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 賓退錄
- 趙與時
- 4664字
- 2015-12-28 14:16:52
《新唐書 進表》謂其事則增于前,其文則省于舊。夫為文紀事,主于辭達, 繁簡非所計也。《新唐書》之病,正坐此兩語。前輩議之者多矣。晉張輔云:“司馬遷敘三千年事,惟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以此為遷 固優劣。殊不思司馬子長追述上世,故不可得而詳。班孟堅紀錄近事,有不容于 略。《春秋傳》所謂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正謂是也。洪文敏論《史記衛青傳》,書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獲 王。以千三百戶封朔為涉軹侯,以千三百戶封不虞為隨成侯,以千三百戶封戎奴 為從平侯。《前漢書》但云校尉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封朔為 涉軹侯,不虞為隨成侯,戎奴為從平侯,比于《史記》五十八字,中省二十三字, 然不若《史記》為樸贍可喜。又論《檀弓》紀石祁子事云:石駘仲卒,有庶子六 人,卜所以為后者。曰:“沐浴佩玉則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 “孰有執親之喪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謂今之為文者不然。必曰:沐浴 佩玉則兆,五人者如之。祁子獨不可,曰:“孰有執親之喪若此者乎”似亦足以 盡其事。然古意衰矣。此論得之。崇仁吳德遠《環溪詩話》載其少時謁張右丞, 右丞告之曰:杜詩妙處,人罕能知。凡人作詩,一句只說得一件物事,多說得兩 年,杜詩一句能說得三件、四件、五件;常人作詩但說得眼前遠不過數十里,杜 詩一句能說數百里,能說兩州軍,能說半天下,能說滿天下,此其所以為妙。且 如“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也是好句,然露與星各只是一件事。如“孤城 返照紅將敘,近市浮煙翠且重。”亦是好句。然有“孤城”也,有“返照”也, 即是兩件事。又如“鼉吼風奔浪,魚跳日映山。”有鼉也,風也,浪也,即是一 句說三件事。如“絕壁過云開錦繡,疏松夾水奏笙簧。”即是一句說四件事。至 如“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即是一句說五件事。惟其實是以健, 若一字虛,即一字弱矣。公但按此法,以求前人,即漸難為詩。吳又問:“如何 是說眼前事,以至滿天下事”右丞云:“如‘獨鶴不知何事舞,饑鳥似欲向人啼’ 只是說眼前所見。如‘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即是說數十里內事。 如‘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即是一句說數百里內事。至如‘浮云連 海岱,平野入青徐’即是兩州軍。如‘吳楚東南坼’即是一句說半天。至‘乾坤 日夜浮’即是一句說滿天下。”吳因取前輩之詩,參而考之,謂東坡惟有《美堂》 一篇最工,然“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止是一句能言三件事。如 “令嚴鐘鼓三更月,野宿貔貅萬灶煙”是一句能言四件事。如“通印?子魚猶帶 骨,披綿黃雀尚多脂”、“鶴間云作氅,馳臥草埋峰”每句亦不過三物。如“酒 醒風動竹夢斷,月窺樓深谷留風”、“終夜響亂山,銜月半床明”、“風花誤入 長春苑,云月長臨不夜城”、“云煙湖寺家家鏡,燈火沙河夜夜春”則是三物而 不足至。如“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翠浪舞翻紅罷亞,白云穿破碧 玲瓏”、“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頭丹”等句不過用二物矣。山谷則有 數聯合格,如“輕塵不動琴橫膝,萬籟無聲月入簾”、“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 漁家擘蟹黃”、“苦楝狂風寒徹骨,黃梅細雨潤如酥”皆是一句能言三件事。如 “河天月暈魚分子,槲葉風微鹿養茸”、“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即是一句能言四件事。至荊公,則合格者稍多。如“帚動川收潦靴鳴,海上潮已 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只見燈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 陽浮樹外”、“蒼江水塵漲,原頭野火煙”即每句皆能道三件事。以至“廟堂生 莽卓,巖穴死伊周”、“和風滿樹笙簧雜,霽色兼山粉黛重”、“坐見山川吞日 月,杳無車馬送塵埃”、“霽分星斗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間”即是一句能言四 件事。然竟無一句能用五物者。至用半天下、滿天下之說求之,尤未見其有也。 然后知詩道之難如此,而古今之美備在杜詩,無復疑矣。此論尤異。以此論詩, 淺矣。杜子美之所以高于眾作者,豈謂是哉若以句中事物之多為工,則必皆如陳 無已“桂椒楠櫨楓柞樟”之句,而后可以獨步,雖杜子美亦不容專美。若以“乾 坤日夜浮”為滿天下句,則凡句中言天地、華夷、宇宙、四海者皆足以當之矣, 何謂無也。張輔喜司馬子長五十萬言紀三千年事,張右丞喜杜子美一句該五物, 識趣正同,故并錄之。
邵伯溫《聞見錄》載:康節先生治平間與客散步天津橋上,聞杜鵑聲慘然不 樂曰:“洛陽舊無杜鵑,今始至。不二年,上用南士為相,多引南人,專務變更, 天下自此多事矣。”客曰:“聞杜鵑何以知此”曰:“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 將亂,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氣至矣。禽鳥飛類得氣之先者也。”與時按康節《首 尾吟》,其一云:“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訪友時。青眼主人偶不在,白頭 老叟還空歸。幾家大第橫斜照,一片殘春啼子規。獨往獨來還獨坐,堯夫非是愛 吟詩。”疑亦此意也。
古今《詠史》詩,求其議論精當。康節先生《題淮陰侯廟》十篇可以為冠。 讀者當自知之。“一身作亂宜從戮,三族全夷似少恩。漢道是時初雜霸,蕭何王 佐殆非尊。據立大功非不智,復貪王爵似專愚。造成四百年炎漢,才得安寧反受 誅。生身既得逢真主,兵事何須作假王。誰謂禍胎從此始,不宜回首怨高皇。一 時韓信為良犬,千古蕭何作霸臣。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猶不逮謂斯人。韓信事劉 元不叛,蕭何惑主竟生疑。當初若聽蒯通語,高祖功名未可知。雖則有才兼有智, 存亡進退處非真。五湖依舊煙波在,范蠡無人繼后塵。若非韓信難除項,不得蕭 何莫制韓。天下須知無一手,茍非高祖用蕭難。漢家基定議功勛,異姓封王有五 人。不似淮陰最雄杰,敢教根固又生秦。韓信恃功前慮寡,漢王負德尚權安。幽 囚必欲擒來斬,固要加諸甚不難。若履暴榮須暴辱,既經多喜必多憂。功成能讓 封王印,世世長為列士侯。”
首卷書王平甫所云花蕊宮詞三十二首,今考王恭簡《續成都集》記才二十八 首,盡筆于此。庶真贗了然。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間。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坐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凈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長似江南好春景,畫船來去碧波中。”
“東內斜將紫禁通,龍池鳳苑夾城中。曉鐘聲斷嚴妝罷,院院紗窗海日紅。”
“殿名新立號重光,島上高樓盡改張。但是一人行幸處,黃金閣子鎖牙床。”
“安排諸院接行廊,水檻周回十里強。青錦地衣紅繡毯,盡鋪龍腦郁金香。”
“夾城門與內門通,朝罷巡游到苑中。每日日高祗候處,滿堤紅艷立春風。”
“廚船進食簇時新,侍坐無非列近臣。日午殿頭宣索膾,隔花催喚打魚人。”
“立春日進內園花,紅蕊輕輕嫩淺霞。跪到玉階猶帶露,一時宣賜與宮娃。”
“一面宮城盡夾墻,苑中池水白茫茫。亦從獅子門前入,旋見亭臺繞岸傍。”
“離宮別院繞宮城,金板輕敲合鳳笙。夜夜月明花樹底,傍池長有按歌聲。”
“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宮才唱未知名。盡將篥抄新譜,先按君王玉笛聲。”
“旋移紅樹青苔,宣使龍池再鑿開。展得彩波寬似海,水心樓殿勝蓬萊。”
“太虛高閣凌波殿,背倚城墻面枕池。諸院各分娘子位,羊車到處不教知。”
“修儀承寵住龍池,掃地焚香日午時。等候大家來院里,看教鸚鵡念新詩。”
“才人出入每相隨,筆硯將行繞曲池。能向彩箋書大字,忽防御制寫新詩。”
“六宮官職總新除,宮女安排入畫圖。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頻見錯相呼。”
“春風一面曉妝成,偷折花枝傍水行。卻被內監遙覷見,故將紅豆打黃鶯。”
“梨園第子簇池頭,小樂攜來候燕游。旋炙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
“殿前排燕賞花開,宮女侵晨探幾回。斜望花開遙舉袖,傳聲宣喚近臣來。”
“小球場近曲池頭,宣喚勛臣試打球。先向畫廓排御幄,管弦聲動立浮油。”
“供奉頭籌不敢爭,上棚等喚近臣名。內人酌酒才宣賜,馬上齊呼萬歲聲。”
“殿前宮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嬌。上得馬來才似走,幾回拋抱鞍橋。”
“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知是官家認,遍遍長贏第一籌。”
“翔鸞閣外夕陽天,樹影花光遠接連。望見內家來往處,水門斜過畫樓船。”
“內人追逐采蓮時,驚起沙鷗兩岸飛。蘭棹把來齊拍水,并船相斗濕羅衣。”
“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畫船飛別浦中。旋折荷花伴歌舞,夕陽斜照滿衣紅。”
“月頭支給買花錢,滿殿宮娥近數千。遇著唱名多不應,含羞走過御床前。”
任土作貢,三代而下未之或廢,時有損益而已。高宗建炎三年,始詔除金銀 匹帛錢谷,余悉罷貢,盛德事也。《禹貢》以來,歷代史志及地理之書,但載土 貢之目,而不書其數,惟《元豐九域志》為詳,嘗取一歲所貢。凡為金二十四兩, 麩金五十五兩,銀四百五兩,鋼鐵一十斤,錦三匹,白一十匹,隔織一十八匹, 纟七十五匹,花纟一十匹,綜絲纟二十匹,綾一百四十五匹,綜絲綾一十 匹,白花綾一十匹,綜絲綾一十匹,雙絲綾一十匹,方紋綾三十匹,仙紋綾五十 匹,樗蒲綾二十匹,蓮綾一十匹,越綾二十匹,羅七十匹,花羅六匹,春羅四匹, 單絲羅一十匹,紗四十匹,方紋紗三十匹,茜緋花紗一十匹,輕容紗五匹,綢一 百四十五匹,花綢一十匹,綿綢五十匹,絹六百七十匹,班白絹三匹,布一十五 匹,絲布二十匹,布一百七十五匹,白布一百六十五匹,高布一十匹,細二十匹,斑布一十匹,葛布二百三十五匹、蕉布一十五匹,紅花蕉布三十匹, 纟束七十匹,毛一十五段,紫茸毛一十段,綿一千一百兩,氈三十領,白氈 三十領,紫茸氈四領,靴氈一十領,靴皮二十張,獐鹿皮三百一十張,鮫魚皮二 十六張,龜殼二十枚,水馬二十枚,{辟龜}皮一十張,翡翠毛二十枚,席一百七 十領,席二十領,莞席一百領,簟四十一領,藤簟二十領,漆器五十事,瓷器 三百一十事,石器二十事,水晶器一十事,藤器二十事,藤盤一面,藤箱一枚, 柳箱一十枚,銅鑒一十面,青銅鑒二十面,火筋五十對,剪刀五十枚,筆一千管, 墨三百枚,硯四十枚,紙四千張,雜色箋五百張,蠟燭九百五十條,花蠟燭一百 條,燕脂一十斤,患子數珠一十串,斑竹一十枝,解玉砂一百五十斤,金漆三 十斤,弓弦麻二十斤,鰾膠一十斤,甲香二十七斤,青一十斤,碌一十斤,朱砂 四斤一兩,云母二十斤,鐘乳四斤八兩,茫硝一十斤,空青一十兩,曾青一十兩, 禹余糧一十斤,白石英一十二斤,紫石英二十斤,白石脂一十斤,水銀三斤二兩, 石膏二十斤,磁石一十斤,陽起石一十斤,長理石五斤,{石}石一十斤,石燕 二百枚,白菊花三十斤,人參三十斤一十兩,天門冬二十斤,甘草二百六十斤, 白術一十兩,牛膝五十斤,柴胡三十斤,車前子一斗,乾山蕷一十五斤,細辛一 十斤,石斛一十二斤,生石斛四十斤,巴戟一十斤,庵蘭一十斤,芎蓉三十斤, 黃連五十斤,蓯蓉六十斤,防風七十斤,五味子五十斤,蛇床子二十五斤,杜若 一十斤,葛粉一十斤,栝蔞根一十斤,當歸一十斤,麻黃二十五斤,知母一十斤, 仙靈脾一十斤,紫草五十斤,海藻一十斤,高良姜一十五斤,牡丹皮一十五斤, 零陵香二十斤,縮砂二斤,白藥子五斤,天雄一斤,大黃一百斤,葶藶子三升, 連翹一十斤,續隨子三斤,荊芥一十斤,羌活一十斤,木藥子二百顆,桂心四十 斤,伏苓三十斤,伏神五斤,酸棗仁三斗,黃檗五斤,五加皮一十斤,杜仲五斤, 沈香一十斤,詹糖香二斤,檳榔一千顆,枳殼一十五斤,枳實一十五斤,巴豆一 斤,紅椒三十斤,買子木二斤,白膠香五斤,苦藥子三斤,紅花五十斤,柏子仁 一十斤,地骨皮二十斤,胡粉二十斤,龍骨一十斤,麝四斤一十一兩,牛黃九兩, 阿膠七斤一十四兩,鹿茸一對,羚羊角一十五對,犀角二株,蜜三百四十斤,白 密三十斤、蠟四百四十斤,牡礪一十斤,烏賊魚骨五斤,覆盆二斤,蓽豆一石, 梁米一石,茶一百一十斤,茶米一百斤,茶牙二十斤,碧澗茶牙六百斤,龍鳳等 茶八百二十斤,鹽花五十斤,棗一萬一千顆,榛實一石。漫系之簡牘,以廣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