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60歲是普遍認為的一道坎。60歲就進入老年,60歲你就該退休打道回府,而且這些年也一再提前退休的年齡,大概是人多的原因。就以60歲為界,快30歲了,我從內心實在對這個3字有些難以接受,3和2明顯地不同。3大于2,平時3總是高高在上,而且人總喜歡多的,樓房3樓是最搶手的。但在年齡這個問題上,人是極易敏感的,特別是在30歲前后。想想走了近30個年頭,多么漫長,出生、學說話、學走路、上學、工作,經過了那么多歲月;但又覺得是一晃而過的。因此就覺得到60歲還有30年,很漫長的,但也會眨眼就逝的,所以緊迫感就油然而生了。
人的確難以認識時間,一旦認識,不管它還有多長或多短,都應該加倍珍惜和加倍努力,畢竟人來世上只一次啊!
周末我把鑰匙丟了。
五十一
我的另一把鑰匙在單位,單位的同事卻到外縣去了。我想到幾個朋友家里去,也沒聯系上。我突然感到自己無家可歸,我成了城市的流浪者。其實我在城市里生活的時間并不長。如此想來,家對城里人來說是多么重要。鑰匙丟了,就感覺是家沒了,就不知所去,就不知所措了。還好有一把鑰匙的希望,要是門永遠打不開呢,要是門永遠消失了呢?
反過來想,家又把人給束縛住了,家把人養得四體不勤,不敢冒險。我實在佩服那些四海為家的浪人。因此說,家并不只是一個溫暖的港灣,也可能是寄生惰性和怯懦的溫床。
五十二
每個人可能都想過長生不老,從而每個人也都思考過死亡。正是在不斷的思考中,對死亡也就變得坦然而且減少了恐懼。
五十三
據國外的統計專家測算,假若一個人的壽命為60歲,那么他總共有21900天。一生時間的用途分別為睡覺20年(7300天),吃飯6年(2190天),穿衣和梳洗5年(1825天),生病3年(1095天),打電話1年(365天),照鏡子70天,抹鼻涕10天,最后剩下3205天,即8年零285天用來做有用的工作。這大概是數年前的測算,如今吃飯、旅游、梳洗、上網等花費的時間更多了。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呢,什么樣的時間可以節省呢?
五十四
托馬斯·享利·赫胥黎說:“樓梯的作用不是讓我們在上面休息,而是讓我們暫時把一只腳放在上面,然后好讓另一只腳往上抬。”
看似很簡單的例子,但事實上有些人對此并不清楚或忽略不計。人們常常不知某些東西的功用,這是人常常犯錯誤或失敗的原因之一。比如許多人常常躺在原來的成績上吃老本,忘乎所以,不思進取,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五十五
大家庭不外乎有兩種好處,一種是對外的影響和威懾,例如賈府;一種是如果大家庭中有一個或幾個具有藝術細胞的人,必然對他們的生涯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產生大作品,像曹雪芹之于他的家庭。至于其他方面,則一言難盡,誰解其中味。
五十六
“給我自由”“我沒自由”,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呼聲和叫喊。仔細想來,連他們對自由的認知也是模糊的,自由并不等于沒有約束,自由并不等于沒有限度。自由是相對的,自由是在障礙解除、束縛松懈、壓制緩和之后的一種氣氛和感受。好吃懶做是一種自由,但這是一種很簡單低級意義上的自由。自由更多地是指思想和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悅。通常意義上的身體物質自由的無約束狀態,最終會導致思想和精神上的不自由。討飯者在別人看來是自由的,但當他伸出雙手露出乞求的目光時,他是自由的嗎?神經病病人在別人看來是自由的,他能體會什么是自由嗎?他享受的更多的是不自由的照顧。
如果人為地剝奪一個人的自由,自然就是一種殘酷和野蠻。
五十七
人是社會的人,人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的弱點自然就會暴露無遺,比如憂慮、煩惱、自私、嫉妒、悲觀、自卑,偉大的人和快樂的人是很好地克服、抑制、化解、轉化弱點的兩種人,否則難成偉人,否則難有快樂。
五十八
欣賞巴爾蒂斯的畫,我說不出準確的感受。當我看到加繆的評論:“在他的作品中,極其平常的東西會給人一種遙遠的陌生感和蒙的神秘感,一種微妙的共鳴。”我知道,加繆的理解恰當地表達了巴爾蒂斯的內在美。
一
絕境和困苦更能證明愛。
二
公共汽車引擎蓋子上斜放著兩只剝了皮、割了頭、除了蹄的肥碩的羊,死羊沒血的氣味四處飄散。羊的魂兒都附在了每個人的身上,但每個人都正人君子似的站著或坐著,偶爾瞥一眼過去,要么竊喜要么癡想,說不準到餐廳吃的就是你們呢。已經吃了你們的同類,也許有你們的父母兄妹和親戚朋友,自然不能放過你。
羊吃了草后又被人吃,要是羊知道了會怎么想。
三
鄉村在親近自然和自然所創造的東西;城市在接近人和人所創造的東西。鄉下人提供給城里人的是糧食,是維系生命的根;城里人提供給鄉下人的是新鮮的服飾,是點綴自然的風。鄉下人可以與所有的動植物親近,城里人不免羨慕和寂寞得心慌,于是養只寵物狗牽在手里在街上遛或者把紙做的生物放飛在天空,但手中緊握的還是線輪,生怕一飛沖天,一去不返。
四
不少人不知道生活的真義,僅僅看到一些現象和過程,卻不去領略和探詢其中的關聯,所含的人性光輝、價值理想。如果人人皆都如此,生活可真無聊和空虛了。正因為如此,總有一些智慧的大腦和高貴的頭顱來為庸常的人生和簡單的人們指引方向和提供慰藉。
五
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聲音和立場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正面價值體系里面,這是和良知同樣高貴的品質與精神。堅持需要忍耐,甚至需要付出沉重代價,包括生命。大多數人成了懦夫,成了變色龍,成了叛徒。
六
應該向那些編撰民間順口溜的人們致敬。這些順口溜是不能直接及時地見諸媒體,現在通過網絡則更快些。這些人是生活的細心觀察者,是假丑惡現象的抗議者,是真善美的維護者。順口溜是對社會丑惡、社會不公、社會虛假之類現象和行為的形象描述和高度概括。瑯瑯上口之中體現著他們深深的憂思和無情的揭露。可悲的是許多人竟拿來用作茶余飯后的笑料,以及假丑惡對象之間的互相詆毀和攻擊。
七
人不應該過早地對一個人下結論(除非那些特別淺薄的人),即使對一個人講的和做的不能馬上理解,也不應該妄加評論。也許有些原因,是人自己根本就想象不到的。所謂日久見人心,但時間和沖動往往阻礙了它,于是偏見和誤會就會乘虛而入。
八
回憶梳理過去所經歷的有意義的東西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九
有時你甚至覺得奇怪,城里不下大雨,城里不下大雪,城里不刮大風。但城里下沙子。城里的一切包括人披了一身沙,蓋了一層土,城里暫時恢復了蒼茫大地的模樣,但要比農村和荒野慘烈與恐怖。為什么會下沙子呢?有多種解釋。我想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讓城里人記住土地,記住花草樹木,記住山川河流,記住根。否則,說不準某一天城市就像龐貝古城一樣神秘失蹤,被沙子埋掉。
十
父女兩人上了車,女孩不到兩歲的樣子,抱著父親的腿,父親的手抓著橫桿。小女孩仰起頭:“爸爸,買票了沒有?”“買了。”父親揚了揚手中的票,小女孩露出了甜甜的笑。
我想起了一個成年人對另一個成年人說的話,類似笑話。他說,售票員一直盯著我看,好像我沒買票似的。那你怎么樣?另一個問。我也一直盯著她,好像我買了票似的,他回答說。
十一
人人生來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人平等之說多矣。我對此越來越表示懷疑,倒覺得它的瞞和騙來。也許說生命、生存權、人權是平等的,但恰恰是生存權和人權的不平等才導致了今后一系列的不平等。有多少生命剛一出世就瀕臨戰爭、貧困、疾病、死神的威脅。至于法律,不可能高于一切,高于一切的是生命,但生命本身就存在與生俱來的不平等。唯一能平等的是精神信仰的追求,但還是有人被剝奪了這個權利,不過可以在內心完成;要么信仰紛紛失落,人們只有顧影自憐,別無他求。
所謂平等只是某些人的幌子或是某些人的希望。
十二
現代人的困境在于既沒有堅持也沒有放棄。沒有堅持高貴、理想、理性、良知、尊嚴、勇氣;沒有放棄卑瑣、貪欲、霸權、屈辱、怯懦、享樂。正是被這種不應該堅持的東西纏住了腳,捆住了身心,使當下許多人變得茫然無知、空虛無聊、私欲膨脹、追求一次性消費,最終深陷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
十三無決心無成功,無決心無生命。
十四
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人,總是不斷地嘗試,追著新鮮走,追著誘惑走,今天這個明天那個。不過,總會付出代價,或時間或感情或金錢。因為沒有明確目標的人沒有大的決心。有一天他會發現他只適合干一件事,最喜歡堅持一種事業,這種事時時刻刻伴隨著他,不能放棄和割舍。于是他會靜下心來集中時間和精力沖向這一目標,總有收獲,總有成績。
可惜,很多人醒悟得太遲或根本沒有醒悟。一開始就認定一個目標的人才會有大成就。
十五
人類欲望第一,自負第二。
人總是說過頭的話,做過頭的事。因為自負,人在某種程度已有所退化;因為自負,人常常不是自己本身;因為自負,人自然會常常犯錯誤,不能正確衡量和把握自己。
實際上,自負也是欲望的一種表現。
十六
責任心是一個成功的人的最基本的標志,也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的最基本的標志。對自己的責任,對親人,他人,對集體,對國家的責任。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話本身沒有錯,錯誤的人常常理解片面,以為人必須為自己,人只能為自己。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不看他學富五車或萬貫家財,而是看是不是體現了自己的價值,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十七
當我在一篇短文中寫出“溫暖”一詞時,我突然找到了寫作的感覺。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找到了寫作的感覺自然很重要,而找到寫作的心理狀態則意義非同尋常。這種寫作心理就是“溫暖”。一個作家一個寫作者不管是寫尖銳的批判文章,寫魔幻小說,還是直抒胸臆,其心里應該是溫暖的,不管其達到的目的是文以載道還是美的陶冶。
無溫暖則無寫作,無溫暖則無作家。
十八
事實上,我們需要特立獨行的人,這些人往往是思想的先鋒,創造的力量。但這種人實在少見,存之者實屬難能可貴,大概已付出不少代價。“槍打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是人類嫉妒心的表現,特別是“中庸”之道的傳統力量。蘇軾流放,其弟蘇轍道破天機“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唐朝有個蘇味道,居宰相高位,人稱“蘇模棱”。明代張干,別人問其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鋒。
在這種傳統中,提倡和規范的是聽話的哲學和奴才的哲學。這難道不是可悲的嗎?
十九
人是很容易流俗和陷入庸常的,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包括一些曾有夢想勇氣的人。有人一再提醒和告誡自己不要同流合污,但仍還不時掉進消沉的黑洞,懶散的深淵。于是他想方設法來激勵他自己,從消沉中抬起高昂的頭,在冷卻中點燃前進的激情。這樣,他才感到在一點點前進,在一點點進步。可想而知那些既沒有夢想勇氣又不設法激勵自己的人該是怎樣一個情形。
成功人士總是在坎坷中以信念為路標,在風雨中以激情為旗幟。
二十
一些人缺乏智慧,缺乏思想,缺乏學識和才智,因而變得貧乏、輕浮、簡單,卻假裝深沉。缺乏智慧是因為遠離了哲學,遠離了思考的緣故,從而去追求物欲、刺激和縹緲,從而墮落和沉湎下去。尋找并通過智慧是獲得拯救的重要途徑。
掌聲過后留下冰涼。歡樂過后留下痛苦。硝煙過后留下傷痕。熱鬧過后留下沉思。未來過后留下回憶。
二十一
這就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主要內容。
二十二
一個人躲過了一場大雨,于是沾沾自喜,以為聰明。其實人往往有許多小聰明,主要是依據經驗和常識得來的,但在許多大事上卻犯糊涂。而大事卻生死攸關。小聰明不足掛齒,大智慧才是大境界。但人還是往往對小聰明樂此不疲。
二十三
太陽照在沒有人煙沒有綠色的山巒之間和沙漠之上,曬得黃土掉渣,曬得沙子脆響,讓你感覺真是浪費了這么多的光和熱。要是能把太陽的光和熱移到更需要的地方去,那該多好。而太陽卻是無私的,我們只能既對太陽表示崇敬又表示惋惜。但荒涼的地方覆蓋以黑暗和陰冷,更讓人懼怕和絕望。
二十四
人心不足蛇吞象,不僅表現在權力和金錢等欲望的占有上,還表現在人的見異思遷和多向選擇上。古人早就說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選擇其一,就會舍棄其二。朝三暮四,吃著碗里看著鍋里對人的成長和心理是不利的。由于人的能力和客觀環境的限制,多向選擇實際是定數選擇,或單選或幾選幾,多選的可能很少,全選的機會就根本不存在。許多人失敗就失敗在這里,不知道選擇,不知道放棄,不知道割愛,不知道集中精力,不知道攻其一點,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想來個十全十美,包打天下,結果卻成了大雜燴、一鍋粥。
二十五
人的偉大之處在于知道自己的脆弱和可悲。有些人卻總以為人的偉大之處在于沒有脆弱和可悲。這是真可悲。
二十六
發火如果不解決問題,雙方肯定都受到損傷。所以發火之前可以稍加想想是星火燎原,還是豆燈孤燃。動不動做炮仗的人往往會將自己搞得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