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器械
盔甲八十副 弓八十張 腰刀八十把 箭二千四百支 撒袋八十副 囗帶八十條 槍六十八桿 銅銃九桿 盞口炮四位 炸炮九十九個 銅佛郎機八位 銅炮二十八位 銅虎尾炮四位 連珠炮五位 涌珠炮六位 生鐵牛腿炮四十九位 鉛子四百九十九個 生鐵子五千七百七十八個 火藥四十斤八兩 炸藥二十斤 火線九百六十一根 隆慶元年,歲造腰刀五十三把。 萬歷二十四年,岢嵐道發下槍一百桿。四十二年,知州胡楠議留料銀及均徭支剩銀,修理軍火器械,申蒙院道詳允,今俱無存。
徭役
明額設徭銀二百八十二兩九錢七分八厘八毫六絲。遇閏加銀四兩七錢四分二厘八毫六絲。
總府紙價銀六兩。遇閏加銀五錢。
副府紙價銀八兩七錢五分五厘二毫。遇閏加銀七錢二分九厘六毫。
都司四季公費銀一十五兩。遇閏加銀一兩二錢五分。又紙紅銀二兩。遇閏加銀一錢六分六厘六毫。
軍門標下紙紅銀一兩八分八厘。遇閏加銀九分六毫六絲六忽零。
修舉憲職銀五錢六分。
歲貢盤費銀六十兩,四年一辦,每年征銀一十五兩。
會武進士牌坊銀每年一十兩。
武舉會試盤纏銀五兩。
本所進表銀一十七兩九分。
料價銀一十九兩九錢八分八厘三毫六絲。
霜降銀二兩。
紙價銀八兩。
赍送清軍單冊盤纏銀三兩。
年例供應柴炭銀一百一十四兩八錢四厘五毫。添搭柴炭火耗銀八兩九錢。
所吏目柴薪銀二十四兩。遇閏加銀二兩。
家伙銀二兩。
舊規閏銀共四兩七錢四分二厘八毫六絲,無閏之年亦征,銀貯庫別用。貢銀二十兩,無貢之年亦征,銀貯庫別用。囚冊銀七錢,所無囚亦征,銀貯庫別用。霜降銀五兩。萬歷四十三年,知州胡楠申將閏銀,無閏之年免征。其貢銀,比照州例,四年一辦。霜降銀,裁減三兩。囚冊銀,盡裁訖。
啟、禎兩朝無考。國朝順治初,署所事營把總張守貞審編,均徭派剩增舊額銀八十兩。十六年以后,本所丁徭歸并于州。歷年審編,實征細數,俱詳列田賦志中。
保德營
官制兵馬
明崇禎八年,從鄉官王邵請,始置保德營。
原設守備一員 把總二員 馬戰兵四十名 步戰兵一百六十名 守兵三百名 守備自備馬四匹 把總各自備馬二匹 營操馬四十匹 缺額未補營馬十匹 通共官兵五百三員名。 馬五十六匹。
國朝順治十一年,奉裁步戰兵三十名。 守兵七十名。 十五年又裁守兵把總一員 并本官自備馬二匹 缺額未補營馬十匹 步戰兵四十名 守兵一百一十名 十七年又裁守兵十名 康熙三年,又裁步戰兵八名 守兵一十二名 四年又裁去營操馬二十匹 八年,又裁步戰兵一十二名 守兵二十三名 二十二年又撫標抽撥步戰兵四名 守兵三名 二十八年,又抽撥東并集守兵一名 三十六年,殺虎口撥給營操馬十匹 三十八年又抽撥左衛守兵一名 今實存經制守備一員 把總一員 馬戰兵三十名 步戰兵七十六名 守兵七十名 守備自備馬四匹 把總自備馬二匹 營操馬三十匹 通共官兵一百七十八員名 馬三十六匹
營署
舊在城外東南隅教場內,崇禎八年建。經兵火,久廢。規制野無考。今賃居民房,居城中。
把總同
教場
東西廣二百七十步,南北長三百二十五步。亦明崇禎年間在城外東南隅建。國朝康熙元年,守備王在鎬重建廳房三間、將臺一座、庫房一間,并關圣、火神、馬王三廟,今尚存。有碑記。
汛鋪
一在東路窯峁,距城五十里。一在南路界牌,距城七十里。每路舊設鋪房一座,煙筒五座,設兵守御。康熙三十八年,新建塘房三間,房后蓋汛兵住房一座,馬棚一間。高埠處建筑望樓一座,設兵八名戍守。
營員職名
守備
明
王自新 綏德衛百戶。崇禎八年任。以都指揮體統行事,升陽方口參將。
吳京位 河南人。庚辰武進士。
周逢吉 寧武總兵遇吉之兄。
國朝
薛 端 順天府人。順治二年任。
牛化麟 陜西西寧衛人。五年以都司僉書管守備事。大同總兵姜 叛,秦晉煽動,河保營參將屢檄化麟應賊,調付左衛。化麟在路,為王師所敗。引殘寇二百余人回州,時州未知其叛,納之。化麟入城遂殺知州徐效奇,及州民高云紅、喬利動等,掠餉據城應 。與陜寇高有才為犄角勢。十月,固山額真墨刑部待郎李瑣泰、平西王吳三桂,奉命討之,牛負固不下。凡七閱月,州人崔耀、楊振林等十八人誅之投順。
郭繼先 汾西人,由行伍順治九年任,十年罷。
張 琦 河曲人,樺林堡守備,十年署。執法如山,清心似水,自備紙紅,毫無克扣,營將罕匹。
高 金 順天人。十年由京營把總改任。十二年罷。
薄嘉詔 江南山陽人。由廩貢十三年以都司僉書管守備事。十五年罷。
石國檠 順天人。由宗人府供事官十五年任。十六年以病告歸。
王在鎬 山東樂陵人。由武進士十六年任。創建教場、官廳、將臺、庫房及三廟,康熙四年劾罷。
苗有年 山海衛人。由行伍康熙五年任。升陜西柳溝營游擊。
孫繼元 山東萊陽縣人。由武進士十六年任。升浙江錢塘水絲營都司僉書。
吳啟鵬 江南人。由武進士二十四年任。以憂去。
李其紳 北直人。由行伍二十五年任。三十六年劾罷。
劉國相 大同人。由行伍三十六年任。四十九年升廣東右翼營守備。
劉自伏 陜西人。由軍功都司僉書管守備事。四十九年任。
把總
明
郭 鎮
徐時芳
郭奠石
徐 淳
國朝
盧 昕 偏關人,順治二年任。
張盛時 偏關人,二年任。
劉國漢 老營所千戶,三年任。
亢以信 偏關人,四年任。
呂商鼎 偏關人,五年任。
任世胤 偏關人,五年任。
張 閏 偏關人,七年任。十年革職。
張守貞 偏 關人,七年任署所千戶。審編遺累,九年告歸。
楊名顯 本所人,九年十年因管所事,違誤進京柴炭革職。
苗毓甲 河曲人,十年任。十一年因才力不及革職。
張 杰 陜西榆林人,十年任。十一年告歸。
趙 瑾 偏關人,十一年任。十三年因點兵革職。
劉青錢 京衛武生,十一年任。十三年因點兵革職。
韋鼎新 偏關人,十三年任。十五年領兵防浙,持重守分。
丁成業 偏關人,十三年任。十四年革職。
王 亨 偏關人,十四年任。十五年奉裁。
任 成 偏關人,十五年任。十六年以年老去。
韓 淳 偏關人,十八年任。康熙五年以飲酒宿娼革職。
孫國祥 振武衛人,康熙五年任。九年升偏關千總。
田 旺 陽曲縣人,九年任。十年離任。忠厚老成。
陽 威 寧武所人,十年任。十二罷。
張大倫 河曲縣人,十二年任。
張運通 陽和人,由行伍十八年任。
朱永壽 渾源州人,由行伍二十年任。三十六年軍政。
李進祿 本姓金,大同人,由由行伍三十七年任,四十六年軍政。
趙 魁 陜西甘州人,由行伍四十七年任。
俸支
守備,月支俸新等銀七兩五錢五分八厘零。 把總,月支俸薪銀三兩。 馬兵月支餉銀二兩。 步兵,月支餉銀一兩五錢。 守兵,月支餉銀一兩。 又各兵每各月支米三倉斗。 官兵俸餉俱在常盈庫支領。 兵丁月米或支本色,或支折色,俱聽雁平路折給。 馬每匹月支草折銀四錢二分,料豆九斗。夏秋二季,每匹月支草乾銀五錢。草折乾銀俱在常盈庫支領。料豆,聽雁平道坐給。
軍器
盔三十頂 甲三十副 弓一百三十二張 箭一千三百二十支 鳥槍三十八桿 大刀六口 以外并無報部堪用者 又教場庫房內亦止存有火藥若干,亦并無軍米器械大小炮位等。
訓練
每歲春秋開練,每逢五、十,齊赴教場,較射馬步弓箭刀槍。又三、六、九,挨隊射打。至冬,行營合操。
王恒曰:秦晉咽喉,保德乃扼要地。先太史公請設營伍,不為無見,迄今漸次裁減,良以國計告絀勢,不得不出于此,然境內三路八渡,咸設防御,敦臺二十座,復多守望。至冬調撥遠訊,則營壘虛無人焉。若當錢糧克裕之日,亟為增設,可以固北門鎖鑰耳。說者以牛逆之變,歸咎營兵不知,咎在河保營之偽將,大同左衛之逋賊也。豈可執拘方之見,因噎而廢食哉。
雍正十年,奉文裁去守備,改設都司。將河曲營千總改為保德營中軍千總。又增添兵一百四十四名。內馬兵五十八名,步兵八十六名。
雍正十一年,奉文以本營馬兵二十四名,易河保營等處守兵四十八名。
雍正十二年,奉文裁馬兵二十四名,增設外委二員。
乾隆二年,奉文因河曲縣營添設塘撥去本營守兵二十二名。
乾隆二十七年,奉交裁汰馬兵五名,步兵十三名,守兵十名。增設額外外委二員。
乾隆三十五年,奉文裁撥豐州營步兵三名。
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去各官養糧三十一名。改設養廉都司養廉銀二百六十兩。千總養廉銀一百二十兩。把總養廉銀九十兩。外委把總二員,共養廉銀三十六兩。
四十七年,奉文將本營前設賞恤兵丁紅白事銀,步糧五分裁去。改歸正項賞恤,年額紅白銀一百五兩七錢三分,按春秋二季,赴司請領,陵續賞給。現設都司一員 中軍千總一員 專汛把總一員 馬步戰守兵二百一十八名 馬兵二十八名 內有外委把總二員 額外外委二員 步兵一百二十八名 守兵六十二名 東南路塘汛八處,分設兵四十名。西路墩臺八座,共分設兵八名。
劉自伏 科甲。
李成龍 科甲。
馬文煒 科甲。
趙 能 科甲。
沈 銓 科甲。以上守備。
王文囗 行伍。
張光烈 行伍。
秦 德 行伍。升本營千總。以上把總。
張夢麟 陜西榆林人由蔭生任。
石 英 滿洲正白旗人。由侍衛任。
顧晉珍 進士。由樺林營調任。
德 保 滿洲正紅旗人。由世襲任。
馬 賡 滿洲正黃旗八。由侍衛任。
明 山 滿洲鑲白旗人。由前鋒參領任。
兆 英 滿洲正紅旗人。由侍衛任。
九 什 滿洲正藍旗人。由步軍校任。
德 住 滿洲正白旗人。由護軍參領任。
薩哈岱 滿洲 鑲紅旗人。由前鋒參領任。以上都司。
秦 德 大同人。行伍。
張 琳 大同人。行伍。
劉大成 大同人。行伍。
王公輔 大同人。行伍。
齊國梁 漢軍正藍旗人。行伍。
馬朝云 漢軍正藍旗人。行伍。
班達爾什 蒙古正黃旗人。行伍。
王發成 大同人。行伍。
宗成功 大同人。行伍。
喻 坤 陽曲縣人。行伍。以上千總。
劉大成 大同人。行伍。升本營千總。
雷 囗 大同人。行伍。
路有官 大同人。行伍。
姚鄉臣 河曲人。行伍。
黃大興 大同人。行伍。以上把總。
本城營房四十二間。乾隆十四年,奉文本州共設塘汛八處。窯峁汛 年延訊 天橋訊 界牌汛四處,系雍正二年建。東關汛 看河汛 橋囗汛 赤紅泥汛四處俱乾隆二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