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序志

文心者。

梅本凌本黃本文上并有夫字。

故用之。

梅本凌本黃本之下并有焉字。

豈效鄒奭之群言雕龍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效作取。

立齋按:言豈取者,是用雕龍一辭,而非效法雕龍之體,從取為長。

拔萃出穎。

梅本{作類,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出{」本國策,「出類」本孟子,并通。

黎獻紛雜。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兩京本黎作文。

立齋按:黎獻見書益稷。王校非。

夫有肖貌天地。

梅本有作自。注云:「曹改。」凌本同,黃本有字下注云:「衍。」鈴本云:「梅本有作自,校云曹改。」梁書有字自字并無。

立齋按:梁書刪是。

稟性五行。

梅本行下注云:「一作才。」凌本并同。黃本行作才。

立齋按:程器篇:「人稟五材。」材同才,從才是。

形同草木之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同下注云:「梁書作甚。」

余生七齡,乃夢彩云若錦,則攀而采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之下注云:「梁書無七齡以下十四字。」

則常夢。

梅本凌本黃本常并作嘗,嘗下并有夜字,梁書無則字。

立齋按:從梅本是。又按嘉靖本自夢字至索源句上,原脫三百三十三字,王校云:「汪本張本兩京本無執「丹漆」至「觀瀾而」三百三十二字。」

莫若注經。(此據梅本)

凌本黃本注并作注。

就有深解未足立家。(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御覽無此二句。」

實經典枝條。(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典下有之字,枝條作條枝。

五禮資以以成。(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成下有文字。

六典因之致用。(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之下有以字。

莫非經典。(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梁書于作如。

仲治別流。(梅本)

凌本黃本治作洽。鈴本云:「黃氏原本洽作治。」梅本王本岡本同梁書作洽。

立齋按:從梁書作洽是

應論華而疏略。(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梁本疏作疏。

立齋按:正韻疏同疏。

流別精而少巧。(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梁書巧作功。王校云:「據史記自序,勞而少功,今據改。」

立齋按:巧、功并通,惟史記勞而少功,不足據改,蓋勞可言功,而精巧可論,故從巧為長。

云奕極矣。(以下仍據嘉靖本)

梅本云:亦作「亦云」,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梅本是。

若論文敘筆。

梅本若下有乃字,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兩京本筆作志。

則品別區分。

梅本品作囿,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汪本作品。」王校引兩京本品作派。

原始以表時。

梅本始作如,時作末,凌本黃本作「原始以表末」注云:「顧校作時。」

立齋按:從「原始以表末」為是。

一篇以上。

梅本一作上,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梅本作上是。

剖情析釆。

梅本剖作割,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梁書割作表」。

立齋按:割剖并通,表字誤。

必籠圈條貫。

梅本無必字,凌本黃本并同。

摛神性。

梅本黃本并同。 凌本性作往。

以包會通,以閱聲字。

梅本包作苞,黃本同。凌本包上有幽遠二字。

立齋按:苞、包古通。郭忠恕佩集云:「草名之苞,當通厥包之包。」從包是。

怡暢于知音。

梅本怡暢作怊悵。注云:「元作怡暢,王性凝改。」

崇替于時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梁書替作贊,王校引汪本畬本亦同作贊。

立齋按:贊字非。時序篇:「崇替在選。」國語楚語下:「唯獨居思念,前世之崇替者。」從替是。

環絡藻繪之府。

梅本環上有而字,凌本同。黃本無而字。

雖復輕采毛發。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復一作或。」

立齋按,從復是,下文已有或字。

前圣所難。

梅本前作人,凌本黃本并同。

識在瓶管。

梅本瓶作鉼,黃本作缾,凌本同。

立齋按:從梁書是。矩矱見離騷,「求矩矱之所能。」

既沈余聞。

梅本沈下注云:「沈亦作洗。」凌本黃本并同。紀評云:「洗字是。」

立齋按:沈于所聞,見國策趙策二,從沈是。

渺渺來世。

梅本渺渺作眇眇,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渺是。管子:「渺渺乎如窮無極。」眇,一目視也。又細小也。王校從,眇字從目,不從耳,王校非。

諒塵彼觀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諒作倘。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贺兰县| 徐水县| 偃师市| 甘肃省| 崇礼县| 锡林郭勒盟| 石首市| 聊城市| 宜丰县| 高雄市| 乌什县| 齐河县| 都兰县| 色达县| 古丈县| 武川县| 井研县| 宁河县| 遂川县| 宜宾市| 安西县| 临猗县| 社旗县| 广东省| 沈阳市| 当雄县| 黎川县| 张北县| 吉木萨尔县| 温宿县| 禄丰县| 多伦县| 深州市| 嘉义县| 武隆县| 建宁县| 教育| 武穴市| 徐水县|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