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歐洲篇(3)
-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
- (美)維吉爾·M.希利爾
- 4987字
- 2016-02-29 10:03:53
比利時是僅次于法國的美食王國。比利時的各類美食中,海鮮類最著名。比利時人烹制海鮮的方法非常特別,比如他們會用白酒蒸貝。最受比利時人喜愛的是一種黑殼的海貝,淡菜。比利時人通常用薯條搭配淡菜食用。
喜歡吃甜品的人一定會在比利時走不動路。比利時人能做出400多種巧克力蛋糕。比利時人在喝啤酒時喜歡加一塊干酪,而比利時干酪又有85種之多,是當之無愧的美食王國。
第六回 斗牛士的家鄉
你有沒有發現歐洲地圖很奇怪?它就像一個“謎圖”。當你把它轉過來看,它像一個又矮又小的老太婆,頭很大,駝著背。這個年弱的老人竟然會伸出她的長腿,試圖將一個足球踢到大海中。在版圖上,老婦人的頭就是西班牙,她戴著的帽子就是葡萄牙,而比利牛斯山就是她的衣領,法國就是衣領下面的部分。從地圖上看,西班牙像在和非洲碰鼻子,而這個“鼻子”就是直布羅陀。
西班牙不僅在版圖上像歐洲的頭部,歷史上的西班牙也的確當過歐洲的“頭”。有一段時間,西班牙的版圖很大。在哥倫布又發現了美洲大陸以后,北美的大片土地都被西班牙占領,南美洲除了巴西之外也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一下子強大起來,成了全世界的領袖。但是,現在的西班牙可不再像當年那樣有實力。
斗牛是最具西班牙特色的節目。西班牙人斗牛的季節在每年的3月至10月。在斗牛季,每逢周四和周日都會各舉行兩場斗年比賽。特別是周末的比賽,露天的斗牛場會被熱情的觀眾填滿。
斗牛場里有一圈柵欄,柵欄里面是一塊沙地,觀眾們坐在柵欄外面的座位。斗牛開始了,只見一頭健壯的公牛穿過場地邊上的一扇門沖進場地。一名斗牛士手中拿著紅色斗篷,不斷地在公牛面前揮舞。為什么要用紅色的斗篷呢?因為公牛對紅色特別敏感。它似乎非常不喜歡這種顏色,所以紅色會在瞬間激怒公牛,這正是斗牛士的目的。
只見憤怒的公牛低下頭,向紅色斗篷猛沖去過。在牛角即將頂到斗牛士的一瞬間,斗牛士一個敏捷地轉身,躲過了公牛的攻擊,而怒氣沖天的公牛身體太龐大,不可能那么快地轉過身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斗牛士跳開了。
逃過一劫的斗牛士并不會輕易結束他的冒險。他會一遍又一遍地耍逗公牛,就像貓戲弄老鼠一樣。最后,當斗牛士認為時機成熟時,便會舉起長劍朝公牛刺去,直到把公牛刺死為止。
你是不是也覺得這種游戲太殘忍?但是,如果你對一個西班牙人說,斗牛是一件殘忍的事情,那么西班牙會認為你是個奇怪的人。這時,他們會跟你解釋:“我們平時就喜歡吃牛肉,殺牛不會給人們帶去笑聲,而這種斗牛場面卻能讓人們開心一笑。”
在西班牙,幾乎每個城鎮都有斗牛場,斗牛是廣受西班牙喜愛的全民運動。就連小孩子也喜歡玩斗牛游戲,他們常常是由一個人扮成牛,另一個人扮斗牛士。斗牛士都是非常勇敢的人,但是光有勇氣還不夠,他們的還需要具備高超的斗牛技術,而且他必須非常謹慎,如果他不小心在沙地上滑倒了,那么他就有可能犧牲在公牛的牛角下。遺憾的是,這種悲劇經常發生。
在西班牙境內,就算你坐一整天的火車,窗外的樹木種類都不會變樣。因為西班牙到處都是橄欖樹。古代運動場上,在比賽中獲勝的運動員都會戴上用橄欖枝做成的花環。在戰亂年代,傳遞和平信息的信使會隨身攜帶一枝橄欖枝。于是,橄欖枝就有更深層的象征意義——和平。
橄欖樹的樹齡很長很長,據說這種樹可以活一千年。橄欖樹的果實就是橄欖,它們長得很像綠色的櫻桃。橄欖有很多用途,比如它可以用來榨橄欖油,拌沙拉的時候,橄欖油會使沙拉的味道更鮮美。橄欖油被譽為最佳食用油,在西班牙,人們都不吃黃油,只吃橄欖油。此外,用橄欖制造出的卡斯提爾肥皂非常有名氣。橄欖樹是西班牙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西班牙人離不開橄欖,就像美國人離不開面包、黃油、蔬菜和肉類一樣。除了自己使用,西班牙人還將大量的橄欖出口國外。
每個國家都有一些代表國家特點的美麗城市,例如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西班牙最美麗最有西班牙特點的城市當然是首都馬德里。馬德里位于西班牙的中心地帶。歷史上的舊馬德里一點兒也沒有首都的氣派,它的街道狹窄,街道旁邊的房屋也都十分低矮;而新馬德里則有著寬闊的林蔭大道和宏偉壯觀的建筑。來到新馬德里,你會覺得自己身在巴黎或者紐約,只有路人講的西班牙語才能讓你意識到這是西班牙。
以前的西班牙人有一句口頭禪:“明天的,明天的。”而現在的西班牙人很少再說這樣的話。他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在當天完成當天的事情。對西班牙人而言,“美洲”指的就是“南美洲”。因此,如果你在西班牙對人說:“我是一個美洲人。”那么他很可能以為你來自南美洲。
【歷險小記】——西班牙的樹
西班牙種植了很多古怪的樹,這種樹與美國的樹完全不一樣,其中有一種樹叫塞子木。這些塞子木就是我們平時用的瓶塞的原材料。人們會從塞子木上砍下大塊大塊的樹皮,做成形狀不一的塞子。而被砍的塞子木還會長出新的樹皮,這些新的樹皮通常需要長達九年的時間才能再一次用來做塞子。塞子木的樹齡很長,人類的壽命遠遠比不上塞子木。
第七回 獨占高處的瑞士
荷蘭的地面平坦得像足球運動場,整個國家找不到一個山坡。瑞士卻與荷蘭相反,它擁有巍峨的山脈。與歐洲的所有國家相比,瑞士可是最“高”的國家。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海拔最高的山脈。阿爾卑斯山的山頂一年四季覆蓋著白色的雪,仿佛給山峰戴上了一頂白色的大絨帽一樣。
瑞士山脈的景色非常迷人。有時候,山頂有皚皚白雪,但山谷卻生長著茂盛的草木。牧童趕著小牛在田地里玩耍,牛兒愉快地吃著美味多汁的綠草,人們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牛兒脖子上的鈴鐺清脆的響聲。當山頂上的白雪融化,清涼的雪水會順著山坡流下來,形成美麗的瀑布,或流淌成淙淙的小溪。
你也許看到過你家屋頂上厚厚的積雪一下子全部滑下來,掉在地上的情景。如果山頂的積雪也這樣,那么這種現象就叫雪崩。試想一下,在一英里長的山坡上,雪突然間全部滑到山谷里,那種猛烈的場面該有多么恐怖。可怕的雪崩在瑞士很常見。一些嚴重的雪崩會把山谷中的居民和房屋全部摧毀,把整個村落埋在冰雪下面。
在一些又長又寬闊的山谷里,也常積滿了雪。這些山谷中的巨大冰塊就叫做冰川。我們所知道的大部分河流都發源于高山上的泉水,但是瑞士的河流卻不是這樣,它們大多發源于一條名叫“羅納”的河。
瑞士國內有許多冰川,其中最大的一條冰川叫羅納冰川。“羅納冰川”和“羅納河”,從這兩個名字上看,它們之間一定有某種聯系。的確如此,羅納冰川底部的冰融化成水,形成潺潺的小溪。小溪在流淌的過程中隨著冰水的不斷地入,會變得越來越寬闊,水量越來越大,等到達山谷的時候,又會有其他的小溪流注入其中,最后就形成了一條大河“羅納河”。羅納河最終會流入寬廣的山谷,匯成瑞士最大的湖泊——日內瓦湖。
從日內瓦湖流出之后,羅納河會繼續向前奔馳。當它流經法國的里昂時,將灌溉里昂的桑田,在經過一片養蠶農場和和絲綢廠后,羅納河就到達了它的終點站——地中海。
瑞士還有一條河,同樣由誕生自冰川融化的泉水之中,那就是著名的萊茵河。阿爾卑斯山的冰川泉水是萊茵河的河水之源。萊茵河從阿爾卑斯山的流出,一直向北流去,途經法國、德國與荷蘭,最后流入北海。
如果有一個人對你說,瑞士的海軍十分威武,那么他一定是在對你說謊。因為瑞士是一個高山內陸國家,所以瑞士的軍隊只有陸軍和空軍,根本沒有海軍。瑞士除了有軍隊保衛國家安全外,這里高大的山脈也是這個國家的忠誠衛士。它們同樣能夠抵擋敵人的進攻。
如果你仔細觀察瑞士在地圖上的位置就會發現,瑞士處在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之間的交接點上。瑞士人說三種語言,靠近意大利的人說意大利語,靠近德國的人說德語,靠近法國的人就說法語,所以,瑞士人沒有自己獨立的語言。很多瑞士人能跟毫不費勁地跟法國人、德國人和意大利人順暢地溝通。
瑞士也有地勢相對低的地方,這些地方位于高山之間。這些地勢低一點的地方叫做山口。你有沒有聽說過“辛普朗山口”?當年法國將軍拿破侖率領大軍挺進意大利的時候,走的就是辛普朗山口。
盡管瑞士的山地很多,但是瑞士國內的交通似乎并不會受這些高大的山脈影響。人們在瑞士旅行時,大多數時候不必翻越高山。即便不得不翻越山嶺也不用擔心,因為瑞士的很多地方都有隧道,通過隧道我們就能很方便地從山的這一頭穿到另一頭去。
瑞士有一條隧道叫“圣哥達隧道”。在挖隧道時,工人們從山的兩頭同時開始向中間挖,最后兩邊的工人在中間匯合,這樣整條隧道便打通了。這樣的方法聽起來似乎很簡單,我不過用一句話便把它介紹完了,但是這種方法實施起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因為這條隧道這樣長,從兩頭分頭挖,最后能在中間會合,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在我們剛才是到的辛普朗山口下還有一條隧道。這條隧道是全世界最長的隧道。如果你從瑞士進入這條隧道,等你從另端出來是,會發現你已經到了意大利。我曾兩次經過這個山口,一次是坐火車,一次是徒步穿過去。我坐火車穿越安時只用了16分鐘,但我徒步穿越時,卻用了我整整兩天的時間。
除了高山以外,瑞士還擁有眾多美麗的湖泊。這些湖泊中最漂亮的要數盧塞恩湖。盧塞恩湖被稱作“光明之湖”。盧塞恩湖邊有一座小教堂,相傳就是在這座教堂里,威廉·泰爾(瑞士的神箭手,幫助瑞士脫離奧地利的統治)從他兒子的頭頂射下了蘋果。
【歷險小記】——旅行者的天堂
瑞士雖然不是一個體育強國,但是瑞士人整體體育水平都很高,平均每個人都會3-5種體育運動。
由于地處阿爾卑斯山腳下,地形優勢給了瑞士人良好的運動條件,所以瑞士人酷愛滑雪等冬季運動。每年夏天,瑞士都會迎來眾多登山愛好者來此比賽、運動。
瑞士的“馬特峰”號稱是瑞士最難攀登的山峰。這座山峰的形狀看上去像是一個非常大的尖尖的牛角。它十分很陡峭,很多探險家和登山發燒友都在此失足,失去了生命。
第八回 裝滿水的“靴子”
有位老婦人,
住在鞋子中,
孩子一大群,
不知怎么辦,
只能喊頭痛。
這是流傳在歐洲的有名諺語。在歐洲,確實有這樣一個住著很多大人和孩子的“靴子”。在地圖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只“靴子”——意大利。這只靴子里的人就像言語中說的一樣,“一大堆”。那里的人實在多得擠不下,所有有許多意大利人移民到美洲大陸去。
最早到美洲大陸去的人叫哥倫布。哥倫布不是從西班牙去美洲的嗎?他為什么會變成意大利人?我并沒有犯糊涂,盡管哥倫布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達了美洲,但哥倫布的確是意大利人。他的故鄉是一個名叫熱那亞的意大利城市。你可以在“靴子”的頂端找到這座城市。現在熱那亞修繕了哥倫布的故居,他的雕像也屹立在熱那亞的火車站外面。
在這只“靴子”頂部還有一個水上城市。但是,這座城市不在水邊,而是建造在水里,這就是威尼斯。威尼斯到處都是水。那里的河流就像我們的街道一樣。人們在水面上搭建了大大小小的橋。威尼斯市民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不是汽車或者馬車,而是船。那里的船都被黑色油漆刷成黑色。船中間有個封閉起來的,像小汽車一樣的船艙,船頭上還豎著一個像梳子一樣的奇怪的東西,這就是威尼斯特有的鳳尾船。
鳳尾船的船夫在撐船時會站在鳳尾船船艙的后面,搖著一支船槳。小船緩緩前進,到了運河的十字路口處,船夫就會大喊一聲,如果其他方向上也有鳳尾船到來,那么其他的船夫也會立即響應一聲,這聲音聽上去很有趣。因為河流的十字路口處沒有紅綠燈,這樣的喊聲是為了船只經過十字路口時不會撞在一起。
鳳尾船上沒有喇叭,也沒有發動機,它不像汽車一樣會發出令人討厭的噪音,所以在威尼斯,你會享受靜謐安然的生活。
因為一直在水上生活,所以威尼斯人個個都是出色的水手。地中海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威尼斯人勇敢的身影。威尼斯人經常用魚和海鹽去換別的國家的衣袍、羊毛毯子和珠寶首飾,漸漸地威尼斯就成了歐洲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場和購物圣地。歐洲其他地方的人們都會到威尼斯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商品。
在這種貿易中,威尼斯人賺了許多錢。他們用賺來的錢在運河邊上建造很多富麗堂皇的宮殿。在威尼斯,人們相信他們的好運由一位名叫圣馬可的圣人帶來。為了紀念這位圣人,威尼斯人建造了很多壯麗輝煌的教堂。圣馬可的遺骨就埋在其中一座教堂的圣壇下面。圣馬可教堂的外觀很特別,它有五個圓頂,中間有一個大圓頂,四周各有一個小一點的圓頂。這些圓頂是洋蔥頭一樣的形狀,非常有趣。
在圣馬可教堂中,你會看到許多色彩鮮艷的畫。不管是教堂里面還是外面,那些色彩鮮艷的畫作都不是用顏料畫成,而是用彩色石頭、黃金和彩色玻璃一點點雕琢壘砌起來的。這樣的畫有自己的獨特的名稱——馬賽克——它不會像顏料畫那樣褪色或從墻上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