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藝文一

論時政疏漢賈誼

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

廉遠地則堂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高者難攀卑

者易陵理勢然也故古者圣王制為等列內有公卿

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師小吏延及庶

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諺曰

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于器尚憚不投恐傷

其器況于貴臣之近主乎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

賜死而亡戮辱是以黥劓之囗不及大夫以其離主

上不遠也禮不敢齒君之路馬囗其芻者有罰見君

之幾杖則起遭君之乘車則下入正門則趨君之寵

臣雖或有過刑戮之囗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此

所以為主上豫遠不敬也所以體貌大臣而厲其節

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貴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禮之也

古天子之所謂伯父伯舅也而今與眾庶同黥劓髡

刖笞傌棄市之法然則堂不亡陛呼被戮辱者不泰

迫呼廉恥不行大臣無乃握重權大官而有徒隸亡

恥之心呼夫望夷之事二世見當以重法者投鼠而

不忌器之習也臣聞之履雖鮮不加于枕冠雖敝不

以苴履夫嘗已在貴寵之位天子改容而體貌之矣

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過帝令廢之可也

退之可也賜之死可也滅之可也若夫束縛之系囗

之輸之司寇編之徒官司寇小吏詈罵而榜笞之殆

非所以令眾庶見也夫卑賤者習知尊貴者之一旦

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習天下也非尊尊貴貴

之化也夫天子之所嘗敬眾庶之所嘗寵死而死耳

賤人安得如此而頓辱之哉豫讓事中行之君智伯

伐而滅之移事智伯及趙滅智伯豫讓釁面吞炭必

報襄子五起而不中人問豫子豫子曰中行眾人畜

我我故眾人事之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故

此一豫讓也反君事讎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

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故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馬

彼將犬馬自為也如遇官徒彼將官徒自為也頑頓

亡恥奊詬亡節廉恥不立且不自好茍若而可故見

利則逝見便則奪主上有敗則因而挻之矣主上有

患則吾茍免而已立而觀之耳有便吾身者則欺賣

而利之耳人主將何便于此群下至眾而主上至少

也所托財器職業者粹于群下也俱亡恥俱茍妄則

主上最病故古者禮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厲

寵臣之節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

曰簠簋不飾坐污穢淫亂男女無別者不曰污穢曰

帷薄不修坐罷囗不勝任者不謂罷囗曰下官不職

故貴大臣定有其囗矣猶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遷

就而為之諱也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

白冠牦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囗耳上不執縛系

引而行也其有中囗者聞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頸盭

而加也其有大罪者聞命則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

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過耳吾遇子有

禮矣遇之有禮故群臣自囗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上設廉恥禮義以遇其臣而臣不以節行報其上者

則非人類也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亡身國

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惟義所在上

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誠死宗廟法度之臣誠死社稷

輔翼之臣誠死君上守圄捍敵之臣誠死城郭封疆

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此物此志也彼且為我死故吾

得與之俱生彼且為我亡故吾得與之俱存夫將為

我危故吾得與之皆安顧行而忘利守節而仗義故

可以托不御之權可以寄六尺之孤此厲廉恥行禮

誼之所致也主上何喪焉此之不為而顧彼之久行

故曰可為長太息者此也

按此物此志如淳作比

顏師古作此今從顏注

圣主得賢臣頌 王褒

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羹藜唅糗者不

足與論太牢之滋味今臣僻在西蜀生于窮巷之中

長于蓬茨之下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

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旨雖然敢不略陳愚心而

抒情愫記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

而已夫賢者國家之器用也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

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眾故工人之用鈍器

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及至巧冶鑄干將之樸清水

淬其鋒越砥斂其鍔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篲汜

畫涂如此則使離婁督繩公輸削墨雖崇臺五層延

袤百丈而不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駑馬亦傷

吻敝策而不進于行胸喘膚汗人極馬倦及至駕嚙

膝驂乘旦王良執靶韓哀附輿縱馳騁騖忽如景靡

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

一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故服絺绤之涼者不苦

盛暑之郁燠襲貂狐之暖者不憂至寒之凄愴何則

有其具者易其備賢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內

也是以嘔喻受之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夫竭智附賢者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必樹伯跡昔

周公躬吐握之勞故有圄空之隆齊桓設庭燎之禮

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觀之君人者勤于求賢而逸于

得人人臣亦然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

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

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

百里自鬻寧子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

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則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

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蹺而享膏粱

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

圣智之君而后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冽風龍興而

致云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

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圣俊乂將

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

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布列聚精會神相得益章雖伯

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故圣

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上

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會論說無疑翼乎如鴻毛

遇順風沛乎如巨魚縱大壑其得意若此則胡禁不

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橫被無窮遐夷貢獻萬祥畢

臻是以圣主不遍窺望而視已明不殫傾耳而聽已

聰恩從祥風翱德與和氣游太平之責塞優游之望

得遵游自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場休征自至壽考無

疆雍容垂拱永永萬年何必偃仰詘信若彭祖呴噓

呼吸如喬松眇然絕俗離世哉詩云濟濟多士文王

以寧蓋信乎其以寧也

演連珠 晉陸機

臣聞日薄星回穹天所以紀物山盈川沖后地所以

播氣五行錯而致用四時運而成歲是以百官恪居

以赴八音之離明君執契以要克諧之會

臣聞髦俊之才世所希乏丘園之秀因時則揚是以

大人基命不擢才于后土明主聿興不降佐于昊蒼

屈突通尉遲敬德張公謹傳后合贊  唐書

屈突通盡節于隋而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

兩君而無嫌也敬德之來太宗以赤心付之桑蔭不

徙而大功立君臣相遇古人謂之千載顧不諒哉投

幾之會間不容穟公謹所以抵龜而決也

房杜傳贊 同前

太宗以上圣之才取孤隋攘群盜天下已平用元齡

如晦輔政興大亂之余紀綱雕弛而能興仆植僵使

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雖數百年猶蒙其功可謂名

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跡逮不可見何哉唐柳芳有

言帝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而房杜讓其

直英衛善兵而房杜濟以文持眾美效之君是后新

進更用事元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

令名者諒其然乎如晦雖任事日淺觀元齡許與及

帝所親款則謨謀果有大過人者方君臣明良志囗

議從相資以成固千載之遇蕭曹之勛不足進焉

段平仲傳贊 同前

君有常尊臣有定卑自然之勢也然臣不自通于上

君不降而逮諸下則治不得成而功不彰反是而天

下之務粲焉幾矣德宗察察欲折伏臣下自為聰明

而治愈疏段平仲一忤上倉皇失對而猶以取名何

哉下知所職而上喪其所以為上也故圣王屈己從

諫君臣兩得其美知道之本歟

君臣同德賦 闕名

曰若稽古巨唐累圣重光盛烈貫于千古英聲超于

百王爾乃群瑞呈祥眾靈囗慶神降休祉天垂寶命

鳳箓于是薦臻龜書以之迭映萬姓忻東戶之日一

人奏南風之詠至矣哉媺無德而稱焉臣聞非常之

主必有非常之臣是以元凱升而唐德茂稷用而

虞化淳武丁夢征兮求版筑之士文王卜兆兮得垂

釣之賓豈直星精之誕方朔維岳之降甫申故能殷

周嘆其多士皇漢歌其得人亦有九合稱齊三分號

蜀猶傳善政尚留芳躅方鴻翼以濟時比魚水而敦

俗誠小國之邊鄙亦順時而自足豈若我圣明之有

天下也六合以為家籠八荒而建國既垂拱而敷

化諒偃兵而興德為百代之規模立萬邦之軌則于

是大君端冕而多暇群臣奉職而有方巍巍蕩蕩濟

濟鏘鏘咸有一德視人如傷夔龍在位鹓鷺成行君

臣同德而均美圣母臨人而永昌豈徒超五臣而逾

十亂固將六五帝而四三皇小臣微淺才智疏越濫

吹紫庭獻賦絳闕敢同輿頌竊為歌曰元首明哉股

肱良哉盛德至矣大業廣矣我一人兮化無窮臨萬

國兮道既融同心同德君圣臣忠子子孫孫永代克

賜劉基歸老青田書 明太祖

朕聞古人有云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

其名爾劉基括蒼之士少有英名海內聞之及元末

群雄鼎峙熟辨真偽者誰歲在戊戌天下正當擾亂

之秋朕親率六軍下雙溪而有浙左獨爾括蒼未附

惟知爾名耳吾將謂白面書生不識時務不久而括

蒼附朕已還京何期仰觀俯察獨斷無疑千里之余

兼程而至謁朕陳情百無不當至如用征四方摧堅

撫順爾亦助焉不數年間天下一統當定功行賞之

時朕不忘爾從未定之秋是用加以顯爵特使垂名

于千萬年之不朽囗歸老于桑梓以盡天年何期禍

生于有隙致使不安若明以憲章則輕重有不可恕

若論相從之始則國有八議故不奪其名而奪其祿

此國之大體也然若愚蠢之徒必不克己將謂己是

而國非卿善為忠者所以不辨而趨朝一則釋他人

之余論況親君之心甚切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惡

言不出口者歟卿今年邁居京數載近聞老病日侵

不以筋力自強朕甚憫之于戲禽鳥生于叢木翎翅

干而揚去戀巢之情時時而復顧禽鳥如是況于人

乎若商不亡于道官終老于家世人之萬幸也今也

老病未篤可速往括蒼共語兒孫以盡考終之道豈

不君臣兩盡者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个旧市| 安乡县| 夏津县| 台南县| 龙州县| 老河口市| 新干县| 正宁县| 岳池县| 江阴市| 永年县| 抚宁县| 紫阳县| 滨州市| 班戈县| 鄢陵县| 东平县| 鄂尔多斯市| 涟水县| 新晃| 仙游县| 泸水县| 珠海市| 门头沟区| 曲周县| 嘉义县| 邹平县| 五大连池市| 武冈市| 襄樊市| 舒兰市| 长宁区| 资兴市| 新建县| 清苑县| 梅河口市| 南通市| 右玉县| 八宿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