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七竅玲瓏心

進了垂花門,咸寧公主和孫清揚就規規矩矩地由宮女、丫鬟扶著走向正房。

正房門前立了幾個和孫清揚年紀差不多大小的姑娘和丫鬟。

看到咸寧公主,有個身穿杏黃衣裙的小姑娘下了幾步臺階,迅捷地扶住了她:“聽到公主傳喚我們就進了宮,原還以為公主您得了新人,就忘了我們呢。”

“忘了誰也忘不了你個小妮子。”咸寧公主捏了捏她的臉蛋,一同進門去了。

看樣子,這個小姑娘是很得咸寧公主歡心的。

“給公主請安!”聽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聲音婉轉悅耳,另兩個身穿淡綠色緙絲小襖,并肩亭亭而立,眉目如畫的姊妹花見到公主,齊齊行禮道。

兩人的雙螺髻,妝飾衣裙,均是一樣,只一個是瓜子臉看上去秀美沉靜,一個是鵝蛋臉,目光靈動,性子活潑。

連她們的丫鬟,也都是一樣的靚藍小襖青色比甲。

咸寧公主和杏黃衣裙的小姑娘進屋后,她們也跟著進了門。

孫清揚默不作聲,由璇璣扶著,走在她們的后面進了屋。

屋子里四方青磚鋪地,中堂上掛著一幅管道升的《水竹圖》,上題有“竹勢撒崩云觸石,應是瀟湘夜雨時”,堂中的花梨木長案上幾個白底藍花的瓷盤擺著翻花石榴、木瓜和幾樣時令水果。

進了屋,咸寧公主坐在太師椅上,眾人上前再次見禮請安,就有宮女拿了錦杌過來,孫清揚幾個人落座。

“這位是永城來的孫清揚,父皇恩準,寄養在太子妃名下……”咸寧公主給她們一一引見。

杏黃衣裙的是何嘉瑜,錦衣衛指揮同知何義宗的孫女,十歲。

何義宗是皇上身邊的得力干將,永樂元年是錦衣衛指揮金事,永樂七年升了錦衣衛指揮同知,正三品。

姊妹花中,沉靜的叫袁瑗薇,活潑的叫袁瑗芝,是廣平侯袁容的侄女,九歲。

袁容,洪武年間是燕王府儀賓,洪武二十八年娶了永安郡主玉英,永樂元年皇上登基,永安郡主被封為永安公主,袁容為駙馬,后因有功又被封廣平侯。

永安公主是咸寧公主一母同胞的長姐,要是不論國禮,袁氏姐妹該稱咸寧公主“小姨”。

這三個陪讀全是皇親貴戚。

咸寧公主見孫清揚聽了她對三個女孩的介紹,也不知是沒聽過何義宗和袁容的大名,還是教養如此,見禮之時,神情不見半分惶恐或不安,舉止間落落大方,比之三女一點兒也不輸場,心里暗暗道好。

彼此見過禮后,何嘉瑜撲閃著眼睛,天真地問:“公主為何光介紹我們的家世,卻不說清揚妹妹的?”

袁瑗芝一聽,也跟著問:“是啊是啊,公主好不公平。”

咸寧公主一愣,她前面和孫清揚聊天,只知道她是由彭城伯夫人從永城帶來的,并不知道其家世,所以沒介紹。

孫清揚淡然一笑,欠身道:“公主并不知曉清揚的家世,清揚父親是永城主簿,九品芝麻官。”

“噢,原來是九品呀,那清揚妹妹的父親見到侯爺和祖父都得行禮拜見了?”何嘉瑜仍然一副天真無邪的神情,“不過妹妹和我們,就以閨閣中的姐妹論,隨便見個禮就好。”

說完,用錦帕捂著嘴笑起來。

來之前,何嘉瑜就聽說咸寧公主宮里新來了個伴讀,是鄉下來的丫頭。一想到她們陪了公主幾個月,公主都沒留過午膳,這丫頭一來就得了公主的青睞,簡直妒忌得發狂,早和袁氏姐妹商定好要給孫清揚難堪。

可惜,只有袁瑗芝答應了,袁瑗薇卻一力勸阻她們,還說若她們不打消念頭,就向公主告狀。

所以,這會兒只能在口舌上給這個鄉下丫頭一點教訓了。

反正以后有的是機會,就憑她一個鄉下丫頭,怎么也不能比自己強。

看著孫清揚如同小狗般黑亮、毛茸茸的眼睛,何嘉瑜轉了轉腕上的金鑲玉嵌紅寶石鐲,這世間的好物,就不是這鄉下丫頭該享有的,沒有那么大的福分,還要強爬上來,她就該受著,今天還只是開始呢。

想到這兒,何嘉瑜眉梢間隱含興奮,她看著孫清揚,想著這鄉下丫頭將來在自己跟前搖尾乞憐的樣子,就很興奮。

何嘉瑜自小嬌縱,容不得別人有半點兒不順她的意。六歲那年,有只貓跳到她喜歡的海棠花樹上,她叫人捉住了貓,綁了四肢,裝在袋里用棍敲打,貓在袋里面“吱哩哇啦”地叫,那哀叫的聲音,讓她感覺格外刺激。

她這會兒看孫清揚,就如同看那只要被裝進袋里的貓般得意。

聽了何嘉瑜的話,袁瑗芝理理衣裙,大模大樣地端坐在錦杌上:“那就有勞清揚妹妹重新給我們見禮,從來都是我叫別人姐姐,今兒個我也能當姐姐了。”

言下之意,孫清揚剛才的施禮不合禮數,不夠恭敬。

孫清揚臉色有些發白,但初來乍到,她不想也沒資本惹事,當下閉了閉眼睛,一咬牙,迅速地穩定了情緒,從錦杌上起身。

“罷了,不用理她們兩個,”還沒等孫清揚施禮,咸寧公主就一聲輕呵,“我不管你們之前是什么家世,什么來頭,到了本公主這里,就都是一樣的,給本公主好好伴讀,不要生事。”

盡管之前說過,不要對孫清揚另眼相看,以免惹人嫌隙,但看著孫清揚委曲求全的樣子,咸寧公主實在忍不下心。

何嘉瑜吃驚地說:“呀,公主何出此言?不過是姐妹間開個玩笑罷了,”說著,她將自己頭上的一對鑲東珠的花簪拔了下來,“今兒個和清揚妹妹第一次見,我也沒有什么好送的,就將這對花簪送與妹妹賠罪,請妹妹原諒姐姐剛才言語失當。”

孫清揚接了,就是說何嘉瑜剛才確實言語失當,不接,就是認為何嘉瑜不可原諒。

不管怎么樣,結果都是孫清揚不夠大氣,不肯饒人。

孫清揚站起身,指著何嘉瑜身邊丫鬟手上拿的荷包說:“何姐姐這簪貴重,我是鄉下來的,可拿不出什么好東西還你,豈不失禮?若何姐姐真心疼我,就賞了那荷包給我吧?”

她瞧得明白:這荷包才是何嘉瑜原先為她備的禮,發簪不過是為了羞辱她,臨時起意。

這樣說了,何嘉瑜就不能再強送給她花簪,不然就是陷她于故意失禮,假意和她稱姐道妹,不心疼她。

何嘉瑜何嘗不明白孫清揚話里的意思,偏不好再說什么,只得揚手叫丫鬟把荷包遞給孫清揚,轉轉眼睛又問:“清揚妹妹從遠地來,定有這京師里沒見過的新奇玩意兒給我們,快拿來給姐姐們瞧瞧。”

袁瑗芝也在一旁幫腔道:“就是,這京師的東西,我們都瞧慣了,幸好有了孫妹妹來,可以瞧瞧新鮮。”

袁瑗薇一聽妹妹話里的意思,貶得孫清揚和玩意兒一般,又不好明說,只得輕聲勸阻:“一來孫妹妹又不知道我們今兒個會來,怎么會提前備下禮物?二來,孫妹妹是遠道來的客,哪有問客人要禮的?”

袁瑗芝根本不怕這個只比她大一刻鐘出生的姐姐,知道自己再怎么鬧,她最多暗中勸勸,決不會在外人面前給自己臉子,遂理直氣壯地回答:“怎么沒有?你我初次到別人家做客,不都是要相互表禮的嗎?那回在成國公府我們同何姐姐見面時,她給了一對玉鐲,我們還了她一副‘花開錦鄉’的雙面繡屏,大家都沒有空手啊。”

袁瑗薇被妹妹口無遮攔的話羞得窘紅了臉,何姐姐剛給了孫妹妹一個荷包,她就說當初給自己姐倆的是玉鐲,雖說親疏有別,可這當著人的面說出來,何嘗不是暗示何姐姐瞧不起孫妹妹。

又說自己姐妹送給何姐姐的是雙面繡屏,那準備的荷包,還怎么拿出手啊?

袁瑗薇心里責怪妹妹瑗芝不懂事,面上卻也只得圓過去:“咱們同何姐姐府里是世交,孫妹妹是新識,不一樣的,遠來是客,不好問客人要禮的。”

袁瑗芝嘟起嘴:“光收禮不還禮,天下還有這么好的客人,那我趕明兒也遠遠地做客去。”

雖然是廣平侯的侄女,但父親只是廣平侯沒出五服的堂兄,別人不知道,自家人卻曉得家境并不富裕,要光送禮不收禮,豈不賠大發了。

袁氏姐妹的父親這次托袁容送她們姐妹進宮給咸寧公主伴讀,也是想謀個好出身,將來許親時能夠挑個富貴人家。

畢竟,廣平侯的侄女,公主的伴讀,說出去前來上門求親的人門第會高不少。

孫清揚站起身說:“袁姐姐說得是,原該還禮的,只是我今日并不知道會和三位姐姐見面,沒有提前準備,下次早課時,再給姐姐們還禮可好?”

到這會兒,何嘉瑜幾個再說不好,會顯得太小家子氣,于是一個個都溫婉和氣地回答:“妹妹不用掛在心上,原是我們的不是,哪有要遠客見禮的。”

“也不算是什么禮,就是鄉下的東西,姐姐們瞧個新奇罷了。”

何嘉瑜心想,反正以后日子還長,不急在這一時爭長論短的,當下更是笑盈盈地說:“妹妹這么好看的人,拿出的東西,自然也是好的,可別說什么鄉下不鄉下了,到了公主這兒,咱們可都是好姐妹呢,互相得幫襯些。”

咸寧公主聽了,就向何嘉瑜贊賞地點點頭。

在一旁看她們你來我往地交際了半天,咸寧公主更覺得孫清揚難得,不卑不亢,不會打落牙和血吞,也沒有得理不饒人。但面子上,她知道何嘉瑜是個好勝的,得哄著點兒,今兒個的事說白了不過是小姑娘們的口舌之爭,翻不出什么浪來。

咸寧公主心中有些得意自己對孫清揚的第一感覺沒有錯,小姑娘善良又可愛,外帶七竅玲瓏心,是個可塑之材。

父皇選官員也是這樣的吧,觀其言,察其行,取其忠信重厚,然后再根據其才能,親近任用。

咸寧公主覺得自己還是蠻有慧眼的,就用伯樂看到千里馬的眼神對著孫清揚說:“永城長了不少的梧桐樹吧,有你這樣的丫頭,肯定也有不少寶貝,盡管拿出來,也讓她們開開眼。”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

何嘉瑜和袁瑗薇都聽出了咸寧公主話里的意思,這是贊揚孫清揚是鳳凰呢。袁瑗芝平日不愛讀書,不明白深意,卻也知道這是好話。

何嘉瑜妒,一個鄉下丫頭,咸寧公主竟然回護到如此地步,看來以后行事得更謹慎才行。

袁瑗薇驚,鳳凰在宮里可是特指,難不成這永城孫清揚是個有大福分的?

袁瑗芝羨,真看不出這鄉下丫頭怎么就討了咸寧公主的歡心,看來自己得好好學學。

孫清揚惑,公主不是答應要一視同仁嗎?怎么這會兒如此夸贊自己,也不怕自己樹了敵,四面楚歌?她這是愛重,還是害自個兒呢?

想不明白,她只得硬著頭皮回答:“是有很多梧桐樹。梧桐樹皮青如翠,葉缺如花,開花的時候,一樹嫩黃,妍雅華凈,很是漂亮。清揚在永城沒聽說什么寶貝,倒是有很多長壽老人,想是因為山水秀美、鄰里和睦的緣故。”

咸寧公主聽了她的解釋,心里都要樂開花了:“聽你一說,本公主更覺得永城真是個好地方,將來也不知道有沒有無機會去看一看!”

即使貴為公主,無旨也不得出宮,更別說到千里之外游山玩水了。

眾人默默,大明山川的壯麗,只能在書中知道一二,這個話題,說起來真讓人惆悵。

孫清揚覺得,比起她們自己算是幸運的了,兒時在鄒平,大些隨父親任職遷到永城,母親比較開通,雖說也叫她學針線女紅,卻從不拘著她,不像其他同齡的女孩多數只能在內宅,她可以跟著哥哥們混跑著玩,見了不少山野風光。

但她也不好回咸寧公主這話,說有機會,那不是攛掇著公主跑出去玩兒?被皇上、娘娘們知道還不得被打死,說沒機會,豈不讓公主傷心?

于是只能和咸寧公主笑笑,無奈地攤手。

咸寧公主身邊的大宮女湘竹見氣氛有些壓抑,忙輕笑著打破僵局:“我的好公主啊,您是把前幾個月不說的話都要攢到今兒個說完嗎?小姐們也該餓了,傳膳不?”

“傳。你不說還沒覺得,你這一說,我可餓壞了。話說不說不打緊,可得把前幾個月少吃的飯補回來,長胖些,會更好看。”說完,咸寧公主朝孫清揚眨了眨眼。

眾人如遇大赦般,嬉笑起來。

“就是,公主半天不傳膳,嘉瑜還以為今兒個公主又沒胃口,要跟著挨餓呢。”

袁瑗芝扮著苦臉說:“聽何姐姐這么一說,我的肚子都‘咕咕’響了,再等下去,怕是要在公主面前失儀了。”

袁瑗薇抿著嘴笑。

孫清揚對湘竹說:“好湘竹,你快去傳吧,等會兒你主子怪你不替她省著點,我們幫你向她求情。”

湘竹笑著去門口喚丫鬟傳午膳。

不一會兒,十多個丫鬟婆子浩浩蕩蕩地提了食盒進來,悄無聲息地擺了一桌。

湘竹叫了幾個伶俐的宮女站在孫清揚她們后面用長筷子幫著布菜,璇璣和其他隨侍的丫鬟們被人領著下去和其他宮女一起用飯。

一個太監上前試了菜,湘竹先給咸寧公主撿了些她愛吃的放在面前。

布菜的宮女們也一樣夾一點放在幾個伴讀面前的盤里。

眾人都規規矩矩地吃著自己跟前的飯菜,有喜歡的,多看一眼,布菜的自會夾了來,個個細嚼慢咽,溫文爾雅。盡管一桌子有五個人吃飯,除了偶爾輕微的碰瓷聲,卻再沒有其他聲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荆门市| 喀什市| 崇明县| 沂南县| 巴彦淖尔市| 浦城县| 融水| 黎城县| 隆昌县| 张家川| 获嘉县| 清原| 满城县| 宜黄县| 大兴区| 汤原县| 宁强县| 油尖旺区| 通海县| 凤山县| 洛阳市| 新邵县| 邵武市| 台安县| 定襄县| 玛纳斯县| 横山县| 高碑店市| 贵南县| 渭南市| 台江县| 万盛区| 嵩明县| 嘉善县| 兴宁市| 临高县| 双牌县| 庄河市| 赣州市|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