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五分研) 牛黃(一分研) 天雄 萆 黃芩 蜀椒(汗) 由跋 雄黃(研)朱砂(研) 烏頭 桂心 莽草(炙) 麝香(研各二分) 葳蕤 細辛 犀角(屑) 干姜(各三分) 蜈蚣(一枚長六寸者炙) 黃連(四分)上十九味治下篩為散,合牛黃麝香搗三千杵,以溫酒服五錢匕,日三夜二,以知為度,以絳袋盛,男左女右,帶一方寸匕,省病問孝,不避夜行,涂鼻人中,辟鬼惡毒瓦斯,晨昏霧露亦涂之佳。
崔氏五香散,療疰忤邪氣,或熱或寒,時氣在骨節間,似瘥似劇,兼主百病方。
沉香 丁香 麝香 薰陸香 鬼箭羽 當歸 豆蔻仁(各四分) 牛黃 鬼臼 橘皮金牙(各三分燒) 犀角(屑) 羚羊角(屑) 大黃(各六分) 升麻 桔梗 桃仁(去尖皮熬) 光明砂(研) 安息香(各二分研)上十九味搗篩為散,以湯飲酒隨病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病瘥即停,亦可蜜丸如梧子,服十丸。
又備急散,療猝中惡,心痛脹滿欲吐短氣方。
大黃(二兩) 桂心(四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上三味搗篩為散,取一錢匕,以湯七合和服,當吐下即愈,甚妙。
紫雪散,療香港腳毒遍內外煩熱,口中生瘡,狂易叫走,及解諸石草藥毒發邪熱猝黃等,瘴疫毒癘,猝死溫瘧,五尸五注,心腹諸疾,腋緩刺切痛,蠱毒鬼魅,野道熱毒,小兒驚癇,百病方。
黃金(一百兩) 寒水石 石膏(各三斤一本用滑石) 玄參(一斤) 羚羊角(屑) 犀角(屑) 沉香 青木香(各五兩) 丁香(一兩) 甘草(八兩炙)上十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取硝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樸硝十斤,投汁中,微火煎,以柳木篦攪勿住手,候欲凝,入盆中,納朱砂三兩,麝香一兩,急攪,即成霜雪紫色,以水和一二分服之,以意加減,一劑十年用之,神妙,香港腳乳石天行熱病等,服之若神。
(千金翼有磁石三斤滑石一斤升麻一斤丁香用四兩樸硝用四升麝香用二分)仙人煉絳雪,療一切病,肺氣積聚咳逆,嘔吐膿血,丹石毒發,天行時氣,一切熱病,諸黃膽等,心風昏亂,心怯健忘,四肢煩熱,頭痛眼赤,大小便不通,煩悶不安,骨節疼痛,赤白痢,血痢,熱毒痢,宿食不消化,心腹脹滿,出氣不得,下一切諸毒藥香港腳等,飲酒多醉困,久痢不瘥,孩子驚癇等,以上和水服之,產后一切諸病,墮胎,和酒服之方。
樸硝(十斤) 升麻(三兩) 大青 桑白皮 槐花(各二兩) 犀角(屑) 羚羊角(屑各一兩) 蘇方木(六兩) 竹葉(兩) 訶黎勒 山梔子(三十枚) 檳榔仁(二十顆) 朱砂(半大兩研)上十三味,以水二斗漬一宿,煎取一斗,去滓入鍋,納樸硝煉烊,攪勿住手,候欲凝,出于盆中攪,入朱砂麝香訖,雪成,收于 器中,密封,有疾量取之,和水服之,以利病除,身輕目明,四肢調適,療一切病,神驗,老小量之。(上云入朱砂麝香未見分兩)近效腎瀝湯煮散,主除風下氣強腰腳,明耳目,除痰飲,理營衛,永不染時氣諸風疾方黃 芎 茯苓 五味子 防風 澤瀉 獨活 玄參 人參 牛膝(各六兩)麥門冬(去心) 地骨皮(各八兩) 桂心 甘草(三兩炙) 丹參(五兩)上十五味切如大豆,分作二十四貼,貼著生姜一兩切,杏仁十四枚去尖碎,以水三升煮一貼,取一升,去滓澄清,取九合頓服,每日一貼,晚間以氣下心胸空妙,十服以后,身力不可當,常須護惜將養之,以飲食補之,每年春夏秋冬服一劑,勝服腎氣丸二十劑,永不患風氣,先有諸病,自然除瘥,張中丞自服以來,神效不可言,以為乳石力不可比,今服不闕,效驗妙。(方云腎瀝湯恐須用豬腎湯煎)
十一
古今諸家膏方四首
廣濟神明膏,主諸風頑痹,筋脈不利,療癬諸瘡癢方。
前胡 白術 白芷 芎 (并切) 椒(去目) 吳茱萸(各一升) 附子(三十枚去皮切) 當歸 細辛 桂心(各二兩切)上十味以苦酒漬一宿,令 然,以成煉豬膏一斗,微火煎十沸以來,九上九下,候附子白芷色黃,絞去滓,膏成,病在外摩之,在內以酒服棗核大,疥癬等瘡皆療之,并去諸風病,亦摩折傷被打等。(崔氏云藥滓酒浸服之亦大療諸病)崔氏陳元膏,會稽太守思翊昧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思幸得典郡,視事六年,處地下濕,身病苦痹,飲食衰少,醫療不瘥,命在旦暮,蒼梧道士陳元賣藥于市,思取藥摩之,日至再,十五日平復,思男嘗墮馬,苦為腰痛,天陰雨轉發,思取元膏摩之,復愈,思妻年四十五,苦心腹積聚,得病三年,思復從元取膏摩之,六日下宿食即愈,思銓下郭少苦頭眩,思取膏摩,三日鼻中下水二升,所病即愈,思知元藥驗,謹取元本方奉上。
當歸(三兩一方隴西者) 生地黃(二斤搗取汁) 附子(三兩) 細辛(二兩) 桂心(一兩) 天雄(三兩去皮) 干姜(二兩) 丹砂(一兩研) 芎 (二兩) 雄黃(二兩半研) 烏頭(三兩) 苦酒(三升) 白芷(一兩) 松脂(半斤) 不中水豬脂(十斤煉去滓)上十五味 咀,以地黃汁苦酒漬一宿,取豬脂納諸藥,微火煎之,令十五沸,膏成去滓,納朱砂等末,熟攪,勿令婦人雞犬孝子惡疾不具足人小兒等見,有人若胸脅背痛,服之七所下狀如雞子汁者二升,即愈,久有人苦脅下積聚如杯,摩藥十五日即愈,又有人苦臍傍氣如手,藥摩之,去瓜中黃穣者升許,即愈,有人患腹切痛,時引背痛數年,以膏摩之,下如蟲者三十枚,即愈,又有婦人若月經內塞,無子數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又療風搔腫起累累如大豆,以膏摩之,五日即愈,老少患腳膝冷痛,摩之五日便愈,又有人若頭項痛寒熱瘰 ,摩頭及病上,即愈,又有人患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中病,服藥下如酒糟者一升余,即愈,內外諸風及腹中積聚,可服之,百病無不愈,所療人無數,不可悉記。
又烏膏,療一切瘡,引膿生肌,兼殺瘡中蟲方。
烏麻油(一升) 黃丹(上好者二兩羅之) 蠟(一兩煉凈濾) 薰陸香(乳頭者一兩末)松脂(半兩末以上并大升兩)上五味,緩火煎油三分減一,下鐺待冷,乃納黃丹,更上煎之,又三分減一,又停待冷,次納薰陸香末,上火煎,候銷盡,又納蠟及松脂,看膏稍稠,即點于鐵上試,斟酌硬軟適中,乃罷,先問所患,瘡如熱,即除薰陸及松脂,瘡如久不瘥,此涉于冷,即依方合,其貼杖瘡者,油若一升,地黃汁半合和,煎黃丹二大兩,蠟一小兩,余準上法,此膏不須硬也。
近效蓮子草膏,療一切風,耳聾眼暗,生發變白,堅齒延年,本是婆羅門方。
蓮子草汁(三升) 生巨勝油(一升) 生乳(一升不食糟者) 甘草(一大兩末)上四味和于鍋中煎之,緩火熬令魚眼沸,數攪之勿住手,看上沫盡,清澄濾,不津 器中貯之,云本方有青蓮蕊六分,龍腦花三分,郁金香二分,并末,先煎諸藥三分減一,次下汁及油等,膏成,每欲點,即仰臥垂頭床下,一孔中各點如小豆,許久乃起,有唾唾卻,勿咽之,起訖,即啜少熱湯飲,點經一年,白發盡黑,禿處并出,韓庶子處得,每用驗。
十一
古今諸家煎方六首
廣濟阿魏藥煎方。
阿魏(四分) 豆蔻仁(七顆細研) 生姜(十二分) 人參(八分) 甘草(八分炙)鱉甲(十二分炙) 藕汁(二升) 訶黎勒(七枚去核) 牛膝(半斤) 白蜜(一升) 地黃汁(二升)上十一味下地黃等汁煎,次下藥末,微火煎,攪勿住,攪候如餳,于不津器盛,每取一匙酒和服之。
又鹿角膠煎,療五勞七傷,四肢沉重,百事不任,怯怯無力,昏昏欲睡,身無潤澤,腰疼頑痹,腳弱不便,不能久立,胸脅脹滿,腹中雷鳴,春夏手足煩熱,秋冬腰膝冷疼,心悸健忘,腎氣不理,五臟風虛,并悉療之方。
鹿角膠(二斤搗碎作四分于鐺中熬令色黃) 紫蘇子(二升以酒一升研濾取汁) 生地黃(一斤取汁) 生姜(一斤汁) 黃牛酥(一升) 白蜜(三斤)上六味,先煎地黃汁蘇子汁生姜汁等二十余沸,次下酥蜜,又煎三五沸,次以蜜并膠末下之,攪令相得,膠消盡,煎即成矣,以器盛之,空腹以酒調二合服之,日再,此藥補五臟,益心力,實骨髓,生肌肉,理風補虛,耳聰目明,腰腳甚效驗,一兩劑強健,披覽十倍常時。
又主冷氣,益氣力,溫中下氣,蒜煎方。
剝了蒜(二升) 牛乳(五升) 牛膝(一大斤末)上三味,以蒜納牛乳中煎之,候蒜消盡,攪勿住手,下牛膝末,煎成,于器中貯之,食前以酒和兩匙服。(忌羊血)又地黃煎,主婦人丈夫血氣勞,骨熱,日漸瘦悴方。
生地黃汁(二升) 甘草(三兩炙末) 豉心(一升) 蔥白(切一升) 牛酥(半斤)藕汁(二升) 白蜜(一升)上七味,以小便六升煮蔥豉等,取二升,絞去滓,次下地黃藕汁,更煎取三五沸,下酥蜜,攪勿住手,候似稀餳,以器貯之,每服一匙,漸至三匙,成煎桑枝熬煎湯調和服之尤妙,桃仁湯亦良。
短劇單地黃煎,主補虛除熱,散乳石癰疽瘡癤等熱方。
生地黃隨多少取汁,于銅缽中重湯上煮,勿蓋釜,令氣得泄,煎去半,更以新布濾絞,去粗滓穢,又煎令如餳成矣,此用地黃須肥大味濃者,作煎甘美,東南地黃堅細味薄,作煎咸不美。
近效地黃煎,療肺氣咳嗽,補心肺,令髭發不白方。
生地黃汁(二升) 麥門冬汁(五升) 生姜汁(五合) 紫菀(三兩) 貝母 款冬花甘草(炙各三兩)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大升,去滓,卻入鍋中,下地黃汁麥門冬姜汁等三十沸,下蜜一升,煎如餳成矣,盛不津器中冷,含如棗許,增加量之。(一方有人參三兩)
十一
古今諸家酒一十二首
(并代茶飲列于下)千金天門冬酒,療五臟六腑大風,洞泄虛弱,五勞七傷, 結滯氣,冷熱諸風癇惡疾,耳聾頭風,四肢拘攣猥退,歷節風,萬病皆主之,久服延年輕身,齒落更生發。
天門冬(與百部相似天門冬味甘兩頭方百部細長而味苦令人利)上一味搗取汁一斗,漬曲二升,以糯米二斗,候曲發準家醞法釀之,春夏極冷下飯,冬稍溫如人肌下飯,酒熟取清飲一盞,常令酒氣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酢滑雞豬魚蒜,特忌鯉魚,亦忌油膩,此是一斗法,余一石二石亦準此以為,大率服藥酒十日,覺身體癮疹大癢,二十日更大癢,三十日乃漸止,此是風氣出去故也,四十日即覺身心朗然大快,似有所得,五十日更覺大快,當風坐臥,覺風不著人,身中諸風悉盡,用米法,先凈淘曝炕令干,臨欲用時,更別取天門冬汁漬米,干灑炊,余汁拌飯,甚宜密封,取天門冬汁法,凈洗心皮水寸切,搗押各三四遍,令滓干如草乃止,此酒初熟味酸,仍作臭泔腥氣,但依式服之,久停則香美,余酒皆不及也,封四七日佳,凡八九月即少少合,至十月多合,擬到來年五月三十日以來相續服之,春三月亦得合,入四月不得合,服酒若得散服,得力倍速,散方如左。
天門冬去心及皮曝干搗篩,以上件酒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三匕,久服長生,凡酒亦得服。
又大金牙酒,療瘴癘毒瓦斯中人,風冷濕痹,口 面戾,半身不遂,手足拘攣,歷節腫痛,甚者少腹不仁,名曰香港腳,無所不療方。
金牙(一斤燒) 白術 附子 側子 天雄 蓯蓉 茯神 當歸 防風 芎 黃薯蕷 細辛 桂心 茵芋 地骨皮 五加皮 杜仲 萆 狗脊 葳蕤 白芷 濃樸 枳實(炙) 桔梗 黃芩 遠志(去心) 蔓荊子(各三兩) 人參(二兩) 獨活(半斤) 石南(二兩) 磁石(十兩燒) 丹參 牛膝(各五兩) 薏苡仁(一升) 麥門冬(一升去心) 生石斛(八兩) 生地黃(切二升) 蒴 (四兩)上三十九味并切,用絹袋盛,以酒八斗漬七日,溫服一合,日四五夜一,石藥細研如粉,別絹袋盛,共藥同浸,藥力安和,主治極多,凡是風虛四體小覺有風 者,皆須將服,無不治者,服者一依方合之,不得輒信誣人大言,浪有加減。忌如常法。
又鐘乳酒,療虛損,通順血脈,極補益下氣方。
鐘乳(五兩碎) 附子(三兩炮) 石斛(五兩) 甘菊花(三兩) 蓯蓉(五兩)上五味銼,以生絹袋盛,用酒三斗漬經五日,每服二合,日再,稍加至一升。
千金翼五精酒,主萬病發白反黑,齒落更生方。
黃精(四斤) 天門冬(五斤去心) 松葉(六斤) 白術(四斤) 枸杞(五斤洗)上五味皆生者納釜中,以水三石煮之一日,去滓,取汁漬曲如家釀法,酒熟,取清,任性飲之,長年補養。(忌鯉魚桃李雀肉等)又白術酒方白術(二十五斤)上一味 咀,以東流水兩石五斗,于不津器中漬之二十日,去滓,納汁于大盆中,夜候流星過時,抄已姓名置盆中,如是五夜汁當變如血,取以漬曲如家醞法,造酒熟,取清,任性飲之,十日萬病除,百日白發反黑齒落更生,面有光澤,久服長年。忌桃李雀肉等,此酒至誠有靈。風病服之,百神衛人。
又枸杞酒方枸杞(一百斤)上一味切,以東流水四石煮之一日一夜,去滓,令得一石汁,漬曲釀之,如家醞法,酒熟取清,置不津器中,取干地黃桂心干姜商陸澤瀉蜀椒末各一升六味,以絹袋盛,納酒中漬,密封口。埋入地三尺,堅牢覆上,二十日沐浴整衣冠,向仙人拜訖,開之,其酒當赤如金色,平旦空腹服一盞或半升為度,十日萬病皆愈,二十日瘢痕皆滅,惡疾人以一升水和半升酒,分為五服,服之即愈,若欲食少者,取河中青白石如棗杏仁大者半升,以水三升煮一沸,以酒半合居中,須臾即熱可食也。
崔氏蒼耳酒,療大風惡疾,及一切諸風,乃至骨髓中毒風,令人充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