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23字
- 2015-12-29 09:34:19
茯苓 鐘乳(研) 云母粉 石斛 菖蒲 柏子仁 菟絲子 續斷 杜仲 天門冬(去心)牛膝 五味子 澤瀉 遠志(去心) 甘菊花 蛇床子 薯蕷 山茱萸 天雄(炮) 石葦(去毛) 干上二十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二十日知。三十日病悉愈。百日以上體氣康強。長服。八十九十老公還如童子。忌酢物羊肉餳鯉魚豬肉蕪荑等。
高陽負曰∶凡經方神仙所造。服之療病。具已論訖。如是所擬。說從開辟以來。無病不治。無生不救也。(并出古今錄驗二十五卷中)
五勞六極七傷方一十首
病源夫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是也。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神不脾勞陰濕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二曰血極。令人無顏曰骨極飲食不者。一小便苦血目暗肺傷發落男子浮寸薄養此之放兩肘頭向外。肘膊腰氣散盡勢大悶。始起來去七通。去肘臂之勞。又云∶兩足跟相對坐上。兩足趾相向外扒。兩膝頭柱席兩向外扒使急始長舒兩手。兩向取勢。一一皆急三七。
去五取勢寸。
冷。又勢二七。
努膝向相。
來去七用之常去五為食。
息十二引去心廣濟療五勞七傷六極八風十二痹。消渴。心下積聚。使人身體潤。服之多情性。補益養精方。
生干地黃(十二分) 天門冬(十分去心) 干姜(六分) 菟絲(十分酒漬二宿焙干別搗)石斛(八分) 當分) 人參(八分) 玄參(菀(六分) 茯苓(八分) 防風(六分) 杏仁(八分骨皮(六分) 椒(三分去目汗)上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二十丸。日再服。漸加至三十丸。忌鯉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大酢蕪荑等。
崔氏腎瀝湯。療五勞六極八風十二痹。補諸不足方。
豬腎(一具去脂膜) 附子(四分炮) 芎 (四分) 牡丹(四分) 桂心(四分) 茯苓(八分) 干地黃(六分)(八分)當歸(四分) 黃 (八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腎取一斗一升。去腎納藥。煎取四升。分四服。忌羊肉餳冷水酢生蔥蕪荑胡荽。(古今錄驗同)又治丈夫五勞七傷。百病無不補之。干漆散方。
干漆(八兩熬令斷煙) 蓯蓉(八兩) 石斛(八分) 枸杞子(一升) 干地黃(十兩) 遠志皮(五兩) 續斷(五兩) 菟絲子(五兩) 天雄(三兩炮) 桂心(三兩)上十味搗篩為散。每旦服一匕暮一匕。酒飲皆得。忌豬肉生蔥蕪荑冷水。
又七味干漆散方。(韋都水服不逾月光悅倍常療虛羸無比)干漆(三兩熬煙斷) 干地黃(八兩) 芍藥(二兩) 蓯蓉(二兩) 五味子(二兩)食茱萸(四兩) 枸杞子(四兩)上藥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漸加至二匕。日二服。以知為度。忌蕪荑。
又五落散。主五勞六極七傷八不足。里急。胸脅脹滿。背痛頭眩。四肢重。腰膂強。環臍腹有病甚大黃(六分) 麥門(炙七分去心) 栝蔞(五分) 白薇(七分) 甘草(五分炙) 當歸(十分) 干地黃(七分)(五分)桂心(三分) 鐵屑(三上十五味合搗篩。以白蜜一斤棗膏一斤。當蒸之。以溫湯浸之。和 (疏有切)前藥。
令如和加當搜又落腎散一名腎著散。療腰背痛。少腹攣急。尿難。自汗出。耳聾。陰痿腳冷皆其病候方。
羊腎(一雙作脯炙燥) 磁石(六分研) 天門冬(五分去心) 人參(二分) 防風(三分)天雄(三分炮) 龍分) 干地黃(四分) 桑白皮上十五味下篩??崭挂源篼滐嬒露酱缲啊H瘴辶?。忌鯉魚豬肉冷水蕪荑酢等物。
又枸杞酒。療五內邪氣。消渴風濕。下腦脅間氣。頭痛。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填骨髓。
破積用米(一石為一劑黍糯并得計常釀酒米一石用曲一斗此加五升彌佳其曲唯須上好者末之)枸杞(三十斤去赤皮半寸銼之以水一石浸之三日煮取五斗汁) 生地黃(二十斤洗去土細切共米汁)上四味。地黃一味。共米同蒸之。三物藥汁。總合得五斗。分半漬米。 半及曲和釀飯。如人肌溫??偤鸵?。蓋甕口。經二七日。壓取封泥。復經七日。初一度釀。用麻子二斗多。
病退。
千金五勞六極七傷虛損。何謂五勞。五臟病。六極。六腑病。七傷。表里受病。凡遠思強寒蓯蓉(七分) 五味子(八分) 地膚子(五合) 續斷(五分) 蛇床子(五分) 車前子(五合) 菟絲子(七合)生(七分)韭子(五合) 天門冬龍骨(七分)上十七味合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鯉魚蕪荑等。(出第十九卷中)古今錄驗淮南八公石斛萬病散。療五勞七傷。大風緩急濕痹不仁。甚則偏枯。筋縮拘攣。胸心腹減。
康健牛膝(二分) 遠志(二分去心) 續斷(二分) 蛇床子(三分) 菟絲子(三兩酒漬) 蓯蓉(二分) 茯苓(二分)辛(二分)附子(二分炮) 天(二分) 石斛(二分) 云母粉(二分) 菊花(上二十二味。隨病倍其分。搗篩為散。先食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以知為度。神良。忌豬味)又淮南王枕中丸療五勞六極七傷。胃氣不和。發于五臟虛勞。小便或難或數。令人多思。脾氣不和三丸方。
芎 (二兩) 附子(二兩炮) 桂心(二兩) 甘草(二兩炙)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干姜(二兩) 蜀椒(二兩汗) 杏仁(四兩去皮尖熬) 白術(五兩) 當歸(二兩) 大黃(一兩)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酒服五丸。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并出第二十五卷中)
雜療五勞七傷方三首
古今錄驗薯蕷丸。療丈夫五勞七傷。頭痛目眩。手足逆冷?;驘嵊袝r?;蚶浔怨翘?。
要髖二經伏熱之尚干薯蕷(二兩) 蓯蓉(四兩) 牛膝(二兩) 菟絲子(二兩酒漬) 杜仲(二兩) 赤石臘(二兩) 澤瀉(二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半) 石膏(二兩炙)上十六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酒空腹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忌大酢蕪荑蒜陳臭物。
又療五勞七傷諸虛。補益及下元。后用甚驗。五石黃 丸方。
黃 (二兩) 紫石英(二兩研) 赤石脂(二兩) 石硫黃(二兩研) 石斛(二兩)白石脂(二兩) 白礬石(二(二兩) 防風(二兩)(三兩) 人參(二兩) 肉蓯蓉(二兩) 附子(二兩炙) 白術(二兩)上二十四味草石各別搗篩。棗蜜和丸如梧子??崭咕葡率?。日三。漸加至三十丸。忌海藻赤石又大薯蕷丸。療男子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冷身重。骨節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
羸瘦不得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服此藥令人肥白。補虛益氣方。
薯蕷(五分) 大黃(六分) 前胡(三分) 茯苓(二分) 人參(二分) 杏仁(三分熬去皮尖) 當歸(十分) 桔草(五分炙加二分) 五味子(四分澤瀉(八分) 阿膠(四分炙) 白術(二分) 干(五分)上二十四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崭挂跃葡氯?。日再。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曲柴
腰痛方六首
病源腎主腰腳。腎經虛損。風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診其尺脈沉主腰背痛。寸口脈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下。此為督脈腰強痛。
凡是地久痛。又云∶人汗出次。勿企床懸腳。久成血痹。兩足重腰痛。導引法云∶凡學將息人。
先須趾外扒覺悶痛。漸漸舉身似款便坐足上。待共內坐相似不痛。始雙豎反向外。每坐常學。去膀胱內冷風膝冷。足疼。上氣腰疼。盡自消適金同)范汪腰疼方。
用鱉甲(一枚炙令黃刮削令凈潔)上一味搗篩??崭挂詼嬀品酱缲?。日三。忌莧菜。(短劇亦主 腰痛)備急療腰痛方。
用蒴 葉火燎。濃鋪床上。及熱。臥眠上。冷復易之。冬月采取根舂碎熬及熱。準上用。兼療風濕冷痹。及產婦人患傷冷。腰痛不得動。亦用彌良。
又療腰膝髀連腿腳疼酸者方。
杜仲(八兩) 獨活(四兩) 干地黃(四兩) 當歸(四兩) 芎 (四兩) 丹參(四兩)上六味切。以絹袋盛。以清酒二斗漬五宿。初服二合。日再服。以知為度。忌蕪荑。
古今錄驗寄生湯。療腰痛方。
桑寄生(四兩) 附子(三兩炮) 獨活(四兩) 狗脊(五兩黑者) 桂心(四兩) 杜仲(五兩) 芎 (一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三兩) 石斛(三兩) 牛膝(三兩) 白術(三兩)人參(二兩)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又玄參湯療腰痛方。
玄參(三兩) 人參(三兩) 杜仲(四兩) 芍藥(四兩) 桂心(一兩) 生姜(二兩) 干地黃(三兩) 白風(二兩) 丹皮(二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日三夜一服。忌生蔥桃李雀肉胡荽蕪荑等。
又杜仲獨活湯。療腰痛方。
獨活(四兩) 生姜(六分) 麻黃(二兩) 桂心(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葛根兩去尖皮碎)干地黃(二兩)上十三味切。以水八升。清酒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蔥菘菜海藻豬肉冷水。(并出第十七卷中)
風濕腰痛方四首
病源。勞傷腎氣。經絡既虛?;蛞蚺P濕當風。而風濕乘虛搏于腎。腎經與血氣相擊而腰痛。故云風濕腰痛。(出第五卷中)集驗療風濕客于腰令人腰痛獨活湯方。
獨活(三兩) 生姜(六兩) 干地黃(五兩) 芍藥(四兩) 防風(三兩) 桂心(三兩) 栝蔞(三兩) 甘草(二兩炙) 麻黃(二兩去節) 干葛(三兩)上十味切。以水八升。酒二升。煎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作。忌海藻生蔥菘菜蕪荑。
(出第五卷中此方比前方 但無杜仲附子杏仁耳)延年療腰痛熨法。
菊花(二升) 芫花(二升) 羊躑躅(二升)上三味。以醋拌令濕潤。分為兩劑。納二布囊中蒸之。如炊一斗米許頃。適寒溫。隔衣熨之。冷即易熨。痛處定即瘥。(集驗范汪同一云酒拌)又療腰痛大豆熨法。
大豆六升。水拌令濕。炒令熱。以布裹。隔一重衣熨痛處。令暖氣徹。冷即易之。(張文仲處)又方取黃狗皮裹腰痛處。取暖徹即定。(并出第十五卷中)
腎著腰痛方二首
病源腎主腰腳。腎經虛則受風冷。內有積水。風水相搏。浸漬于腎。腎氣內著。不能宣通。
便自古今錄驗腎著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從腰以下冷。如坐水中。形狀如水不渴。小便自利。食飲如故。是其證也。從作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之故得也。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
甘草(二兩炙) 干姜(三兩炮) 白術(四兩) 茯苓(四兩)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服一升。日三。腰中即溫。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經心錄方)甘草一兩。干姜二兩。余同。(出第二十七卷中千金名腎著湯)經心錄腎著散方。
桂心(三兩) 白術(四兩)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炙) 澤瀉(二兩) 牛膝(二兩)干姜(二兩) 杜仲(三兩)上八味搗篩為散。每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頓服之。日三。忌生蔥桃李雀肉海藻菘菜酢物。(千金同出第四卷中)
腎虛腰痛方七首
短劇腎虛腰痛。治之方。
丹皮(二分去心) 萆 (三分) 白術(三分) 桂心(三分)上四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湯服之。忌生蔥胡荽桃李雀肉等。(必效備急范汪同)又療腰痛少氣。陰弱寒冷。小便清冷瀝滴。陰下濕癢。少腹急。無子息方。
甘草(十四分炙) 續斷(三分) 麥門冬(三分) 薯蕷(三分) 附子(三分炮) 干姜(二分) 棘刺(四分)上七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必效同并出第五卷中 一方無干姜)備急陶氏腎氣丸。主短氣。腰痛身重。調中補筋脈不足方。
干地黃(五分) 續斷(五分) 人參(五分) 萆 (三分) 阿膠(三分炙)上五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下十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忌蕪荑生冷。(出第四卷中)必效寄生散。療腎虛腰痛方。
桑寄生 鹿茸(炙) 杜仲上三味。各一分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鹿茸(炙)作散。酒服方寸匕。一味任多少為之。(并出第三卷中范汪亦主 腰痛)古今錄驗療腰痛。皆猶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所得。不時瘥。久久流入腳膝。冷痹疼弱重滯。或偏枯。腰腳疼攣。腳重急痛。獨活續斷湯方。
獨活(二兩) 續斷(二兩) 杜仲(二兩) 桂心(二兩) 防風(二兩) 芎 (三兩) 牛膝(二兩) 細辛(二兩)藥(二兩白者) 干地黃(三兩)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溫將息勿取冷。宜用蒴 葉火燎。濃安床上。
后有又療男子患腰腎疼痛。髀膝有風冷。耳鳴。食飲無味。并有冷氣方。
干地黃(四兩) 茯苓(三兩) 白術(二兩) 澤瀉(三兩) 山茱萸(三兩) 蓯蓉(二兩)五味子(三兩) 桂心(二兩) 石斛(二兩) 巴戟天(二兩) 防風(二兩) 人參(二兩) 磁石(二兩研)上十三味搗篩。蜜丸如梧子。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忌桃李雀肉生蔥酢物蕪荑。
腰痛方三首
病源 腰者。謂卒然損傷于腰而致痛也。此由損血搏于背脊所為。久不已。令人氣息乏少。面無顏色。損腎故也。(出第五卷中)范汪療 腰有血。痛不可忍者方。
桂心上一味搗末。以苦酒和涂痛處。此令人喜臥可勤用之。再為必瘥。
又療臍腰方。
生地黃上一味搗絞取汁三升。煎得二升。納蜜一升。和煎之三五沸。日服一升。亦可一日盡三升。以瘥止。甚效。
經心錄療 腰痛方。
桑寄生(二兩) 丹皮(二兩去心) 鹿茸(二兩炙) 桂心(二兩)上四味搗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生蔥胡荽。(范汪千金同出第五卷中)
卒腰痛方七首
病源夫勞傷之人。腎氣虛損。而腎主腰腳。其經貫腎絡脊。風邪乘虛卒入腎經。故卒然而腰痛也。(出第五卷中)集驗療腰卒然痛。杜仲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