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一原作「領中書省湛然居士文集序」,漸西本作「序三」,現因該序原居首,故改為「序一」。】
士君子困而后學,老乃思歸。囗囗囗流, 【思歸其下原空三字,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思歸下疑作『宗凈之流』。」】 猶賢乎已。屏山年二十有九,閱復 【復此字原為空一字,案本書卷十四屏山居士鳴道集序作「閱復性書」;漸西本亦作「閱復性書」,據補。】 性書, 【閱復性書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金末李之純有屏山鳴道集,與元裕之齊名。」】 知李習之亦二十有九,參藥山而退著書,大發感嘆,日抵萬松, 【萬松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謂萬松老人。」】 深攻亟擊。退而著書三十余萬言,內藳心學,諄諄太半,晞顏早立,亞圣生知,追繹先賢,誠難倒指。湛然居士年二十有七,受顯訣于萬松。其法忘死生,外身世,毀譽不能動,哀樂不能入。湛然大會其心,精究入神,盡棄宿學,冒寒暑、無晝夜者三年,盡得其道。萬松面授衣頌,目之為湛然居士從源。自古宗師,印證公侯,明白四知,無若此者。湛然從是自稱嗣法弟子從源。自古公侯,承稟宗師,明白四知,亦無若此者。
萬松一日過其門,見執菜根蘸油鹽,飯脫粟。萬松曰:「子不太儉乎?」曰:「圍閉京城,絕粒六十日。」守職如恒, 【守職如恒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囗云,前賢守職分,堅苦不懈若此,豈止不素飽之謂哉!」】 人無知者。以至扈從西征六萬余里,歷艱險,困行役,而志不少沮;跨昆侖,瞰瀚海,而志不加大。客問其故。而曰:「汪洋法海涵養之力也。」若乃詈圣安而成贊,戲清溪而發機,行九流而止縱橫,立三教而廢邪偽。外則含弘光大,御侮敵國之雄豪;內則退讓謙恭,和好萬方之性行。世謂佛法可以治心不可以治國,證之于湛然正心修身家肥國治之明效。吾門顯訣,何愧于大學之篇哉!湛然嘗以此訣忠告心友,時無識者,慨然曰:「惟屏山、閑閑 【屏山閑閑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趙秉文自署閑閑老人,金禮部尚書,著有滏水集內外稿。」】 可照吾心耳!」噫嘻!雖欲普慈兼濟天下后世,末由也已!
嘗和友人詩曰:「贈君一句直截處,只要教君能養素。但能死生榮辱哀樂不能羈,存亡進退盡是無生路。」至于「西天三步遠,東海一杯深」,老作衲僧,未易及此。使裴公美、張無盡見之,當斂袵焉。蓋片言只字出于萬化之源,膚淺未臻其奧者,方且索之于聲偶鍛煉之排,正如檢指蒙學對句之牧豎,望涯于少陵詩史者矣。加以志天文以革公歷,翫焦桐而贊南風,在燮理為難能,皆湛然之余事。
或謂萬松闊論,無乃夸誕乎?曰:王從之、雷晞顏、王禧伯尚不肯屏山、閑閑,形于論辯,萬鍛炎爐,不停蚊蚋,宜乎子之難信也,吾待來者!千載一人,豈獨為子設耶!
甲午年仲冬晦日,萬松野老行秀中夜秉燭序。
序二 【序二此二字原缺,據漸西本補。】
夫文章天下之公,其 【其原作「共」,據漸西本改。】 言賦者自以與賈、馬爭麗則,言詩者自以與李、杜爭光焰,逞詞藻者不讓蘇、黃,恃歌詞者輒輕吳、蔡,以至氣沖云霄,而莫肯相下。及其較量長短,探賾妍丑,得其全者鮮矣,厭人望者鮮矣。中書湛然性稟英明,有天然之才,或吟哦數句,或揮掃百張,皆信手拈來,非積習而成之。蓋出于胸中之穎悟,流于筆端之敏捷。味此言言語語,其溫雅平淡,文以潤金石,其飄逸雄掞,又以薄云天,如寶鑒無塵,寒水絕翳,其照物也瑩然。向之所言賈、馬麗則之賦,李、杜光焰之詩,詞藻蘇、黃,歌詞吳、蔡,兼而有之,可謂得其全矣,厭人望矣。
外省官府得居士文集古律詩、雜文五百余首,分為九卷。恐珠沉于海,玉隱于山,而輝彩未著,特命良工版行于世,使四方士大夫如披云覩日,快愿見之心。嗚呼!言者心聲也。中書之言,如詠物之外,多以國事歸美為章句,雖稷契之忠,皋陶之嘉,未易過此。
癸巳歲十二月望日,平水冰巖老人王鄰序。
序三 【序三此二字原缺,漸西本作「領中書省湛然居士文集序一」。案此序原本排在第三,故改為「序三」。】
乾坤之運, 【運漸西本作「氣」。】 否之則塞,泰之則通;日月之光,蒙之則晦,廓之則明;圣人之道,郁之則滯,推之則行。化而裁之謂之教,神而明之存乎人。天之未喪斯文,陰有所主宰,亦有所托付,數不終隱,待其人而益弘。況乎啟端發源于新造之初,枝傾拄邪于積亂之后,以任當世之重,以行眾人之難,必有命世大賢,超人異行,舉歷代非常之事,卒前哲未成之志,與時標準,卓然為吾道之倡。夫道之不明久矣,去古而今,囗情其性。 【囗情其性「情」上原空一字,漸西本于此句下小字夾注云:「案『今』下疑有『罔』字。」】 典謨遠而淳風衰,雅頌息而淫詞作。以大學、中庸為虛位,以致知格物為迂論。圣門閉而不開,正路梗而莫辟。加之兵革以來,百余年間,宇宙之內昏昏默默,如夜之未晝,夢之未寤,醉之未醒,病之未藥,伏陰未覩于太陽,寒谷未熙于春律,黎苗之渴望未蘇,黔首之倒懸未解。夫欲躋涂炭而域仁壽,滌瑕穢而鏡澄清,療國脈之膏肓, 【肓原作「盲」,據漸西本改。】 補 【補原作「細」,據漸西本改。】 天維之罅漏,草創萬有,權輿百度,興禮樂于板蕩之際,拯詩書于煨燼之余,黼黻皇猷,經緯政體,變干戈而俎豆,易荒服而衣 【衣原作「不」,據漸西本改。】 冠,斲雕反 【反原作「及」,據漸西本改。】 樸,鑄頑成仁,扇美化以風六合,沛膏澤以雨羣生,教續將絕之時,功畫無形之世,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哉!
惟我中書湛然居士天姿英挺,上智誠明,蓍龜其識,鈞鼎其器,聳四方之具瞻,遇千載之嘉會,作朝廷之翰,維社稷之楨,牢籠區夏,宰制山川,提封不牧之邦,郡縣不毛之地。正璣衡而泰階平,明歷數而靈符定。開元建極,盡彌綸之術;驟帝馳王,入酬酢之計。以唐虞吾君為遠圖,以成康吾民為己任。涵養乎 【乎原作「于」,據漸西本改。】 事業,形容于文章,得之心不受一塵,應之手自能三昧。游戲妙場,掀揭理窟,運天地之槖鑰,奪造化之機緘。論性則窮其深源,談道則索其隱旨。以圣經為根本,故其文體用而精微;以史氏為枝葉,故其文氣焰而宏麗。盤誥訓誓其格言,詠歌比興其奧義。雖出師征伐之間,猶銳意經濟之學。觀其投戈講藝,橫槊賦詩,詞鋒挫 【挫漸西本作「摧」。】 萬物,筆下無點俗,揮灑如龍蛇之肆,波瀾若 【若原作「如」,據漸西本改。】 江海之放,其力雄豪足以排山岳,其輝絢爛足以燦星斗。斡旋之勢,雷動歘舉;溫純之音,金聲玉振。片言只字,冥合玄機,奇變異態,靡有定跡。敻乎出于見聞之外,鏗鍧 【鏗鍧漸西本作「鍧鏗」。】 炳耀,蕩人之耳目,所謂造物有私,默傳真宰,胸中別是一天耳。蓋生知所稟,非學而能。如庖丁 【丁原作「下」,據漸西本改。】 之解牛,游刃而余地;公輸之制木,運斤而成風。是皆造其真境,至于自然而然。公之于文,亦得此不傳之妙。若夫湛然之稱,不可以形尋,不可以言詰。其處之也厚,其資之也深,靜于內為善淵,演于外為道派。即其性而見其文,與元氣俱粹然一出于剛正。觀夫所稱,其人可知矣。然則作之者創于始,亦在乎述之者成其終。
適有中省都事宗仲亨,最為門下之舊,收錄公之余稿,纖悉無遺。今又增補雜文,誠好事之君子,舉其全帙,付之于門下士高沖霄、李邦瑞協力前修,作新此本,以示學者,可謂兼善之用心。省丞相胡公喜君之文,揄揚溢美,勒成為書。中或有悞者,更加厘正,命工刊行于世,益廣其傳,真得仁人之雅意。省寮王子卿、李君實、許進之、王君玉、薛正之皆欣然向應,共贊成之。二公承宗公之志,畢其能事,同諸君累求為序。仆以兵塵中來,舊學荒廢,不敢應命。蓋公之心術至賾,不能盡探之于文;公之文章高致,不能具陳之于序。雖其文皆公之寓言,筌蹄而忘象,是亦勛業之余蘊。公如不言,則人將何述焉。
嘗謂云漢為章天之文,言詞可法人之文。故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為用大矣哉!今公之為言,非徒示虛文而已,實救 【救漸西本作「斯」。】 世行道之具。所以柱石名教,綱紀 【紀漸西本作「維」。】 彝倫,鼓舞士風,甄陶人物,豈惟立當 【當漸西本作「崇」。】 代之典章,端可為將來之軌范。
于戲!大禹不治水,吾民憂其魚;孔子不作經,王道幾乎熄。夫以文德開通濟物,密藏諸用,扶持圣道之久獘,幽而復顯,見天意之所屬,為時求定,而能樹治本,遏亂源,活生靈,福奕世,其功德無慚于先圣,斯文之不墜,皆公之力焉!是言也,非獨予之所言,乃天下之公言也!
歲次癸巳十有二月初吉,襄山孟攀鱗序。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