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丙集(1)

仕宦

文公小學書嘉言篇

呂氏童蒙訓曰。事君如事親。事官長如事兄。與同僚如家人。待羣吏如奴仆。愛百姓如妻子處官事如家事。然后能盡吾之心、如有毫末不至。皆吾心有所未盡也或問簿。佐令者也。簿所欲為。令或不從、柰何。伊川先生曰。當以誠意動之今令與簿不和、只是爭私意。令。是邑之長、若能以事父兄之道事之。過則歸巳、善則惟恐不歸于令。積此誠意。豈有不動得人明道先生曰、一命之士。茍存心于愛物。于人必有所濟劉安禮問臨民、明道先生曰、使民各得輸其情。問御吏。曰、正巳以格物伊川先生曰。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此理最好童蒙訓曰。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則知所以持身矣當官者。凡異色人。皆不宜與之相接。巫祝尼媼之類。尤宜疏絕。要以清心省事為本后生少年乍到官守。多為猾吏所餌。不自省察。所得毫末。而一任之間。不復敢舉動。大抵。作官嗜利、所得甚少。而吏人所盜不貲矣、以此被重譴。良可惜也當官者。必以暴怒為戒。事有不可。當詳處之必無不中。若先暴怒。只能自害。豈能害人當官處事。但務著實、如涂擦文字。追改日月。重易押字。萬一敗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養心格君。不欺之道也。

四事箴

律巳以廉

西山真公云:名德秀。字景先。建寧人也。

萬分廉潔。止是小善。一點貪污。便為大惡。不廉之吏。如蒙不潔。雖有他美。莫能自贖。故以此為四事之首。

臞軒王公云:名邁。字君實。興化人也。惟士之廉。猶女之潔。茍一毫之點污。為終身之玷缺。母謂暗室。昭昭四知。汝不自愛。心之神明。其可欺。黃金五六駝。胡椒八百斛。生不足以為榮。千載之后。有余戮。彼美君子。一鶴一琴。望之凜然。清風古今。

中丞劉公云:名宣。字伯宣。大原人也。

條畫。官吏犯贓。罪者。斷罪除名。永不敘用。讀至于此、寧不寒心。不惟自身污辱。日后累及子孫。人目曰。贓吏某之后??梢陨罱洹?

撫民以仁

西山云:為政者。當體天地生萬物之心、與父母保赤子之心。有一毫之慘刻、非仁也。有一毫之忿疾。亦非仁也。

臞軒云:古者。于民饑溺。猶巳饑溺。心誠求之。若保赤子。于戲。入室笑語。飲醲嚙肥。出則敲撲。曾痛癢之不知。人心不仁。一至于斯。淑問之澤。百世猶祀??崂糁蟆A钇溆鄮?。惟甘小人。而不為君子。

中丞云:國家設官。本以撫字庶民。既居民上。則民仰之如父兄。官之視民、亦當愛之如子弟。茍此心不存。而又因緣蠹害。明不畏公法。幽不念神明。必遭橫逆、雖悔何追。

存心以公

西山云:傳曰、公生明。私意一萌、則是非易位。欲事之當理。不可得也。

臞軒云:厚姻婭。近小民、尹氏所以不平于秉鈞。開誠心。布公道。武侯所以獨優于王佐。故曰、本心日月、利欲蝕之。大道康莊。偏見窒之。聽信偏、則枉直而惠奸。喜怒偏則賞僣而刑濫。惟公生明。偏則生闇。

中丞云:公者。天理也。私者。人欲也。當官處事。常思天理。一以至公處之。上下無不悅服。若畏懼權豪。徇情親舊。私意纏繞。以曲作直。將是為非。有罪得免。無辜受殃。自欺己心。難掩人口。以茲采訪。寧不招愆。

蒞事以勤

西山云:當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古之圣賢。猶且日昃不食。坐以待旦。況其余乎。今之世。有勤于吏事者。反以鄙俗目之。而詩酒游宴。則謂之風流、閑雅。此政之所以疵。民之所以受害也。

臞軒箴:爾服之華。爾饌之豐。凡縷絲與顆粟。皆民力乎爾供、居焉而曠厥官。食焉而怠其事。稍有人心。胡、不自愧。昔者君子。靡素其餐。炎汗浹背。日不辭難。警枕計功。夜不遑安、誰為我師、一范、一韓、

中丞云:大舜謂克勤為賢。夫子以無倦為政、況食祿于官、州縣事重。日加勤勉。尚有獄訟淹延。案牘堆積。為民上者、賦役浩繁。民之利病、靡不關心。儻或從事。宴游圍獵。博奕雙陸。悞事傷農。費財害巳??たh之事。付之吏曹。安得公當??刹簧罱?。

十害箴

斷獄不公

西山云:獄者、民之大命。豈可小有私曲。

中丞云:刑獄之事。曖昧未明。情態千變。茍不以至公無私之心詳察其間、差之毫厘。人命死生系焉。公心議獄。尚有不周、如或畏權勢而變亂是非。徇親故而交通賄賂。好惡喜怒、私意一萌、斷無平允。明有官刑。陰遭譴責、可不慎歟。

聽訟不審

西山云:訟有實有虛、聽之不審、則實者反虛。虛者反實矣。

中丞云:孔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江南珥筆之俗。最為不法。有一等豪猾稅戶。罷吏。鄉老。把柄官府。鄉曲少有忤巳者。使人飾、詞陳訴、及兩訟在庭、辯口利舌其被誣者往往愚懦、訥不能言?;蛞藦娮C。是非顛倒、不可不詳、切須受狀之時、再三引審。先責誣告反坐之狀、然后施行。其間或有懦善之民。含冤赴訴、畏怕官司。不能盡情者。宜溫言詢問、庶得真情。若事不干巳而訴者、屏絕不受、如此自然訟簡。

淹禁囚系

西山云:一夫在囚。舉室廢業。囹圄之苦。度日如歲??删醚秃酢?

中丞云:諺云、畫地為牢。誓不可入、獄中苦楚、與死為鄰、且囚初到官。晝時公廳研問。所犯大情、驗輕重收系。千照無事者。責保隨衙。供定招欵。引審無差、輕者量情處斷、重者結案待報。無得專委吏曹、推鞠、變亂是非。蔓引平民。為巧取之地。又囚人在禁。寒暑切身。飲食不時。人氣充牣。多生疾疫。醫藥飯食、常加省視。死于非命。咎將誰歸。公吏承人不稟官長、擅監系者、尤當禁絕、仍加懲戒。

慘酷用刑

西山云:刑者、不獲巳而用、人之體膚、即巳之體膚也。何忍以慘酷加之乎。今為吏者、好以喜怒用刑、甚者或以關節用刑、殊不思刑者。國之典。所以代天紏罪。豈官吏逞忿行私者乎、

中丞云:書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蓋刑者、國之典憲。安容自巳酷虐。殘人肢體。損人肌膚。以為能吏。近日王侍郎、繩索膝跪、跨騎棘剌、灰汁穢水、灌人口鼻。悉皆禁絕。以見朝省二政寬恤??刹惑w乎。若縱吏推勘、法外繃吊、大棒拷訊、如此違犯、明有常刑

泛濫追呼

西山云:一夫被追。舉家遑擾、有持引之需。有出官之費。貧者不免舉債。甚者至于破家。其可濫乎。

中丞云:訟者。元競本一二人、初又詞、類攀競人兄弟。父子親鄰、動輒數十。甚至與夫相毆。而攀其妻、與婦相爭、而引其女、意在牽聯、凌辱婦女、若官不詳究。點緊關人三二名而追問、一付吏手。視為奇貨。必據狀悉追。無一人得免。走卒之執判在手。引帶惡少、赫取無巳。未至官府。其家已破。故必量事之緩急。如殺人劫盜。必須差人掩捕。余如婚。田。鬪毆。錢谷。交關之訟、止令告人自赍。判狀信牌、責付鄉都保正勾解庶免民害。

招引告訐

西山云:告訐。乃敗俗亂化之源、一有所犯。自當痛懲。何可勾引。今官司有受人實封狀、與出榜召人告首陰私罪犯。皆系非法。

中丞云:珥筆徤訟之徒、官司當取具籍姓名、如遇訴訟到官。少有無理。比之常人。痛加懲治。若有卑幼訴尊長、奴婢告主人、自非謀反大逆之事。不得受理、宜加懲戒、此厚風俗之一端也、

賦役不均

西山云:科罰取財、今無此事。代以賦役不均。

中丞云:甚哉。賦役不均之弊。深為害民之事。切謂租稅科敷。奸狡稅家。將己產稅苗。折作詭名。挾戶豈止十百。如遇科役、倒在小戶。潛匿茍免。又豪戶買田。不行過割、只令業主。代輸苗稅。交結縣道。知而不問、靠損淳良、役謂差設、鄉都保正役等??h道多憑猾吏鄉司。接受貨賄。放富差貧、定一賣百、弊幸無窮。充役者。以被縣吏生事追呼。愚善之人。畏避不敢出官、陰納貨財、百色追求、數月破產、為人上者、柰何不矜。其有編排義役。已定去處。不許無故紊亂成規。

重迭催科

西山云:稅出于田、一歲一收??墒挂粴q。至再稅乎。有稅而不輸。民戶之罪也。輸已而復責以輸。是誰之罪乎。今之州縣。蓋有已納而鈔不給?;蜮n雖給而籍不銷。再追至官。呈鈔乃免。不勝其擾矣。甚至有鈔不理。重納而后已破家蕩產。鬻妻賣子。往往由之。切宜深戒。

中丞云:呂舍人云、當官處事。常思有以及人、如科率之際。既不能免、便就其間。求所以便民省力、不使重為民害。真格言也。合將本縣稅戶等第。置簿開寫。某鄉都?;?。租稅數目。于縣廳、置匱收藏、另置各鄉都銷簿。將納戶官鈔。每日朱銷。縣官點檢。不銷簿書。不給戶鈔。重并追催者懲戒吏人、坐廳追問。欠多頑戶。對眾科決。余戶自畏、依限可辦、何必官吏引帶人眾下鄉。恣其需索。比之官租費用數倍、此今日之通病、一犯到官、決無輕恕。

吏輩下鄉

西山云:鄉村小民。畏吏如虎縱吏下鄉。猶縱虎出柙也。弓手土軍。尤當禁戢。

中丞云:今之為民害者。莫甚于遣人下鄉。比來官員多帶人從過呼總領。提控。令史。奏差首領之類。既無本業又無請給。縱令于案分根趁催科。勾攝文帖。路家者、下縣追鎖吏人。鄉都執事。縣家者、下鄉追擾稅戶。引帖到手。重若天符。南方本土吏人、兇險尤甚。多引承人。弓手。寨兵。惡少之徒、勢如狼虎。所過雞犬一空、酒食無筭。動輒鎖索。打逼錢物。乞取不滿、枝蔓鄉鄰。往往破產、犯者。痛治、柰何不悛、府縣官僚。茍有愛民革弊之人。用心究治、庶得肅清

低價買物

西山云:物同。則價同、豈有公私之異。今州縣。凡官司敷買、視市直。每減十之二三、或不即還。甚至白著。民戶何以堪此。

中丞云:上司行移。收買軍需諸物、須要照依時直、無致損民、今府州司縣官吏。不體所行、不問有無、一槩科買、甚者。減損價直、又不畫時給價、動輒經年、及入主典之手。恣意破除。虛作領狀、雖為和買、過于白奪。敗獲者。豈勝追斷。又有官吏。差人于鄉都。收買布疋木綿。苧麻之類、妄作威福。損價害民、及傳言于大家稅戶。收糴米谷。名為給價。實作饋送。取之奸巧。民畏氣勢。不敢告言。此等之事。速宜改革。一朝敗露何異受贓。

趙氏拜命歷

余家舊藏此書、信而有驗。略為增益。悉有據依。凡彈冠愿仕。皆所欲知、因版行。以廣其傳。若選日時捷法。尤便于克擇。并附于后。紹熙癸丑元夕。相庵趙師俠書。

總說第一

陰陽家流、使人拘而多忌?;蛟?、驗否相半。豈不知軒帛大圣人也。授式玄女。藏之金匱。但后人罕得其旨。所用既差。驗焉得中。今之所集。皆前賢纂集。行之必驗者、即錄于此。古人有言。善年不如善月。善月不如善日。善日不如善時。時善天輪地盤相加。吉將福神。直年歲日辰。及見卦也。此說雖不出于壇經。大抵。陰陽用即殊涂。終歸一揆。此書不曰。壇經者、蓋有鑒前賢稱經之咎。故曰。拜命歷。亦取黃帝七十二占中之名也。

釋例第二

凡稱年者。男從一歲。起丙寅也。稱歲者、太歲、是也。稱月者、月建、是也。稱日者、今日之干。是也。稱辰者、今日之支。是也。稱將者。貴人以下。是也。稱神者、功曹以下。是也。自朔而數之。亦謂之日。

辨姓第三

今人忌本音墓絕。白虎在月日并時上。古之人。未立姓氏、后代沿革或因國。因家。因官爵。因事。則五姓之設、非源陰陽而出、且破用五姓、呂才論之詳矣。焉可執而用之。今莫若擇日時、則乘王相而避囚死、不必固執此說。

擇月第四

今人不用。正五九月。訪彼名流。稽諸故實。皆無所據。愚嘗論之。正五九月。斗建寅午戌、屬火。臣為商。商為金?;鹉苤平?。是以忌之。壇經云、正月上旬。與九月下旬吉。往賢本指。以正月上旬。火力猶微。九月下旬?;鹆σ褱p。故不曰、兇、或得吉日時辰、此不足執、惟金曹避之尤緊。

擇旬第五

正月、【上旬遷一云半兇中旬公事一云荒廢下旬兇一云有利】

二月?!旧涎?、遷吉中旬詔命下句兇害、】

三月、【上旬遷吉、中旬半兇下旬失位一云有賜、】

四月、【上旬兇中旬方伯下旬再遷、】

五月、【上中下旬、三年并兇一云上旬大兇中下旬死、】

六月、【上旬三年遷一云再遷中下旬、位至三公、一云中旬三遷、】

七月、【上旬失一云不久中旬獄一云失職下旬再失一云吉、】

八月、【上中下旬、并遷吉一云中旬、平平下旬不利、】

九月、【上旬連禍中旬兇下旬二年遷。】

十月、【上下旬并三遷中旬口舌一云荒廢、】

十一月、【上旬兇中旬方伯下旬失火、】

十二月、【上旬遷吉一云厚賞。中旬失火下旬方伯一云半兇、】

右依壇經錄于此。但總圣與此小差者。即稱云?;虻眉諘r。勿固執也。

旬忌對金門第六【右依壇經拜官、賀面之兇?!?

甲子旬。忌面午、【庚午】甲戌旬。忌面辰、【庚辰】甲申旬。忌面寅、【庚寅】甲午旬。忌面子、【庚子】甲辰旬。忌面戌、【庚戌】。甲寅旬。忌面申、【庚申】

四季休旺日辰第七

旺吉       相吉       死兇        囚兇     休兇

春甲乙?!疽俊” !炯何纭俊∥焖?。【辰戌丑未】   庚辛?!旧暧稀俊 ∪晒铩!竞プ印?

夏丙丁?!炯何纭俊「??!旧暧稀俊〖滓??!疽俊 ∥焖??!境叫绯笪础俊∪晒铩!竞プ印?

秋庚辛?!旧暧稀俊∪晒铩!竞プ印俊”??!炯何纭俊 〖滓摇!疽俊 ∥焖??!境叫绯笪础?

冬壬癸。【亥子】 甲乙?!疽俊「??!旧暧稀俊 ∥焖取!境叫绯笪础俊” !炯何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哈密市| 会泽县| 平陆县| 五莲县| 方正县| 广汉市| 昌江| 砀山县| 德昌县| 晋城| 北碚区| 江城| 缙云县| 登封市| 安塞县| 保亭| 台中县| 承德市| 正安县| 竹北市| 五原县| 杭锦旗| 太原市| 江城| 察雅县| 洛扎县| 吉安市| 北宁市| 睢宁县| 英超| 蒲城县| 宾阳县| 郯城县| 永安市| 裕民县| 四会市| 长海县| 江华| 永新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