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抱怨——每個人都是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3)
- 不抱怨,不折騰,不懈怠:你在為自己的未來工作
- 許鴻琴
- 4899字
- 2016-02-26 10:53:43
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拿破侖·希爾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自我暗示公式,他提醒渴望成功的人們,要不斷地對自己說:“在每一天,在我的生命里面,我都有進步?!?
積極的自我暗示能讓我們用一些更積極的思想來替代我們過去陳舊的、否定性的思維模式,這是一種強有力的技巧,一種能在短時間內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期望的技巧。一個對自己持有積極暗示的人才能夠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才能夠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成為帶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關鍵力量。
一個人無論職位多么低微,只要在工作中樹立積極“心相”,最終就一定可以在企業中成為有價值的員工。美國詩人兼哲學家愛默生說:“每個人都是一個英雄,是派遣給某個人的天使。不管他對這個人說什么,都是很有分量的?!比绻憧释玫匠晒?,就要對自己持有積極暗示,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員工。
第三節 公司承載你的未來
同體共生:公司與你休戚相關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文中把華為比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確,企業之所以能維持高效益,是因為擁有與之共命運的員工。強生CEO兼總裁詹姆士·伯克也說:“沒有企業的贏,就沒有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沒有企業的贏,也就沒有員工的發展。但是,如果沒有雙贏,就沒有企業的長盛不衰。員工成長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企業發展是員工成長的根基,只有共同成長才能實現雙贏?!?
的確如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為自己創造財富,是為公司創造效益,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是這個道理。在為公司創造效益的同時,我們個人得到收獲;公司發展了,個人的價值也隨之提高了。
許多員工抱怨自己為企業辛苦工作,企業發展了,自己卻一直身居平凡的崗位,似乎永遠也得不到提升。其實細細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如果一個人只是抱著為老板而工作,應付老板分配的任務的話,那到時損失的不僅僅是老板,自己失去的會更多。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工作的樂趣,一旦失去對工作的熱情,明天的我們還是跟今天的我們一樣,停留在原地,一點都不會有進步。
把公司當成自己的,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就有一股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就會自覺自愿地去工作,我們的執行力也會得到巨大提高,因為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
公司與員工是同體共生,休戚相關的,每個員工的行動都會推動公司的發展,每個員工的努力都會為公司的進步增添一份力量。因此,用實際行動促進公司的發展是每一位員工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公司就是你的船,只要踏上了公司這只船,你的行動就與公司的發展息息相關。
在公司這艘巨輪上,每個人都是船長,每個人都有責任讓自己成為公司發展的推動力量,為公司的發展積極行動、獻計獻策,把自己當做公司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尼爾森是波士頓市馬里奧特飯店里的一名普通的門房職員。在尼爾森眼中,一個稱職的門房職員除了要在第一時間內滿足客戶的需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應當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主人,主動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尼爾森認為一名稱職的門房職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有時間觀念。因為大部分客人的時間都很寶貴,讓他們等一分鐘就等于等十分鐘。
第二,如果有一個客人在餐廳里用餐,應當向他打聲招呼,因為他可能很想家。
第三,要留意客人的真正需求。如有可能,一定要給他一點額外的東西。
第四,上班時要面帶微笑。你的心情將會對同事產生良好的影響。要把個人的麻煩留在家里。
在工作中,尼爾森給所有人留下了樂于助人、精通業務、熱情好客、安全可靠的印象。他懂得如何讓客人覺得受到歡迎。更可貴的是,他往往是客人在離開時接觸的最后一個人,他為客人送行時良好的服務態度,常常在客人心中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除此之外,尼爾森一直想方設法為客人提供更優質貼心的服務。例如,他建議管理人員在電梯間裝上鏡子,這樣顧客在等電梯時可以關注一下自己的著裝,而不會感到時間難熬;他花幾個月的時間動員賓館總經理投資50萬美元,為賓館車道加蓋遮蔽雨水的鋼架玻璃天棚。他還建議在旋轉玻璃門上印制圖案,以免顧客一頭撞上。
尼爾森有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就是他能看出在某種情況下缺少什么。有一次,尼爾森參觀酒店的總統套房,結果發現了問題:“是什么人設計的?全賓館最昂貴房間的窗戶居然沒有面對查爾河!”他又發現擺在桌子上的小宣傳單的點餐卡,卻在介紹價格只有4.99美元的比薩餅。他建議應當打上一些酒類廣告才是。尼爾森認為一個員工如果了解了公司的整體經營策略,就會把工作做得更好。
尼爾森是一個普通的門房職員,但是,他和奧特飯店的經營者以及飯店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一樣,都在推動奧特飯店不斷向前發展。
絕大多數人都必須在一個公司中為自己的事業奠基。只要你還是某個公司中的一員,就應當拋開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責任和忠誠。如果你能夠將自己的身心徹底融入公司,盡職盡責,時刻不忘用自己的行動讓公司變得更興旺,那么,任何一個老板都會將你視為公司的支柱。
意外的收獲和獎賞只屬于那些得力的人。公司是每個員工的船,和它一起沖破了疾風駭浪駛向港口的船員,和老板同生死、共存亡的員工,也必能得到不同尋常的收獲。
把職責當家務干,把工作當日子過
經常有員工抱怨自己的工作不賺錢,公司不好,老板太苛刻……似乎在他們眼中,自己不成功、生活不順心等所有的責任都應該由這些不盡如人意的環境來負責。很多時候,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改變了自己,就能改變世界,就能扭轉劣勢,就能找到成功的方法。
倪小五是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廠江河油礦31號女子計量站站長。1994年從油田技校采油班畢業,被分配到下二門油礦采油9隊工作。參加工作以后,她不怕位置偏僻、不畏條件艱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熱愛的石油事業之中,從采油工、到采油隊團支部書記、到計量站站長,她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
倪小五對她所在的小站情有獨鐘,她從了解和掌握站上姐妹們的性格脾氣、興趣愛好、工作特點做起,把各項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像愛家人一樣愛站上職工,像持家一樣精心呵護小站,組織大家自己動手種花植草,建設美麗、潔凈、安全、環保、和諧的花園式小站,站容站貌整潔干凈,管線流程一塵不染,姐妹們互幫互助、親情關愛、快樂學習、快樂工作,使小站成為她們共同的第二個家。
她常教育站上姐妹“要把職責當家務干,把工作當日子過”。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倪小五帶領下該站連續3年實現原油超產和成本節余,先后被局、廠評為“巾幗建功示范崗”“青年文明號示范站”“五星級班組”等榮譽稱號。
“職責當家務干,把工作當日子過”,話語雖然樸實,但蘊涵著誠摯感人的職業精神,同時也是一種為自己工作的積極態度。倪小五用非凡的職業精神守在平凡的職業崗位上,他們已經將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把工作融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工作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生存方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了。
世上沒有可以藐視的工作,也沒有毫無價值的工作,只要你勤懇地勞動和創造,每一份工作都蘊藏著改變命運的因素,關鍵在于你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那些只注重高薪卻不知道自己還應承擔責任的人,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老板,都是沒有益處的。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家,那是因為你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只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只是為了那點兒工資,才迫不得已到公司里去的。如果在家里就能養活自己的話,我想你現在肯定是不愿意去公司的。你和老板之間還存在著隔閡;你和公司的關系就像旅客寄居一樣,沒有絲毫在意。
當你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家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熱愛你的工作了,你工作的時候有激情了,你的老板也時常注意你了。然而,這一切又都是舉手之勞就可以實現的。
“職責當家務干,把工作當日子過”,把公司當做自己的產業,能夠讓你擁有更大的揮灑空間,掌握實踐機會的同時,也能夠為成果負起責任,創造出一番新的局面。把公司當做自己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崗位
自己的工作士氣要自己去保持,不要指望公司或是任何人會在后頭為你加油打氣,為你自己的能源寶庫注入充沛的活力,全心全力投入工作,為自己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能力,并且樂在工作的冒險歷程當中。
2.把自己視為合伙人
彭尼曾經說過:“為我工作的人都得具備成為合伙人的能力,要是沒有這樣的潛力,我寧可不要。”激勵他人完成任務,培養合作的關系,以公司的成敗為己任,為自己所屬的部門規劃遠景:你個人要怎樣做才能夠削減成本、改善生產力、減少浪費、提升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并且讓公司的工作氣氛更加和諧?
3.迎接變革的需求
企業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員工,我們必須持續不斷地自我成長,否則根本不可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保持地位。你只有兩種選擇,第一是終生學習并保持不敗的地位;第二則是成為老古董,并且被時代的洪流拋在后頭。
只有把工作當日子過,用經營事業的雄心,立足腳下的工作,才能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創造輝煌。
多投入=多回報,告別“收入焦慮癥”
職場中有一種常見的“收入焦慮癥”的現象,其典型癥狀是:
月底年底發工資時總害怕工資少,上班無心工作,下班后暗地里找工作。希望通過換工作,能夠拿到更多的薪水。
要解決這種“收入焦慮癥”,加薪是最直接辦法,但有著很強的后遺癥。因為金錢刺激就像止痛藥,只能是痛一下止一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容易產生依賴性。以加班費為例,很多企業付加班費,但是他們無法杜絕員工拖延工作時間和進度來領取加班費這樣的問題。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收入焦慮癥”和拖延工作時間賺取加班費的現象,主要是個人觀念和覺悟上的缺失,即無法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職位和薪水問題。
工作中,有很多員工總是發出“薪水太低”、“替別人賣命、打工”等抱怨,這樣的態度永遠也不能開創工作的新局面。美國的肯尼迪總統說:“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么,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么?!蓖瑯?,在企業,員工也應該這樣要求自己:“不要問企業為你做了什么,要問你為企業做了什么。” 因為,一個感恩的員工看來,先問付出,再問回報才是正確的順序,否則所付出的對不起所拿的薪酬與職位,自己在這個職位上也是干不長久的。
一家小公司招聘業務人員,在前來求職的人中有一位資歷十分顯赫,對于這個公司來說,有點“小廟容不了大和尚”的狀況,因此公司老總與他面談時,很誠實地跟他說:“依據公司規定,目前給不出太高的薪水?!崩峡偟囊馑际遣幌肜速M彼此的時間;沒想到他竟然接受了公司給出的條件,其實這個公司給的工資只有他原來薪水的三分之一,這讓公司感到很奇怪。
上班之后,他從來都是準時上班,勤跑客戶。不久之后,他的“功力”便顯現出來,業績遠遠超乎老總原本的預期,為公司創造了很多的業績。
于是老總對他破格晉升,而且大幅度地加薪。在慶功宴上,他道出了原委:
原來,之前他在原單位已做到主管,工作很順手,薪水也很豐厚,可是沒想到公司的一次海外投資失敗,老板遠逃國外,讓他連帶受累,另投門路。
在找工作的期間,他碰了好幾次壁,也曾經因為薪水無法與自己所要求的相符而痛苦,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老板不識貨,但突然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一句話:“價格是別人給的,隨時可以拿走;價值卻是自己創造的,任誰也無法帶走”,在這句話的激勵下,他選擇重新出發。
“價格由老板決定,價值請自己創造”這句話讓人受益匪淺,尤其他也用實際的行動創造自己的價值。其實,一個人的價值是靠自己創造的。我們要想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就應當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職位和薪水,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這才是明智之舉。
一個成功的企業是所有員工付出的疊加和總和,“多問你能為企業做什么”是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應該是員工自身的行為準則。那些把結果等同于薪水、整天問我能得到什么而敷衍了事工作的人,只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企業的期望。
不把工作的目的僅僅看做是獲得報酬,工作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進自己工作的過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的過程。員工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再也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企業要發展,這種現實決定了我們不論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要先講能做什么,決不能以條件來刁難自己的老板,只強調自己能得到什么。只有企業發展好了,員工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