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歐洲篇(1)
-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
- (美)維吉爾·M.希利爾
- 4983字
- 2016-02-29 10:03:53
第一回 駛向英國
如果你要去歐洲,要拿上船票或者飛機票、帶上護照,拉上行李到港口或者機場去,當然,還有一樣東西,錢。但是,如果你要是帶著美元到英國,可是什么也買不到。因為英國人不使用美元,他們使用英磅或者歐元。要記住,如果你要去別的國家旅行,一定要帶上那里的人們使用的錢。當然,護照也千萬不要忘記,否則你可是哪兒也去不了。
如果一個生活在十九世紀的人聽說你要從紐約出發去倫敦,那他一定會建議你多帶點衣物或者食物,做好各種準備。因為十九世紀的人們從紐約去倫敦要花一個月的時間。今天我們去倫敦可快多了,坐船只需要一周就可以。如果坐飛機,要不了一天就可以到達。
坐飛機只要一天就能從紐約到倫敦,的確很快,但是,還有一樣東西比飛機更快,而且還能比飛機準時,從不延誤。你能猜到這是什么嗎?它就是太陽。太陽從倫敦到紐約只需要五個小時。
如果你有一位朋友在倫敦,那么當你早上10點在紐約給他打電話時,你的朋友一定會說:“現在是下午3點?!蹦銈儺斨杏姓l的表出了問題嗎?你們的表都沒有問題,但是為什么在倫敦的朋友會把上午10點說成下午3點呢?
當太陽掛在天空正中央的時候,便是正午。倫敦人把這個時候定為12點。紐約人把也把太陽掛在天空正中央的時候定為12點。其實,全世界的人幾乎都這么干。但是,我們知道,太陽從倫敦到紐約需要5個小時,因此當倫敦人看見太陽高掛在天空正中央,也就是12點時,紐約人要在五小時以后才能看到太陽掛在天空正中央,也就是說,紐約比倫敦晚了5個小時。
所以,如果你想坐船去倫敦的話,出發前一定要記住把手表調快5小時,這樣才能保證你到達倫敦時看到的時間與當地時間一致。同理,從紐約回到倫敦時,就要調慢5小時。
這下你知道,為什么你在早上10點給倫敦的朋友打電話時,他會說現在是下午3點了。
在行船時,為了確定時間,我們會經??寸?,不知你有沒有仔細注意過航海船只上的鐘。它的外表看起來和家里的鐘沒有區別,但是它敲鐘的方式卻和我們家里的鐘完全不同。
我們家里的鐘1點時敲一下,2點時敲兩下,以此類推,最多敲12下,但是航船上的鐘仿佛中了魔法一樣,半點敲1下,1點敲兩下,2點敲四下,以此類推,到了4點時就會敲八下,但是當時間超過4點后,鐘又會重新從1下開始敲,像是4點半時敲1下,5點敲2下,5點半敲3下,以此類推,每4個小時重復一次,因此航船上的鐘敲擊的次數永遠不會超過8次。
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當船上的乘客都進入夢鄉時,船員們還沒有睡覺。因為船只不分晝夜地在海上航行,所以船員必須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輪流值班。他們各自堅守在崗位上,負責不同的工作,這樣輪船才能順利航行。
如果你從紐約坐船到倫敦,在航海途中除了無邊無際的大海,你什么也看不到。在這種情況下你或許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那么船只又是如何確定方向的呢?
這時指南針就發揮了功效。指南針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指針,它大多時候都被放在方向盤前的一個盒子里。這根針的體積不大,而且無論輪船在海上如何搖晃,指南針都能穩穩地指向一個方向。船長就是依靠它的指向才能順利到達倫敦。當然,船不能朝著指針的方向一直走,因為指針所指的方向是北,所以,如果順著指針一直走的結果不是去倫敦,而是去北極。(插圖六)
海面在大多數時候平靜無波,大西洋尤其如此,有時它看上去就好像花園里的大池塘一樣,因此人們常常將大西洋稱作“大池塘”。但是,一旦海面上起了風浪,波浪就會像一只大手將船推得搖晃起來。有時船搖晃得太巨烈,有些乘客便會出現嘔吐甚至昏厥的現象。這些波浪還總是一個連著一個,船只剛迎來一次大浪,又將面對下一個。看起來船就要被大浪掀翻,十分危險。不過,除非碰上冰山,或是和其他船只撞在一起,否則無論浪有多大,船都不會被卷翻。
雖然巨浪不至于讓船翻卷,可是大海的給船的考驗可不僅僅只是大浪。除了巨大的風浪,大海還上還時常會有濃濃的大霧。一旦濃霧出現,船長和水手就什么都看不見,就像一個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走路一樣,分不清方向,看不見東西。有時在濃霧中,水手們連另一艘船開到眼前了都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船只就很有可能發生碰撞。
為了避免事故發生,每當碰上濃霧時,船長就會要求船只減慢行駛速度,而且船上安有一個大喇叭,船長會在起大霧時每分鐘按一次喇叭,提醒附近的船只注意,直至濃霧散去。如果濃霧持續的時間較長,船長還會指派一些船員,讓他們站在船舷上,時刻關注著周圍的環境,以確保船只能安全通過濃霧。在從紐約去倫敦的這段海路中,經常會有濃霧出現。這些濃霧會一路伴隨我們到英國。很多時候,濃霧還沒有散盡時英國的陸地就出現在眼前了。
【歷險小記】——航海帶路人——海鷗
在指南針出現以后,人們如何在一望無際的大海和濃霧中前知道陸地的位置呢?依靠海鷗。海鷗是種很有靈性的動物,每當有船只靠近陸地時,它們就會成群地飛過來,因此船員很多時候是通過海鷗的飛行來確定與陸地的距離的。
第二回 盎格魯人之國在哪里
你們知道“英格蘭”的意思嗎?在英語里,“英格蘭”表示“盎格魯人的土地。”英國是一個島國,上面住著盎格魯人,所以英格蘭原來也被稱為盎格魯人之國。
英國位于一個名叫“大不列顛”的島上。最開始時,這個島上除了英格蘭之外,還有威爾士和蘇格蘭兩個國家。大不列顛島的旁邊是另一個島——愛爾蘭。后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聯合愛爾蘭島北邊的一部分統一成了“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就是今天的英國。
英國是個島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是到英國的船只可不能隨便在岸邊???。因為這里有許多海岸的海水太淺,而且有些地方還有很多巖石或懸崖。如果船只停在這里的話,很容易擱淺甚至翻船。
哪里才是停船的好地方呢?英國西部的利物浦或南安普敦都是不錯的選擇。南安普敦,從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出,那里位于英國的南部地區。當然,了解英國地形的人可能會說,船為什么不能從英國東部的倫敦登陸呢?那里也不錯。的確如此。凡是從倫敦靠岸的船只都必須經過泰晤士河,但是大型船只在泰晤士河里航行,最遠也只能開到倫敦橋。
說到倫敦橋,我想起我的小侄兒最喜歡的那一歌謠:《倫敦橋要塌了》。這首歌謠或許你們也曾聽過:
倫敦橋,要塌啦,
塌下來,塌下來。
倫敦橋要塌啦,
我美麗的淑女。
用鐵欄,筑起來,
鐵欄桿,鐵欄桿。
用鐵欄把筑起來,
我美麗的淑女。
鐵欄桿,會彎折,
會彎折,會彎折,
鐵欄桿會彎折,
我美麗的淑女。
用銀和金,筑起來,
銀和金,銀和金,
用銀和金筑起來,
我美麗的淑女
我想,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歌謠或許是因為倫敦橋曾發生過多次坍塌,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倫敦橋每次坍塌之后,人們很快就將它修復起來,并不斷加固,因此現在的倫敦橋應該非常結實,不會再輕易倒下。
英國的首都是倫敦。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建立的時間比耶穌還要早。但是當時的倫敦不僅面積很小,而且由于它的位置偏僻,所以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可是再看今天的倫敦,它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F代倫敦的城市面積大。倫敦人出行常常選擇雙層巴士,或是地鐵。
世界上的許多大城市都立著密密麻麻的高樓,比如紐約,那里高樓林立,50層、100層的大樓到處都是,但是倫敦的樓房大多不高。
作為國家的心臟,倫敦有一個英國政府討論問題、制定法律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英國的“國會大廈”,通常被稱為“議院”。英國是君主制國家,國王統治臣民,議院制定法律。我在美國的國會大廈附近住過很多年,在我的印象中,美國的國會大廈有一個巨大的圓頂。那時我沒有見過其他國家的國會大廈,所以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國家的國會大廈都有一個巨大的圓頂,因此當我看到英國國會大廈時,吃驚極了:那里竟然沒有圓頂,不但如此,上面還安放著一口大鐘。這口鐘就是聞名世界的“大本鐘?!?
很久以前,倫敦曾發生過一場幾乎毀滅整個城市的大火災?;馂闹?,倫敦城里一片廢墟。當時,有一個叫克里斯多夫·雷恩的人慷慨地拿出了許多錢,幫助人們重建了這座城市。在這次重建過程中,倫敦人建造了許多宏偉的教堂和其他漂亮的建筑,比如那座著名的有著大圓頂的建筑——圣保羅教堂就是那時建造的。因此后來有很多人說,這場大火對倫敦來說是福不是禍。但遺憾的是,很多當時建成的美麗建筑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中化作灰燼。
倫敦的許多建筑在經歷了大火與戰爭之后都消失了,但是,有一座建筑卻幸運地躲過了這兩次災難,它就是倫敦塔。現在,它依然矗立在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
倫敦塔曾經是一座監獄,那里關押過許許多多重要人物。這些犯人甚至包括一些英格蘭的王子或女王。今天,這里已經成為一所博物館。倫敦塔里收藏著早年士兵穿的盔甲、砍頭用的墊頭木,馬匹和狗使用的鎧甲以及國王皇冠上的珠寶,等等。
如果你去倫敦塔參觀,一定不要錯過那里的一頂女王的皇冠。這頂皇冠上鑲嵌著一顆巨大的鉆石:“科—依—諾爾鉆石”,意為“光明之山”。據說男性不能擁有這顆鉆石,因為如果某一位男性擁有了他,厄運降臨在他身上,所以這顆鉆石一直被鑲嵌在女王的皇冠上面。
由于倫敦塔里有無數奇珍異寶,所以常常有些宵小之徒在打這些珍寶的主意??墒沁@些小偷不會那么容易得逞,因為倫敦塔不僅由訓練嚴格的皇家近衛軍儀仗士兵看守,倫敦塔門也會在有偷竊賊光臨的時即刻關上,讓竊賊無路可逃。除了倫敦塔外,倫敦還有一個收藏家的天堂,它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這里收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寶物。
如果你逛完了倫敦的名勝古跡,那么我建議你到倫敦的街道上走走。不過,你一定得隨身帶著地圖,否則你非常有可能在數量眾多的倫敦街道中迷路。據說如果把倫敦所有街道連接起來,就可以沿著它們繞著地球走上一圈。因此,有時就連倫敦的警察,都記不住倫敦所有的街道名稱。所以,當地人通常會隨身帶著地圖來確定自己的位置。
我想你應該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把倫敦所有的街道都走一遍,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些有名的街道,你可以去那里看看,比如針線街、切普賽德街、佩爾美爾街和皮卡迪里街。另外,倫敦還有一些著名的購物街值得一游,比如艦隊街、河濱大道、攝政街和邦德街。除了街道外,牛津廣場、皮卡迪里廣場也是倫敦知名的地方。
英國對于糧食的需求量不大,可是即使這樣,英國國內的糧食需求還是無法由本國田地的產量來滿足,大部分糧食仍然依靠進口。在英國,人們吃的更多的是羊肉和烤牛肉,因此如果你聽過英國的歌曲和故事,你就會經常聽到“古英國的烤牛肉”這樣的詞句。
【歷險小記】——莎士比亞故鄉
曾經有無數名人在英國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故事。世界戲劇大師威廉·莎士比亞就是其中一個。在英國艾芬河畔的斯特拉斯福小鎮上有一幢古典的兩層木房,那里曾是莎士比亞的居所。莎士比亞在結婚以后,將房子命名為“安妮·赫舍薇的茅舍”。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戲劇大師,在他房子的右側建造了“莎士比亞中心”。那里同時也是圖書館和檔案館。
第三回 連成一片的國家
“蘭韋爾普爾古因吉爾戈格里惠爾恩德羅布爾蘭蒂西利奧戈戈戈赫”,這個由28個字組成的詞語可不是哪個頑皮小朋友的隨意涂鴉。它實際上是威爾士的一個小鎮名字。這個名字的寓意和它本身一樣也很長,請深吸一口氣,然后跟著我念:“在白茫茫濃霧中的圣瑪麗教堂,附近有一個飛速盤旋的旋渦和一個圣泰西里奧教堂,教堂旁邊有一個紅色的山洞?!比绻阋獙懶诺侥抢锶?,可以不用把小鎮的全名寫上,你只要寫上 “蘭韋爾普爾古因吉爾”就行。不過這個簡稱還是挺長。
現在威爾士、與蘇格蘭、英格蘭和北愛爾蘭一起組成了“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就是英國。但是在很久以前,這四個地方各自獨立。后來,英格蘭征服了威爾士。英格蘭國王為了讓威爾士人服從自己的統治,便對威爾士人說:“我會在你們當中找出一位出生于威爾士但是不說英語的人來做統領?!蓖柺咳撕荛_心地接受了這個條件,因為當時威爾士人并不說英語,他們說的是威爾士語。但是,狡猾的英格蘭國王卻將自己的兒子定為威爾士國王,因為當時他的兒子還是個嬰兒,自然不會說英語,而這個兒子恰恰又是在威爾士出生。于是這個孩子在父親去世后,順利地成為了威爾士親王,將威爾士并入了英格蘭版圖。
在英格蘭的北面是高爾夫球的發源地蘇格蘭。在蘇格蘭流行著一種很奇怪的樂器,當地人叫它風笛。風笛由一個豬皮制的袋子,一根管子,幾個喇叭組成。吹風笛時,人們要把袋子夾在手臂下,然后一邊通過管子向袋子里面吹氣,一邊用手臂擠壓袋子,讓袋子里的空氣跑出來,以此促使上面的喇叭發聲,不過這個聲音聽上去有點像殺豬時豬的慘叫聲,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