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茲據總局福建布政使伊轍布、按察使王慶長督同在局府廳等詳稱:查得閩省剿捕臺灣逆匪,派撥本省及各省滿漢官兵前往征剿,所有先后動撥銀米,自應遵照部行,統于初案作為新收造報,業于第一案將原任臬司李永祺署理藩司任內,在于司庫各款項下截撥銀三十三萬二千一百三十九兩九錢六分二厘,作為軍需動用,即于第一案作為新收。其派撥各官兵在于泉州、廈門登舟配渡,所需隨帶裹糧,緣彼時急于剿捕,各省軍糧尚未籌撥,即本省倉榖亦未奉文派碾,是以均就廈防廳、晉江縣各常平倉內碾放支給,自應歸于本省派碾軍米項下造報。其余經過各縣所支過境口糧,即于各該廳縣倉榖項下開銷。業將第一案奉調水師、陸路提標等營官兵支應銀米,造具清冊,詳奉題銷,準到部覆駁查各款,隨即檄飭各該承辦官據實刪減,陸續具覆前來,當經逐案登覆,詳請題覆。并將第二案至十九案止,奉調閩省及浙、粵等省滿漢屯土各官兵并解運軍餉同制給征兵棉衣、套褲、鳥槍,以及添設正腰站夫,又浙江、江西等省解閩火藥、鉛子及閩粵兩省汀州、邵武、澄海等營官兵調赴廈門、蚶江、臺灣、澎湖等處駐札巡防,又奉撥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等省運閩軍米,同江浙兩省搭解制錢,以及采買備賞花紅、布疋、綢緞、藥丸、白面、光餅、牛騾、號火等項支應銀米,造具清冊,詳奉具題在案。茲查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二日,經前總督李侍堯恭折具奏,屢奉諭旨,令于閩省增募新兵,多多益善。自隨于七月十一日及二十六日奏請募兵一萬,又于本月初二日奏請再募一萬,至兵數既增,軍械尤須多備。查鳥槍一項,前查內地各營遺失及不適用,又臺匪猝擾及鳳山失事,約略損失鳥槍,已動用制補一萬桿。今新募多兵,每一兵即須一械。就現募兵數,又須添制鳥槍六、七千桿,刀槍、藤牌二、三千件,一并嚴飭各局晝夜趕造齊全。余俟續募得兵若干,一面配制,亦可應手等因。欽奉朱批:一切俱妥,知道了,欽此。當經移飭各局上緊制造配用在案。除將鳥槍一項,業經造冊請銷外,所有制造長槍、刀片、藤牌、腰刀等項用過工料銀兩,及節次調撥滿漢屯土各官兵在于軍營攻剿賊匪,施放槍炮,需用火繩,分飭內地各營趕緊制造,陸續解送臺灣軍營接濟。其動支工價及裝貯竹簍、油布、棕單、夫船、腳費、騾腳等項動支銀米,由該管各知府及副參游等官核轉冊報前來。本司等查核冊開軍需款銀項下第二十案舊管銀三百五十五萬零二百二十七兩九錢四分三厘,又制錢一十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串。茲第二十案開除銀八萬一千七百四十一兩二錢三分四厘,計實存銀三百四十六萬八千四百八十六兩七錢零九厘,又存制錢一十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串,作為第二十一案舊管。又第二十案動支口糧共米三百五十八石零六升九合二勺,內廈防廳、晉江縣支給裹帶等項米五石七斗八升九勺,系在軍米內支給,其余沿途各縣支給米三百五十二石二斗九升零三勺,在于各該縣倉榖項下開銷,其動支前項米石,于第一案報銷奉準部咨,循照金川辦過章程,盡收盡除,隨案銷算,俟奏銷完竣,查明各案原動糧款,匯總核造報部銷結等因。現在遵照隨案銷算,毋庸逐案開列四柱,統俟報銷完竣,于糧米冊內分別派碾軍米各縣倉榖,匯總造報核銷。所有第二十案動支工料價值、夫船腳費、口糧等項,如載入軍需軍器則例者,俱系照例支給,間有與例未符而事在必需,或經奏準咨部有案,或系各該承辦地方官按照閩地實在情形核給,俱于冊內逐款詳細聲明,務期核實造報,以昭慎重。再各營增募兵丁,續經裁撤,所有制造槍刀等項,現在查明,各兵在于臺灣征剿遺失軍械撥補配用,另冊造報,同各營制造火繩,解貯廈門、泉州水陸二中軍營庫,所有解運臺灣軍營各數,俯俟匯同撥解火藥、鉛子等項,另冊造報核銷,合并聲明。除第一案至第十九案業經陸續造冊詳請具題外,合將第二十案支用各項,作為一次,分晰造冊詳請,伏候察核具題等由到臣。

臣等復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徐嗣曾合詞具題,伏祈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五年正月二十日題,三月二十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準戶部于四月初七日咨送到部,隨經工部以制造槍刀、藤牌、火繩、棕單等項是否相符,應否準其照冊制辦之處,即行核明咨覆去后。今于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初一日,準兵部核明相符,準其制辦等因,將原抄原冊送回到部。

該臣等會查得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疏稱:據總局福建布政使伊轍布、按察使王慶長督同在局府廳等詳稱:查乾隆五十二年八月,經前督臣李侍堯恭折具奏,屢奉諭旨,令于閩省增募新兵,多多益善,臣隨于七月十一日及二十六日奏請募兵一萬,又于本月初二日奏請再募一萬。至兵數既增,軍械尤須多備。查鳥槍一項,前查內地各營遺失及不適用,又臺匪猝擾及鳳山失事,約略損失鳥槍,已動用制補一萬桿。今新募多兵,每一兵即須一械。就現募兵數,又須添制鳥槍六、七千桿,刀槍、藤牌二、三千件,一并嚴飭各局晝夜趕造齊全。余俟續募得兵若干,一面配制,亦可應手等因。欽奉朱批:一切俱妥,知道了,欽此。當經移飭各局上緊制造配用在案。除將鳥槍一項,業經造冊請銷外,所有制造長槍、片刀、藤牌、腰刀等項用過工料銀兩,及節次調撥滿漢屯土各官兵在于軍營攻剿賊匪,施放槍炮,需用火繩,分飭內地各營趕緊制造,陸續解送臺灣軍營接濟。其動支工價及裝貯竹簍、油布、棕單、夫船腳費、騾腳等項動支銀米,由該管各知府及副參游等官核轉冊報前來。查冊開軍需款銀項下第二十案舊管銀三百五十五萬零二百二十七兩九錢四分三厘,又制錢十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串。茲第二十案開除銀八萬一千七百四十一兩二錢三分四厘,計實存銀三百四十六萬八千四百八十六兩七錢零九厘,又存制錢十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串,作為第二十一案舊管。又第二十案動支口糧共米三百五十八石零六升九合二勺,內廈防廳、晉江縣支給裹帶等項米五石七斗七升八合九勺,系在軍米內支給,其余沿途各縣支給米三百五十二石二斗九升零三勺,在于各該縣倉榖項下開銷,其動支前項米石,于第一案報銷,奉準部咨,循照金川辦過章程,盡收盡除,隨案銷算,俟奏銷完竣,查明各案原動糧款,匯總核造報部銷結等因。現在遵照隨案銷算,毋庸逐案開列四柱,統俟報銷完竣,于糧米冊內分別派碾軍米各縣倉榖,匯總造報核銷。所有第二十案動支工料價值、夫船腳費、口糧等項,如載入軍需軍器則例者,俱系照例支給,間有與例未符而事在必需,或經奏準咨部有案,或系各該承辦地方官按照閩地實在情形核給,俱于冊內逐款詳細聲明,務祈核實造報,以昭慎重。再各營增募兵丁續經裁撤,所有制造槍刀等項,現在查明各兵在于臺灣征剿遺失軍械撥補配用,另冊造報,同各營制造火繩解貯廈門、泉州水陸二中軍營庫,所有解運臺灣軍營各數,俯俟匯同撥解火藥、鉛子等項,另冊造報核銷,合并聲明。除第一案至第十九案業經陸續造冊詳請具題外,合將第二十案支用各項,作為一次,分晰造冊詳請,伏候察核等由。臣等復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徐嗣曾合詞具題等因前來。查閩省剿捕臺匪軍需第二十案,制辦槍刀、藤牌、火繩等項,據該督將用過工料等項銀八萬一千七百四十一兩二錢三分四厘,造冊送部,經工部移查兵部,既經兵部核明相符,準其制辦,工部查冊開制辦軍械項下,共請銷工料銀七萬四千一百二十一兩六錢八分五厘,內打造劈山炮并未將身長尺寸及內外徑厚尺寸各計若干,分晰開明,長槍、片刀、木桿、木柄均未開明木植名色,其所用一切鋼鐵、匠工、棉線、銀朱等項,與例不符,工部難以核準,應于冊內粘簽鈐印,發還該督,轉飭據實開明,照例刪減,另造妥冊,同原冊送部,到日再行核銷。至用過夫船腳費等項銀七千六百一十九兩五錢四分九厘,米三百五十八石六升九合二勺,戶部查冊開各標鎮協營制解火繩至泉州、廈門水陸二中軍交收,經由水陸過渡,按每百斤每百里給水腳銀一分,各計水程遠近不等,共用水腳銀十六兩八錢七分三厘,核算與例相符,應準開銷。至陸路運送每百斤用夫二名,每名每站給工價銀二錢、口糧米一升,與該督原奏內地雇夫每名每站正價五分,同空五分之數浮多一倍。又押解弁兵去以六十里為一站,回以一百里為一站,按站計日,千把外委日支盤費銀二錢,兵丁跟役日支盤費銀六分,官役各給騎騾一頭,每頭每百里給腳力銀二錢,兵丁不給騾腳,原系內地派委解送馬匹及一切對象前赴軍營之例。今各營委解火繩至泉、廈等處,系在內地,與解赴臺灣軍營遠渡重洋者不同,未便照例支給。所有用過夫價、盤腳等銀七千六百二兩六錢七分六厘、口糧米三百五十八石六升九合二勺,均難核準。應令該督查明分別核冊,另刪報部,再行核銷可也。

再此案系工部主稿,合并聲明。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

乾隆五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工部尚書兼署戶部尚書事務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大臣管理御茶膳房奉宸苑事務署理鑲黃旗漢軍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金簡、四品頂帶仍留左侍郎之任兼管光祿寺事務兼管火藥局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公中左領臣德成、左侍郎管理樂部事務臣鄒奕孝、右侍郎臣張若渟、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官泰、郎中臣珠隆阿、郎中臣徐烺、郎中臣王基、員外郎臣玉保、主事臣佛尼勒、主事臣玉麟、主事臣劉青照、候補主事臣張世倬、候補主事臣雷維霈、戶部左侍郎臣諾穆親、左侍郎臣蔣賜棨、軍需局主事臣成善、主事臣錢豫章。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四本三七六~三七八頁。

一二二、兵部「為內閣抄出大學士和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大學士和等奏前事一折,除行文完結外,相應抄錄原奏移會貴處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初五日。

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初一日,內閣抄出大學士和等謹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將閩省內地及臺灣軍需正銷銀米各數、分案報銷全竣、其實經支給與例未符款項、請于通省各官養廉內攤扣歸款、開單具奏一折,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本月二十九日抄出到部。臣等查得閩省辦理軍需動用銀米等項,先經該督咨報分設內地、臺灣總局,派員查辦,并經臣部行令查照報銷章程,將原撥銀兩數目,作為初案新收,次列開除若干,實存若干,以初案之實存,即作次案之舊管。其支用數目,逐案層遞滾算,挨次題銷。至支用米石,各隨本案盡收盡除,毋庸開列舊管實存,以免牽混。另于匯總收支銀糧冊內,分晰造報查核等因在案。今據該督等奏稱:內地軍需報銷自第一案至三十四案,臺灣軍需報銷自第一案至二十八案,均已全竣。查明收到銀糧各數,除報銷各案聲請作正開銷外,其余例未符而當時變通辦理,難以請銷銀兩,開明款項,奏請在于通省州縣以上各官養廉內分年攤扣歸款等語。臣部查閩省軍需動撥廣東、江蘇、浙江、江西等省并本省司庫共銀八百九十七萬七千九百一十二兩零,制錢二十萬九千七百八十串,又動撥四川、江蘇、浙江、江西、湖廣各省并本省各屬倉榖碾解米石共一百三萬九千三百九十九石零;內撥運臺灣軍需銀四百二十三萬七千四百三十兩,制錢九萬串,米四十三萬五千五百六十七石,又各縣碾解臺灣米六百石,以及臺灣府縣碾動倉榖米一萬三千七百石,又采買米五千六百六十五石零,又收搜獲賊榖碾米三千一百三十四石零,又收廣東右翼等營兵帶斛米一千二百四十九石零,又收內地撥解薯干六十三萬四千四百一十八斤,均歸入臺局軍需案內造報。計內地實收軍需銀四百七十四萬四百八十二兩零,制錢一十一萬九千九百八十串,米六十萬三千八百三十二石零,歸入內地軍需案內造報,均經照依報銷章程遞案報銷。計內地報銷三十四案,已到部者三十二案,未到二案;臺局報銷二十八案,現已到部者十四案,尚未到部者十四案。其已到之件,臣部會兵、工二部逐案議覆,除照例準銷外,其有與例案不符及稍有浮濫款項,均經按款核駁。至未到之件,俟題報到日,一律核實銷算。均應令該督等俟接準部覆,將駁查款項詳查明確,分別應刪、應減及應行準銷銀糧,隨案造冊題覆。仍俟各案登覆完竣,另行分晰準銷、刪減、追賠及收歸銀糧并實在支剩銀糧各數,造冊匯總題結。至臺灣各屬及糧站委員召募義民、鄉勇,收養難民及賑恤歸莊難民支給銀米薯干等項,現據該督等另折陳奏,及先經奏明有案,既稱循例具題,亦應俟題報到日,再行核議。又奏稱內地臺灣當軍興緊急,地方官變通辦理,實經支給有據,而與例未符各款,共銀二十八萬六百九十一兩零,未便著賠,應請于通省司道府州廳縣養廉內分年攤扣歸款之處,臣部按單查核,均系例不準銷之款,自應如所奏,攤扣歸款,統俟扣完之日,匯報查核。再該省所設內地、臺灣報銷各局,該督既于本年五月初四日裁撤,以省糜費,應毋庸議。為此謹奏請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西昌市| 庆城县| 永吉县| 廊坊市| 万荣县| 启东市| 宣威市| 桃源县| 汨罗市| 黎城县| 娱乐| 广水市| 柘荣县| 临夏县| 仁寿县| 长治县| 重庆市| 佛冈县| 新竹市| 鸡泽县| 黄大仙区| 临沭县| 大方县| 唐山市| 北海市| 都匀市| 巢湖市| 丹寨县| 屯留县| 信宜市| 富平县| 山东省| 兴文县| 临邑县| 宾阳县| 靖边县| 石家庄市| 全州县| 淳安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