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白沙學案下(2)

  • 明儒學案
  • 黃宗羲
  • 3849字
  • 2015-12-29 09:33:59

靜無資於動,動有資於靜,凡理皆如此。如草木土石是靜物,便皆自足,不資於動物。如鳥獸之類,便須食草棲木矣。故凡靜者多自給,而動者多求取。故人之寡欲者,多本於安靜;而躁動營營者,必多貪求也。

人於富貴之關過不得者,說甚道理。

今之讀書者,只是不信,故一無所得。

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今人以此壞了多少事。

天地間本一大中至正之道,惟太過不及,遂流於惡。如喪葬之禮,自有中制,若墨氏之薄,后世之侈,皆流於惡者也。故程子曰:“凡言善惡,皆先善而后惡。”

吏目鄒立齋先生智

鄒智字汝愚,號立齋,四川合州人。弱冠領解首,成化丁未舉進士,簡庶吉士。孝宗登極,王恕為吏部尚書,先生與麻城李文祥、壽州湯鼐,以風期相許。是冬值星變,先生上言:“是皆大臣不職,奄宦弄權所致。請上修德用賢,以消天變。”不報。又明年,鼐劾閣臣萬安、劉吉、尹直。中官語以疏且留中,鼐大言:“疏不出,將并劾中官。”中官避匿。尋有旨,安、直皆免。先生與文祥、鼐日夜歌呼,以為君子進小人退,劉吉雖在,不足忌也。吉陰使門客徐鵬、魏璋伺之。會壽州知州劉概寓書於鼐,言:“夢一叟牽牛入水,公引之而上。牛近國姓,此國勢瀕危,賴公復安之兆也。”鼐大喜,出書示客。璋遂劾鼐、概及先生,俱下詔獄。先生供詞:“某等往來相會,或論經筵,不宜以寒暑輟講;或論午朝,不宜以一事兩事塞責;或論紀綱廢弛;或論風俗浮薄;或論民生憔悴,無賑濟之策;或論邊境空虛,無儲蓄之具。”議者欲處以死,刑部侍郎彭韶不判案,獲免。謫廣東石城吏目。至官,即從白沙問學,順德令吳廷舉於古樓樹建亭居之,扁曰“謫仙”。其父來視,責以不能祿養,箠之,泣受。辛亥十月卒,年二十六。廷舉治其喪。方伯劉大夏至邑不迎,大夏賢之。

初王三原至京,先生迎謂曰:“三代而下,人臣不獲見君,所以事事茍且,公宜請對面陳時政之失,上許更張,然后受職。”又謂湯鼐曰:“祖宗盛時,御史糾儀得面陳得失,言下取旨。近年遇事惟退而具本,此君臣情分所由間隔也。請修復故事,今日第一著也。”二公善其言而不能用,識者憾之。

奉白沙書

克修書來,問東溟幾萬里,江門未盈尺,妄以“道沖而用之不盈”之意答之,未知先生之意果然耶?不然,則作者為郢書,解者為燕說矣。京師事,智自知之,但先生所處,是陳太丘、柳士師以上規模,晚生小子腳根未定,不敢援以為例耳。然亦當善處之,計不至露圭角也。朱子答陳同父書云:“顏魯子以納甲推其命,正得《震》之九四。”先生所推與之合耶?果若此爻,其於朱子何所當耶?幸教!

讀石翁詩

皇王帝伯一蒲團,落盡松花不下壇。豈是江山制夫子?祇緣夫子制江山。

乾坤誰執仲尼權,硬敢刪從己酉年。大笠蔽天牛背穩,不妨相過戊申前。(某錄石翁詩,止得己酉年所作。)

御史陳時周先生茂烈

陳茂烈字時周,福之莆田人。年十八,即有志圣賢之學,謂顏之克己、曾之日省,學之法也,作《省克錄》以自考。登弘治丙辰進士第。奉使廣東,受業白沙之門。白沙語以為學主靜,退而與張東所論難,作《靜思錄》。授吉安推官,考績過淮,寒無絮幕,受凍幾殆。入為監察御史,袍服樸陋,蹩躠一牝馬而自系,風紀之重,所過無不目而畏之。以母老終養,給母之外,匡床敝席,不辦一帷。身自操作,治畦汲水。太守閔其勞,遣二力助之。閱三日,往白守曰:“是使野人添事而溢口食也。”送之還。日坐斗室,體驗身心,隨得隨錄,曰:“儒者有向上工夫,詩文其土苴耳。”吏部以其清苦,祿以晉江教諭,不受。又奏給月米,上言:“臣家素貧寒,食本儉薄,故臣母自安於臣之貧,而臣亦得以自遣其貧,非誠有及人之廉,盡己之孝也。古人行傭負米,皆以為親,臣之貧尚未至是。而臣母鞠臣艱苦獨至,臣雖勉心力未酬涓滴,且八十有六,來日無多,臣欲自盡尚恐不及,上煩官帑,心竊未安。”奏上不允。母卒亦卒,年五十八。

白沙謂:“時周平生履歷之難,與己同而又過之。求之古人,如徐節孝者,真百煉金孝子也。”先生為諸生時,韓洪洞問莆人物于林俊,俊曰:“從吾。”從吾者,彭韶字也。又問,曰:“時周。”洪洞曰:“以莆再指一書生耶!”俊曰:“與時周語,沈疴頓去。”其為時所信如此。

長史林緝熙先生光

林光字緝熙,東莞人。成化乙酉舉人。己丑會試入京,見白沙於神樂觀,語大契,從歸江門,筑室深山,往來問學者二十年。白沙稱“其所見甚是超脫,甚是完全。蓋自李大厓而外,無有過之者”。嘗言:“所謂聞道者,在自得耳。讀盡天下書,說盡天下理,無自得入頭處,終是閑也。”甲辰復出會試,中乙榜,授平湖教諭。歷兗州、嚴州府學教授,國子博士,襄府左長史。致仕。年八十一卒。

初,先生依白沙,不欲仕。晚以貧就平湖諭。十年官滿來歸,母氏無恙。再如京師,將求近地養親,未及陳情,遂轉兗州。於是奏請改地,冢宰不許。未及一年,而母氏卒。白沙責其“因升斗之祿以求便養,無難處者,特於語默進退斟酌早晚之宜不能自決,遂貽此悔,胸中不皎潔磊落也”。又言:“定山為窘所逼,無如之何,走去平湖,商量幾日求活,一齊誤了也。”然則平湖之出,亦白沙之所不許,況兗州乎?其許之也太過,故其責之也甚切耳。

記白沙語

先生初筑陽春臺,日坐其中,用功或過,幾致心病。后悟其非,且曰:“戒慎與恐懼,斯言未云偏。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間。”蓋驗其弊而發也。

曾論明道論學數語精要,前儒謂其太廣難入,嘆曰:“誰家繡出鴛鴦譜,不把金針度與人。”

先生教人,其初必令靜坐,以養其善端。嘗曰:“人所以學者,欲聞道也,求之書籍而弗得,則求之吾心可也,惡累於外哉!此事定要覷破,若覷不破,雖日從事於學,亦為人耳。斯理識得為己者信之,詩文末習,著述等路頭,一齊塞斷,一齊掃去,毋令半點芥蔕於胸中,然后善端可養,靜可能也。始終一境,勿助勿忘,氣象將日佳,造詣將日深,所謂至近而神,百姓日用而不知者,自此迸出面目來也。”

州同陳秉常先生庸

陳庸字秉常,南海人。舉成化甲午科。游白沙之門,白沙示以自得之學,謂:“我否子亦否,我然子亦然,然否茍由我,於子何有焉。”先生深契之。張東所因先生以見白沙,有問東所何如?白沙曰:“余知庸,庸知詡。”年五十以荊門州同入仕。蒞任五日,不能屈曲,即解官,杜門不入城郭。督學王弘欲見之,不可得。同門謝祐卒而貧,先生葬之。病革,設白沙像,焚香再拜而逝,年八十六。

布衣李抱真先生孔修

李孔修字子長,號抱真子。居廣州之高第街,混跡闤闠,張東所識之,弔入白沙門下。先生嘗輸糧於縣,縣令異其容止,問姓名不答,第拱手。令叱之曰:“何物小民,乃與上官為禮。”復拱手如前。令怒,笞五下,竟無言而出。白沙詩“驢背推敲去,君知我是誰?如何叉兩手,剛被長官笞”所由作也。父歿,庶母出嫁,誣先生奪其產。縣令鞫之,先生操筆置對曰:“母言是也。”令疑焉。徐得其情,乃大禮敬。詩字不蹈前人,自為戶牖。白沙與之論詩,謂其具眼。嘗有詩曰:“月明海上開樽酒,花影船頭落釣簑。”白沙曰:“后廿年,恐子長無此句。”性愛山水,即見之圖畫,人爭酬之。平居,管寧帽,朱子深衣,入夜不違。二十年不入城,兒童婦女皆稱曰“子長先生”。間出門,則遠近圜視,以為奇物。卒,無子,葬於西樵山。西樵人祭社,以先生配。先生性不鑿,相傳不慧之事,世多附益之。或問:“子長廢人,有諸?”陳庸曰:“子長誠廢,則顏子誠愚。”霍韜曰:“白沙抗節振世之志,惟子長、張詡、謝祐不失。”

謝天錫先生祐

謝祐字天錫,南海人。白沙弟子。筑室葵山之下,并日而食,襪不掩脛,名利之事,纖毫不能入也。嘗寄甘泉詩云:“生從何處來,化從何處去。化化與生生,便是真元處。”卒后附祀於白沙。按先生之詩,未免竟是禪學,與白沙有毫釐之差。

文學何時振先生廷矩

何廷矩字時振,番禺人。為郡諸生。及師白沙,即棄舉子業。學使胡榮挽之秋試,必不可。白沙詩云:“良友惠我書,書中竟何如?上言我所憂,下述君所趨。開緘讀三四,亦足破煩污。丈夫立萬仞,肯受尋尺拘?不見柴桑人,丐食能歡娛。孟軻走四方,從者數十車。出處固有間,誰能別賢愚?鄙夫患得失,較計於其初。高天與深淵,懸絕徒嗟吁!”

運使史惺堂先生桂芳

史桂芳字景實,號惺堂,豫之番陽人。嘉靖癸丑進士。起家歙縣令,徵為南京刑部主事,晉郎中。出知延平府,以憂歸。再補汝寧,遷兩浙鹽運使以歸。

先是,嶺表鄧德昌,白沙弟子也,以其學授傅明應。先生讀書鹿洞,傅一見奇之曰:“子無第豪舉為,圣門有正學可勉也。”手書古格言以勗,先生戄然,向學之意自此始。其后交于近溪、天臺。在歙,又與錢同文為寮,講於學者日力。留都六載,時譚者以解悟相高,先生取行其所知而止,不輕信也。其學以知恥為端,以改過遷善為實,以親師取友為佽助。若夫抉隱造微,則俟人之自得,不數數然也。天臺曰:“史惺堂苦行修持人也。”天臺以御史督學南畿,先生過之,卒然面質曰:“子將何先?”天臺曰:“方今為此官者,優等多與賢書,便稱良矣。”先生厲聲曰:“不圖子亦為此陋語也!子不思如何正人心、挽士習,以稱此官耶?”拂衣而起。天臺有年家子,宜黜而留之,先生曰:“此便是腳根站不定!朝廷名器,是爾作面皮物耶?”天臺行部,值母諱日,供張過華,先生過見之,勃然辭去,謂天臺曰:“富貴果能移人,兄家風素樸,舍中所見,居然改觀矣。”其直諒如此。天臺又曰:“平生得三益友,皆良藥也。胡廬山為正氣散,羅近溪為越鞠丸,史惺堂為排毒散。”

先生在汝寧與諸生論學,諸生或謁歸請益,即輟案牘對之,刺刺不休,談畢珍重曰:“慎無弁髦吾言也。”激發屬吏,言辭慷慨,遂平令故有貪名,聞之流涕,翻然改行。郡有孝女,不嫁養父,先生躬拜其廬,民俗為之一變。其守延平,七日憂去,而盡革從前無名之費。若先生者,不徒講之口耳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大庆市| 郸城县| 正宁县| 南华县| 嘉鱼县| 中江县| 蓝山县| 六安市| 太原市| 尼勒克县| 昭觉县| 尼玛县| 水富县| 邵东县| 富平县| 淮阳县| 秦安县| 旬邑县| 枝江市| 奈曼旗| 儋州市| 尚志市| 玉溪市| 偃师市| 万宁市| 耒阳市| 广东省| 武陟县| 洱源县| 醴陵市| 潞西市| 共和县| 丹东市| 宁武县| 宝坻区| 满洲里市| 手机| 澜沧| 得荣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