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確看待榮譽、看待成功。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對榮譽產生過分奢望。
(3)正確評價自己,不要對自己作過高的估計。更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千方百計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那樣反而會讓人瞧不起。
正確控制怯場的方法
在公眾場合講話,感到恐懼和怯場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進行過一次有趣的測驗,題目是:“你最害怕的是什么?”測驗的結果竟然是“死亡”名列第二,而“當眾演講”卻名列榜首。有41%的人對在公眾面前講話比做其他事情更感到恐懼,可見,在大多數人看來,當眾講話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一位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作為見習老師第一次登上講臺,當學生起立,師生互致問候時,他想好的開場白不知跑到哪兒去了。驚慌中,他用顫抖的聲音說了句:“同學們,再見!”同學們莫名其妙,面面相覷,見老師滿臉通紅,不知所措,不由得哄堂大笑。他努力讓場面安靜下來,但換來的不是鎮靜,而是腦門上涔涔的汗珠。當他下意識地掏出“手帕”揩汗時,臺下又是一陣哄堂大笑。這是為什么?經一位學生暗示,他才發現自己手里拿的不是手帕,而是一只襪子——啊?真該死!大概是昨晚洗腳時,鬼使神差地把襪子裝進衣兜了。他想避開幾十雙眼睛的注視,抓起黑板擦擦黑板,整個課堂鬧得翻了天。他窘得無法自控,無地自容,只好跑下了講臺,慌亂中一抬腳又踢翻了講臺旁的熱水瓶……
很多政治家、演說家最初都有過怯場的經歷。就拿林肯來說,他初登演講臺時窘迫不已,恐懼得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直到被轟下臺去。但他并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勤講多練,絕不放過每一次講話機會,演講水平日益提高。后來他的總統就職演講被譽為最精彩的就職演講之一。
又如雅典著名的演講家狄里斯。在最初走上演講臺時,盡管經過周密細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仍然遭到了失敗。極度的恐懼讓他語無倫次,別人都不知他在說什么。但他并沒有就此灰心泄氣,喪失信心,而是比過去更努力地訓練自己講話的膽量。他每天跑到海邊,朝著大海吶喊,向著浪花抒懷;回到家里對著鏡子做發聲練習,反復矯正,堅持不懈。經過幾年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成功了,被譽為“歷史的雄辯家”。
那么,如何破除怯場這個心理障礙,擁有卓越的口才呢?可以考慮用下面的辦法。
1. 豁出去了
很多人都不是天生敢在公眾場合自如說話的,都有一個艱難的“第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說過:每一個新手,常常都有一種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膽小,而是一種過度的精神刺激。古羅馬著名演講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講時臉色發白、四肢顫抖;美國的雄辯家查理士初次登臺時兩個膝蓋不停地抖;印度前總理英·甘地首次演講時不敢看聽眾,臉孔朝天??梢?,只要抱定豁出去的心態,管他三七二十一,整個人也便放開了。
2. 視而不見
自己在發言前,心中有聽眾,但在發言時,眼中不能有聽眾,只需按自己的意圖去表達。一位教師第一次登臺講課效果就很不錯,有人向他請教經驗,他說:“備課時我心中一直想著學生,可一上講臺,我眼中所見,只有桌椅而已。這樣,我就放松自如了?!?
3. 加強訓練
加強訓練可以采用如朗誦、自言自語,大膽與陌生人交往、與親近熟悉的人交談,多聽別人當眾講話等。
這里特別推薦美國著名魅力專家都蘭博士發明的抗怯場練習的幾種方法,供你選擇使用。
(1)追蝴蝶練習。在登臺前最后一刻做,效果最好:①雙腳開立,與肩相齊,膝微屈,挺背,雙臂放松垂于身體兩側;②不必刻意呼吸,邊叫“嗚”邊做蹦跳,一共10次,盡量用力,“嗚”聲要短、急、用力。每次說完“嗚”,雙拳向下猛砸;③放松閉嘴,緩慢深呼吸;④嘶嘶吸氣,微張嘴,彎腰至膝,蹲于地。重復3遍,做緩慢深呼吸。
(2)蒸汽機練習。①雙腳與肩齊,站在那里,屈膝,將頭抬起,閉嘴,右臂后拉,左臂前伸,盡量用力,同時深呼吸;②左右臂換個方向,重復上述動作。節奏要平穩;③開始要慢,隨后要越來越快,持續做3~5分鐘,記住閉著嘴。
(3)劈柴動作練習。①兩腿分開30~45厘米,腳尖向前,兩膝輕松放直,攥緊雙手;②吸氣,擺動緊握著的手,高抬過頭;③把舉起的手擺下來,猛向前屈,吐氣,再屈膝大叫一聲“哈”;④吸氣,再舉手;⑤重復上述動作,做上10~20次。
注意:吸氣時要閉著嘴,直到你擺手時叫“哈”,這樣就可吸進更多氧氣,練習就更有效。
(4)搖來擺去練習。①雙腿分開站立(與肩相齊),同時擺動身軀、脖子和頭,先向右,再向左;②讓雙臂自由擺動,隨身體轉來轉去,最后雙臂放松地圍住雙肩;③在擺動時,盡可能大聲叫:“我不在乎!”④如此反復,也可叫“不,我不在乎!”或“你奈我何?”重復幾十次。
身體擺動時,保證頭隨身子轉。
盡可能輕松自在地去做。
(5)減壓練習。①站在門檻上,手掌擠著兩邊門框,鼓氣用力,面部、頭部、脖子會有熱血上涌,盡量多堅持一會兒;②突然完全放松;③深呼吸;④重復3遍。
(6)心懷世界練習。①吸氣,感覺你像是在擴張,張開雙臂,擁抱整個世界。伸展四肢,感覺你的心臟是世界的擴充與展開。你不再是單純的一個生命體。②至少堅持1分鐘以上,讓世界置于你的懷抱中,手放胸前,雙手輕抵。③如此做上4次,把消極的意念都去掉。努力去喜歡它,把它容納進來,放在心上,化恨為愛。
沉著地處理冷場
冷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向交流中,聽的人毫無興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種是雙向交流中,聽者毫無反應,或者僅以“嗯”“噢”之類應付。
冷場的根本原因在于說話人的話沒有吸引力。聽者僅僅出于紀律的約束或處世的禮貌而扮演一個“接受”的角色。因此冷場完全應由說話人負責。
冷場的出現,是發言者的失敗,因為它不能達到彼此溝通交流的目的。發言者要發言,就必須實施控制,避免冷場的發生??刂频霓k法有以下幾種。
1. 發言簡短
單向交流中那種應景式講話,越短越好。如華達商場舉行開業儀式,邀請了市里各方面的人士參加。總經理只說了兩句話:“女士們,先生們:熱忱歡迎各位光臨!現在我宣布:華達商場正式開業!”
雙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絕地包場,要有意識地給對方留下發言的時間和機會。自己講完一輪,應待對方有所反應后再講,不要一輪就講得很長。
2. 變換話題
當眾講話時遭遇冷場可通過暫時變換話題的辦法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目的達到后,仍要回到原有話題的軌道。比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發現學生注意力分散,東張西望、打瞌睡、竊竊私語、在桌上亂畫,可以暫停講授,穿插幾句應景、時髦、詼諧的話;或者簡短地講個與教學多少相關的掌故、趣聞,學生的精力便會一下集中起來。之后,再繼續教學。
雙向交流的話題變換是不定的,根據現場情況隨時進行。比如你與別人談今日凌晨看的一場世界杯足球賽電視直播,可別人并不喜歡足球,也沒有在半夜里爬起來觀看,對你所講的內容顯得毫無興趣,出現冷場。這時,你就應及時轉移話題。
3. 中止交談
任何發言者都不愿碰到冷場。當這種情況出現后,自己又采取了諸如壓縮發言、變換話題、加強語氣等控制手段后,仍然不能扭轉冷場的局面,那就應中止交談。長時間的冷場對交流雙方都是殘忍且浪費時間的。比如你同他談足球他無興趣后,變換話題他仍無興趣,就不可再談下去。這叫做“話不投機半句多”。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攪場,攪場就是惡意破壞現場秩序,使發言者不停被打斷,甚至被迫終止。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單向交流中。如上課、作報告、大會發言、演講等場合,聽眾開小會、串座位、隨意進出、喧嘩、嘲笑、喝倒彩、吹口哨、瞎鼓掌。
攪場的原因有三種:一是聽者本就對發言者有成見,是反對派。之所以來聽,就是想來鉆空子、找岔子,不管你怎么說,他都要攪。二是發言者思想、學術、業務等水平不高,聽者覺得言之無物,聽下去純粹是浪費時間。三是聽者對講話內容不感興趣。
作為發言人,只能自己去控制攪場。那種依靠與聽者有利害關系的他人出面干預、壓制,或者自己憤而退場之舉,都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樣做,產生的負面效果可能會更差。因此,發言者必須正視攪場,主動實施控制。
控制攪場的辦法要區分不同原因。
對第一種原因的攪場:堅定信心、置若罔聞。
1860年2月,林肯第一次競選美國總統,在紐約庫鑰學會作演講。他到紐約時,當地報紙已發表了許多攻擊他的文章。在他登臺時,還未開口,臺下便掀起一片嘲笑起哄聲浪。演講開始不久,臺下已十分混亂,一些共和黨人高聲叫嚷要他滾下臺去。但林肯全然不為所動,十分鎮靜地按事先準備的內容講下去。漸漸地,會場安靜下來,除了林肯的聲音,只有煤氣燈的燃燒聲,聽眾都聽得入迷了。第二天,報紙又紛紛發表了贊揚林肯演講異常成功的文章。
對第二種原因的攪場:謙虛謹慎,自剖自責。
1986年菲律賓大選,競選者科·阿基諾夫人曾被人指責成什么也不懂的家庭主婦。她上臺發表競選演說,不少人以這種眼光看待她。反對派則公開叫嚷說她只配圍著鍋臺轉,要她回去燒飯。她一開口便說:“我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對政治和經濟都不甚了解,也沒有經驗?!边@誠懇、真摯的大實話使聽眾一下靜了下來。接著她又說:“對于政治,我雖然外行,但作為圍著鍋臺轉的家庭主婦,我精通日常經濟!”聽眾旋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對第三種原因的攪場:幽默風趣,生動活潑。
某廠宣傳部長按總廠的宣傳工作計劃,到一分廠宣傳時事政策。分廠一些工人正為下崗問題憂慮。但在這節骨眼兒上又不敢不來聽。當分廠廠長講了部長要宣講的時事政策內容后,臺下一下炸開了鍋,吵吵嚷嚷,鬧得不可開交。部長扯開喉嚨大喊道:“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迸_下頓時靜了下來。部長故意停了一下才說:“我愛人下——崗——了!”臺下先是一愣,隨即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接著部長就從自己愛人如何主動要求下崗講起,將夫妻的對話、兒女反對的言辭惟妙惟肖地描述了一番。待聽眾情緒完全調動起來后,才簡要講了講為什么要下崗、當前下崗的形勢等問題。事后,大家都說部長真會講話。
練口才學社交:越自信越能說
以下是提高說話時的自信八個法則。
1.想象自己是完美的化身
這是許多名模、影星在表演之前慣用的技巧。這同樣適用于工作場合,面對大客戶或提案,先靜坐,從心中默想曾有的愉悅感覺,比如曾經聆聽的悠揚樂章,愈具體效果愈好。
2.以擁有者的態度走入每間屋子
走路的姿態常不自覺地泄露你的秘密,昂首闊步,抬頭挺胸,仿佛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中,想象你擁有這個空間,當你舉步時,回想過去曾有的自信滿足的感覺。
3.效仿偶像
學習你所仰慕的人具有的美好特質,可以是影星孫儷或陳道明,也可以是政治家普京或奧巴馬,只要他具備你所希望擁有的特質,均可模仿。
4.練習大膽表現自我
把自信心視為肌肉,需要定時持之以恒地鍛煉,如果稍有懈怠,它很快會松弛,和不期而遇的人進行一對一交談,是很好的開始,從與你周圍的每一個人的接觸開始吧!
5.心態放松
掌握害怕的根源,害怕時會有生理反應,可能是冒冷汗或呼吸急促。當你知道所有可能的征兆,就可以透過一些放松的小技巧克服它。
6.說話時語氣要堅定
大部分女人都有說話過于急促、細聲細氣的毛病。說話的訣竅在于音量適當,語調平穩,速度不緩不急,此舉顯示你對說話的內容信心十足,利用呼吸換氣時斷句,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嗯啊”等語病,內容顯得流暢有條理。切忌以疑問句結束陳述事實的語句,以免影響語氣的堅定。
7.以恰當的態度接受恭維
大部分人都有自我貶抑傾向,總是習慣性地將別人的贊美向外推拒,如此一來,很容易將自己由主動參與轉換成被動接受者。這是很不明智的。下次當有人恭維時,記得以“謝謝”來代替“你太客氣了”或“那其實很簡單”這類的客套語,太謙虛也會有損你的自信。
8.處理“小事情”也要鼓足勇氣
采取大膽的行動,不要等到出現重大危機時再去當大英雄。日常生活也需要勇氣,在小事情上鍛煉勇氣,才能培養出在更重要場合所需要的勇敢力量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