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9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99字
  • 2015-12-29 09:34:19

十七

小便不通方一十三首

病源小便不通,由膀胱與腎俱有熱故也,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府,此二經為表里,而水行于小腸,入胞者為小便,腎與膀胱既熱,熱入于胞,熱氣大盛,故結澀令小便不通,少腹脹,氣急甚者,水氣上逆,令心急腹滿,乃至于死,診其脈緊而滑直者,不得小便也。(出第十四卷中)廣濟療下冷疼,小便不通,雞蘇飲子方。

雞蘇(一握) 通草(四兩) 石葦(一兩炙去毛) 冬葵子(一兩半) 杏仁(二兩去皮尖) 滑石(二兩) 生地黃(四兩)上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絞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又方冬葵子(五兩) 通草(三兩) 茅根(四兩) 芒硝(二兩湯成下) 茯苓(三兩) 滑石(五兩)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芒硝,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

又方茯苓(二分) 大黃(六分) 芍藥 當歸 枳實(炙) 白術 人參(各二分)大麻仁(四分)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要著芒硝亦得。(并出第四卷中)崔氏療小便不通方。

取熏黃如豆許末之,納小孔中神良。

又方桑根白皮 豬苓(去皮) 通草(各二兩)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雞屎白如彈丸,以苦酒和服即下,不過三四服佳。(一本云療淋)又方足大 趾奇間有青脈,針挑血出,灸三壯愈。(并出第四卷中)救急主小便不通方。

取印成鹽七顆,搗篩作末,用青蔥葉尖盛鹽末,開便孔納葉小頭于中吹之,令鹽末入孔即通,非常之效。

又方取嫩 木梢濃汁,可飲半升以來,即愈。

必效療小便不通,不得服滑藥,急悶欲絕方。

鹽二升,大鐺中熬,以布綿裹熨臍下 之,小盒飯漸通也。(肘后同)古今錄驗療熱結小便不通利方。

刮滑石屑,水和涂少腹及繞陰際,干復涂之。(肘后同)又方取鹽填滿臍中,大作艾炷,灸令熱為度良。(肘后千金同并出第二十六卷中)近效療小便不通,數而微腫方。

取陳久筆頭燒作灰,和水服之。

十七

小便難及不利方九首

病源小便難者,此是腎與膀胱熱故也,此二經為表里,俱主水,水行于小腸,入胞為小便,熱氣在于臟腑,水氣則澀,其熱勢微,故但小便難也,診其尺脈浮,小便難,尺脈濡,小便難,尺脈緩,故小便難有余澀也。(出第十四卷中)集驗療小便難淋瀝湯方。

滑石(八兩) 石葦(三兩去毛) 榆皮(一升) 葵子(一升) 通草(四兩)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加黃芩三兩。

又療淋小便不利,陰痛,石葦散方石葦(二兩去毛) 瞿麥(一兩) 滑石(五兩) 車前子(三兩) 葵子(二兩)上五味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三。(并出第五卷中)千金療小便不利,莖中痛,少腹急方。

通草(二兩) 葶藶子(熬三兩) 茯苓(二兩)上三味搗為散,以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忌醋物。(出第二十一卷中)備急療小便不利,莖中痛劇,亦療婦人血結腹堅痛,牛膝飲方。

生牛膝一名牛唇,掘取根煮服之,立瘥。(肘后同)陶效方。

秦艽(二分) 冬瓜子(二兩)上二味搗為末,酒服一匕,日三服,神良。(肘后同)文仲療小便不利方。

桑螵蛸(三十枚) 黃芩(一兩)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頓服之良。(肘后同)又方蒲黃 滑石(各一分)上二味為散,酒服一匕,日三,大驗。(肘后同)又療諸淋及小便常不利,陰中痛,日數十度起,此皆勞損虛熱所致,常將散服方。

石葦(去毛) 滑石 瞿麥 王不留行 葵子(各二兩)上六味搗篩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姚方加滑石五兩,車前子三兩,無王不留行。(備急同出第四卷中)古今錄驗療淋胞痛,不得小便滑石散方。

滑石 葵子 鐘乳(各一兩) 桂心 通草 王不留行(各半兩)上六味搗篩為散,先食訖,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生蔥。(出第二十六卷中)

十七

遺尿方六首

病源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冷,不能約于水故也,膀胱為足太陽,腎為足少陰,二經為表里,不為陰絕脈當今力一通集驗療遺尿方。

取雄雞腸燒灰為末,用三指一撮服之,朝暮服當愈。(范汪同出第五卷中)千金療遺尿小便澀方。

牡蠣(熬) 鹿茸(炙各四兩) 桑耳(三兩) 阿膠(二兩炙)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作散以飲送之。(經心錄同)又方木防己(二兩) 葵子(二兩) 防風(三兩)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煎取二升半,分溫三服,作散亦佳。(古今錄驗同并出第二十一卷中)古今錄驗牡蠣湯,療遺尿小便澀方。

牡蠣(四兩熬) 鹿茸(炙四兩) 阿膠(炙各二兩) 桑螵蛸(二兩)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方桑耳(三分) 礬石(二分熬汁盡) 阿膠(二分炙) 龍骨(三分)上四味為散,空心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桑耳(二兩) 牡蠣(三兩熬) 礬石(二兩熬汁盡)上三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十七

尿血方一十一首

千金療房損傷中尿血方。

牡蠣(熬) 車前子 桂心 黃芩上四味等分搗篩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不知加至二匕。忌生蔥。(出第二十一卷中)崔氏療猝傷熱行來尿血方。

大黃(末) 芒硝(末各半匕)上二味,冷水和,頓服之立止,三日內禁如藥法。(出第四卷中)古今錄驗療尿血,鹿茸散方。

鹿茸(炙) 當歸 干地黃(各二兩) 葵子(五合) 蒲黃(五合)上五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蕪荑。(出第二十六卷中)蘇澄療尿血方。

車前草搗絞,取汁五合,空腹服之瘥。

又方水服亂發灰方寸匕,日三服。(肘后千金同)又方服益母草汁一升瘥。(一云 草)又方車前三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棘刺二升,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瘥。

又方膠三兩炙,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四合,分再服。

又方酒服蒲黃二方寸匕,日二服,水服亦得。

又方搗水筋汁,服六七合,日一服。

十七

胞轉方一十五首

病源胞轉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名為胞轉。其病狀臍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外飽胞肘后療猝小便不通,及胞轉方。

取雞子中黃一枚服之,不過三服佳。(備急同)又方水上浮萍曝干末服之,小便不通利,水脹流腫佳。(千金翼同)又方炙桑螵蛸搗為末,水服之方寸匕,日服良效。

又療小便忍久致胞轉方自取爪甲火燒服之。(備急)又方取梁上塵三指撮,以水服之神效。

又方服蒲黃方寸匕,日三服良。

范汪療胞轉不得小便方。

用蒲席卷人倒立,令頭至地,三反則通。(肘后同)又方雀矢(半合) 車前子 滑石(各四兩) 通草 芍藥(各二兩)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二,先食服立愈。

又療胞轉欲死及失溺方。

取豆醬清和灶突中黑如豆大,納陰孔中,立愈。(并出第十五卷中)備急療猝小便不通及胞轉方。

車前草一斤,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短劇同出第六卷中)古今錄驗療胞轉小便不通,亂發散方。

亂發(三斤洗去垢燒) 滑石(半斤) 鯉魚齒(一兩)上三味搗篩為散,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良。

又療胞轉不得小便方。

真琥珀(一兩)蔥白(十四莖)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蔥白,末琥珀細篩下湯中,溫服一升,日三服佳。(范汪同)又張苗說,有容忍小便令胞轉,大小便不得,四五日困篤欲死無脈,服此瘥方。

滑石(二兩) 亂發(三兩燒灰)上二味搗下篩,取生桃白皮一斤熟舂,以水合絞,得汁二升,以汁服散方寸匕,日三服,即愈,其但淋者,取亂發三兩燒灰,滑石五兩合搗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說不得小便者,為胞轉,或為寒熱氣所迫,胞屈辟不得充張,津液不入其中為尿,及在胞中尿不出方。

當以蔥葉除尖頭,納入莖孔中吹之,初漸漸以極大吹之,令氣入胞中,津液入便愈也,朱郁用此藥療郭虎將十五歲男。用∶葵子(一升) 通草 甘草(各二兩炙) 石葦(一兩半去毛) 滑石(四兩) 榆皮(二升)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令服。(范汪同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十七

小便血及九竅出血方一十二首

短劇療小便血,菟絲丸方。

菟絲子 蒲黃 干地黃 白芷 荊實 葵子 敗醬 當歸 茯苓 芎 (各二兩)上十味合搗為末,以白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加至五六丸,劉洪方已效,常服。忌酢物蕪荑。(古今錄驗范汪同)又斷血諸方所云,下血者,其從腹里出者,悉為下血也,有痔病,血從孔邊出者,別尋痔方(出第四卷中)千金療小便出血方。(一本云以下治勞虛尿白濁)灸脾俞百壯,在第十椎。

又方灸三焦俞百壯,在第十三椎。

又方灸腎俞百壯,在第十四椎。

又方灸章門百壯,在季肋端。

又方榆皮二斤,水二斗,煮取五升,令服之佳。

又方搗干羊骨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治小便血方。

生地黃(八兩) 柏葉(一把) 黃芩(三兩) 阿膠(二兩)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分三服。(并出第二十一卷中)文仲療小便出血方。

生地黃汁(一升) 生姜汁(一合)上二味相和頓服,不瘥更作。(此法許令公處云極效肘后同)又方灸足第二趾本第一紋七壯,立愈。(肘后同)又方龍骨末二方寸匕,溫酒一升服之,日三服。(深師肘后范汪陶氏同)又方當歸四兩,酒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肘后深師范汪同并出第六卷中)

十七

小便不禁方二首

病源小便不禁者,腎氣虛,下焦受冷也,腎主水,其氣下通于陰,腎虛下焦冷,不能溫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出第十四卷中)千金翼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麥門冬(去心) 干地黃(各八兩) 蒺藜子 桂心 續斷(各二兩) 甘草(一枚炙)干姜(四兩)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又久房散,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絲子(二兩酒漬) 蒲黃(三兩) 黃連(三兩) 硝石(一兩) 肉蓯蓉(二兩)五味子(三兩) 雞 中黃皮(三兩炙)上八味搗篩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每服如人行三四里,又服。(并出第十五卷中)

十七

小便數及多方五首

病源小便數者,膀胱與腎俱虛,而有客熱乘之故也,腎與膀胱為表里,俱主水腎氣下通于陰故令石,中)范汪療小便數而多方。

黃連(二分) 苦參(二分) 麥門冬(去心一兩) 土瓜根 龍膽(各一分)上五味搗篩,以蜜丸如梧子,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良。(一方無苦參有黃芩)又方栝蔞(十分) 黃連(五分)上二味搗篩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良。

又方瞿麥(二兩) 滑石(一兩) 葵子(一升) 黃芩 甘草(炙各一兩)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一服六合。

又方桃仁一味 咀,酒一升,煮三沸,去滓,分為三服,強人一服盡之。(并出第十七卷中)集驗療小便數而多方。

羊肺羹納少許羊肉合作之,調和鹽,如常食之法,多少任意,不過三具效。(范汪同出第五卷中)

十七

許仁則小便數多方四首

許仁則論此病有二種,一者小便多而渴,飲食漸加,肌肉漸減,乏氣力,少顏色,此是消渴,一者小便雖數而不至多,又不渴,食飲亦不異常,或不至多能食,但稍遇天寒冷,即小便多,更無別候,此是虛冷所致,大都兩種俱綠緣氣膀胱冷,不瘥便能殺人,腎虛腰冷,無所為害,若候知是消渴小便數,宜依后菝 等八味湯,黃 等十四味丸,并竹根等十味飲,小麥面等十四味煎,以次服之。

菝 八味湯方。

菝 土瓜根(各三兩) 黃 地骨皮 五味子(各四兩) 人參(三兩) 石膏(八兩碎) 牡蠣(三兩)上藥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服一劑,服至五六劑佳,隔五日服一劑,劑數滿,宜合后黃 等十四味丸服之。

又黃 十四味丸方。

黃 黃連 土瓜根(各五兩) 苦參(三兩) 玄參(六兩) 栝蔞 地骨皮龍骨 菝 鹿茸(炙各四兩) 牡蠣(熬) 人參 桑螵蛸(炙各三兩) 五味子(一升)上藥搗篩為末,蜜和為丸,用后竹根飲下之,初服十五丸,日二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桐子大。忌豬肉冷水。

又竹根飲子方。

竹根 生茅根 蘆根(各切五升) 菝 (切二升) 石膏(一斤杵碎) 烏梅(三十枚) 生姜(切一升) 小麥(三升) 竹瀝(二升) 白蜜(一升)上藥以水五斗,煮取一斗,去滓,納竹瀝及蜜,著不津瓶貯之,用下前丸,縱不下丸,但覺下丸又小麥面十四味煎方。

小麥五升,以水硬溲之,別于水中揉挺,令面粉盡,面筋別成一塊即止,以此面粉汁別器澄捶于胡麻以上升,又煎成作

十七

尿床方六首

病源人有于眠睡不覺尿出者,是其稟質,陰氣偏盛,陽氣偏虛,則膀胱腎氣俱冷,不能溫制俱主水液禁,千金療尿床方。

羊肚系盛水令滿,急系兩頭,熟煮開,取水頓服之,立瘥。

又方雞 一具并腸,曝干末,酒服之,男雌女雄也。

又方羊胞盛水滿中,炭火燒之盡肉,晨朝空腹服之,不過四五頓瘥。

又療尿床方新炊熟漬飯一盞瀉尿床處拌之,收取與食之勿令知。

又方垂兩手髀上盡指陷處,灸七壯,又灸臍橫紋七壯。(并出第二十一卷中)近效療尿床方。

取麻鞋乳帶及鼻根等,唯不用底,須七輛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十七

灸穴雜法一十二首

千金翼灸五淋法。

灸大敦三十壯。

又石淋臍下三十六種疾,不得小便法。

灸關元三十壯,一方云百壯。

又血淋法。

灸丹田穴,隨年壯良。

又方灸復溜穴五十壯,一云隨年壯。

又尿黃法。

灸石門穴五十壯。

又遺尿法。

灸遺道挾玉泉五寸,隨年壯。

又法灸陽陵泉穴,隨年壯。

又失禁尿不自覺知法。

灸陰陵泉穴,隨年壯。

又莖中痛法。

灸行間穴,三十壯。

又腹滿小便數法。

灸屈骨端二七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杂多县| 芦山县| 府谷县| 汾阳市| 辽宁省| 山阴县| 广德县| 武陟县| 廉江市| 兴义市| 新巴尔虎右旗| 青川县| 山东省| 宝坻区| 富民县| 赣州市| 景东| 石狮市| 古交市| 华阴市| 修武县| 林周县| 禹城市| 建湖县| 桑日县| 德令哈市| 揭阳市| 山西省| 宝山区| 萍乡市| 柳江县| 邯郸县| 兰西县| 汉中市| 额济纳旗| 会理县| 葫芦岛市| 鹤山市| 河池市|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