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閑談筆記(1)

  • 過眼錄
  • 徐一士
  • 4461字
  • 2015-12-31 11:06:24

清季教官所撰筆記,上期既述《瓜棚閑話》,茲即繼以《閑談筆記》。《閑談筆記》,一冊,凡四卷,米脂高照煦撰,北京斌興書局印。其《自序》云:“予懶學好談,且好取人之談復對人談,更好取人之談不擇人而輒復與談。今年六十矣,愈好談,但好聽人談,往往不能取人之談復對人談,無他,忘矣。尤可怪者,前數十年所談者,尚未盡忘,近一二日所談者,恒覺易忘,因訂此本,命名曰《閑談筆記》,淫媟者不可記,妄誕者不必記,惟取前此之談,以及后此之談,或手書,或面晤,其確實可談者,一一記之,以冀勿忘予所好談者已耳。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初六日,朗軒敘。”

其門人賀錫齡序云:“吾師高朗軒先生,近代教育家也。國朝以科第取士,自開國至今,二百四十年,米邑登甲榜者僅三人。嘉道咸三朝,本省鄉試,六十年不開科,可謂鄙塞矣。

光緒中葉,己、庚、辛、壬、癸、甲、乙,七年之中,捷春闈者五人,至秋闈,則掄元奪魁,接踵相繼,皆吾師及門弟子也。吾師設帳授徒,垂三十年,施教因才,尤善講說,甲申、乙酉主講圁川書院,每登講席,執經環侍之士,室不能容,窗前戶外,側足竊聽者,項背相接,校閱課藝,旁批頂批,指示周詳。游其門者皆爭相砥厲,以故學業精進,日異月新。邊僻下邑,而科名之盛,冠絕一時,非偶然也。吾師所著詩文,久已行世。庚子夏季,自郃陽歸里,以《閑談筆記》相示,記中所志皆陜北近百年內軼聞瑣事,語多淺顯,事皆翔實,先生自敘弁言,謂淫媟者不可記,妄誕者不必記,文藝之緒余,亦可見學術之純正矣。即付梓人,以饗后學。甲午進士湖北即用知縣受業賀錫齡謹志。”

又卷端并有《朗軒列傳》(節錄《陜北獻征》)云:“高照煦,字曉春,別號朗軒,米脂人,同治癸酉舉人,光緒庚辰大挑二等,歷任郃陽、宜川等縣教諭,調署榆林府教授,卒于官,年六十有四。九歲失怙,事母純孝。少家貧,苦志求學,兼設帳授徒,初立私塾,繼主講席,后官司鐸。游其門者,皆交相砥厲,敦品立行。浭陽端忠憫撫陜,聞其名,以學優品粹多士楷模專折奏保,賞加國子監學正銜。遺著有《家乘》、《縣志》、《庭訓》、《塾訓》、《古今詩文集》、《苦口樂言》、《隨談筆記》等書,均為士林傳誦云。 ”(高在宜川,系官訓導。端忠憫之,憫應作敏,端方謚忠敏也。《隨談筆記》當即《閑談筆記》。)其書其人,自道及見稱者如此。

其關于教官之記述,除上期介紹《瓜棚閑話》已錄入一則以資參閱外,高氏以舉人大挑二等用教官,本書卷四記大挑情事云:“國朝定制:會試三次后特設大挑一科,不試文藝,專看像貌,二十人為一挑,挑一等三人,以知縣用,二等九人,以教職用,像貌魁偉者挑一等,其次挑二等。余八人,俗呼曰‘八仙’。余于庚辰會試后,適逢大挑,先期前一日高子佩遣車接余至城內寓所。時伊寓東交民巷,赴挑場較近故也。挑場在東華門內文淵閣,向為禁地。子佩四弟壽卿,時方留京,約定次日為余送場,并借此仰瞻宮殿,余頗以一等自負,戚友中亦多以一等相許。是晚偶得一夢,夢見有人如衙門差役狀,手持紅帖來請余。余問何人相請。答曰:‘子夏。’次早與壽卿兩人同車。行近東華門,余呼壽卿告曰:‘此次赴挑,只能得二等。’壽卿曰:‘子何以知之?’余謂昨有夢兆,以是知之。及入場,余列最末一班,僅余十三人,照例只能挑一等一人。余名次在十一,王大臣將第九名與余兩人,再三衡量,卒將第九名挑為一等,而余竟得二等。挑畢歸寓,壽卿問余得何夢,竟爾神驗。余舉夢告之,并謂早晨醒后,思此夢必與挑場有關系,而苦不得其解。行至東華門,忽悟子夏為圣門文學科,其為學官無疑,然猶非奇也。乙酉八月,余銓得宜川縣,在任十年。丁先母憂,起復后改銓郃陽縣,兩縣皆戰國時西河故地,為子夏當時設教之所,郃陽且有子夏設教石室,為該縣古跡之一,可謂神驗矣。無司夢者,何以數十年之事竟以一夢兆之;有司夢者,何不竟實言相告,而故為隱謎,使人事后方曉,是真不可思議也。”可作談大挑故事之資料。大挑以貌取人,高氏以狀貌自負可列一等,而竟列二等者,以排入十三人之末班而致吃虧也。使此班僅多一人而為十四人,則可挑一等二人矣。(二十人一班,八人見擯,俗所謂八仙,挑時王大臣先將八仙剔出。高氏鄉前輩一代名臣之閻敬銘,即嘗以貌陋而居八仙之首。李岳瑞《春冰室野乘》云:“朝邑閻文介公敬銘,狀貌短小,二目一高一低,恂恂如鄉老。未第時,嘗就大挑,甫就班跪,某親王遽抗聲曰:‘閻敬銘先起去。’公深以為恨,常慨然嘆曰:‘一歲三落第,而會試不與焉。’蓋公于是歲試中書教習皆被擯也。其后入翰林,改官戶部,胡文忠奏調總辦東征糧臺,疏中有‘閻敬銘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之語。 ”亦名人軼事之可述者。

至有體貌魁偉而落選,則或委之于命。陳恒慶《諫書稀庵筆記》云:“清代舉人赴大挑場,王大臣司之,舉人身軀偉大者挑一等,作知縣,中人者挑二等,作教職,身體卑瑣者則落挑,此顯而易見者也。某年大挑時,有山東某舉人,人如曹交,竟落大挑。其人憤甚,俟大臣事畢登輿時,攔輿詰之曰:‘大挑以何者為憑?’大臣知其為落挑負屈者,高聲應之曰:‘我挑命也。’舉人無言而退。”此項相傳之笑柄,可與嘲某主司之試場諧聯“爾小生論命莫論文,碰;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抽”合看。挑場中身軀高大者占便宜,惟仍視狀貌如何。某筆記云:“昔青縣有金孝廉者,貌極丑,五官布置皆失其所,見者咸笑而不敢正視也。及入大挑場,某王首拔為一等。一時諸公卿相顧錯愕。王曰:‘勿訝,是人膽量可嘉。 ’眾問故,王曰:‘是人如此面目,而敢入挑場,非有姜維之膽,胡克臻此。 ’”尤足捧腹也。)科舉時代,多言夢兆,高氏所云夢境巧合,亦其一也。宋人記載中,有與高氏所云極相類者。費袞《梁谿漫志》云:“京師二相公廟,世傳子游、子夏也,靈異甚多,不勝載。于舉子問得失,尤應答如響,蓋至今人人能言之。大觀間先大父在太學,有同舍生將赴廷試,乞夢于廟,夜夢一童子傳言云:‘二相公致意先輩,將來成名在二相公上。’覺而思之,子游、子夏,夫子高弟也,吾成名在其上,必居巍科無疑,竊自喜。暨唱名,乃以雜犯得州文學,大憤悶失意。私念二相公之靈,不宜有此,沉吟終夜,忽駭笑曰: ‘《論語》云文學子游、子夏,今果居其上乎?’詰旦以語同舍,皆大笑曰:‘神亦善謔如此哉。 ’”其“文學”字面,巧合尤甚,惟高氏歷官之所,更多一層關合耳。(舉人大挑二等,應選教諭,例得兼選訓導,仍留教諭資格,故高氏在宜川訓導任丁憂,起復后得選郃陽教諭。)又卷二云:“去年戊戌赴同州府送考,遇潼關廳訓導張晨嵐。盩厔人,歷署多處。……曾述有教官十得字、十不得字兩歌,可資笑柄,亦可作烔戒。予與之同寓,因請其誦念多番,始能謹記,其《得字歌》曰:一品官前坐得,兩回丁祭辦得,三年考試盼得,四等秀才打得,五品升銜加得,六旬太太苦得,七品縣印代得,八條臥碑記得,九兩齋夫扣得,十分將就算得。

《不得字歌》曰:一條腿兒跪不得,兩個伙計妒不得,三尺刑罰用不得,四季衣服論不得,五路通詳發不得,六十秀才打不得,七品縣印抗不得,八股文章荒不得,九叩禮兒免不得,十分講究算不得。

原是‘兩個伙計合不得’,合改作‘妒’,意似較長。”此蓋仿舊傳《典史十字令》而為之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七云:“各縣典史為流外官,古但稱吏攢而已,然往往亦擅作威福,有為作《十字令》者云:‘一命之榮稱得,兩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銀領得,四鄉地保傳得,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書發得,七品堂官靠得,八字衙門開得,九品補服借得,十分高興不得。’曲終奏雅,則非但雅謔而官箴矣。 ”)可以并傳。“合不得”改為“妒不得”,未免寡味,此以諷譎見雋永,改作正面規戒語,反涉呆相矣。(學政按臨,生員歲考居四等者,例施撲責,曰四等秀才打得,蓋發教官執行也,惟此例相沿,漸多成為具文,功令猶存而已。

所謂“六十秀才打不得”,蓋言年老應免責。教官均本省人,例不能代理知縣。所謂“七品縣印代得”,“代”疑“待”字之訛,蓋指升階言。)

卷一記戊戌新政時陜西學政葉爾愷按試情事云:“陜西學臺考試,通省共十一棚,西、同、乾、鳳為內四棚,歲科分考,南山興、漢、商三棚,北山延、榆、綏、鄜四棚,皆歲科并考。今學憲葉伯 印爾愷,內四棚歲考甫竣,奉上諭改八股為策論,然未明論從何處出題。

北山四棚命題,如《衛文公》、《滕文公》等論,皆學臺任意所出。北山甫考完,八月間康有為大案出,皇太后聽政,又奉懿旨仍照舊做八股,聞北山呼此次入學新生為洋秀才云。”一省一年之中,入學新生,或由八股,或由策論,事亦頗趣,他省當亦多有類是者也。庚子役后,壬寅補行各省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鄉試,新章改八股為策論,而先于辛丑舉行之廣東、廣西、甘肅、云南、貴州五省,則仍試八股,可類觀。又云:“予任郃陽教諭,今年閏三月初赴同州府辦歲考。葉學憲專取時務。時務者何?西洋諸國之事也。古場有能以時務應試者,俱高列,甚至正場八股文中有明用西學字以及鐵路電線等字者,俱刪改而取之。當于考院中觀看武童弓刀石時,某縣一武童面稟其能造輪船,能于水里送信,即時呈二寸寬一黃表紙條,且云:‘請大人以水濡濕,即可見字。’學憲笑容可掬,隨飭侍者以水濕之,色甚驚異。時各學多在大堂左環坐,巡捕官持來傳觀,見其上仍寫‘能造輪船能水里送信’數字,‘裏’且誤作‘里’。華州學正王介夫笑曰:‘以白礬水紙上作字,干則不見,濕而可見,此小學生等慣技也。’彼武童尚侍立階下,色若候嘉賞者。外巡捕嚴飭之,乃退出。府教授王若翁曰:‘專取時務,以后弄怪者恐多矣。’學憲似已聽聞,默然而已。葉學憲年尚少,介夫醴泉舉人,若翁三原舉人。”新機乍啟時,幼稚可笑之事,在所難免,雖成話柄,卻不足怪。

卷一又記劉光蕡事云:“咸陽劉煥堂,乙亥恩科舉人,初名某,后改名光蕡,八股文識者多訾其欠講究。即古文,顧夝谷明府亦謂其尚不知門徑,惟博覽群書,以記誦為功,主講涇陽味經書院多年,講求時務,刷刻新書,有財者多佽助之。某大憲有學貫中西之譽,又傳言與康有為書札往來,有‘南康北劉’之謠。及康黨事敗,竟日痛哭,大言元氣絕矣。我陜從康黨者,多出其門。去冬葉學憲仍延請照舊主講,關書已送,魏中丞接京中同鄉公信,始咨知學憲,將關書追還。今年在醴泉屬地名煙霞洞者隱居設帳,聞尚有徒從者。曉峰曾來信云:‘趙尚書展如任江蘇巡撫時,劉煥堂專函請其代購西洋書籍、一切機器,擬大開時務之門。’趙復函云:‘外洋書籍種類亦繁,其所傳者不盡精,或其所精者不盡傳。至一切機器,用之數次,即須整理,否則不適于用,是必洋人為之師,再多集洋商,則購辦始便。洋人惟利是視,一聞此風,必于涇陽三原設立洋行,不數年又成洋人世界矣。情知此意起于某某,渠孺子無知,誠不足較,閣下乃皇皇大儒,坐擁 比,而亦急欲變于夷耶?其奚以為人師。 ’云云。而此事遂中止矣。”劉氏號古愚,亦其時陜省一有名人物,高氏觀念,毗于守舊,胡甚不然之耳。丁酉陜西巡撫魏光燾、學政趙惟熙在涇陽創建格致實學書院,命名崇實書院,會奏稱:“山長一席,必須擇識達古今學通中外之儒,方能勝任愉快。茲查有主講味經書院賞加國子監學正銜咸陽縣舉人劉光蕡,品高學邃,留心經世,于格致各學,夙所講求,可以兼掌此席。”可以概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平泉县| 响水县| 盘山县| 昌邑市| 浪卡子县| 闽侯县| 房产| 宿松县| 即墨市| 南充市| 襄樊市| 霞浦县| 东安县| 太白县| 汽车| 女性| 渝北区| 镇雄县| 英吉沙县| 牡丹江市| 栾城县| 日土县| 崇左市| 高密市| 海兴县| 长垣县| 宜春市| 鸡泽县| 五莲县| 白银市| 淳安县| 宁陕县| 山西省| 绥棱县| 富顺县| 清苑县| 长海县| 吉隆县| 融水|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