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增值(“從實踐到理論”企業管理叢書·利豐系列)
- 鄭艷玲
- 881字
- 2019-11-29 22:33:07
四、跨國生產服務網絡體系的深化
目前,許多發達國家的知名企業早已成功地建立起全球生產網絡,成為全球生產網絡中的領導力量。制造業服務化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制造業發展的重要特征,而且隨著這一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制造業服務化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高技術領域跨國公司逐步開始將服務視為創造新價值的源泉。在此背景下,跨國公司的生產服務網絡體系有不斷深化的趨勢。
IBM是跨國公司生產服務網絡體系深化的一個縮影。IBM一直是美國的驕傲,但在上世紀90年代陷入機構臃腫、步履蹣跚、頹勢顯現的局面。1993年郭士納臨危授命擔任IBM首席執行官,1995年,IBM在很多人還不知道電子商務為何物的情況下,提出了“電子商務”的戰略理念。IBM所提供的“電子商務”包含硬件、軟件的信息架構構建以及企業流程的改造,這個以網絡為中心的模式不同于銷售硬件的價格戰,也不同于銷售軟件的版本升級,它的內涵是替客戶進行信息架構、企業流程的重新改造。這一理念的提出使IBM實現了從硬件廠商到“軟件+硬件”的轉型。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滅后,IT業面臨新的轉折時期。2002年初,彭明盛出任首席執行官,適時提出了電子商務隨需應變的戰略。圍繞“隨需應變”的理念,IBM從收購普華永道、剝離PC業務開始,逐步收購多家軟件公司、全面轉向服務,力求通過打包齊全的軟件產品,向客戶提供從戰略咨詢到解決方案的一體化服務。自此,IBM成功實現“軟件+硬件+服務”的第二次轉型。當前IBM的產品以服務、軟件、硬件為主要內容,致力于為各行業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圖1—2概括了IBM戰略轉型中的重要舉措。

圖1—2 IBM戰略轉型中的重要舉措
可以說,在任何一方面,IBM可能都不是最出色的,但是只有IBM能提供綜合性的服務來解決客戶的問題。“On Demand——隨需應變”戰略的提出,使IT應用以服務形式出現,用戶可以像使用其他公共設施那樣,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安全地、穩定地、高效地獲得有償信息和服務。從1993年到現在,IBM的整個服務轉型過程充滿了阻力和危險,最終形成了基于客戶需求的整體方案交付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最大化客戶價值。這是一個超越專業服務階段的更高階發展,是服務轉型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