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養育根基
第一章 從“心”開始
圣經告訴我們,心是生命的根基,一個人的生命反映他內心的狀態。《箴言》4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p>
這段經文可以生動地表達出來:心就像一口井,一個人的生命從其中涌流出來。這個觀念在圣經其他地方也提到過,一個人的行為,就是其內心景況的流露。
心決定行為,因此你的一言一行都顯示你內心的傾向?!恶R可福音》7章21節說:“因為從里面,就是從人心里發出惡念、茍合、偷盜、兇殺、奸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誹謗、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里面出來……”這些言語和行為的惡,都是從內心發出來的。
你的兒女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是他內心所藏的善或惡的反映?!堵芳痈R簟?章45節很明確地闡述了這一觀點:
善人從他心里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里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里所充滿的,口里就說出來。
這些經文可教導我們養育兒女的重點:行為不是根本的問題,內心的情況才是癥結。請記住,心是生命的控制中樞。
父母往往只注意子女的行為,因此偏離了方向。如果你管教的目標是要改變行為,情況就是這樣:你警覺到孩子有不好的行為,于是,那些惹人生氣的行為就成了你注意的焦點。
“這有什么不對?”你可能會這樣問。問題就在這里,孩子的需要其實遠深過表面的行為。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做什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的內心。如果你真想幫助他,就必須注意他的心,因為正是內心的態度,使他產生這樣的行為。
只改變行為而不從根源去改變內心,就是本末倒置、治標不治本。這不就是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時說的“假冒為善”嗎?在《馬太福音》15章,耶穌公開指責法利賽人,說他們是“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還責備他們是外面干凈、里面污穢的杯盤。然而,我們卻常常這樣教導兒女:我們要求孩子改變行為,卻從不注意產生行為的內心。

圖1 內心決定行為
那么,父母要怎樣糾正和管教兒女呢?神的律法的確要求孩子有良好的行為,但是你不能只停留在這個層面─你要明白,也要幫助孩子明白,是他偏離正道的心產生錯誤的行為。他的心如何走迷,使他產生這樣的行為?他錯誤的言行背后,有哪些內心的問題?
讓我們用常見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例子在那些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中很常見。孩子原來玩得很好,突然他們為了玩具吵了起來,這時父母通常會問:“是誰先玩的?”這樣的反應忽略了心的問題,只是為了求公平,有利于那個先拿到玩具的小孩。但是如果看看他們的心,情形就不同了。你會發現他們都是“惡人”,因為他們都硬著心彼此對待,都很自私,都會說:“我不在乎你,也不管你高不高興。我只關心自己,只要我得到這個玩具就會快樂,我才不管你覺得怎么樣。”
從心的角度來說,你看到的是兩個只顧自己的孩子,兩個違背神律法的孩子。當然,兩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一個孩子搶另一個的玩具,另一個在保護已得到的利益。但論到他們的心,兩人都一樣,他們的態度都是:只要我快樂,不管你死活。
現在你知道內心的態度如何引導行為了。所有的行為都和某些內心的態度有關,因此,管教兒女必須注意他們的心。
這種認知對管教兒女有很大的幫助,它使父母不只注意行為,也注意內心;不只注意改變外表的行為,也注意糾正一些更深層的問題。你幫助孩子認識到,這樣的行為顯明出來的,是他偏離正道的心。神差愛子來改變人心,使人得自由,不再做罪的奴仆。
本書的基本信念是: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因此,父母的工作就是引導兒女的心。你必須學會從看到的行為,追究孩子的心思意念,并讓孩子了解內心的問題。你必須使他們了解問題所在,而不只是責罵他們。你必須定睛在十字架上。父母的所有工作,包括糾正、管教和訓練,都必須以心為重點。做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孩子的心。
這樣的信念能在每一方面幫助父母,包括設定目標、確定方法、塑造兒女發展模式,等等。
本書將討論教養兒女的每個重點,從圣經的角度來看父母的職責,探討兒童發展的過程,檢視正確的教養目標,思考合適的訓練方式,而所有討論的重心都是引導兒女的心。
我不想提供一些簡單又巧妙的方法,也不想推銷新的三步成功法,以制造出溫順乖巧的兒女,更不想教你滿足孩子需要的快捷方式,使你的日子好過一點,而是想和你一起尋找一些新的方法,以完成神所托付給你的教養兒女的任務。雖然我是過來人,但我仍然熱衷于做父母這項工作,甚至比以前更加興奮、更有熱情,因為我相信神會賜給我們力量,使我們每個家庭都能培養出敬虔的下一代。
我看到過一些父母掌握了本書所提出的原則,他們培養的兒女行為端正,生活快樂,這些孩子對自己、對生命都有敏感的心。最近我拜訪了一個活潑又有生氣的家庭,這個家中的孩子十幾歲了,都喜歡自己的家,他們覺得家是個令人開心的地方─父親和母親得到應有的尊敬,孩子有問題就向父母詢問意見。他們的對話中有許多圣經的話語和原則,但那種對話并不令人反感,而是讓人覺得溫馨。這家五代人都堅守信仰,而第六代正在學習認識“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36:9)。
建設和諧家庭,培養敬虔的下一代,這樣的愿景值得我們為之犧牲。
如果你在教養兒女的事情上有許多疑惑,理不出頭緒,你一定要在圣經里尋找答案,我深信圣經足以提供父母所需要的全部答案。有些教會長期以來一直想結合圣經的和非圣經的觀念,來解答關于做父母的問題,結果自食苦果。我們必須從圣經中了解做父母的道理。
因此,要了解你的兒女,就得從影響他們生命的兩項重大因素去思考:
第一,他和塑造他生命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
第二,他和神之間的關系。
下一章我們會仔細討論這兩個影響孩子發展的重要課題。
思考問題
1.在管教兒女及糾正兒女問題行為時,為什么處理內心問題很重要?
2.請描述內心是如何主導人們的行為的。
3.盡管內心的問題更重要,為什么父母還是容易更關注孩子行為上的問題?
4.為什么只改變行為而不改變內心是錯誤的?
5.既然管教的重點是引導心,那么父母該如何改變自己管教孩子和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