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蜥蜴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緩則治本法

慢性萎縮性胃炎(CAG)是臨床常見病、疑難病,是胃黏膜半生理性退行性病變,主要病理改變為胃黏膜萎縮變性,易腸化增生。現多數醫家認為萎縮性胃炎是自身免疫功能下降,胃黏膜組織缺氧變性而萎縮。但臨床仍缺乏療效滿意的藥物,筆者在臨床中發現蜥蜴地處沙漠之中,能夠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具有很強的免疫功能,并且在遇敵時能斷尾自救,其斷尾不久自行長出,證明本品有很強的再生修復功能,且本品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活血祛瘀等作用,因此應用蜥蜴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結果發現本品可抑制萎縮性胃炎的發展及病理變化,表現出很好的治療效果。

1.一般資料

所選病例為門診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進行臨床觀察。治療組34例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19~70歲,平均47.5歲;病程2~20年,平均9.3年。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21~72歲,平均48.6歲;病程2~21年,平均10.1年。兩組間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

按衛生部《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的診斷標準及1982年重慶會議制定的《慢性萎縮性胃炎(CA克)纖維胃鏡及病理診斷標準和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確診。

3.治療方法

治療組應用蜥蜴散(由蜥蜴粉、鹿角霜粉、海螵蛸粉、炒白術粉、半枝蓮粉等組成)溫開水沖服,每次3g,每日3次。對照組應用摩羅丹,每次1丸,每日3次。3個月為1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

4.主要療效觀察指標

(1)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詳細記錄治療前后的胃脘痞滿、胃脘痛、噯氣、嘈雜、燒心、泛酸、舌脈等癥狀,體征,并進行療效統計。

(2)胃鏡檢查:每一病例均在治療前后一月進行胃鏡檢查,觀察胃黏膜情況,比較治療前后變化。

(3)胃黏膜病理活檢:盡可能在原病變部位鉗取,觀察黏膜活動性炎癥、腺體萎縮情況,統計并進行比較。

5.療效評定

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胃鏡復查黏膜慢性炎癥明顯好轉,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證實腺體萎縮恢復正常為臨床痊愈;臨床主要癥狀、體征消失,胃鏡復查黏膜慢性炎癥好轉,病理檢查證實腺體萎縮恢復正常或明顯減輕為顯效;主要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胃鏡復查黏膜病變范圍縮小1/2以上,炎癥有所減輕,病理檢查證實慢性炎癥有所減輕為有效;達不到有效標準為無效。

6.結果

(1)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比較,見表1-1。

表1-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比較

注: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改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2)兩組治療前后胃鏡及病理組織學檢查比較,見表1-2。

表1-2 兩組治療前后胃鏡及病理組織學檢查比較

治療組胃黏膜腺體萎縮34例,治療后萎縮20例,臨床治愈14例,治愈率41.2%;對照組胃黏膜萎縮30例,治療后萎縮25例,臨床治愈5例,治愈率16.7%。兩組治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3)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3。

表1-3 兩組療效比較

注: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

通過對64例慢性病萎縮性胃炎病人的臨床隨機觀察,蜥蜴治療組癥狀改善率100%,體征改善40%,胃黏膜腺體萎縮治愈率41.3%,總有效率91.2%,明顯高于對照組,證實了蜥蜴治療本病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并且本品價格低廉,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是臨床治療萎縮性胃炎的特效藥。同時在臨床中還發現本品對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黏膜增生、腸化、胃息肉和胃癌都有治療作用,且不易復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瑞丽市| 泾阳县| 浦县| 保定市| 吉林市| 荔波县| 保山市| 永靖县| 孟州市| 华宁县| 卢氏县| 谷城县| 寿光市| 阿拉善右旗| 永川市| 万盛区| 平乐县| 乐陵市| 扎赉特旗| 富阳市| 酒泉市| 林州市| 大名县| 六盘水市| 杨浦区| 会理县| 明星| 福安市| 大城县| 大冶市| 张家川| 兴国县| 平山县| 凤凰县| 阳高县| 白城市| 祁阳县| 丰原市| 高邮市|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