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 壽世保元
  • 佚名
  • 4994字
  • 2015-12-29 09:34:23

一人喉閉。腫痛寒熱。脈洪數。此少陰心火。少陽相火。二經為病。其癥最惡。惟刺患處出血為上。因彼畏針。先以涼膈散服之。藥從鼻出。急乃愿刺。則牙關已緊。不可針。遂刺少商二穴。以手勒去黑血。口開。仍刺喉間。治以前藥。及前吹喉散吹之。頓愈。又以人參敗毒散加芩、連、牛蒡子、玄參。四劑而平。經曰?;鹩舭l之謂發汗。出血乃發汗之一端也。

河間云。治喉之火。與救火同。不容少怠。嘗見喉閉不出血。喉風不去痰。以致不救者多矣每治咽喉腫痛?;蛏彾?。以荊防敗毒散加芩、連。重者用防風通圣散。

一男子口舌常破。如無皮狀?;蜓屎碜魍?。服諸涼藥。愈甚。余以理中湯一劑。乃可。

一人腳發熱。則咽喉作痛。內熱口干。痰涎上壅。此腎經虧損。火不歸經。用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及用加減八味丸而愈。

一人患喉痛。日晡益甚。此血氣虛而有熱。用八珍湯而愈。后每入房。發熱頭痛。用補中益氣湯。又加麥冬五味。及六味丸常服。后不復作。

一丹溪先生云。咽痛屬血虛。用四物湯加竹瀝。陰虛火上炎者。必加玄參。氣虛。加人參、竹瀝。又云。咽喉腫痛。有陰虛陽氣飛越。痰結在上者。脈必浮大。重取必澀。去死為近宜人參一味濃煎。細細飲之。如作實癥治之。禍如反掌。此發前人之未發。救無窮之夭亡(但此一方宜斟酌用之看癥按方不可泥執也)一人因怒氣大叫。將下腮脫落。任掇不上。眾視束手。余以烏梅捶餅。塞于兩腮坐牙盡頭空處。張口流涎。須臾。隨手掇上。

喉痹

補遺

一治喉痛如生毒物。并單蛾喉嚨并治。用巴豆、半夏。各等分。將此兩味。用頂好醋。

放小罐內煎熟。取巴豆、半夏。一起研末。用麻布包做數粒。如豆子大。以前醋浸之。取一粒含在喉痛處。至熱。又換別粒含之。直至而后已。即以稀粥補之而愈。忌冷水豬油。

一利膈生津。止渴清音。常用之藥也。

烏梅(一兩) 蘇州薄荷葉(四兩)上為細末。白糖霜四兩。蜜為丸。如芡實大。每用一丸噙化。

一治喉風咽痛雙單乳蛾。(姜師周傳)烏梅去核。竹簽插在蜒蝣身上。陰干。取燒灰存性為末。點患處立愈。

一治咽喉腫痛。生瘡聲啞。危急之甚。及治虛勞聲嘶喉痛。

神仙通隘散 賈蘭峰秘方。

白硼砂(二錢) 孩兒茶(一錢) 蒲黃(六分) 青黛(一錢) 牙硝(六分) 枯礬(六分)白滑石(一錢) 片腦(二分) 黃連末(五分) 黃柏末(五分)上為細末。吹喉中。立效。

一治喉中熱毒腫痛。喉閉乳蛾等癥。

清上丸熊膽(一分) 雄黃(五分) 硼砂(一錢) 薄荷葉(五錢) 青鹽(五分) 膽礬(少許)上為細末。煉化白糖為丸。如芡實大。臥時。舌壓一丸。自化入喉。神效。

一治聲音不出。

真蘇子(一兩) 訶子(三個) 杏仁(三十個) 百藥煎(二兩)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熱酒調下。

一治欲好聲音。用杏仁一升。熬去皮尖。酥一兩。蜜少許。為丸如梧子大??招?。米湯下十五丸。

一治失音。皂角一條去皮子。蘿卜三個切片。水煎服之。不過三服。能語聲。

結核

結核者?;鹨蛱底⒍簧?。郁結堅硬如果中核?;蛟陬i脅。或在手足?;蛟陬i項?;蛟诒墼谝?。如腫毒。不紅不痛。不作膿。不必潰發。但令熱氣散。核自消。大法。宜二陳湯加竹瀝多服為效。

梅核氣者。窒礙于咽喉之間??┲怀?。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狀者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而成。癘痰郁結。致有斯疾耳。治宜導痰開郁。清熱順氣。加陳皮、半夏、川芎、香附、山梔、黃芩、枳殼、蘇子之類是也。如老痰凝結不開。以咸能軟堅之藥。海石是也。

一論咽喉結核成塊。如核桃者。腫硬疼痛。兩腋下俱有。及頸項腫硬。頭不能轉。

消解散南星(三錢) 半夏(二錢姜炒) 陳皮(二錢) 枳實(一錢) 桔梗(八分) 前胡(二錢)柴胡(八分) 黃連(六分) 白附子(八分) 連翹(三錢) 赤芍(二錢) 防風(一錢五分) 獨活(二錢) 莪術(一錢) 木通(二錢) 蘇子(三錢) 白芥子(二錢) 蔓荊子(二錢) 甘草(八分)上銼。生姜、燈草煎服。

一論不問男婦。遍身疙瘩成塊如核。不紅不痛。皆痰流注而成結核也。

醉翁仙方 海上異人傳。

白頭翁一斤。去葉用根。分作四服。每一服四兩。用酒煎。一日三服。二日服盡而已。

一秘方 治癥同前。效不可言。

蓖麻子一斤。去殼用肉。放入公豬肚內。酒煮肚爛為度。取去蓖麻子。曬干為末。用前爛豬肚。搗千余下。為丸。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一論婦人遍身痰核。不痛不紅不腫。內消之劑。

陳皮(二錢) 半夏(二錢) 白茯苓(三錢)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枳實(一錢) 黃連(六分) 香附(二錢) 桔梗(八分) 龍膽草(三錢) 連翹(三錢) 防己(二錢) 羌活(二錢) 柴胡(八分) 甘草(八分)上銼。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論結核。渾身手足俱有。如胡桃者。并治胸中胃脘至咽門窄狹如線。疼痛者。此風痰氣熱所致也。

開結導痰湯陳皮(一錢) 半夏(七分) 枳殼(一錢) 枳實(七分) 桔梗(五分) 前胡(五分) 黃芩(一錢) 香附(童便浸三分) 威靈仙(七分) 荊芥(七分) 羌活(七分) 木香(七分) 檳榔(八分) 僵蠶(二分) 射干(七分) 甘草(七分)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論痰核氣核。囗腮疙瘩。及吹乳等癥。

內消散 朱賓湖得效。

南薄荷(三錢) 斑蝥(去翅足三分炒)上為細末。每服三分。燒酒調下。立效。服之后。小便頻數。服益元散。以烏雞子清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茶下。加至五丸。卻每日減少一丸。減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治瘰囗。名內消丸。

一論痰核方 庠生石介伯傳。

歸尾(一兩) 赤芍梢(一兩五錢) 連翹(一兩) 本(七錢五分) 細辛(八分) 羌活(一兩))桂枝(一兩) 甘草節(六錢) 赤芍(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食后。酒調服。

一論痰核。在喉嚨上下左右?;蛏趦梢赶?。并治瘰囗。庠生敏所兄傳。

防風(一兩五錢) 山茨茹(一兩) 穿山甲(七錢) 射干(二兩) 紅內消(二兩) 白芷梢(一薄荷(各一兩) 金銀花 桔梗(各一兩五錢) 獨活(一兩) 僵蠶(一兩) 半夏(一兩)枯草(二兩) 皂角刺(二兩) 小川芎(一兩) 當歸尾(一兩) 甘草(五錢)上銼一劑。水煎。食后服。有潮熱。加黃芩、柴胡各五錢。

一男子素善怒。忽項微腫。漸大如升。用清痰理氣。而大熱作渴。小便頻濁。余謂腎水虧損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而愈。亦有項脅等處。大如升斗?;蚱迫缇瘛2粏柎笮 >阒我郧胺?。必多服。以愈為度。

結核

補遺

神效治痰 妙方 陳柘所傳。

天花粉(三兩) 昆布(酒洗八錢) 貝母(一兩) 炒僵蠶(一兩五錢) 全蝎(酒洗五個)炒黃連(五錢) 知母(一兩) 蒲公英(二錢) 陳皮(一兩) 青皮(炒一兩) 歸尾(七錢) 黃芩(酒炒一兩) 梔子(一兩五錢) 紅花(五錢) 土木鱉(去殼十個) 穿山甲(土炒一兩) 連翹(去心一兩五錢) 海藻(酒洗一兩半) 夏枯草(一錢五分)上將十七味君臣藥。分為十劑。其蒲公英、夏枯草。每服各照數。用白水煎。臨服時。

加濃酒一杯同服。

一治痰核金星膏 蘇九寧傳。

金星鳳尾草(一兩五錢) 實竹葉(一兩) 蔥白(三十二根) 側柏葉(一兩五錢)上用香油一斤。浸藥一日。用火熬??此幗裹S為度。用棉布袋濾去渣。仍入鍋內熬。熟油一斤凈入頂好鉛粉三兩。用竹攪勻。文武火熬??礋熎鸷谏?。再入鉛粉四兩。著四五十下鍋。

仍用竹不住手攪勻。滴水成珠。取起放在地上。再攪。去火毒。

一治痰核氣核。陳出實傳。

黃芩(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蘇子 貝母 連翹(各一錢) 海藻 香附(各七分) 桔梗白芥子(各八分) 甘草(三分)上銼。水煎。食后服。

一治痰氣核。用柏子仁一斤。曬干為細末。每用末二兩。又將天門冬、連翹心各用一兩為末。入小布口袋內。將白水酒兩小瓶煨熟。窨二三日。食后。每服一碗。半月內即消。

一治痰氣核頸大。戴雷門傳。

牛蒡子(五分) 枳實(三分) 僵蠶(五分) 防風 桔梗 黃芩 連翹(各八分) 貝母(一錢) 海藻(水洗) 金銀花 枯礬(各一錢) 夏枯草(八分)上銼一劑。白水煎。食后服。

一治痰核。(心泉侄傳)用黃泥作窩。入生礬四兩。鹿角蛇一條。在窩內陰干。火 化為末。每用服一分。用溫酒調服。立消。

一治項后側。少陽經中疙瘩。肉色不變。不問大小。及日月深淺?;蛴谐嘤材[痛。

生山藥(一排去皮) 蓖麻子(二個去殼)上二味。研勻。攤帛上。貼之如神。

一治梅核氣。

加減四七湯蘇梗(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濃樸(八分) 南星(二錢) 半夏(二錢) 茯苓(三錢)枳實(一錢) 青皮(二錢) 砂仁(八分) 益智仁(一錢五分) 白豆蔻(八分) 神曲(炒二錢) 檳榔(一錢)上銼。生姜煎服。

癭瘤

夫癭瘤者。多因氣血所傷。而作斯疾也。大抵人之氣血。循環無滯。癭瘤之患。如調攝失宜血凝結皮肉之中。忽然腫起。狀如梅子。久則滋長。癭有五種。曰。石、肉、筋、血、氣是也。瘤有六種。曰。骨、脂、石、肉、膿、血是也。治法。癭瘤二者。切不可針破。針破則膿誤漏。則殺人。惟脂瘤可破去脂粉。即為異。不可輕易。余將瘤癭之分于后。醫者宜審辨之。則不誤也。

消癭湯海藻(洗) 龍膽草 海蛤粉(各二兩) 通草 昆布(燒存性) 枯白礬 松蘿(各一兩)半夏(二兩五錢) 麥曲(一兩五錢) 白芷(一兩)上為末。每服五錢。酒煮。忌甘草蝦魚豬肉五辛諸毒等物。又要吞礬蠟丸。

一論治癭瘤便毒惡瘡。久漏不愈者。

經驗礬蠟丸白礬用生四兩為末。黃蠟二兩溶化。眾手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湯下。

一論內府秘傳方。治癭氣。

海藻(熱水洗凈) 昆布(洗凈) 海帶 海螵蛸 海粉(飛過) 海螺(醋淬) 甘草(少許)上如項下搖者用長螺。頸不搖用圓螺。各等分為末。煉蜜為丸。每夜臥時。口中噙化一丸。功效不可言也。

一論系瘤神方 兼去鼠奶痔及瘤同。

用芫花根洗凈帶濕。不可犯鐵器。須于木石器中搗取汁。用線一條浸半日或一宿。將線系瘤經宿則落。如未落。再換一線。不過三次。自落。用龍骨、訶子、赤石脂。各等分為末。

敷瘡口即合。如無根。用芫花泡水。浸線系鼠奶痔。根據法用之。無一不效。

一論洗瘤秘方。

用七指草。名金鳳花一料。煎水頻洗。夏用鮮。春秋冬用干。煎水洗。

一治癭驗方沉香 乳香 丁香 木香 藿香(各一錢五分)上用臘月母豬眼七個。同藥配好。酒煮三炷香。露一宿。連藥焙干。為末。煉蜜為丸如白果大。每臨臥。噙化一料。效。

一治頸下卒結囊欲成癭者。海藻一斤洗去咸。酒浸飲之。加昆布等分研之。煉蜜為丸。

如杏核大。含口中。稍稍咽下。

一治癭消塊。

神效開結散沉香 木香(各一錢) 橘紅(四兩) 珍珠(四十九粒入砂罐內以鹽泥封固 赤取出曬)豬靨子肉(四十九枚用豚豬者生項間如棗子大)上為末。每服一錢。臨臥酒調。徐徐咽下?;夹∪宸4笳咭粍┯?。忌酸咸油膩滯氣之物。須用除日于凈室修合。

肺癰

寸口脈數而實者。肺癰也。其脈短而澀者。自痊。脈浮大者。難治。

夫肺癰者。由寒熱之氣。內舍于肺。其氣結聚之所成也。蓋因調理失宜。勞傷血氣。風寒得以乘之。寒生熱。風亦生熱。壅積不散。遂成肺癰。咳而腦漏。右脅隱痛。二腳腫滿。咽干口燥。煩悶多渴。時出黃唾腥臭。狀如糯米粥。難治。有熱而嘔者。不可治嘔。膿盡而止。

自愈。若嘔吐膿黃色腥或帶粉紅色者。即肺痿也。大抵脈細而沉。里虛而變癥矣。

一論咳嗽。吐膿血。腥臭不可聞者。肺癰也。

黃 (蜜水炒) 防風 金銀花 忍冬藤 金沸草 牛膝 桔梗(各等分)上用鴨一只??O死。破開。入前七味藥于鴨肚內。用好酒煮盡為度。吃鴨。藥渣曬干為末。酒調服后。服凈膿湯。

凈膿湯 此湯吃鴨后宜服。

甘草四兩。銼作大帖。用水煎。頓服。如納不得。吐出之。服后。

化痰止咳丸白礬(二兩枯的) 百草霜(一兩)上二味為末。清水為丸。每服三五十丸。人參、五味各三錢。煎湯送下。作三日用。

一論治肺虛。用白鴨一只。去五內。用薏仁、杏仁各一兩。入鴨腹中。飯上蒸熟。去藥只吃鴨肉。大能補肺。

一論肺癰。吐膿腥臭。用黃豆一粒。予病患口嚼。不覺豆之氣味。是肺癰也。

一論肺癰。薏苡仁略炒為末。糯米飲調服。入粥煮吃亦可?;蛩宸?。當下膿血而安保肺丹(方見癭瘤)凡治肺癰。必將此藥間而服之。以護膈膜。不致潰透心肺。最為切當。即礬蠟丸用蜜水送下。

肺痿

寸口脈數而虛者。肺痿也。

肺痿之證。久咳不已。汗下過度。重亡津液。大便如爛瓜。如豕脂。小便數而不渴??收咦杂?。欲飲者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無膿者。肺痿也。

一論肺痿咳嗽。其證辟辟燥咳。胸中隱隱而痛。脈弱無力。

薏苡仁散當歸 白芍 黃 人參 五味子 麥門冬 桑白皮 黃芩 百部 薏苡仁上銼。生姜煎服。

心漏

一論胸前心口有孔。常出血水者。謂心漏也。

鹿子丸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黃) 大附子(炮去皮臍) 鹽花(各等分)上為末。棗為丸??招?。酒送下。每三十丸。

一論脅下生漏瘡。如牛眼狀。膿水不止。用鹽少許。安牛乳內。后取牛耳中垢以敷瘡上。

即瘥。如不用鹽。即牛耳不癢。難取其垢。其諸漏瘡。外用蒜切片放瘡上。將艾灸之。不過數次。即愈。

一論漏瘡。血水出不止。

蛇皮(燒灰三錢) 五倍子 龍骨(各五錢) 川續斷(五錢) 乳香(三分)上為末。津唾調敷患處。立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汤阴县| 星子县| 商南县| 洛阳市| 北碚区| 汽车| 宁津县| 秦安县| 利津县| 买车| 丰城市| 宁明县| 南木林县| 鄂尔多斯市| 桐柏县| 江安县| 韩城市| 汉源县| 姜堰市| 上高县| 阜宁县| 衡水市| 左贡县| 浠水县| 宁安市| 黎城县| 象州县| 津南区| 瓮安县| 天祝| 都匀市| 额济纳旗| 玛曲县| 嘉禾县| 涿州市| 民勤县| 额尔古纳市| 特克斯县| 荥经县|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