛榮心理。
猶太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小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次,大衛的爸媽去街上買東西,順便把大衛帶上了。他們在街上閑逛著,琳瑯滿目的商品讓大衛應接不暇,當他們走過一家商場時,大衛看到了一雙外觀精美但價格昂貴的鞋子,他的腳步再也不想往前邁,癡癡地看著這雙鞋。于是,他求爸媽給他買下這雙鞋,因為他覺得這樣的鞋穿在腳上一定很漂亮。父親只是搖了搖頭,拉起大衛就走。
可大衛并沒有死心,他索性坐在地上,然后大哭起來。父親無奈,只好給他買下這雙鞋,不過父親要他保證,既然是他自己要買的鞋,拿回家就得穿。
大衛高興地把這雙漂亮的鞋子拿回家,迫不及待地穿上了。這是一雙木鞋,大衛穿著它,走起路來特別不自在,并且隨便一動,木鞋就會發出很大的響聲。這雙鞋讓他吃了不少苦頭。
大衛后悔了,他常常責怪自己,因為自己的虛榮讓父親花高價買了一雙不適合自己的鞋子,而且還給自己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其實,父親不想給大衛買鞋的理由也在此。父親知道了他的苦處,沒有逼他繼續穿木鞋。大衛把這雙木鞋掛在墻上最顯眼的位置,他要讓自己記住:以后再也不要任性,不要愛慕虛榮,否則,受苦的只有自己。
“好為人師”是虛榮的表現。隨著“英雄”、“勇士”、“賢者”、“才子”等這些榮譽桂冠的出現,虛榮便占據了部分人的心靈。虛榮是榮譽的附屬品,有榮譽的地方,虛榮便會來捧場,虛榮心是榮譽感的一種畸變。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虛榮總是或多或少地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當受到別人恭維時,有些人便沾沾自喜,然后為了回報恭維者,自己也會贊賞對方的優點,雙方都為對方的夸耀而眉開眼笑,大有“相見恨晚”、“英雄識英雄”的味道,氣氛非常融洽。雖然大家都知道虛榮是虛假的榮譽,但很少有人面對虛榮時能做到無動于衷,有愛聽者,就有巧夸者。
愛聽恭維話只是愛慕虛榮眾多現象中的一種。有的人因愛慕虛榮,不管自己的經濟實力一味地跟隨潮流,不斷地與別人攀比。無論市場上有什么新產品出現,不論是否適合自己,都會不惜代價把它買回來。他們的確得到了別人羨慕的目光,但是,想到自己欠下的債務,則又是另一番滋味。與此類似的事情很多,比如,硬著頭皮在經濟拮據的情況下請人到豪華的賓館用餐;為了讓頭發具有層次感,從本來就不多的生活費中拿出一部分去燙發,然后靠面包度日;為了讓自己光彩照人,買時髦的衣服打扮自己,于是,自己成了外表上的富翁,飲食方面的乞丐。
有些人過度愛慕虛榮,甚至會把虛榮看成自己的自尊。一旦有人揭露了他的虛榮,他便認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于是,備感屈辱,對別人橫加指責。為了維護那看似自尊的虛榮,會說出可笑之話,做出可笑之事,這種情況不利于人際交往的發展。為人處世中,請記住猶太人的忠告:不要讓虛榮偷走你的心。
猶太智慧借鑒:
既然虛榮存在于人的心靈,就應該駕馭它,把它作為一種動力,推動人們前進,而不能讓虛榮控制了人的心靈,使人變得膚淺、幼稚、可笑。
3、嫉妒會腐爛身心
嫉妒與私心形影不離,有嫉妒的地方,私心同樣存在。
——猶太智語
猶太人認為,一味地嫉妒只會郁郁寡歡,使身體遠離健康,況且,嫉妒不會使人有絲毫的進步,反而會腐蝕人的心靈,妨礙他們努力進取。所以,不要嫉妒別人。
有這么一個寓言故事:古時候,有個農夫養了一頭驢和一頭羊。
驢經常干重活,主人自然對它照顧備至。因此,驢吃的比羊要好。羊的內心產生了妒嫉,它不滿主人的偏心,想找機會報復驢。
一天,羊對驢說:“可憐的兄弟,主人對你太苛刻了,總讓你干重活。如果你假裝跌倒,主人就會以為你身體不適,不再讓你受累,你也能乘機多休息幾天。”
驢覺得羊的主意不錯,就按照羊的辦法裝著跌倒了,不幸的是,驢被地上的硬物給刮傷了。看到主人焦急和痛苦的表情,羊別提有多高興了。為了給驢治傷,農夫找來獸醫。獸醫告訴農夫:割一個羊肺,然后把羊肺敷在驢的傷口上。
于是,羊被殺掉了,而驢傷好后又開始干活了。
這則故事中的羊就是因為妒嫉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猶太人認為,嫉妒與私心形影不離,有嫉妒的地方,私心同樣存在;有私心的地方,嫉妒也會捧場。嫉妒心強的人,是自私的人。一旦有人在某方面超過了他,他就會忐忑不安,因為在他的心里,自己優越于別人是一種滿足,他不希望這種滿足被破壞。于是,一股無名的怒火會在他的心中熊熊燃起,怨恨也會隨之而來。在別人未察覺的情況下,他已經默默地把別人當作了自己的敵人。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于是,人人都可能成為他嫉妒的對象,他就在這種無形的壓力之中一天天消沉下去,身心日漸憔悴。
中國古代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可以充分地說明嫉妒的害處。
龐涓和孫臏都是鬼谷子先生的弟子,他們關系很好,二人隨后結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