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宋大儒李延平先生墓
楊桂森
千載道脈系,隆邱宿草蕪。我來肅瞻謁,灑落仰規模。林泉湛明月,精粹澈冰壺。理奧在日用,平實得工夫。紫陽聚沙雨,先生德不孤。綿瓞守遺硯,眴眄鳳岡梧。
蚤起率成一首
陳國玙
早起兀然坐,晨光疏牖侵。好鳥拳枯枝,弄舌傳清音。香殘冷睡鴨,弦松閣瑤琴。梅花夜來夢,冉冉香留衾。靜習養元氣,悟徹讀書聲。一室有馀樂,俯仰空古今。
謁鄧拼櫚先生祠先生名肅,字志宏。宋左正言,讀書沙縣之栟櫚山。
陳國玙
先生宋名儒,讀書少穎悟。所志在圣賢,不肯泥章句。纂述有萬言,載筆如鐵鑄。明體乃達用,惜哉時莫遇。大勢不可為,宋室將南渡。花石貢東南,陳詩道民苦。寇賊日猖獗,舉朝盡驚顧。鼓角逼南州,金繒出內庫。先生居諫垣,兩月二十疏。折7檻殿廷呼,真聲天下著。慷慨厲風節,以此遭眾妒。退居屋一椽,白云共朝暮。純孝鄉黨稱,至性由天賦。瑞氣藹門庭,靈芝產無數。昔聞忠定公,被謫經其路。宋丞相李綱倡和宿梅齋,先生別業兩人話心素。鑿石引泉來,聞鐘踏月去。游眺共一邱,歲月知幾度。目為小武夷,真得山中趣。我今覓叢祠,荒徑隨樵步。孤峰峭插天,怪石寒團霧。俎豆巍然存,幸與先生晤。古碑剔藤蘿,讀罷愈思慕。七百有馀年,正氣猶如故。半壁宋江山,杜宇啼何處。黯黯六陵煙,不見冬青樹。惟有此栟櫚,慘碧含秋露。
擬蔡君謨題延平閣步原韻
陳國玙
乘興上高閣,日出萬山赭。春水綠粼粼,估船順流下。瀑布劈空飛,疑是天河瀉。眾峰奔復回,其8勢如勒馬。俯視萬人家,水光寒浸瓦。如此好山川,化工難陶冶。詩筆斗險幽,欲待浪仙賈。有客想梯青,寒星摘一把。憶昔化龍劍,對月空舉斝。潭深不可窺,使我古愁惹。隔水接虹橋,近城復近野。呼龍起長津,霖雨能飛灑。
宿建溪驛讀陸放翁雨夜感舊詩即次其韻
前 人
亂犬吠殘垣,饑鼠嚙破壁。百里暫辭家,風景異疇昔。冷雨坐深宵,愁宿建溪驛。看書眼麻茶,倦向枕頭擲。笑我似飛鴻,到處雪留跡,百蟲怨天明,一燈如豆碧。功名百不就,何苦徒役役。桃李園中花,醉月念前夕。
花朝后一日游九侯山
前 人
春草綠芊綿,春光艷羅綺。大塊有文章,煙光殊足喜。行樂須及時,招邀二三子。聞說九侯山,林壑為尤美。一葉泛扁舟,諸峰望尺咫。溪面綠波平,頃刻達山趾。蟻旋上高峰,石尖路齒齒。樵徑白云深,蒼苔滑難履。日暮到寺門,掃云坐石幾。殘陽下嶺西,眾壑凝紅紫。泉聲鳴碎琴,冷冷聽彈指。古洞邃而幽,疑是鑿神鬼。講學憶五儒,煙蘿沒舊址。山中石洞為五儒讀書處更步天梯上,縱目一千里。天風吹客衣,海濤震人耳。少焉明月生,萬峰涼浸水。我覽名山多,如此真有幾。寺門聯有如此名山能有幾句僧房假一宿,盡把塵心洗。曉起下山來,徘徊情未已。幾日夢魂縈,猶在空山里。
【校】1.玄學:原本作“元學”,今據改。
2.玄:原本作“元”字,今據改。
3.博:原本作“傳”字,今據改。
4.都:原本作“部”字,今據改。
5.薛:原本作“癖”字,今據改。
6.綠:原本作“緣”字,今據改。
7.折欄:原本作“析”字,今據改。
8.其:原本作“具”字,今據改。
五 律
挽吉溪吳助教二首
宋羅從彥
室富真儒業,門多長者車。明經方教子,得第已榮家。性守仍知分,天然不愛奢。百年成古昔,行路亦咨嗟。
其 二
新生夸躑躅,舊德嘆凋零。冷帶商巖月,光凌處士星。布衣難得綠,白首易窮經。追想今何在,溪流對洞庭。
翠云巖次陳默堂韻
宋羅從彥
濟具游丹洞,穿林惹翠云。邇來多野趣,殊覺少塵紛。笑口花迎客,臨巖鳥喚群。真機皆自得,此道與平分。
和靜庵山居自詠
宋李侗
勝如城市宅,花木擁檐前。一雨曉時過,群峰翠色鮮。采荊烹白石,接竹引清泉。車馬長無到,逍遙樂葛天。
簡霄黯淡寺倡和志別兼送林御史次韻鐫石
青山當岸立,孤寺倚江開。樹色晴含雨,灘聲晝隱雷。漁樵清俗慮,煙水1渺孤懷。多餞兼難別,分舟苦暮催。
甕 薺
宋李侗
憐君真率意,清白出天然。性定馨難變,身藏味始全。能添高士供,偏助野人筵。堪嘆豪家子,珍饈空薦鮮。
泊舟劍津
宋劉子翚
莽莽荒茨岸,回回亂石灘。雨寒收市早,風急泊舟難。寓縣兵猶斗,乾坤網正寬。殷勤屬龍劍,莫久臥波瀾。
【注】㈠ 劉子翚:宋,崇安人,以蔭判興化軍,講學不倦。
挽李延平先生三首
宋朱熹
河洛傳心后,毫厘復易差。淫辭方眩俗,夫子獨名家。本末初無二,存亡自不邪。誰知經濟業,零落舊煙霞。
聞道無馀事,窮居不計年。簞瓢渾謾興,風月自悠然。灑落濂溪句,從容洛社篇。平生行樂地,今日但新芊。
歧路方南北,師門數仞高。一言資善誘,十載笑徒勞。塹板今來此,懷經痛所遭。有疑無與析,揮淚首頻搔。
滴水巖
明方萬
丹澗何年辟,靈奇自昔名。龍蟠雨不斷,鶴化月空明,光映云霞色,虛傳鐘磬聲。石床如可借,長此學無生。
黯淡灘
明汪文柏
閩南灘五百,涉此險尤多。忽濺眉間雪,重騰水一梭。乾坤何逼仄,忠信亦風波。不盡思親淚,歸云冷舊窩。
詠溪源
明吳珙
出郭事幽尋,盤桓入碧林。晴嵐侵袖濕,空翠落庭陰。深澗凝寒雨,鳴蟬韻玉琴。夜涼虛籟寂,偏契靜中心。
游溪源庵三首
明謝良琦
驅車度危磴,循水問溪源。峰轉寺當徑,堂開山在門。暮云秋樹老,返照市煙繁。好是閩中地,惟愁聞夜猿。
四面嵐光入,人如坐畫屏。流云過水白,空翠撲簾青。策杖尋茅屋,吟詩寄草亭。斯游信奇絕,斟酌問山靈。
亂峰紆鳥道,深澗俯禪扉。盡日聞流水,巡檐看落暉。客心逢寂寞,秋色正霏微。薄暮攜壺坐,相期待月歸。
【注】㈠ 謝良琦:明,全州人,崇禎舉人。
謁延平李先生祠
明徐渭
祠下風來好,單衣行暮春。杏花鏗爾瑟,桕樹灑然身。默坐澄千慮,傳燈與一人。自慚何所似,馳馬醉歸頻。
祀道南祠值晴有感
明彭城
凌晨舉時祀,廟貌喜尊崇。宿霧連天白,晴云出海紅。萬山開俎豆,二水協絲桐。宋世鳴吾道,鐔南見四公。
吉溪山亭二首
明游居敬
如何吉溪上,綠野儼神仙,天雨增溪響,人閑好榻眠。白沙圍茂竹,青岸渺平田。尚記兒童日,猶看漁釣竿。
制額題儀鳳,摳衣有巨公。輪轅稀俗客,池樹俯鮫宮。插架書簽舊,趨朝寵澤隆。閑來一佇望,蔭日有丹楓。
觀物園四首
明黃焯
投歸謝拘檢,酒力控詩懷。自覺春無限,誰知生有涯。鶯花尋黨與,山水便同儕。煞有棋枰興,還堪幾陣排。
小園時散步,久矣壯心降。洗竹穿花徑,觀魚過石淙。一經秋著耳,漸覺影橫窗。幽事真吾事,閑人似不雙。
棹歌尋舊興,更上散人舟。不惜新紋破,應耽野色幽。乾坤留眼孔,日月任沈浮。一笑出塵外,林園乃善謀。
散步花邊立,人來笑臉開。評詩翻舊帙,看竹下平臺。管領輕舟興,應從弱柳回。山中快清賞,談笑且銜杯。
【注】㈠ 黃焯:明,南平人,正德進士,歷永州知府。
自延平冒夜雨赴順昌明日泛舟而返俱經王臺
明方豪
一夜延平雨,雞明已渡橋。仆夫泥滑滑,書劍雪飄飄。短世忙何用,多愁醉不消。出門殊自苦,只合老漁樵。
其 二
風雨山行苦,扁舟下劍溪。急流如走馬,亂石類蹲犀。春早梅俱放,天寒鳥不啼。夢回人報午,津吏去前堤。
【注】㈠ 方豪:明,開化人,正德進士,知昆山縣,歷官湖廣副使。
題朱夫子手植雙榕
明胡綸
朱子曾經處,雙榕植道旁。垂陰能數畝,被化即甘棠。偶爾留遺澤,千年結異香。回思風雪里,不改舊蒼蒼。
登將軍閣
明黃起莘
業并凌煙閣,英風拂檻開。孤忠千嶂迥,勁節百川回。芳草王孫怨,曇花老衲培。數聲幽磬里,山色送青來。
前 題
明黃夢瑞
花落春江暮,雕欄四望開。波流忠百折,巖迥志千回。俎豆因風祀,河山正氣培。閑游懷古處,歸鳥帶云來。
延平書院
明黃仲昭
九峰分一脈,遺廟屹當中。橫翠軒猶在,濯纓亭已空。溪山閑霽月,草樹自春風。仙梵爭華侈,傷哉吾道窮。
先生不可作,千載仰儀型。道脈承伊洛,心傳在考亭。池涵新漲綠,碑蝕古苔青。墜緒今誰續,斜陽草滿庭。
【注】㈠ 黃仲昭:明,莆田人,成化進士,授編修。
南峰庵二首
明謝肇淛
路繞菜花行,南峰滅復明。竹成庵有徑,壇迥澗無聲。野色碧際海,山云青壓城。老僧不識客,隨意坐縱橫。
拔地多榕根,盤空幻作門。僧歸板橋月,人語夕陽村。積葉春眠虎,垂藤夜渡猿。興來還獨往,徙倚望黃昏。
【注】㈠ 謝肇淛:明,長樂人,萬歷進士,累遷工部郎中。
詠溪源庵三首
施 中
城西寒澗道,策杖問真源。峽急疑無路,峰回郤有門。鳳冠馀碧落,龍洞杳黃昏。何處來游者,清宵乞夢魂。
野剎依巖穩,軒窗水氣中。天清如見雨,樹靜亦聞風。靈鳥經時變,疏花隨處紅。山僧矜古跡,往往說蕭公。
信宿靈源里,林幽夏亦清。香燈迷晝夜,鐘鼓識陰晴。四塞懸崖削,孤根積石成。鐔南山水窟,寂寞總怡情。
前 題
彭士英
小澗奔流遠,循崖溯水源。千巖迷野徑,萬壑擁山門。浴鷺吟灘急,秋花結子繁。松關仙梵杳,風送一哀猿。
夜色增幽寂,庵前水作嘩。巖棲珠樹鶴,風度戍樓笳。戶寂云隨定,簾開月尚賒。心隨禪境靜,清夢寄梅花。
過羅豫章先生故里
施開治
偶從名里過,惆悵不勝嗟。曲徑白云濕,講堂幽草花。人心不竟死,吾道未云差。覓問前賢后,黃茅三兩家。
九峰月朗
可愛峰頭月,蕭然一望中。月峰相皎潔,今古共玲瓏。在地疏疏白,搖波小小紅。搜詞未帖妥,旦氣生於東。
梅山朝旭
一頂花疑雪,朝曦先為紅。高枝不畏冷,吟閣有香風。曉色煙如篆,晨光吐若虹。山城山可愛,第一是梅峰。
黯淡洪濤
剌剌不停鍧,寒心聽此聲。兩涯石碎硉,一色水崢嶸。晦夜霜長白,晴朝雪更明。伊誰為設險,錐鑿不能平。
大忠祠
曹國楫
信國空開府,孤忠重劍南。天心無可挽,臣事尚能堪。檜柏英風勁,乾坤正義含。千秋遺范在,瞻涕向江潭。
延平郡城
官志涵
城郭臨天末,山川向海東,灘河三峽險,復嶂二淆雄。驛路交沖處,蠻方扼要中。惜無原野富,懷古嘆邠風。
新春劍津發棹
官志涵
山雨猶喧耳,溪風又襲衣。一篙新漲綠,滿網更添肥。劇想謀煙艇,因圖就釣磯。得乘風雨便,看鯉作龍飛。
宿龍德寺
官志涵
梵寺倚音岑,樟楠繞塢深。開軒延竹翠,坐石落花陰。微雨含秋意,空山生道心。留人過信宿,嵐氣滿衣襟。
溪源庵
官志涵
鑿險懸云構,庭軒鳥道通。瀑泉驚驟雨,巖樹送涼風。石壁圍天小,深山欲界空。靈奇傳古跡,何處訪仙翁。
劍化閣題壁
陸大經
萬里同秋日,征人到遠方。但聞新市語,未見舊家鄉。華屋填山密,清流繞郭長。劍津名勝地,憑眺立蒼茫。
夏日喜陳豸石黃朗伯張右宋朱洪載諸公見過
僧智永
有客尋蕭寺,凌晨出劍城。紅塵溪上2斷,孤興嶺頭生。云氣侵衣冷,松風入句輕。冰壺欣對晤,人與月同清。
又同陳昌箕黃朗伯陳伊斐諸公過松門子避暑松門字無量寺中凈室
何處堪避暑,清幽獨此中。瀑飛晴夏雪,山落早秋風。世路白云隔,源流黃葉通。席前峰影綴,新月出溪東。
資福寺幻園詩四首
僧戒文
飄泊疑無地,棲遲托有山。竹深容鳥倦,松靜待云還。潭水深千尺,茅椽窄一間。半生如夢幻,暫得此時閑。
細雨晨初濕,盆花春始栽。土垣猶護草,石徑未成苔。新幛浮青入,寒煙送碧來。柴門無個事,倚杖日悠哉。
萬里南溟鳥,巢林只一枝。雨風差可蔽,飲啄頗相宜。時事誰能料,浮生我自知。此中隨意適,倒影上疏籬。
不擇桃源勝,晴窗掛薜蘿。日長人跡少,夜永月痕多。燕壘泥初迭,蜂房蜜3乍和。偶因桐葉落,點筆興婆娑。
和謝石矅別駕游溪源詩
僧智永
香閣依危嶂,悠然列翠屏。鳥啼千樹碧,人坐數峰青。得句皆春草,無山不幔亭。茲游良不俗,自是慰山靈。
寂歷峰頭寺,藤蘿掩石扉。聊將消白晝,何幸接玄4暉。入竹逢僧話,聞香悟道機。涼風生木末,幾片暮云歸。
梅山晚眺
清李瀾 邑人
目送日西斜,馀輝映處賒。蒼松羈野鶴,紅樹絆飛霞。山白云歸岫,溪溟雁宿沙。沖霄看劍氣,何處覓張華。
游金鳳山
李 瀾
白云隨屐破,金鳳過林逢。影亂花篩日,濤翻風入松。隔溪千迭嶂,當午數聲鐘。山水拚時思,離看是一宗。
【校】1.煙水:原本作“煙冰”,今據改。
2.溪上:原本脫“上”字,今據補。
3.蜜:原本作“螢”字,今據改。
4.玄:原本作“元”字,今據改。
五 絕
題冷風閣望演山
宋朱熹
方舟越大江,凌風下飛閣。仙子去不還,蒼屏倚寥廓。
題劍閣望南山
川流匯南奔,山豁類天辟。層甍麗西崖,朝日1群峰碧。
宿筼筜鋪
宋朱熹
庭陰雙樹合,窗夕孤蟬吟。盤礴解煩鬱,超搖生道心。
憶鄉樂歌四首
宋馮夢得㈠
儂是劍南人,慣識故鄉好。綠葉接紅花,輝映綏安道。
其 二
炎夏天頗熱,儂門對溪住。搖蕩采蓮舟,深處疑風露。
其 三
塞上秋始肅,野草葉葉黃。儂家有菊花,灼灼不憂霜。
其 四
塞北寒氣逼,對火擁毺。猶憶依家里,蓬頭兩夾襦。
【注】㈠ 馮夢得:宋,將樂人,嘉熙進士,累擢禮部尚書。
題梅山畫冊詩
曹學佺
亂山梅花白,看與雪何別。日出不曾消,是花斷非雪。
猿洞詩
明胡瓊
西風正凄惻,古洞夜猿哀。道人不悲秋,好懷常自開。
九峰月朗
明劉璋㈠
月2到九峰上,清光映鬱蔥。廣寒宮殿里,突出翠芙蓉。
【注】㈠ 劉璋:南平人,天順進士,歷戶部郎中,累遷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