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 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
- 佚名
- 2765字
- 2015-12-30 09:34:17
九月十八日
淡水戰事詳述
「滬報」昨接到旅居廈門友人于八月二十六日遞來信息云:二十五日,「福建」輪船由淡水到廈,所言二十日淡水交戰情形甚為詳晰;故備錄之,以供眾覽。
據稱:十九、二十連日法人用三枝桅兵船六艘、七枝桅兵船一艘,以巨炮攻該處炮臺;臺中并不還炮相拒,遲之又久,始燃小炮一響。法人知守臺乏人,即于二十日用大三舨十三艘載兵七百余人登岸。是處有一埔頭,乃以小石砌成,欲資永久者;法兵登岸時,以其不便往來,遂將小石移于一旁。是時我師分為三軍,孫提督將中軍,二哨官將左、右二軍;右軍哨官某見法人之登岸也,偃旗息鼓以俟。未幾,法人果撲右軍,直逼營門;我師以短刀接戰。法人頭隊鎗炮難施,以劍相拒;其后隊,以鎗炮來援,右軍少卻。左軍見之,即出奇兵搗法人中央,以分其兵力;孫提督復率中軍以斷其后,法人敗北,且戰且走,前攻后敵,已極狼狽。適有土勇五百名駐于稅關,一聞斯耗,即來助戰。其統帶張魁,謀勇兼全,少壯敢戰;善用火鎗,百不虛一——曾攻生番,屢立奇功;是時即率土勇由海濱沙溪而來,以斷法人歸路。我兵三營及土勇共二千余人,將法人圍于垓心,鏖戰五點鐘之久。兩軍相向,逼近身旁;法人雖有快鎗捷炮,亦難施其巧妙。是役也,法兵之死于陣中、水中者不可勝計,并有「三畫」金兵頭一名為土勇所殺。先是,該「三畫」于回船時,途中失路,至一茅舍,中一老人;「三畫」向其求救,老人揮使去。未幾,土勇追至,「三畫」燃鎗拒之,連斃二勇。后有一勇,用鏢暗投,適中其腹,遂仆于地;勇即上前搜其身,有金時辰表一枚、旋鎗一桿、小旗一面,遂取之并割其首級而去。迨后又有一兵至,見元已失,知為前者所得;惟畫數猶存,遂即斷其臂以取畫數實據,而覓前勇與之,命往軍前獻俘領賞。是真可謂深知大義,不貪人之功為己力者矣。翌日,有人在林中見法兵數名,潛匿其間;即執而殺之以領賞。我師亦失去哨官二名,其一名乃孫提督之最信任者。是日奏凱回營,時近黃昏;故敵兵死者,未暇檢點。有喜事者將法兵首級四十余具懸于馬祖廟前樹間,以示得意;而法船則懸白旗以停戰,下半旗以示哀。我師于獻俘后,各持所獲賞銀,欣欣相謂曰:『此法人首級也』!相視而笑。當戰之初,有鄉人烹粥十余桶,舁往營中以勞兵士。又有西人嘉士地見受傷人舁過,亦命仆烹茶粥、備糧糗以犒之;西醫亦循例為受傷人醫治。人心相背,于此可見。土勇于奏凱之后,將法人之尸或肢解之、或磔分之,或飲其血、或啜其腦;且有破法尸之腹,出肺腑以示人者。旁觀者不覺齒為之冷,身為之栗;彼乃怡怡自得,恬不知怪。蓋土勇多是熟番,當其未歸教化之先,與生番無異——食生飲血,視為固然;故不以為異。聞英國駐彼之領事,見土勇所為殘忍過甚,不覺動其惻隱之心,特照會孫提督,請嚴禁土勇戕尸;未悉孫提督如何辦理也。
以上皆友人信息,言之鑿鑿;故泚筆錄之,以當露布之傳。
持論嚴明
「英京日報」云:法人屢與中國纏兵,其意以為襲基隆、毀船局而復以兵攻閩垣,則中國必奔命告疲,將拱手而償其所欲也。噫!是豈易言哉。蓋法今日攻中國地方,而實并無戰書;想后日息戰之時,無須再立和約矣。但法人今日之戰,甚屬奇異,殊令人索解而不得者。豈法以攻中國之地方,為報諒山之仇;而報仇之后,即須退守東京耶?不然,則何以并無約戰明文,視此事儼如兒戲也。「英報」又謂:孤拔之攻福州也,于兩國并未失和之先,已將全隊鐵甲戰船駛入羅星塔海面,據其險要;而猝然轟擊,毀其并無城郭之船政局,然后駛至萬安、金牌兩炮臺之后攻擊。在孤拔方自許為能;但似此所為,則戰而寓竊,其猥瑣情形殊令人可鄙也!「英報」論之如此,則中、法之役誰是誰非,不從可見哉?
民心底定
輪船名「鴉厘云」,初八日由基隆抵港。據稱:其船于初五日由基隆啟行,聞法人用兵士六百人進取煤礦,華人不甚拒之,惟將火水灌入,焚之而已。現漁人皆執回常業,法人亦不之顧。法船之泊于該處,現有四艘云。
論法人封禁臺灣口岸之非
基隆、淡水之役,中屢勝而法屢敗;蓋其氣已餒矣。夫善養兵者,貴鼓其氣;而善選兵者,貴用其鋒。今法軍屢戰屢北,其氣竭、其鋒鈍,一見我軍,即膽怯心寒,旗靡轍亂。法亦初不料我軍若是之勇也,當其占據基隆,進攻淡水,八月十九日用三枝桅兵船六艘、七枝桅船一艘以巨炮攻淡水炮臺;二十日用舢板十三艘載兵七百余名登岸,槍炮雷鳴、戈矛云集,軍聲震動,后擁前呼:固一時之雄也。亦豈料一敗涂地,至于此極哉!
且夫法人之敗,固有應得者矣。吾聞兵以義動,不以殃民。今法人因索餉不遂,妄率無名之師犯我邊境,聲言必取臺灣以為質;是其貪利忘義、狂妄悖謬,已為天下所不齒!而復于占基隆之時,扎營壘之后,游行街道,掠取貨物,絲毫不拔,肆其饕餮伎倆;致使斯民血本無歸,生意皆為敗壞。復議抽地稅,每屋稅銀四元。肆入民室,見女童之艷者擄之、見婦女之美者淫之:其殃民如此。是以民心憤激,皆欲以死力報仇,請省帥給車器以出戰。劉爵帥乃分兵三路進剿,林千萬將所募民壯包抄;前后夾攻,遂大破法軍,士卒死傷如積。至今氣喪膽裂,不敢正眼窺視臺灣;意謂法人必知難而退矣。詎其陰謀詭計,怙惡不悛;竟將臺灣各口封禁,使船艘不能來往。彼蓋謂船艘不能來往,則我軍必無接濟。不知劉爵帥神謀勝算,早已慮及;前經委員往滬籌辦軍火機器,一切軍火皆由臺鑄,則軍火不憂不足也。我守臺之額兵及省帥所帶勁旅,統計有三萬余人;以臺地二千余里——地大物博,所出谷米供三萬軍兵之食,亦無憂不給。今法人勞師襲遠,利在速戰、志在必勝;既已屢戰屢北,計無復之,不得已而為封口之謀,欲以斷我之接濟——絕我軍火、困我糧食,其計可謂狡而毒矣!雖然,彼烏知我軍火、糧食,固有可恃者在也。
「公法」必明言開仗而后能封口,法人自犯馬江及基隆、淡水以來,并未有照會開仗明文,一旦封口欲困我軍,不知實困商船;蓋自法提督所出之封口告示錄出以布各西人,西人聞之甚形不悅,謂各口封禁則于商務大礙,不無憂形于色。觀此則法之取怨于各國商人,不獨為我國之仇仇,而亦為歐洲諸大國之所鄙棄也。嗚呼!法禍亟矣!吾恐其為拿破侖第三之續也。
廈門郵音
旅廈友人來信謂:前者英國「巴泰」帆船在臺灣之鹿港失事,旋經英領事派有兵船前往救護;是處道憲用遠鏡窺視,誤為法船,即命兵勇將營中巡邊巨炮舁往鹿港向船轟放。聞是炮之力,可及十里之遙;未悉否有誤傷也!該帆船貨物除經地方官查出外,其被土人搶掠者,須補回銀萬余元云。
勿臨危地
淡水初二日遞到信息云:是日駐扎該處之英國領事傳柬通知各英商等,略謂本官曾接孫軍門照會,著西人等慎勿行近中兵營壘;誠恐言語不通,兵士難辨真偽,恐其疑為敵人偵探者。各宜自重,尚慎旃諸!
橫濱近事
橫濱信息云:現急境與橫濱二處皆命船廠趕造運兵船甚多,其數不下三十余艘;蓋為東方水師之用也。又言:橫濱自接信后,得悉法人封禁臺灣口埠,彼處之糖市驟昂;臺灣之糖,上等者起至三元九亳五、平常者三元八毫,較之往時低昂竟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