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斯從小就喜愛籃球,可因長得矮小,伙伴們都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很傷心地問媽媽,“媽媽,我還能長高嗎?”媽媽鼓勵他說:“孩子,你能長高,長得很高很高,會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睆拇?,博格斯就一直夢想著能夠長高。
“業余球星”的生活即將結束了,雖然,個子還是那么矮,但蒂尼·博格斯橫下了一條心,要靠1.60米的身高闖天下。別人說他矮,反而成了他的動力,博格斯偏要證明矮個子也能做大事情。
在威克·福萊斯特大學和華盛頓子彈隊的賽場上,人們看到蒂尼·博格斯的能力,從下方來的球百分之九十都被他搶走,他就憑借自己個矮的優勢飛速地運球過人。
后來,蒂尼·博格斯進入了當時名列NBA第三的夏洛特黃蜂隊,在黃蜂隊一份關于他的技術分析表上寫著:投籃命中率50%,罰球命中率90%。
一份雜志專門為他撰文,說“夏洛特黃蜂隊的成功在于蒂尼·博格斯的矮”,說他個人技術好,發揮了矮個子重心低的特長,成為一名使對手害怕的斷球能手。許多廣告商也推出了“矮球星”的照片,上面是蒂尼·博格斯純樸的微笑。
蒂尼·博格斯成功了,他多次被評為最佳球員,至今他還記得當年媽媽鼓勵的話,雖然他沒有長得多高,但他已經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了。
樂觀地對待生活,緊緊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過死,松不開手。人生對于財富,也應有一種能夠“舍”的態度。我們必須接受“失去”,青年人必須學會這些,學會怎樣放開手。少追求一些物質利益,多積累些精神財產。
人生決不僅僅是一種作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測的變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們所造就的美,并不會隨自身的湮滅而泯滅。我們的雙手會枯萎,我們的肉體會消亡,然而我們所創造的真、善、美將與時俱在,永存不朽,這些只有樂觀、自信的人才能創造出來。
不要枉費生命的意義,要少追求物質,多追求理想,做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只有理想才賦予人生的意義,只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價值。
樂觀的態度是充實而富有的,是另一種別樣的財富,這種財富只有擁有樂觀的人才會擁有它。每個人都應該養成這種好心態,才會在今后的事業發展中增加許多動力來源。
6.不要把冰霜結在臉上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沖洗。
——泰戈爾
假如你心情抑郁,那么請記住美國著名策劃專家喬治·凱的話:“用快樂的微笑打掃你抑郁的心情吧!”把“笑對人生,快樂生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種積極快樂、熱愛生活的態度,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生機與陽光。
有一位老先生,得了病,頭痛、背痛、茶飯無味、萎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藥,也不管用。這天聽說來了一位著名的中醫,他就去看病。名醫診斷一番后,給他開了一張方子,讓老先生去按方抓藥。
老先生來到藥鋪,給賣藥的師傅遞上方子。師傅接過一看,哈哈大笑,說這方子是治婦科病的,名醫犯糊涂了吧?老先生趕忙去找醫生,醫生卻到遠方出診去了,說要一個多月才能回來。老先生只好揣起方子回家。
回家路上,他想糊涂醫生開糊涂方,自己竟得了“月經失調”的婦女病,禁不住哈哈樂起來。這以后,每當想起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這事說給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樂。一個月后,老先生去找醫生,笑呵呵地告訴醫生方子開錯了。醫生此時笑著說,是故意開錯的。老先生是肝氣郁結,引起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癥。而笑,則是他給老先生開的“特效方”。老先生這才恍然大悟——這一個月,老先生光顧笑了,什么藥也沒吃,身體卻好了。
想想看,笑,對一個人的生活有著多么大的影響。它關系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心情,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我們事業的成敗,我們生命的意義。
印度大文豪泰戈爾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沖洗。”
英國詩人雪萊說:“笑,實在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梁。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說:“善說笑話的人,往往有先見之明。心里最好常有快樂,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長壽命?!?
德國革命家李卜克內西說:“對付殘酷的貧困,惟一的辦法就是笑。誰要是因為窮而郁郁不樂,那就是貧困已經把他抓住,并把他吞噬下去了。”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一陣爽朗的笑,猶如滿室黃金一樣眩人耳目?!?
還是開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結在你的臉上”。這是一個人應該擁有的生活態度。我們忙忙碌碌地生活在這個世上,每一天都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我們要維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準不至于太低,我們要時時提防天災人禍的發生,我們面對著生老病死的困擾,我們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如果我們不懂得調節自己,苦惱、憂愁、煩躁、憤怒、痛苦,這些不良的情緒就會嚴重地損害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就像老話說的“愁一愁,白了頭”。最好的自我調適方法,就是笑,就是樂觀地生活,就是養成樂觀生活的好心態。
俗語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確,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開,是極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變得放松,身心在極度放松的狀態下,很難引起焦慮。笑對一切,樂觀向上,應該是良好心態之一。它首先是一種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是對人對己的寬容大度,是不計較得失的坦然心胸。
笑的修養,也是人品的修養?!坝淇斓男β?,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志。”讓我們記?。骸靶σ磺?,樂觀生活,”用微笑和樂觀的心態來面對人生,解釋生活給我們的每一天都快樂而充實。要快樂地生活,就要學會擺脫繁雜生活的束縛,一身輕松,心情才會更好。樂觀的態度是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法寶。
古人早就指出:“世味濃,不求忙而忙自至?!彼^“世味”,就是塵世生活中為許多人所追求的物質享受、為人欣羨的社會地位、顯赫的名聲,等等。今日的青年人追求的“時髦”、“新潮”、“時尚”、“流行”,也是一種“世味”,其中的內涵說穿了,也不離物質享受和對“上等人”社會地位的尊崇。這種“世味”一濃,人就會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或拼命打工,或投機鉆營、應酬、奔波、操心,你就會發現自己很難再有輕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讀書的時間,也很難再有與三五好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閑暇。你忙得會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會忙得很難陪父母敘敘家常。
“只有簡單著,才能快樂著?!辈簧萸笕A屋美廈,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時髦,不扮貴人相,過一種簡樸素凈的生活,一種外在的財富也許不如人,但內心卻充實富有。這是自然的生活,有勞有逸,有工作著的樂趣,也有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溫馨、自由活動的閑暇。
一位學者說:“既然不過是個零,就不應有太多與生俱來的負擔。從這個世界上已經意外地得到這么多,我還能在意失去的那很小的一部分嗎?”
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愁眉苦臉是無濟于事的,只有養成笑對一切困難的好心態,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7.別讓自己陷入孤獨的境地
人之最根本的需要是克服分離,掙脫其孤獨的牢獄。
——佚名
不要讓自己陷入孤獨的境地,獨自一個人在角落里偷偷哭泣。即使身處絕境,也要相信,活著就有希望,投入地活一次,才可以感受到生活的豐富與精彩。
物有盛衰,人有生死。不必為一時的情緒低落,而把整個世界看成灰色。積極一些,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孤獨原本是人類的自然本性,但是極度的孤獨或長期的孤獨,或者使自己與別人隔絕,就是一個失敗的人生。
有一部叫《中鋒在黎明前死去》的電影,主要講了一個著名足球中鋒,他曾經帶領自己的球隊奪得多個桂冠。后來,他被一位百萬富翁看中,富翁以高價聘用他,但不是讓他去踢球,而是讓他和一位物理學家和舞蹈家一起,在富翁的豪華別墅里,作為一種“展品”出現在富翁的視線中,以滿足富翁的虛榮心和占有欲。面對物質的誘惑,中鋒決定離開球場,去豪華的別墅。從此以后,中鋒雖然擁有優厚的待遇和高級的享受,但是卻整天無所事事,后來,他因為無法忍受這種孤獨的生活,抑郁而死。
有人曾經說過:“人之最根本的需要是克服分離,掙脫其孤獨的牢獄?!?
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孤獨往往產生于那些對外界沒有任何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事實上,不管你身處何地,只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與身外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不得不飲下孤獨釀成的苦酒。
其實,無論處于何處,只要不脫離生活,熱愛生活,包容生活,就能感受到活著的意義。
人的心靈似乎越來越脆弱。在熙熙攘攘的塵囂世界里,好多人忙碌于名利和生計之中,沒有足夠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地感受生活,與生活融為一體。因此,有的人雖然置身于川流不息的人流,卻總感到很寂寞。
在繁鬧的紐約市中心,有一對年輕美國夫婦。他們曾經對這里充滿了向往,可是居住了幾年之后,漸漸地感覺到這里的生活就像一部運轉的機器,雖然每天總是在忙忙碌碌地轉著,卻千篇一律地重復著。雖然他們經常能夠觀看到那些花樣繁多的休閑娛樂項目,但也像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一樣,只能滿足一時的胃口,過后很少會留下余香。
于是,夫婦二人決定離開這里的快節奏生活,去鄉下放松一下。當他們開車到達一處幽靜的丘陵地帶,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小木屋,木屋前坐著一個中年男人,那人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態。
年輕的丈夫走下車,問鄉下人:“你住在這樣人煙稀少的地方,不感到孤單嗎?”
鄉下人看了他一眼,微笑著說:“不,絕不孤獨,我凝望遠處的青山時,它總能給我一股力量;我凝望山中的峽谷時,每一片葉子都散發著生命的活力;我仰望著藍天時,變幻的云彩勾起我無限的遐想;我聽到潺潺的溪水聲時,感到溪水在與我的心靈細訴悄悄話;狗把頭靠在我的膝上,眼神中滿是忠誠和信任;孩子們玩耍后跑回家,衣服很臟,頭發蓬亂,卻微笑著跑過來,親吻我的額頭;每當遇到困難或者傷心的事情時,溫柔的太太總是把兩只手放在我肩上,給了我好多鼓勵。所以,上帝對我是仁慈的,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孤獨?!?
這絕對是一種最佳的回答。懷著從容與感恩的心態去品味生活中的一切,并和周遭的事物融為一體,輕松與幸福的感覺就在心中滋長,根本沒有孤獨生根發芽的機會。
一個人如果遠離真實的生活,就會將自己與生活的基本接觸完全隔開。其實,人們可以選擇更多的方式去驅除內心的苦悶和陰影。
當遭到厄運的襲擊時,不要把自己關在小屋里,郁郁寡歡,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外面的精彩世界,或者將自己的不悅說出來,不但可以緩解心理壓力,而且也可以讓自己的心情漸漸開朗起來。
8.抱怨無濟于事,不如積極面對
跳舞不好的人,總是抱怨自己的鞋子。
——佚名
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人幾乎對任何事情都不滿,怎么都無法接受當前的平凡生活。抱怨是成功的天然克星,是最容易養成的壞習慣。
在人生道路上,困難挫折數不勝數,當人們遇到此類事情時,不是抱怨出身不好,就是抱怨社會閱歷太淺,要么抱怨社會競爭太激烈。殊不知,困難、挫折卻偏愛這些喜歡抱怨的人,他們越是抱怨,困難、挫折就越艱巨。所以,人必須有正視困難的勇氣,養成善于接受挑戰的好習慣。
抱怨是人性中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要完全斷絕的確很難。如果你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做到停止抱怨,那么至少應該在抱怨的時候提醒自己,這個抱怨只是暫時的出氣宣泄,可做心靈的麻醉劑,但絕不是心靈的解救方。
一個真正超越紅塵瑣碎的開悟者,第一要達成的境界就是停止抱怨。面對一切的誤解、攻擊、詆毀、贊譽、過獎,開悟者都能做到以開放的心坦然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