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 《新青年》和新式標點符號

在《新青年》創(chuàng)刊前,就有趙元任、楊杏佛等人于1915年1月創(chuàng)辦的《科學》雜志普遍使用新式標點符號。可惜,在缺乏科學的舊中國,能看懂《科學》雜志的人并不多,一般窮鄉(xiāng)僻壤連聽都沒聽過,所以反響甚微。因此,《科學》雜志提倡新式標點的功績知道的人很少。人們只知道最早倡導采用新式標點符號的刊物是《新青年》,的確,由于《新青年》的特殊地位,在倡導新式標點方面《新青年》影響最大、最深、最廣。

《新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后,倡導文學改革,改革的內(nèi)容之一,便是采用新式標點符號。在推行新式標點符號方面,《新青年》的貢獻主要在兩方面:一是開展使用新式標點的討論,二是在使用中不斷地完善新式標點。1917年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三號上發(fā)表的劉半農(nóng)的《我之文學改良觀》,該文第五部分“形式上的事項”講了分段、句逗及符號、圈點三個問題,不僅反思了自己以前“反對句逗”的做法,還介紹了十多種新式標點的用法。此后,《新青年》還發(fā)表了陳獨秀、錢玄同、胡適等人討論標點符號的文章,主要內(nèi)容是:要用幾種標點符號,采用什么樣式,要不要占一格,等等。如第三卷第五號錢玄同同陳獨秀的通信,第五卷第三號慕樓、胡適關(guān)于標點符號的通信等。

《新青年》也是當時較早使用新式標點的報刊之一。從1916年出版第二卷便使用了新式標點。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出版時,不僅全部改用白話文寫作,而且在直行文字中大部分都使用了新式標點符號。在《新青年》的影響下,標點符號的使用很快風靡全國,不到半年時間,400多家報刊雜志“一涌而上”,競相仿效。1919年12月1日,《新青年》出版第七卷第一號時,鄭重刊登了編輯部關(guān)于《本志所用標點符號和行款的說明》,規(guī)定所用標點有13種:(a)。;(b)·;(c);;(d)、;(e):;(f)?;(g)!;(h)└ ┑;(i)——;(j)……;(k)();(l)——;(m)﹏﹏﹏。所規(guī)定的行款有4條,包括字數(shù)、格式和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最后要求“投稿和通信諸君,把大稿和來信也照此處理”。

其實,在《新青年》第4卷第2號(1918年)上,錢玄同就以《句讀符號》為題對《新青年》所用標點符號作了說明,針對當時標點未能劃一,各種主張尚有出入的情況規(guī)定了繁簡二式,繁式的用西文6種符號,簡式的則用傳統(tǒng)的兩種句讀符號。

此后,雖然也還有人反對新式標點,但是,歷史潮流不可逆轉(zhuǎn),大勢所趨,反對者的聲音在新式標點符號的浪潮中已顯得蒼白無力。雖然,當時在用法上還不夠統(tǒng)一,而且起初也只用于新出的雜志和書報,但是由于《新青年》的特殊地位,在倡導和使用新式標點的歷史上,《新青年》是有特殊功績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开封县| 玉溪市| 麻江县| 大港区| 镇赉县| 密山市| 虹口区| 兴和县| 乌鲁木齐市| 育儿| 通道| 仁怀市| 龙州县| 张家口市| 仁布县| 鹿泉市| 南木林县| 北流市| 江陵县| 鄂尔多斯市| 临汾市| 凤山县| 崇仁县| 客服| 邵阳市| 昆山市| 紫云| 红安县| 临江市| 宁阳县| 电白县| 塔城市| 宜阳县| 即墨市| 梁山县| 南陵县| 崇左市| 龙川县| 张家界市|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