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脫敏增強動力法

據統計,約1/4以上的人在一生中患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占整個就診人數的2%~5%,占消化科就診人數的30%,每年消耗大量的醫療資金用于本病的診斷與治療。目前西醫用胃復安、嗎丁啉、西沙比利等促胃動力劑治療FD,但有時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且療效并非十分滿意。FD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精神應激、焦慮、抑郁、多疑及神經、精神因素在其發病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使胃腸道黏膜對物理或化學刺激的敏感性增強,處于一種高敏狀態,炎癥通過產生組胺、緩激肽和其他介質而可能使疼痛受體的閾值下降,導致胃竇運動障礙,胃排空異常,最終導致FD的發生。因此,假如我們能夠找到降低內臟敏感或過敏的藥物,消除組胺等,使內臟敏感性降低,將是找到了徹底治愈FD的金鑰匙。

中醫對于FD發生有獨到的見解,在臨床中發現FD病人中有20%的患者具有精神癥狀,65%的患者具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些精神神經紊亂與“肝郁”有高度相關性。唐容川在《血證論》中明確指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瀉中滿之證,在所不免。”葉天士曰:“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肝氣橫逆,犯于脾胃,則致胃脘脹痛,牽及兩脅,噯氣、納呆,導致FD的發生。所以《醫學正傳》指出其治療原則為:“見痞之病,當先疏肝。”但疏肝之藥多為理氣之品,其性辛溫、芳香,辛香燥烈之性,易散肝氣,傷肝陰。我們在臨床治療FD時,仿干祖望先生“截敏烏梅湯”法,用蜥蜴、烏梅、烏藥、柴胡、五味子、牡蠣、焦山楂、枳實、白芍、干姜等分為末治療,取得了理想的臨床療效。方中所用的蜥蜴是一味動物藥,其生活在沙漠之中,能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能明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近年來,通過我們臨床研究發現蜥蜴能明顯消除胃腸道癥狀,提高胃腸功能,對胃腸道有特殊的親和力和靶向治療作用,可降低或抑制胃腸道超敏反應的發生。藥用烏梅、五味子,取其酸收之性,入肝之體,緩肝之性,使肝體條達,木能疏土,土得木而達之,同時肝主疏泄,助脾胃運化,胃液性酸,肝主酸,肝氣疏泄,可以調節胃液分泌,以助消化。現代研究烏梅對豚鼠的蛋白質過敏及組胺休克,具有對抗作用,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另有報道:烏梅對胃腸黏膜有抗過敏作用,并對大腸桿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抗過敏和緩解平滑肌痙攣等作用;經動物試驗表明,烏梅有顯著的消炎、強壯及健脾作用。因此,選用烏梅治療FD一方面可提高胃腸功能,一方面可以降低胃腸道敏感性。柴胡對消化系統及精神神經癥狀可明顯改善,消化系統癥狀第3日比治療前明顯減輕,且連續漸減,至第14日癥狀明顯減輕,腹部脹滿在治療第7日明顯減輕,食欲不振、便秘等在短期內均明顯減輕。精神癥狀在治療第2日比治療前明顯減輕,并持續到14日。五味子性酸斂肝,使肝體平和,并可抑制組胺釋放,對抗化學調節介質和抑制鈣移動有關,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尤其對高鉀誘發的豚鼠結腸帶收縮的抑制作用有量效關系。烏藥對平滑肌有雙重作用,既可增加腸蠕動,促進腸道氣體排出,又能使兔離體小腸緊張度降低,并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生牡蠣中含有糖原,能夠增進肝臟的功能且具有保肝作用,達到平肝潛陽,安神養心寧志的目的,消除精神緊張狀態。枳實不但有增強小腸平滑肌緊張程度和位相性收縮功能作用,且體外檢測對大鼠腹膜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能力亦顯示較強的抗過敏活性。白芍含有芍藥苷,有消除腹部攣急的作用。干姜其辛辣之性,可增強食欲,提高胃腸蠕動,且其特殊成分姜烯酚類具有抗過敏活性。焦山楂消食和胃,活血入絡。諸藥合用,提高胃腸功能,增強自身免疫能力,消除胃腸敏感性,達到疏肝舒肝,調暢情志,行氣消脹,增加食欲的目的。

【典型病例】

張某,女,40歲,1998年3月12日初診。自述反復上腹部脹痛2年余,服藥則好轉,藥停則脹痛發作,每遇情志波動則加重,痛苦異常,多次行“B”超及胃鏡檢查無明顯異常。現癥為:上腹部脹滿疼痛,伴有惡心欲吐,食后加重,噯氣則舒,善饑,但見食則惡,時有頭暈、心煩,大便時干時稀,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脈弦細。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用蜥蜴脫敏動力散,藥用蜥蜴、烏梅、烏藥、柴胡、五味子、牡蠣、焦山楂、枳實、白芍、干姜等分為末,每次3g,每天3次,調成糊狀,飯后服用。服藥后2周,癥狀明顯減輕,食量增加,一個療程結束后上述癥狀消失,飲食正常,隨訪至今未復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巴彦淖尔市| 昌平区| 盘锦市| 丁青县| 平利县| 威宁| 白朗县| 黑河市| 云阳县| 浪卡子县| 高邑县| 铜山县| 兴山县| 雷山县| 东源县| 若羌县| 南充市| 枣阳市| 天峨县| 永定县| 牡丹江市| 瓦房店市| 扎赉特旗| 辽源市| 连山| 丰镇市| 麟游县| 汾阳市| 绩溪县| 宜丰县| 穆棱市| 博兴县| 天门市| 武宣县| 高州市| 施秉县| 四会市| 龙口市| 莒南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