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 南平縣志
- 吳栻
- 4963字
- 2016-01-04 09:59:23
中流黑浪盤歸棹,白日青溪走巨鰲。莫更臨風時把酒,閩中征調正嗷嗷。
其 三
畫棟飛甍俯逝川,九峰山色正蒼然。江湖招我千尋攬,霄漢親人尺五天。
風雨綠林驚旅舶,沙場白骨損炊煙。座中亦有從戎客,一笑相逢說去年。
其 四
諸峰不斷舊時青,劫火乾坤無暫停。剩水殘山存勝概,棟云簾雨護精靈,
健兒歸牧來城外,孤鶴排空下遠汀。薄暮舟人催解纜,落霞秋色晚冥冥。
道南祠
明蘇章
黍稷馨香拜廣廷,古今公論付諸經。若非載道來伊洛,安得傳心到考亭。
經世可堪逢叔季,濟生寧止用參芩。北山絕頂懸祠廟,遺像堂堂肅典型。
偕陳僉憲謁道南祠
明龐泮
道南祠下挹清秋,山自巑岏水自流。此日望風還列拜,當年立雪與誰游。
圣朝有典崇千祀,廟貌何人被七旒。直欲躋攀窮目力,考亭只此白云陬。
登四賢祠
徐 即
閩海山川此上游,千年學脈四賢留。南來吾道傳心印,虛過一生愧汗流。
未發直教看氣象,大成還擬接尼邱。夜深坐看寒潭月,劍氣依然貫斗牛。
登延津百角樓
釋智永
嵯峨百角傍江干,獨跨山城亦壯觀。樓閣尚留唐日月,威儀猶見漢衣冠。
接天煙浪神書幻,抱閣溪流玉帶蟠。徙倚不知歸去晚,津頭劍氣逼人寒。
祭李先峰
鄭泰樞
巍然高閣祀忠勛,主祭豈期屬廣文。常把瓣香尊至圣,可無杯酒奠將軍。
名垂百角樓前石,氣肅雙龍浦上云。郤怪張雷無別廟,空山如火日氤氳。
七月十九日潘景塘置酒明翠樓上同尹莞石楊鳳池午集
明管大勛
官舍青山忙里過,偶逢佳客興如何。羈迷歲月蹉跎甚,搖落江湖感慨多。
絕景飛云空世界,上方晴日蔽煙蘿。高懷此際相和切,隱水漁舟也放歌。
即日次管暮云韻
明尹瑾
皂蓋團云小寺過,風流聯騎有陰何。清秋出郭塵緣少,久客登山野興多。
幾處樓臺沖暮景,萬家煙火隔藤蘿。憑高意氣驅今古,滿院清風白雪歌。
明翠閣
清朱韶武
高閣插漢繞朱欄,穿過疏林曲磴盤。一片白云歸岫暗,數聲紅葉落江寒。
漁歌斷續秋風亂,雁影橫斜夕照殘。郤擬閑身留客宿,月明攜酒與僧歡。
延平書院
明魏瀚
曾向遺編味至言,鐔津今日泝淵源。百年興廢祠堂在,千古儀型繪像存。
新樹竹梧期集鳳,舊題風月想聞猿6。九峰蒼翠無邊趣,收拾都歸在一軒。
延平書院
明羅璟
道學淵源系我思,九峰山下拜遺祠。高山流水千年意,秋月冰壺百世師。
像設儼然如靜坐,心傳卓爾見深期。充融經濟誰偏識,祗有當時弟子知。
延平書院
明韓紹宗
五星奎聚應昌期,一代儒師眾所依。窗外江山曾聽講,劍中草木亦增輝。
數椽舊屋云猶護,半畝荒池月自歸。不有真傳留晦老,誰人定得是和非。
延平書院
明陳錫
講堂高倚九峰青,千古吾人仰德馨。圣域微言承統緒,冰壺秋月想儀型。
中興豪杰功勛啟,俗學塵勞夢寐醒。瞻拜遺容訪遺跡,風雩橋上不勝情。
延平書院橫翠樓
明俞廷芳
先生危坐讀書樓,詣極探玄7到白頭。一浚淵源承道統,幾從邱壑味川流。
不求聞望如司馬,自抱純誠繼伯牛。千載斯人安可作,登臨吊古不勝愁。
前 題
明周孟中
千古清風江上樓,九峰紫翠滿樓頭。道南師友真三杰,人物乾坤第一流。
授受已知窮畫像,行藏何用喻犧牛。愚蒙自顧生來晚,墜緒茫茫不盡愁。
前 題
明毛伯溫
九峰高處此書樓,濟濟衣冠到上頭。一脈延平開戶牖,千年洙泗共源流。
明時理學昭星日,宋室奎光射斗牛。再拜祠前勤仰止,歲華駒隙使人愁。
前 題
明吳昂
不為尋芳上翠樓,將窮活水到源頭。延平下啟新安派,伊洛上承洙泗流。
天際絪缊飛野馬,竅中混沌鑿金牛。晚生鉆仰無容力,瞻拜徒懷墜緒愁。
前 題
明陳山
九峰橫翠映高樓,吟倚西風最上頭。師友淵源承道統,江湖詩酒總儒流。
雙溪波浪沖閩越,萬丈龍光射斗牛。詣極探元人不見,夕陽芳草不勝愁。
題延平書院光風霽月亭
明王公濟
擾擾紅塵一水間,那知幽徑掩柴關。泉瀠翠竹有深處,人共白云相對閑。
便掃丹軒留夜月,莫令歸鶴怨孤山。此心不系渾無定,何必靈丹煉九還。
客中憶延平七首
明劉璋
濫竿京國宦情灰,遙想家鄉日幾回。二水合流趨海去,九峰飛翠過溪來。
尋芳野寺多逢雨,劚筍深冬半破苔。最是元宵風景好,花燈萬朵鬧樓臺。
別卻家鄉四十年,一回憶著一欣然。半溪月照啼猿樹,百丈人牽上瀨船。
僧舍開門修竹里,文峰滴翠落霞邊。延平自古稱鄒魯,道學淵源仰四賢。
城樓一眺景多奇,面面芙蓉山四圍。水漲斷橋人怯渡,云巢深樹鳥知歸。
澄潭劍氣沖星斗,遠寺鐘聲隔翠微。我欲買舟尋舊隱,寄言鷗鳥莫驚飛。
每接鄉人款我扉,因詢鄉曲久徘徊。日斜溪上客帆宿,風滿樓頭山雨來。
萬壑有泉皆稻熟,四時無日不花開。怕談正統終年事,烽火通霄畫角哀。
城鎮東南氣勢雄,地靈人杰古今同。山來四野飛丹鳳,橋跨雙溪臥彩虹。
結屋半依榕影里,行舟多在浪花中。延平書院龍津渚,夜夜文光燭太空。
二水奔流合劍溪,溪頭樓閣瞰沙堤。灘聲入夜雷霆斗,山勢凌空星斗低。
盧橘炎風林下熟,鷓鴣春雨竹間啼。仙亭聞說仙人在,愿借蓬萊一鶴騎。
山郭千家坐翠微,杏花時節雨霏霏。月沈劍水醒龍夢,云起仙亭伴鶴飛。
十里灘頭翻雪浪,萬年枝上駐春暉。何時得遂休休去,覓取鷗波舊釣磯。
延平城詩
劉 璋
突兀孤城石作梯,酒簾搖曳路東西。一番白雨漲溪壑,兩岸青山啼竹雞。
榕徑陰森疑晝晦,筆峰高8拔覺天低。莫愁衰老無筋力,欲上仙亭散馬蹄。
寶章閣
明蘇章
杰閣崢嶸卷上簾,翚飛高接九峰尖。便從河漢捫奎宿,先向蓬瀛見海蟾。
遺構百年新棟宇,賜書萬卷舊牙簽。秋堂風露9涼如洗,齋沐虔誠祀事嚴。
延平改建學宮于城外,以舊址作察院,按部首臨其地,偶詠。
關中楊九澤
鐔城氣運久知回,已化黌宮作憲臺。圣道行時王道合,文星明處法星開。
雨馀尚覺芹香裊,風動俄驚豸繡來。規制總教仍舊貫,天然穹勢自崔嵬。
延平院中獨坐
楊九澤
孤身萬里寄空堂,迸絕塵襟晝漏長。一曲晚煙春樹渺,半簾斜日暮云黃。
鶴穿松徑沾清露,鳥宿花叢帶野香。回首鄉關何處是,樓臺鐘鼓自微茫。
在京送人還延平有懷四賢先生祠
明徐階
道南祠屋郡城西,三載神游路不迷。江閣抱云春獨臥,石壇乘月曉誰躋。
新移徑竹知猶短,舊植庭松想漸齊。頭白擬終供灑掃,結廬常對九峰棲。
無量寺南峰凈室詩
明謝肇淛
路轉南峰結草庵,嵩邱蘭谷老瞿曇。片云茅屋三更雨,流水繩床五尺龕。
問法有時過鷲嶺,漱流長日到龍潭。禪心定后無人會,處處香風度石楠。
九峰月朗
明吳恭
中天鬱秀擁嵯峨,海上紅云捧素娥。九迭翠屏齊岱岳,一輪金鏡照山河。
豈無才子思攀桂,亦有樵夫坐爛柯。安得太清呼李白,將船載酒共高歌。
三寺云深
明吳 恭
南阜連云特地青,招提森列梵王城。雨馀殿影參差見,月落鐘聲取次鳴。
石上暫留祗10樹濕,檐11端長宿衲衣清。老僧盡日堪怡悅,想與無心絕世情。
前 題
楊德政
諸天深隱萬山重,處處閑云盡日封。上界煙消時見塔,下方風靜只聞鐘。
爐香暗引銜花鹿,潭水長留護法龍。縱有松關開覺路,塵沙那得幾人逢。
龍津春浪
吳恭
紫氣南騰貫斗牛,寰中神物豈長留。昔人并鶴來金闕,此地雙龍臥碧流。
濁浪排空春浩浩,神光拔地夜悠悠。何當探取津中物,環佩乘風上帝州。
猿洞秋風
吳 恭
猿穴巢居小洞天,商飆動地思凄然。夜長失伴呼秋月,果熟將兒坐暮煙。
樵徑積紅飄落葉,石橋嗚玉瀉流泉。李公祠宇今猶在,千古令人仰昔賢。
中巖瀑布
吳 恭
銀河垂地三千尺,掛在中巖石壁端。瀑布倒懸秋色凈,雪花飛墮曉光寒。
谷深信有神龍蟄,歲旱寧憂海水乾。更欲攜琴來此處,擬邀莊子共盤桓。
黯澹洪濤
吳 恭
鐔津東北水縈回,十里灘聲勢若雷。水面洪濤飛浩蕩,江心怪石起崔嵬。
浮沉絕類汾陰鼎,出沒猶疑滟澦堆。千古溪聲12流不盡,前舟初過后舟來。
梅山朝旭
吳 恭
玉樹橫斜第一峰,金烏浴海涌微紅。雙溪城郭煙霞上,萬戶樓臺錦繡中。
玉漏謫殘喧奏角,禁門方啟罷鳴鐘。何郎東閣多詩思㈠,應與揚州興味同。
衍麓晴霞
吳 恭
層巒如嶂翠交加,五彩輕浮散落霞。貝闕初張云母錦,丹床細碾玉爐砂。
紫崖點雪棲歸鶴,碧樹殘陽叫亂鴉。應有朱顏長服食,白云深處到仙家。
八景回文
僧能持
重迭九峰當月明,徑三三寺晚云橫。曈曈日影梅山曉,歷歷巖泉雪澗清,
風攪龍津溪滾浪,霧藏猿洞夜聞聲。洪濤黯淡煙回棹,霽景新霞衍麓晴。
冷風閣
明劉璋
九峰佳處老君臺,風景撩人不易裁。野鳥啁啾弦管弄,云山黯淡畫圖開。
鶴留客夢橫江去,水泛桃花出洞來。自是仙家在塵世,何須弱水問蓬萊。
沂泉曾某冬日同心齋晴岡二寅丈,游元妙閣,酌樓中,次心齋韻。
傲吏尋仙暮倚樓,仙人縹緲碧空秋。孤霞飛閣橫吹笛,淡月鳴鐘落釣舟。
二水綠縈丹灶靜,萬峰青繞酒杯愁。掀須我亦瀛洲侶,肯放塵埃到白頭。
大忠祠詩
張 程
航海當年事已危,猶將忠憤誓王師。程嬰只為孤兒在,諸葛空成八陣奇。
怒雨春深愁奠斝,狂風夜靜肅靈旗。傳聞龍劍能飛躍,不與英雄助斬魑。
閩廣原無百二形,成田旅眾慟孤臣。千金欲散酬誰死,一脈猶存肯自湮。
食鼠張巡惟報國,牧羝蘇武幸還身。捐軀未盡啼鵑血,遺恨山頭照野磷。
金甌萬里付斜暉,國破何心廟貌巍。使魯空傳爭問鼎,哭庭誰為賦無衣。
漸看赤幟趨南盡,不見黃冠自北歸。寂寞故園喬木改,傷心惟有暮云飛。
前 題
張 恒
時聞陽九厄群陰,大廈將傾雨雪深。雙劍未能伸浩氣,孤忠空復嘔丹心。
當年和議成癰潰,此日賢勞付陸沈。回首不堪頻極目,追思往事淚難禁。
前 題
清龔貞
長松修竹翠陰陰,峻嶺祠堂云護深。南渡衣冠空疾首,北行山水總傷心,
旆旄正氣風雷動,杳藹忠魂星月沈。回首一時同志士,鯨鯢催浪恨難禁。
吟冷風閣
明朱韶武
仄徑多年碧蘚封,徐行不用倩孤筇。青歸處處春前樹,翠滴層層雨后峰。
新霽漁舟閑曬網,荒涼仙觀不聞鐘。憑君莫減登臨興,此地由來有臥龍。
前 題
何 蘭
一帶高峰九迭青,元都俯瞰碧溪汀。玉臺護法龍津劍,金宇書符鳥篆經。
上帝高居云自接,仙人長往戶常扃。擬招羽客參無始,斷鼓零鐘亦杳冥。
三千八百坎
王際
峻削巖靈氣通,橫斜古道逼高崧。初沈落日千山雨,亂卷浮云滿樹峰。
放眼高天垂宇闊,振衣峭壁世緣空。何須謝眺驚人句,一嘯聲傳萬谷中。
游金斗山
王際
古殿金臺踞絕巔,登臨有興獨居先。暮云初起橫連壑,斜日馀暉直射川。
放出胸中無限地,到來此處別開天。同人不用催行急,歸去應須月滿船。
登延平明翠閣
清林長楠
策杖重尋明翠閣,凌虛突兀壯西甌。九峰羅列窗前現,二水平分檻外流。
寒逼魚龍星影動,氣沖霄漢劍光浮。放寬眼界開懷抱,長嘯一聲天地秋。
登劍津明翠閣
清林遂
嵯峨高閣枕山巔,極目蒼茫思渺然。有客題詩青石壁,何人倚劍白云天。
峰依雙塔孤城迥,地劃三溪一水連。試憶化龍今古事,荒涼落日起秋煙。
登劍津城樓
清丁
澄潭龍老已千秋,夜夜寒光動斗牛。有客攜琴瞻碧漢,何人說劍向滄洲。
孤城削壁全臨水,八面無山不到樓。取次高懷生遠趣,一聲長嘯起驚鷗。
延平城樓
清李開葉
虎崌峻嶒此一關,建瓴高屋俯千灣。歸云峽口三溪水,橫翠峰前百丈山。
忠定滴來官舍冷,龜山老去講堂閑。垂虹閣向龍津倚,燭漢星光隱照顏。
文昌閣
清張為經
臨軒四望野云浮,山色參差入畫樓。一帶人家沿岸住,數行帆影傍溪流。
幽林鳥語來僧舍,高閣鐘聲送客舟。咫尺延津明日事,沈吟此夕臥江頭。
大忠祠
張秉誠
開府猶圖挽落暉,那知時與志相違。全家殉義間關日,一死成仁慷慨歸。
正氣不隨山色改,忠魂長逐劍光飛。五坡襲執人何在,信國高名久愈輝。
宿南峰寺
朱韶武
水繞山回萬木叢,南峰寺隱翠微中。客穿修竹衣沾綠,僧度斜陽頰映紅。
月影暫停聞吠犬,鐘聲欲斷雜鳴蟲。藕花池畔傳清磬,塵夢醒時課未終。
游蓬13萊限韻
陳 彬
登臨身立萬山巔,處處峰頭看了然。擴我襟懷添逸興,留人松竹綴題箋。
白云深鎖僧尋寺,紅杏爭開客憶年。鐵筆已無空悵望,惟留勝跡不留仙。
化劍閣
何 蘭
斗間紫氣原神物,一躍溪流不可尋。遂使關津皆號劍,更將州郡亦名鐔。
時清魑魅窺人遠,歲久蛟龍入窟深。莫謾登臨訪遺跡,風帆沙鳥只如今。
前 題
施開治
崔巍杰閣倚山阿,石磴陰回掛薜蘿。每到登樓情未已,常憐神物世無多。
茫茫獨攬西收日,滾滾惟聞東逝波。安得潛鱗一再起,攜云挈雨此中過。
南峰方丈次壁間韻
施開治
入山門情自別,滿腔俗慮一齊刪。數間矮屋可容膝,四面疏窗好看山。
菊剩馀葩留客醉,楓翻紅葉上僧顏。連朝信宿緣何事,煙景羈人不遣還。
化劍閣
官志涵
夾城溪水迸東流,潭上煙光劍氣浮。應有精靈在天地,卻留風景與林邱。
重巖霧影常迷浦,鎮日濤聲自撼樓。神物出來從未試,不知會合果何求。
王臺舟中
官志涵
火云層迭聳奇峰,西去舟迎日色紅。應有石淙安幾席,哪無云路破樊籠。
山將暑氣常為雨,樹散繁陰不動風。獨喜隴田新稻熟,飯香細細出蘆叢。
樟湖坂寺雨
清楊桂森知縣云南
香林花雨透禪居,滴到心庚翳盡除。飛檻痕添寒竹瘦,垂檐聲送夜鐘疏。
濟人有意功歸實,潤物無聲法是虛。溪漲寬來一航渡,相看魚樂自如如。
寺 茶
楊桂森
敢言羹鼎仗梅和,一串新且辨訛。如我性情淡處有,似君滋味苦中多。
泉飛蟹浪燃云竹,月浸蟬膏吸露荷。料得午耘渴也甚,愿將清飲潤農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