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性的弱點(5)
- 羊皮卷
- 戴爾·卡耐基 拿破侖·西爾
- 4536字
- 2016-03-15 15:20:00
營造快樂生活的氛圍
用心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兩種生活狀況迥然不同的人。一種人是每天風風火火,又忙家務,又忙孩子,又應付工作,又應酬于親朋好友之間的交際,又惦記著股市行情,又盤算尋找一份第二職業,又關注著分房動向和職稱評定,又算計著如何贏得領導信任以謀個一官半職,如此等等。總之,他們是行蹤不定,難得清靜,一副大忙人的樣子。但是,他們實則是忙亂不堪,制造噪音,不自覺地干擾他人平靜的生活。他們的辦事效率是否高,生活是否充實姑且不論,但客觀地講,活得好累,想必是他們想否認也否認不了的人生感受。
而另一種人,則與之截然相反。他們非但把家務和孩子料理的十分周到,井井有條,而且工作干得有條不紊,人際關系正常和諧。他們也不是不關心職稱、住房什么的,甚至也可能與股票、第二職業之類的東西有關系,但是,他們卻以高效的工作成績、平和的人際關系和高超的生活藝術等,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稱贊。他們給人一種特別有條理、特別自信、特別輕松愉悅的感覺,其自身的內心感受,想必也大概如此吧。
那么,縱觀如上兩種人的生活,一定會有人感到不解。其實,道理很簡單,那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所走出的不同生活軌跡——由于他們處世哲學不同、個人素質不同、生活藝術不同,所以才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之路。正因如此,他們在工作、生活、為人處世等方面的收效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他們或者不甚清楚自己為誰活著、應該怎樣活著,于是無聊、迷惘、今天不想明天,明天不回首昨天,生活失去了目標;他們或者生活總不得要領,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有時亂串角色,四處流浪,有時自行設計角色,結果迷失了自我。這都是由于他們不懂得科學生活的藝術所致。
47歲的美國人南希,在眾人的眼中是一個成功的職業女性。她獨立,能干,有私人小汽車,在郊區還有一套不錯的大房子,經常有機會出入一些重要聚會。很多人都羨慕南希,可是她卻有許多別人不知道的煩惱。南希說:“雖然我的一些成就讓人刮目相看,我卻想不透大家夸贊我什么。我這一輩子都在努力成就這樣或那樣的事,可是現在我卻懷疑:‘成就’究竟是指什么了。我永遠在壓力下工作,沒有時間結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時間,我也不知道該如何結識朋友了。我一直在用工作來逃避必須解決的個人問題,所以我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地去完成,不給自己時間去想一想我為什么要工作。假如時間可以退回去十年,我會早一些放慢腳步考慮一下,學會用心地生活,那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感覺匱乏了。”
過一種簡單生活,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藝術和哲學。它首先是要外部生活環境的簡單化,因為當你不需要為外在的生活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的時候,也就能為你的內在生活提供更大的空間與平靜。之后是內在生活的調整和簡單化,這時候的你就可以更加深層地認識自我的本質,現代醫學已經證明,人的身體和精神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人的身體被調整到最佳狀態時,人的精神才有可能進入輕松時刻;而當人的身體和精神進入佳境時,人的靈魂,也就是人的生命力才能進行簡單化,然后才能達到更上一層樓的境界。
你是否體驗剛剛從身邊溜走的生活?你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現在的感受?你的時間為什么總是很緊張?有沒有更簡單一些生活方式?也許你早已經習慣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你不必離開它,更不必讓生活后退,你只需換一個視角,換一種態度,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繁雜的、無真實意義的生活,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無論你是在城市還是鄉村,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你都可以享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可以感受藍天、空氣、陽光和大自然的魅力,都可以追逐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和友誼,進而營造快樂的生活氛圍。
把生活瑣事拋在一邊
有相當一部分人把他們的大好時光浪費在生活瑣事上,常常花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沒有任何價值的事。這樣并不能使他的生活過得有意義,相反,只能使他為生活所累。當一艘輪船的載重已經威脅到航行的安全時,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把那些無價值的貨物扔向大海。我們應該學會無視那些瑣事,讓它們順其自然。否則,只會讓自己感到煩躁而沒有任何好處。
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總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煩惱,就像別在衣服里面別針,你拿不掉它,它卻不時地戳痛你。
生命短暫,精力有限,我們沒有資本供自己揮霍。如果想充分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天,為社會做些有益的事情,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去做值得自己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許多人在小事上空耗精力,真正的大事卻沒有足夠精力去做。就像有漏洞的鍋爐,蒸汽在沒有驅動活塞,產生能量之前,已泄漏得一干二凈。這種人往往是白費力氣,于己于人毫無用處,甚至總是幫倒忙。
眾所周知,現在有些追求時髦的青年常常花大半天的時間,在精品店、時裝店里挑一些平時根本不穿的衣服,有時逛了大半天卻不買一件,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如果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諸如此類的小事上,真是太可惜了。如果能把這樣的時間用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上,或者用幫助他人,為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則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們的社會上,把寶貴的時間和有限的精力浪費在無聊之事上的人實在太多了。他會不惜代價去挑選一些很精致,但自己平時卻不太用的東西。要知道,在選擇物品時有著較高的品味很重要,也很必要,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分地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瑣事上,則是可鄙的,如果形成習慣就更不幸了。
有選擇地拋棄生活中一些瑣事,這樣,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充實,更快樂。
微笑可以營造快樂生活
微笑在人際交往中具有神奇的力量,沒有什么東西能比一個陽光燦爛的微笑更能打動人的了。同樣微笑也是你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標志。
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你在做什么,在人與人之間,簡單的一個微笑是一種最為曾及的語言,它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隔閡。人與人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個可以分享的微笑,即使是你一個人微笑,也可以使你和自己的心靈進行交流和撫慰。
一旦你學會了陽光燦爛的微笑,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從此就會變得更加輕松,而人們也喜歡享受你那陽光燦爛的微笑。
百貨店里,有個窮苦的婦人,帶著一個約四歲的男孩在轉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攝影機旁,孩子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讓我照一張相吧!”媽媽彎下腰,把孩子額前的頭發攏在一旁,很慈祥地說:“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舊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頭來說:“可是,媽媽,我仍會面帶微笑的。”
如果你在生活攝像機前也能像那個貧窮的小男孩一樣,穿著破爛的衣服,一無所有。但卻能坦然而從容地微笑,那么你的生活將會充滿快樂。
面對親人,你的一個微笑,能夠使他們體會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人和他們心心相連;面對朋友,你的微笑,能夠使他們體會出世界上除了親情,還有同樣溫暖的友情,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走遍世界,微笑是通用的護照;走遍全球,陽光雨露般的微笑是你暢行無阻的通行證。
不僅如此,笑,還是一種神奇的藥方,它能醫治許多疾病,并具有強身健體的醫療功能。醫學家告訴我們,精神病患者很少笑,一個人有疾病或者有其他煩惱的人,也不會從心底發出笑聲。
美國加利弗尼亞大學的諾曼·卡滋斯曾患膠原病,這是一種疑難雜癥,康復的可能性僅為五百分之一,而他就成為這個“一”。后來,他把當時的情況寫在了《五百分之一的奇跡》這本書里:
“如果,消極情緒引起肉體消極的化學反應的話,那么,可以推測,積極向上的情緒可以引起積極的化學反應。可以推測,愛、希望、信仰、笑、信賴、對生的渴望等等,也具有醫療價值。”
卡滋斯認為,笑具有驚人的醫療效果:“我的體會是,如果能夠從心底里發出笑聲,并持續10分鐘,會產生諸如鎮痛劑一樣的作用,至少可以解除疼痛兩個小時,安安穩穩地睡覺。”
所以,不論你現在從事什么工作,身處什么地方;也不論你目前遇到了多么嚴重的困境,甚至你的人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你都應該用你的微笑去面對它們,那么這一切都會在你的微笑前低頭。
微笑:永遠是我們生活中的陽光雨露。
走出孤獨憂慮的人生
認識憂慮的面目
對于跋涉在成功道路上的人來說,成功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相伴而來的焦躁和憂慮,這些不良情緒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長期生活在憂慮和緊張之中,這樣的人的心理狀況是極為混亂的,漸漸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這種思維定式會直接影響我們精神和行為,并且會造成極其不良的后果。
在談到憂慮對人的影響時,一位醫生說,有70%的人只要能夠消除他們的恐懼和憂慮,病就會自然好起來。這些病都是真病,比如胃潰瘍,恐懼使你憂慮,憂慮使你緊張,并影響到你胃部的神經,使胃里的胃液由正常變為不正常,因此就容易產生胃潰瘍。
憂慮也容易導致神經和精神問題。經臨床研究發現,一半以上的患有神經病的人,在強力的顯微鏡下,以最現代的方法來檢查他們的神經時,卻發現大部分人都非常健康。他們“神經上的毛病”都不是因為神經本身有什么異常的地方,而是因為悲觀、煩躁、焦急、憂慮、恐懼、挫敗、頹喪等情緒造成的。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已經大量消除了那些可怕的、由細菌所引起的疾病。可是,醫學界一直還不能治療精神和身體上那些不是由細菌所引起,而是由于情緒上的憂慮、恐懼、憎恨、煩躁,以及絕望所引起的病癥。這種情緒性疾病所引起的災難正日漸增加,日漸廣泛,而且速度快得驚人。精神失常的原因何在?沒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極可能是由恐懼和憂慮造成的。焦慮和煩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適應現實生活,而跟周圍的環境隔斷了所有的關系,縮到自己的夢想世界,以此解決他所憂慮的問題。
憂慮還容易導致關節炎和其他疾病。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羅素·塞西爾博士是世界知名的治療關節炎的權威,他列舉了四種最容易得關節炎的情況:婚姻破裂、財務上的不幸和難關、寂寞和憂慮、長期的憤怒。
可是現實中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憂慮而毀掉自己的生活。因為他們拒絕接受最壞的情況,不肯由此作出改進,不愿在災難中盡可能搶救出一點東西,他們不但不愿意重新構筑自己的財富,還沉浸于過去失敗的記憶中不能自拔。終于,使自己成為憂慮情緒的犧牲者,他們摧毀了自己奠定成功的最后一塊基石——健康。
憂慮不僅能夠使人得病,而且還是長壽的克星。
曾獲得過諾貝醫學獎的亞力西斯·柯銳爾博士說:“不知道怎樣抗拒憂慮的商人,都會短命而死。”其實不止商人,家庭主婦、獸醫和泥水匠亦是如此。
精神失常的原因何在?沒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極可能是由恐懼和憂慮造成的。焦慮和煩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造應現實的世界,而跟周圍的環境斷了所有的關系,縮到他自己的夢想世界,借此解決他所有的憂慮問題。
憂慮會使我們的表情難看,會使我們咬緊牙關,會使我們的臉上產生皺紋,會使我們老是愁眉苦臉,會使我們頭發灰白,有時甚至會使頭發脫落。憂慮會使你臉上的皮膚發生斑點、潰爛和粉刺。
憂慮就像不停地往下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的憂慮,通常會使人心神喪失而自殺。
憂慮是我們健康的大敵,而且更是長壽的大敵。
警惕憂慮的侵蝕
憂慮是人在面臨不利環境和條件時所產生的一種情緒抑制,它是一種沉重的精神壓力,使人精神沮喪,身心疲憊。那些憂心忡忡的人,總是整日愁眉苦臉,唉聲嘆氣,一副暮氣沉沉的樣子。他們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生活成了一種苦刑。恰如高爾基說的,憂慮像磨盤似的,把生活中所有美好的、光明的一切和生活的幻想所賦予的一切,都碾成枯燥、單調而又刺鼻的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