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十六疰方三首
崔氏金牙散。療江南三十六疰。人病經年。羸瘦垂死。服之皆瘥。并帶之能殺鬼氣。逐尸疰。諸惡癘不祥悉主之方。(出胡洽)金牙(研) 曾青(研) 硝石(研) 石(泥裹燒半日) 石膏(研) 莽草 玉支(一作玉泉) 雄黃(研) 朱砂黃細辛 防風 大戟 芫花(熬) 野葛(炙) 蓯蓉 天雄(炮) 茯苓 附子(炮) 烏啄(炮)干姜 人參 桔梗 桂心 椒(去目汗) 貫眾 巴豆(去心皮熬) 貍骨(炙) 蜂房(炙)鸛骨(炙各一兩)上三十六味搗篩為散。以酒服一錢匕。漸增五分匕。日三。并以三角絳囊貯散方寸匕。
以系生血物生菜冷水大醋蘆筍。(出第七卷中)備急療尸疰鬼疰者。葛氏云∶即是五尸之中。尸疰又挾諸鬼邪為害也。其病變動。乃有三十漸沉頓滯。以至于死。后復注易旁人。乃至滅門。覺如此候者。宜急療之方。
獺肝(一具)上一味陰干搗末。水服一方寸匕。日三。如一具不瘥更作。姚氏云∶神良。(肘后崔氏千金同)又方桑根白皮灰二升。蒸令氣出。下以釜湯三四升。三遍重淋取二升。漬赤小豆二升。一宿出。風干復漬。汁盡止。乃濕蒸令熟。以羊肉或鹿肉作羹。進此豆飯。食一升漸至二三升。
重
疰病相染易方三首
深師療鬼物前亡。轉相染。夢寤紛紜。羸瘦。往來寒熱。嘿嘿煩悶。欲寢復不能。手足熱。不能食。或欲向壁悲涕。或喜笑無常。牛黃散方。
牛黃(研) 鬼箭羽 王不留行 徐長卿(一名鬼督郵) 遠志(去心) 干姜 附子(炮)五味子(四分)麥門冬(六分去心)上十五味搗下篩。以蜜生地黃汁相拌合。復令相得。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生蔥羊肉餳醋物。(出第九卷中)崔氏療江南三十六疰丸。療轉疰滅門絕族。族盡轉逐。中外滅盡。復易親友方。
雄黃(研二分) 麥門冬(去心三分一方用天門冬) 皂莢(去皮子炙) 莽草(炙各二分)上六味搗篩。蜜和為丸如小豆。服二丸。日一服。忌鯉魚野豬肉蘆筍。
又赤丸。療人久疰。室家相傳。乃至滅族方。
雄黃(二兩研) 馬目毒公(鬼臼也) 丹砂(研) 莽草(炙) 藜蘆(熬各二兩) 巴豆(八十枚去心皮熬) 皂莢(一兩去皮子炙) 真珠(一兩研)上八味搗篩。蜜和丸如小豆。一服二丸。吐下惡蟲數十枚。忌野豬肉蘆筍生血物。(并出第七卷中)
鬼疰方二首
病源注之言住也。言其連滯停住也。人有先無他病。忽被鬼排擊。時或心腹刺痛。或悶絕倒地。如中惡之類。其得瘥之后。余氣不歇。停住積久。有時發動。連滯停住。乃至于死。
死后注易旁人。故謂之鬼疰也。(出第二十四卷中)古今錄驗神秘丸。療鬼疰邪忤。飛尸。疰擊。犬馬嚙。蜂蛇毒螫。盡皆消除方。
大黃(四兩) 硝石(三兩熬) 巴豆(去心皮熬) 雄黃(研各二兩)上四味搗篩。蜜和丸如小豆。先食服二丸。日一服。忌野豬肉蘆筍。(出第七卷中)崔氏蜀金牙散。療鬼疰風邪。鬼語尸疰。或在脊脅。流無常處。不喜見人。意志不定。
面目脫色。目赤鼻張。唇焦爪甲黃方。
金牙(一分研) 蜈蚣(炙) 蜥蜴(石上者炙) 附子(炮各一枚) 人參(四分) 蜣螂(七枚炙) 徐長卿鬼臼(二分) 野葛(一分草(炙) 蛇蛻皮(炙) 露蜂房(炙) 曾青(無藍青代別研)膏(五分研) 茹((炙各二分) 野狼牙(四分) 亭長(七枚炙) 貝母(二枚) 凝水石(五分) 牛黃(別研) 胡燕屎(各四分) 桔梗(三分) 鐵精(一分研)上四十五味搗篩為散。先食酒服一刀圭。日再。不知稍增之。有蠱隨大小便出也。忌豬肉冷水生蔥海藻菘菜生血物貍肉。(深師千金同出第七卷中)
鬼疰心腹痛方一首
古今錄驗還命千金丸。療萬病。心腹積聚堅結。胸脅逆滿咳吐。宿食不消。中風鬼疰入腹。面目青黑不知人方。
雄黃(研) 鬼臼 徐長卿 石(泥裹燒半日) 瓜丁 雌黃(研) 干姜(各四分)野葛(七分炙) 斑蝥(二十枚去足翅熬) 蜀椒(四分去目汗) 地膽(十五枚去翅熬) 射肉(二分) 丹參(四分)上十三味搗篩。蜜和搗三千杵。丸如小豆。先食服一丸。日三。不知漸增。以知為度。
若百毒所螫。牛觸踐。馬所蹋嚙。癰腫瘰 。以一丸于掌中。唾和涂痛上立愈。正月旦以椒酒率家中大小各服一丸。終歲無病。神良有驗。秘不傳。(出第六卷中)
鬼疰羸瘦方二首
古今錄驗黃帝護命千金丸。療羸瘦歷年。胸滿結疹。飲食變吐。宿食不下。中風鬼疰疾瘦方。
野葛(七寸炙) 斑蝥(二十枚去足翅熬) 雄黃(研) 雌黃 鬼臼 瓜丁 丹砂(研)石(泥裹燒半日) 沙參 莽草(炙) 椒(去目汗各一兩) 地膽(十五枚去足翅熬)上十二味搗下篩。蜜和搗三千杵丸如梧子。服五丸。日二。卒中惡氣絕不知人。服如小豆二丸。老小半之。牛馬所觸踐癰腫。若蟲毒所嚙。取一丸著掌中。唾和涂瘡中毒上。立愈。
正月旦以酒率家中大小各一丸。一歲不病。若傷寒身熱。服一丸。若欲視病服一丸。病者共臥不恐。忌生血物。
又犀角丸。療百病。鬼疰惡風入人皮膚。淫淫液液。流無常處。四肢不仁牽引腰背。腹脹滿皆療之方。
犀角(屑) 桂心(各三分) 羚羊角(屑) 牛黃 鬼臼 附子(炮) 獺肝(炙各二分) 巴豆(三十枚去心各四分)射肉(一分)上十五味搗篩蜜和搗五千杵。平旦服如胡豆二丸。日三。慎生蔥豬肉冷水蘆筍生血等物。(并出第六卷中)
鬼氣方三首
崔氏療鬼氣。避邪惡。阿魏藥安息香方。
阿魏藥即涅盤經云央匱是也。服法旦取棗許大研之為末。又取牛乳一大升煎之五六沸。
停令熱定。取鴨子許大和攪服之。更以余乳蕩盞。飲之取盡。至暮。又取安息香亦如棗許大。
分十日。近者不過五日。如過三十日不愈。便停。只得食脯肉之屬。但是一切菜不得近口。特忌特忌。禮部孫侍郎家中有此病。所在訪問。有人從梁漢來云∶官人百姓服此得效者十余家。孫侍郎即令依方進服。七八日即效。便以此法傳授親知。得驗者非一。余時任度支郎中。
欲廣其效。故錄之。(出第七卷中)延年療鬼氣骨蒸氣日漸羸方。
獺肝(十六分炙) 人參 沙參 丹參(各三分) 鬼臼 苦參(各二分)上六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丸。飲汁下。日三服。加至十丸。禁生冷豬魚肉生血等物。
又五香丸。主天行瘟疫。惡氣熱毒。心肋氣滿脹急。及疰鬼氣等方。
青木香 犀角(屑) 升麻 羚羊角(屑) 黃芩 梔子仁(各六分) 沉香 丁香 薰陸香(各四分) 麝香 鬼臼(各二分) 大黃 芒硝(各八分)上十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飲下。日三服。加至七丸。以瘥止。禁蒜面豬魚。(并出第十一卷中)
鬼魅精魅方八首
病源凡人有為鬼物所魅。則好悲而心自動。或心亂如醉。狂言驚怖。向壁悲啼。夢寐喜魘。或與鬼神交通。病苦乍寒乍熱。心腹滿。短氣不能食。此魅之所持也。(出第二卷中)廣濟療傳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痢。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痢。瘀血月閉。 癖丁腫。驚癇鬼忤中人。吐乳狐魅。吃力迦丸方。
吃力迦(即白術是) 光明砂(研) 麝香(當門子) 訶黎勒皮 香附子(中白) 沉香(重者) 青木香香龍腦香(各半上十五味。搗篩極細。白蜜煎。去沫。和為丸。每朝取井華水。服如梧子四丸。于凈器中研破服。老小每碎一丸服之。仍取一丸如彈丸。蠟紙裹緋袋盛。當心帶之。一切邪鬼不敢近。千金不傳。冷水暖水。臨時斟量。忌生血肉臘月合之有神。藏于密器中。勿令泄氣出。
秘之。忌生血物桃李雀肉青魚酢等。
又療精魅病方。
水銀(一兩)右取水銀。納漿水一升。炭火上煎。三分減二。即去火取水銀。如熟豆大。取當日神符裹水銀空腹吞之。晚又吞一服。三日止。無所忌。(并出第四卷中)肘后療卒中邪魅恍惚振噤之方。
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不止至十四壯便愈。(集驗同出第三卷中)深師五邪丸。療邪狂鬼魅。妄言狂走。恍惚不識人。此為鬼魅。當得殺鬼丸方。
丹砂(研) 雄黃(研) 龍骨 馬目毒公 鬼箭(各五兩) 鬼臼(二兩) 赤小豆(三兩)青(一枚) 桃仁(百枚去皮尖熬別研)上九味搗下篩。別研雄黃丹砂細絹篩。合諸藥拌令和調后。納蠟和之。大如彈丸。絳囊盛之。系臂。男左女右小兒系頭。合藥勿令婦人雞犬見之。所服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
日三。忌五辛生血物。(出第九卷中)短劇療鬼魅。四物鳶頭散方。
東海鳶頭(是由跋根) 黃牙石(又名金牙) 莨菪 防葵(各一分)右藥搗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欲令病患見鬼。增防葵一分。欲令知鬼主者。復增一分。
立有驗。防葵莨菪并令人迷惑恍惚如狂。不可多服。(備急千金同出第五卷中)集驗療男子得鬼魅欲死。所見驚怖欲走。時有休止。皆邪氣所為。不能自絕。九物牛黃丸方。
荊實(人精也) 曾青(蒼龍精也研) 玉屑(白虎精也研) 牛黃(土精也研) 雄黃(地精也研) 空青(天精也研) 赤石脂(朱雀精也) 玄參(真武精也) 龍骨(水精也各一兩)凡九物名曰九精。上通九天。下通九地。
右搗下篩。蜜和丸如小豆。先食吞一丸。日三。稍加。以知為度。忌羊血。(文仲千金并翼同出第三卷中)必效辟鬼魅方。
虎爪 赤朱 雄黃 蟹爪上四味搗令碎。以松脂融及暖。和為丸。不然硬。正朝旦及有狐鬼處焚之甚效。以熏巫人即神去。王三師云奇效。忌生血物。(出第四卷中)近效大麝香丸。療積年心痛尸疰。蠱毒癥癖。氣乘心。兩肋下有塊。溫瘴精魅邪氣。或悲或哭。蛇蝎蜂等所螫。并療之方。
麝香 牛黃 藜蘆(炙) 朱砂 蜀當歸 茯苓 桔梗 鬼箭羽 金牙 烏頭(炮) 桂心臼(半分)芍藥上二十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飲下三丸。至辰時下利。若不利。熱飲投之。即利三兩子梨等。蛇蝎蜂螫。取一丸研破。和醋涂之便瘥。精鬼狐貍之屬拋磚瓦。或如兵馬行。夜發者是鬼魅。無早晚每日服前藥兩丸。只三兩日服即瘥。仍每日燒一丸。熏身體及衣裳。宅中燒之亦好。無患人以三五丸緋絹袋盛系左臂上。辟虎毒蛇諸精鬼魅等。忌貍肉生血物豬肉生蔥蘆筍。
鬼神交通方四首
崔氏療夢與鬼神交通。及狐貍精魅等方。
野狐鼻(炙) 豹鼻(炙各七枚) 狐頭骨(一具炙) 雄黃 膃肭臍 鬼箭羽 露蜂房(炙) 白術 虎頭骨(炙各一兩) 阿魏藥(二兩炙) 驢馬狗駝牛等毛(各四分燒作灰若骨蒸加死人腦骨一兩炙)上十五味。并大秤兩搗篩為散。攪使調勻。又先以水煮松脂候烊。接取以和散。和散之時。
別(備急陶氏療女人與鬼物交通。獨言笑。或悲思恍惚方。
松脂(三兩烊) 納雄黃(末一兩)上二味。用虎爪攪令調。丸如彈丸。夜納籠中燒之。令女裸坐籠上。被急自蒙。唯出頭耳。過三熏即斷。(深師同)又方雄黃 人參 防風(各二兩) 五味子(一升)上四味為散。早以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若男女喜夢鬼通致恍惚者方。
鹿角屑酒服三撮日三(并出第二卷中)白虎方五首近效論∶白虎病者。大都是風寒暑濕之毒。因虛所致。將攝失理。受此風邪。經脈結滯。血其犀角(屑) 當歸 芍藥(各六分) 牛膝 沉香 青木香 虎頭骨(炙各八分) 麝香(一分研) 槲葉脈(一握炙)上九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六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別加麝香末服之。不利。忌生菜熱面蕎麥蒜。(出第四卷中)蘇孝澄療白虎病云∶婦人丈夫皆有此病。婦人因產。犯之。丈夫眠臥犯之。為犯白虎爾。其病口噤手拳。氣不出方。
灸臍中七壯(一云灸膻中七壯)近效療白虎方。
炭灰(五升無炭灰桑灰亦得紗羅羅之一遍) 蚯蚓糞(一升搗之) 紅藍花(七捻)上三味一處攪和。熬令熱。取好釅醋暖之。拌令 。以故布三四重裹。分作四分。更番當又熨之。并用后咒法曰∶青 皮。青毛出;黃 皮。黃毛山;赤 皮。赤毛出;白 皮。白毛出;黑 皮。黑毛出。急出吾口神。吾口圣。唾山山崩。唾石石裂。得汝字。汝不去。斫頭。斫頭。急急如律令。其咒法。先令人唾痛處。以手 之不住手。便即誦此咒。不限遍數。以瘥即停。當誦咒不得令病患及旁人聞咒。須先凈漱口潔凈。良效無比。
千金勿傳。
又療風毒腫。一切惡腫。白虎病并瘥方。
取三年釅醋五升。熱煎三五沸。切蔥白三二升。煮一沸許。即爪籬漉出。布帛熱裹。當病上熨之。以瘥為度。
又療白虎方。
豬肉(三串) 大麻子(一合) 酒(半盞)上三味和麻子口含 上。將豬肉三串。手擘向痛處來去咒曰∶相州張如意、張得興。是汝白虎本師。急出。咒訖。將肉安床下瘥。送路頭神驗。
無辜方二首
崔氏無辜閃癖或頭干瘰 。頭發黃聳分去。或乍痢乍瘥。
諸狀既多。不可備說。大黃煎丸方。
大黃(九兩錦文新實者若微朽即不堪用削去蒼皮乃秤)上一味搗篩為散。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置銅碗。納于大鐺中。浮湯上。炭火煮之。火不用猛。又以竹木篦攪藥。候堪丸乃停。于小瓷器中密貯。兒年三歲。一服七丸如梧子。日再服。常以下青赤膿為度。若不下膿。或下膿少者。稍稍加丸。下膿若多。丸又須減。病重者或至七八劑方盡根本。大人小兒不等。以意量之。此藥唯下膿及宿結。不令兒痢。禁牛馬驢雞豬魚兔肉生冷粘滑油膩小豆蕎麥。乳母亦同此忌。
又療無辜。腦后兩畔有小綹者方。
無辜之病。此結為根。欲療者先看結之大小。然后取細竹斟酌籠得此結。便截竹使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