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身體傳達的信息(4)
書名: FBI教你破解身體語言大全集作者名: 胡寶林本章字數: 4961字更新時間: 2016-02-29 08:55:55
當談話雙方不用面對面的相對時,就不會產生咄咄逼人的感覺。同時,彼此的這種位置和動作的相似性也暗示了雙方的身份平等。當我們與同級別的人談話時,如果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競爭關系,就會感到友好融洽,沒有壓迫感。
三個人的談話也可以借用這個原則,當三方都有談話的意愿并且誰也沒有被排斥時,就站在三角型的三個角上,那么每兩人之間都有一個夾角。這樣的夾角也就起到了緩沖的作用,使得他們不用正面相對。而如果三方中某一人受到了排斥,我們從另外兩人的身體角度就可以看的出來。他們不會給他留下夾角,而是相對站立。這也就是我們在情境再現中所提到的情況。
就座的方向與談話氛圍
考慮這樣一個場景:你是某個公司的老總,現在想讓一名下屬來自己的辦公室,因為該下屬近來的工作業績直線下滑,你很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所以你打算問他幾個比較直接的問題,并且希望能夠得到他直接的回答。
先暫且不論你將會問這位員工哪些具體問題,以及你問這些具體問題時運用哪些技巧,我們先考慮一下以下幾點:(1)該談話將在你的辦公室里進行;(2)該下屬將會坐在一張固定的沒有扶手的椅子上(這樣就會讓這位員工不得不使用身體語言和不同姿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就是你有機會明白他的想法和態度了);(3)你將坐在一張有扶手的轉椅上(這樣你就能夠減少一些身體上的動作,而且也讓你能夠自由地轉動)。
你可以使用三種主要的身體角度來進行談話。就像是和站立時所形成三角形一樣,坐在和對方成45度的角度能夠使談話變得非正式、輕松自如,而這種角度也是開始談話的最佳姿勢。因為你可以運用此種姿勢模仿該下屬的動作和姿勢,從而無聲地向其表示自己同意的態度。就像是剛剛開始站著談話一樣,讓雙方的身體同時指向無形的第三個人,從而形成一個三角形,能夠表現出同意對方的態度。
如果你把自己坐的椅子直接轉向對方,你就在用無聲的形式告訴他:“我希望你能直接、正面回答我的問題,我不喜歡拐彎抹角的回答方式。”
如果你把自己坐的椅子轉動60度,這樣你就緩解了和對方談話的壓力。當你打算問對方一些敏感或者是尷尬的問題時,這種姿勢就是最好的發問姿勢了。因為這樣坐著就能夠鼓勵對方開誠布公地回答你的問題,同時也不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在拷問他。
身體姿勢的開放與封閉
心理醫生觀察著對面的女性咨詢者,她身體僵硬地坐在沙發上,背部挺直完全不靠向沙發背。雙腿緊緊交疊在一起,腳踝相扣。而雙手也緊握著放在膝蓋上。醫生遞給她一杯水,然后開始與她交談,咨詢者漸漸松開了夾緊的雙腿,最后放松了身體靠在沙發后背上。
女咨詢者的身體語言都是一些封閉式的,包括交疊的雙腿、扣緊的腳踝,以及緊握的雙手等等,這樣的身體語言暗示出她封閉的內心。心理醫生遞給她的水,使得她首先打開了合緊的雙手。后來的交談中,女咨詢者漸漸敞開了心扉,表現在行為上,我們就看到了她漸漸呈現的開放式姿勢。
從探知情緒的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心理情緒和身體姿勢上的關系。封閉的內心導致了封閉性的姿勢,而反過來這些姿勢又強化了內心的封閉。既然心理情緒有積極和消極的區別,那么身體姿勢也就有開放和封閉的不同。
開放性姿勢就如我們上文所說的放松型姿勢,因為內心很安定,不擔心外界有什么安全隱患,就會自然而然的展開身體。毫無保留的展現自己,胸腔的輪廓也是打開的,肺部也能自由呼吸。除了上文提到的那幾種動作,開放型動作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手心向外。我們把手心朝外翻轉,繼續移動,兩臂就會自動向上伸展,從緊貼身體兩側到離開身體。
而封閉型動作首先就是皮膚的收緊,就像我們吃到了酸的東西,臉部肌肉就會不由自主的收縮。這是我們希望拒絕酸味的進一步侵蝕。封閉型動作的心理基礎是想保護自己,比如用交叉的雙手來保護自己的胸腔。恐懼、壓抑都會是我們做出封閉式的姿勢,我們潛意識里想回到胚胎的狀態,似乎又可以感受到母親子宮的安全。
公司聚會是我們練習觀察開放與封閉姿勢的絕佳機會。你會發現那些與人相談甚歡的人所采取的姿勢與那些沉默寡言、獨自一人呆在角落的人的姿勢有很大的差別。一些人站著的時候習慣于保持雙腿交叉、雙臂抱于胸前的姿勢。如果你觀察得更仔細一點,你會發現這些人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安靜地呆著,即使與人交談,,也保持著較遠的距離,比人們慣常的普通社交距離要遠得多。如果他們穿著外套,那么衣服的紐扣大概也是扣上的。這是內向的人在交際場合的不適應感產生的下意識的反應。
反過來,你也會觀察到另外一些人,他們站著的時候雙臂舒展,手掌置于身體前方,外套的衣扣是松開的,外表顯得非常放松;他們的身體重心放在一條腿上,另一條腿自然地伸向前方。一邊說話一邊做著各種手勢,跟其他人的談話聽起來也很自然隨意。
試試這個舉動:加入一個相談甚歡的小群體,確保你不認識其中的任何一個人;讓你的雙臂和雙腿緊緊交叉,并且保持嚴肅的表情。很快,這個小群體的其他人就會一個接一個地做出雙臂和雙腿交叉的姿勢,直到你這個陌生的參與者離開。你不妨走遠一點觀察,看看這個群體的人們是如何一個接一個地又重新恢復最初那種開放的身體姿態。
反過來,身體姿勢也可以影響人的個性。體態語研究學者賽彌莫爾肖認為身體語言不僅影響情緒,對人的個性的影響也比一般想象的要大得多。他認為,我們的身體語言對思維具有反作用。如果我們經常陷于不必要的恐懼感,身體上也會封閉自己。但如果我們有意識地使自己習慣于開放式的動作,就會學習一種自我克制,擺脫莫名恐懼。我們的思維也會獲得更大的自由度。開放式的動作使我們能夠更樂意接受環境和其他對象提供的信息,所以經常有意識地使用開放式動作,久而久之就能改變我們的情緒,甚至性格。
獲取站在左邊的優勢
行為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政治領袖、公眾人物,以及一些老板等人,他們在出席新聞發布會時,尤其是在集體合影留念或是在電視上進行辯論、演講時,他們往往會為自己尋找一個靠左的位置。
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是因為靠左的位置不會遭到突然襲擊?還是因為靠左的位置能減少他們心中的壓力?其實,都不是。行為學家通過研究后發現,那些政治家、公眾人物之所以喜歡站在靠左的位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站在照片或電視屏幕的左邊,能占據一定的優勢,使他們在與人握手時占據上風,同時也能給支持他們的觀眾以信心和鼓勵,進而幫助他們獲得觀眾的信任和支持。這在1960年電視直播的肯尼迪和尼克松總統辯論前的時候,體現得尤為充分。
當時,雖然全世界都不知道身體語言這一概念,但是,后來行為學家通過分析肯尼迪和尼克松在進行總統辯論前的握手錄像發現,肯尼迪似乎天生就知道該如何使用身體語言來贏得觀眾的信任和支持。無論是在與尼克松進行合影留念時,還是在進行辯論時,肯尼迪總喜歡站在左邊。如此一來,每次與尼克松握手時,肯尼迪總是處于主動地位,而尼克松則處處處于被動地位。這對一個人參加總統競選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當時的民意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在一份民意調查中,通過廣播收聽肯尼迪和尼克松辯論的人當中,大多數都認為尼克松會贏。然而,看電視直播的人當中,大多數又認為肯尼迪會入主白宮。畢竟,電視是美國人娛樂和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所以,肯尼迪和尼克松經過數次激烈的唇槍舌劍之后,最終,肯尼迪笑到了最后,成為了白宮的新主人。肯尼迪之所以會最終取勝,他富有信心的身體語言和在恰當的時候選擇了恰當的位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出現在公共媒體或是與人合影留念時,選擇左邊的位置往往會讓他贏得更多觀眾的“眼球”,同時也會讓他處于主動的位置,尤其是在與對方握手時。
防備的姿勢
當人們預感自己可能會遭到某些批評或是受到傷害時,他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防備姿勢,與之相反,當他們預感到某些事不會讓自己受到批評或是受到傷害時,他們就會采取一些積極的、競爭性姿勢。心理學家下面的這個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實驗中,心理學家一共邀請了200人,男女各占一半,其中有20名經理,180名銷售人員,他要求所有參加試驗的人討論一個問題——如何快速提高銷售業績。在讓他們討論了20分鐘后,心理學家要求銷售人員派出一個代表上臺發言。經過一番你推我讓之后,那些銷售人員最終讓平日“牢騷不斷”的約翰上臺代表他們發言。當約翰走上講臺時,心理學家仔細觀察了臺下20名經理的坐姿。他發現,幾乎所有經理的坐姿都發生了改變,即由原先放松的姿勢變為雙腿交叉、雙臂緊抱于胸前的防備姿勢。這就表明,經理們已經預感到約翰的發言將會使他們受到威脅。他們的預感是有道理的。約翰在發言過程中,猛烈抨擊了經理們落后、僵硬的管理模式,以及經常不能兌現他們對員工許下的承諾。他認為,公司的銷售業績現在之所以會越來越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經理們那些落后的管理理念和失信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此同時,在約翰發言的過程中,心理學家還留意觀察了銷售人員的坐姿。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銷售人員都采取了較為輕松的坐姿,并對約翰的發言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要么把身體后仰,雙手扶在椅子兩旁,要么就是身體前傾,雙腿張開,做出評價的姿勢。
接下來,約翰在自己的發言中談到了經理們應該如何更新管理理念。經理們一聽到此話題后,仿佛士兵聽到了長官的命令似的,都不約而同地將原來的防備性坐姿(雙臂、雙腿交叉姿勢)變為阿拉伯數字“4”型(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的爭論/競爭姿勢。這實際上表明他們不同意約翰的很多觀點,并在心里和約翰進行無聲的辯駁。約翰發言結束后,心理學家詢問了經理們剛才的心理想法。那些改變姿勢的經理們都承認,這的確是事實。
有豐富經驗的公關人員在看見對方做出此種姿勢后會主動停下自己的發言,一般來說,他們往往會這樣問道:“我想你可能對我剛才所說的話有些想法,我愿意聽聽你的高見。”如此一來,對方就會產生一種被人理解、被人尊重的感覺,這也就給公關的成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歡不歡迎,看角度
身體語言研究者發現,當兩個十分要好或是非常親密的人在竊竊私語時,往往會作出一些姿勢來防止“第三者”的加入。比如,某天你獨自一人去咖啡店喝咖啡,恰巧這天咖啡店的生意特好,不得已,你與一對熱戀中的情侶共坐在同一張桌子上。此時,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這對情侶很快會采取一些“防御措施”來防止你這位“不速之客”。通常情況下,坐在你對面的男性會把右腿夾在自己的左腿之上,而這位男性的女友則會把自己的左腿架在右腿之上。如此一來,這對情侶用腿構筑了一個屬于他們的“小世界”,并以此向你表明:我們是情侶,你可以坐在這兒,但請你不要打擾我們。接下來,你對面的男性很可能會將自己的茶杯放在你們共用的這張咖啡桌的中間,以再次向你表明,“我們誰也不要侵犯誰”。如果你不小心“侵犯”了這對情侶的“二人小世界”,毫無疑問,肯定會遭到對方白眼的。
那我們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為別人交談時的“第三者”呢?很簡單,你必須學會從兩人交談時站立的角度去判斷對方是否接納你這個“第三者”。一般來說,如果交談的雙方由開始的側面相對而轉為面對面交談,或者就是直接的面對面交談,這就表明交談的雙方有著封閉性的親密感,這時,實際上是把第三人封閉在他們兩人之外,不允許別人加入他們的交談之中。此種情況下,如果你強行進入這兩人的交談之中,肯定會引起對方的強烈不滿,甚至還可能導致某些誤會的發生。如果交談的雙方都是側面相對,并形成60~90度的角。這就說明交談的雙方是開放性的非親密關系,他們在心理上已經無意識地做好了允許“第三者”插足的準備。因為在他們交談時的身體關系上,已經給“第三者”留出了余地。此種情況下,你就可以大膽加入他們的交談之中。
蘇姍與兩個同事談話,她站在兩人中間,身體側向左面的休伯特。主要的談話在蘇姍與休伯特兩人中進行,蘇姍右邊的琳達感到她好像是多余的,于是自動退出了談話。這時蘇姍則與休伯特完全面對面的聊天了。
我們通常喜歡面對我們愿意接近的人和事物,而避免把視線對準我們所排斥的人和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以為我們只把視線挪開了,而實際上我們的身體也在潛意識中轉移了角度,于是我們的好惡感就一目了然了。
蘇姍顯然更愿意更休伯特講話,于是在三人會談中把身體側向了他,而如果休伯特接受了她的好意的話,他也會把身體側向蘇姍。那么,這兩人的身體角度就會將他們與周邊環境設置上隔離,讓旁人感到無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