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十二月二十四日

兵艦赴閩

日前中國駐泊吳淞開往閩洋之戰艦,計有「南琛」、「南瑞」、「馭遠」、「開濟」、「澄慶」五艘,均歸吳提督安康統帶焉。現據吳淞防營接有電音云:該戰船于啟輪之后,各艘向閩江進發;途次撞遇法國兵船數艘眈眈虎視,然未敢輕動也。刻下各戰艦皆平安達閩,隨赴臺灣矣。

西人擬策

某西人擬策六條,可使中、法和好如舊,且無損于兩國之威望;登諸「字林報」。因照譯之。

一、干戈宜息也。法人因口里之誤會,復興師于越南,而中國調兵以拒之;變平靜之東京為戰爭之疆場,使無辜之越民盡罹鋒鏑,既無利益于中、法,而有大害于安南。中國自任保護之責,仁至義盡,已有年矣;分應不遺余力,設法出其藩屬于水火之中,休息干戈;宣示天下及諸與國,亟稱越南為自主之國,認安南有自主之權,與日斯巴尼亞及法之待安南相等。日、法既以安南為自主之國,他與國見其國仍有君主視朝,必步日、法之后塵——如高麗與歐西各國之交涉一轍,故中國不必目安南為藩屬而干戈息矣。

二、中、越宜和也。中國既與越南有唇齒相依之勢,而又拯之于兵戎之禍;安南宜如何感激、如何報答!應即轉請法人罷兵;法人果能允從,華人亦棄干戈而與越南訂定約款,永敦和好。以及通商諸事,所有海口于一千八百八十四年越法和約中注明可以通商者,亦準華人通商;再照萬國公法中所載「河源之在別國者,該國可用之為出入之路」之例,中國可請用富良河之權——因其源始自云南,為該省出入之水道也。販運規例,宜一律訂定,抑或仿中、俄所立天津至基亞透販運章程亦可;中國兼派領事駐扎安南,另授權衡,專以管轄華人之貿易于斯土者。

三、商務宜興也。中國于云南、粵西邊界——福祿諾之「天津簡約」內所注諸處,設立關隘與南越陸路通商;再于西河之岸,添設一處。凡諸國與中、越有和約者,其子民準往通商;中國再代請歐西諸國與安南訂立通商條款,使得與泰西交涉,俾沾利益。

四、防兵宜撤也。中、越和約既訂成,越南為自主之國則非藩屬,中國毋庸保護矣。而國中無爭戰之事,華兵應可一律調回;法人亦不能藉詞以為越南附從中國,因之以軍馬踞占其處之土地。

五、兩軍宜退也。中、越朝廷既簽押于和約,越王應亟請法人撤退進攻中國邊界之兵,華兵應亦調歸境內。中、越約中條款,與李傅相、福祿諾津門所立「簡明條約」之退兵通商諸要款如出一紙;是中、法兩國之本意如此,則兩國無猜疑,可更無爭戰之隙。越南以一約之定一應權利,法人所請因北里誤會未曾收取者,均可保全,勿須退讓。

六、占地宜還也。中國因欲越南全境平靜起見,稱之為自主之國,將越南邊界防兵撤回境內;法人因之得以調去彼國士卒。如法人亦不忍睹越南國罹兵刃之劫與中國仍敦和好,宜先歸還基隆,以示友誼。蓋法廷以為刻下踞守基隆,實因華軍之駐軍諒山也。

以上所擬中、越和約諸款,不外于華軍退出越境以及越界設立通商地方兩端——即今日中、法爭戰之本意;其余不甚緊要諸事,可由泰西諸與國公斷。如此辦理,兩國之大統威望皆一無損礙矣。深望與國之重意于中、法和好者有如鄙人之議,進勸中、法兩廷,或者可息目前之禍,而渡越民于樂土;此鄙人之愿也。

法水近聞

本館駐扎淡水采訪西人昨于初八日遞來信息云:邇來法艦圍臺緊迫,所有中外信札除領事官文函之外,俱不得傳遞;埠中商庶,不無雁渺魚沈之嘆矣。以故該埠孤懸海外,于內地各事一無所聞。各國領事縱有耳目,無奈已與法人相約,不敢泄機宜。現聞華人向居基隆城者,業已去而他徙,靡有孑遺;因不甘為法之所暴虐也。前有華民二十五人俱為法人鎗斃,緣法人疑其走漏消息于華軍也;又復縱火燒華民房屋,一椽中有五人葬身火坑。法人之殘忍如此,亦云酷矣!現法軍秣馬厲兵,將由基隆起師夾攻淡水;中、法兩軍,想不日間又有一場血戰矣。又聞法國提督孤拔昨已展輪前赴西貢,約需時日始克回輪;未知確否?亦不過得之傳聞而已。現華兵營房俱甚堅固,附近淡水各隘口——其扼守亦極嚴密;所有華兵勁派,莫不同仇敵愾,欲食法人之肉而寢法人之皮。昨有火船一艘名「威化利」,曾經兩次載有軍火及機器、大炮乘隙運交華官察收;目下華營兵精糧足,固非法人所能敵也。所惜者,華兵營中所有巨炮,不甚重大。幸其兵士諳練鎗法、熟悉陣勢,如貔如虎,驍勇異常;其營壘炮位,又悉堅固:法人殊不及也。日前中、法兩軍開仗,法人敗績;再戰再北,死者殊眾。至華兵之死傷者,則不過一百八十人而已云。

法人殘暴

臺灣信息云:法人違公法以封臺灣,于今亦已數閱月矣。乃因志不得逞,于公歷客冬十二月私自弛禁,并未布告各國,又不言知中朝。及至公歷正月初五日,又復潛行封禁。凡遇拖船,即燃炮轟毀;即村落載運伙食之舢板,每見亦必為轟沈。觀各來信言,法人所轟沈者,多是沿海各民船;船中之人非漁人,即商賈。船既沈溺,則皆問諸水濱,兇占滅頂;即幸而獲慶生還,亦為法人所拘,載往基隆逼之充留兵勇,使為前鋒。吁!為敗軍前鋒,則亦奚異置諸死地哉!法人現因糧食運載維艱,特在西貢招越南工人前往挑運;或因疲勞不能任重,即用鎗擊斃。其殘暴不仁如此,真豺虎之不如矣。安得有人焉,持干將之劍盡斬法人之首,為蚩蚩之民一雪其恨焉!

臺事錄要

公歷正月初二日淡水信息謂:是日有法船獲一拖船,向北而去;昨日所獲拖船,現經法人斫去其桅,拖往基隆矣。

初三日信息言:是日法船之泊于淡水者,祗四艘而已。法人現將所獲拖船之水手,載往基隆以建筑道路。

初四日信息言:是日下午,有法船二艘向南而去。旋聞鎗聲不絕,眾皆疑為中、法交綏,后查得乃華兵在河之南處操演。現華軍營中置有巨炮數尊,堅利異常;敵聞之,當亦氣沮也。

初六日信息:是日淡水之法船情形,甚為惶急,有二艘四行追逐拖船。未幾,有法國新巡船一艘由基隆至。下午,復有二船由南方至,隨即駛往基隆。未幾,一巡船牽拖船二艘而回。

初八日信息言:是日忽聞附近租界處有爆炸之聲,查悉有二華人拾得開花炮彈一枚,因將其擊看,以致火藥猝行爆炸。其二人,一則兩足轟去,皮肉縻爛,登即斃命;一則知機而退,得慶生還,然亦爛額焦頭,不堪設想矣。查自法人攻基隆以來,士人因此斃命者已有四次;愚民無知,致罹慘禍,良可哀也!

十二日信息言:接有初十日灣灣土人來信,謂是日法人往攻灣灣,為華人所敗,殺斃法兵八名。

十七日信息言:現是處土人紛紛傳說,有謂灣灣之戰,我軍獲有法人舢板一艘;又有謂法人現在湍水之處建有橋梁,以便進攻。然此皆傳聞之詞,未必實有其事也。

二十一日信息言:目下法人救兵經已到基隆矣。現計法兵之在臺者,止有四千名。夫以區區之卒,欲與我數十萬之雄師相頡頏,何其謬哉!

干軍近報

欽差幫辦福建軍務、督統援臺水陸全軍楊厚庵制軍,自欽奉廷旨后,即在兩湖招募舊部干軍勇丁一十二營,克日成軍;其餉項由部指撥,奏定仍歸兩江臺局籌集解濟。故厚帥由武漢東下,于上月初八日官輪直抵蕪湖,沿江下駛,擬赴金陵與曾沅帥面商一切機宜。比憲駕行經蕪口,經電局送到來電音:恭悉援臺餉糈飭令在部款內批解接濟,毋庸前往江寧籌餉等因。其時江督憲派來迎接憲旌之員弁已乘輪到蕪,而蕪湖距江寧不過半日程;厚帥于奉到電旨后即掉輪上溯,至江西之湖口縣登岸,由陸路入閩。至后路轉運軍火,曾奏明由江南機器局撥解。前月十四日,經總理干軍軍械所浙江候補同知劉叔裴司馬(度來)裝大小炮位、洋槍子藥共二千箱載入「鈞和」兵輪船押運前去,亦從湖口登陸,逐程搬運,隨大軍前進。俟至泉、漳二州,然后相機渡臺。約計近日厚帥必可安抵閩疆;而閩中左、楊兩帥亦專俟干軍到后,商量東渡云。

閩省軍容

有客自榕垣來言者,據稱閩中近來軍容之盛,實為從來所未有。計自馬江至省城,共屯各路援閩六營一百六十座;旌旗焜耀、刁斗森嚴,令人望而震懾。其余,省垣內外尚有恪靖親軍若干營,延平一帶屯軍亦復不少。益以厚帥不日整隊來閩,勁旅云興,寧復可以數計。惟兵船略小;然船廠新制炮艦指日可以出塢,閩、粵省尚有續撥師船指顧間并可駛到。左侯帥奏告奮勇,撥亦東渡;行見將星明而妖焰熄,王師集而丑虜亡。若彼孤拔,得毋聞而失色乎!

儉德可師

湘中楊厚庵制軍,咸豐初年以水師戰功,揚歷文武,位至兼圻;跡其偉烈豐功,赫赫在人耳目間者垂三十稔。江、淮五尺之童,靡不震懾威名,可謂極人臣之榮遇矣。旋在巡閱長江水師任內,以椿萱垂暮,瀝請回籍終養,得旨俯允;嗣是定省晨昏,優游珂里,又幾更寒暑。此次朝命敦迫,奮袂出山;招募舊部,督統援臺將弁。以老成宿將而斧鉞宣威,飲至策勛,指顧間事。乃昨有自三湘投效回者,言及制軍在籍之清貧況味,殊與窮老諸生無以異;而太夫人之儉德,尤弗可及。當旌節蒞武漢時已屆冬令,憲躬僅服灰布棉袍,而罩以羊絨馬褂;至謁見鄂省督、撫時,乃易破舊灰鼠馬褂——天緞面子,幾乎片片欲飛。蓋厚帥居官奉差日,素不蓄積一錢;家居日久,遂爾一清澈骨。此離梓里,雖高堂極孺慕之忱,而君父之命,義不可違;告辭日,以邁親畏寒,特制狐裘一襲奉獻太夫人,以為御冬之計。詎太夫人怒謂「余生平從未服此輕暖之衣,恐福弗能勝,將為身之災」;亟擲出,屏不御。膝下兒官至極品,老人家壽屆九旬;一領狐裘猶曰「無福消受」,彼尋常百姓之家被體章身之侈,將毋福全德備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凤冈县| 玛沁县| 宜君县| 颍上县| 高陵县| 娱乐| 平潭县| 桓台县| 醴陵市| 济源市| 浦江县| 黑龙江省| 阿鲁科尔沁旗| 红桥区| 河北区| 彰化市| 金秀| 银川市| 津南区| 班玛县| 陆河县| 普定县| 南平市| 五大连池市| 沂南县| 满城县| 雷州市| 句容市| 博野县| 青州市| 遂宁市| 福鼎市| 简阳市| 太原市| 南京市| 永顺县| 平阳县| 遵义市| 涿州市|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