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大地奇觀,都是誰的杰作(1)

巴西洞穴巖圖之謎

巴西洞穴巖圖上的人物形象為何有六個腳趾和四根手指?難道它們真的是外星人的自畫像?

戈亞斯州拉瓜桑塔自治區距離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大約八十公里,在這個自治區里約有四百多個天然洞穴,其中大部分至今尚未發掘,從公元1971 年開始,一些外國學者與巴西學者組成聯合考察隊,對其中的十多個洞穴進行了發掘和研究,發現了許多令人驚異的奇跡。

在佩德羅·萊奧波爾多的西坡,有一塊面積達一百多平方米的石山,在怪石嶙峋的懸崖陡壁上,有奇幻多姿的壁畫,畫面上除了一系列的神秘題詞外,還有四個指頭的手掌、六個腳趾的腳板、一些形似牡牛頭、貓和猩猩以及其他一些不能辨認出的動物形象和表現力很強的運載圖、游藝圖等,構圖精巧奇妙,形象栩栩如生。

另外,在塞特拉瓜斯、馬托西尼奧斯等地的一些天然洞穴里的石壁上,也找到了一系列神秘莫測的雕刻繪畫、象形符號和考古學家根本不認識的古怪題詞,雕工技藝嫻熟精湛。

在巴西亞馬遜河上游森林的文化遺址上層和地面,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陶器碎片,有些陶片上刻印有擬日紋飾和幾何圖形紋飾,其中有一件上有浮起的鹿頭裝飾。從大量的石刻來看,較多的是太陽形象,這說明當時人們很信奉太陽,這里可能是古人祭拜太陽神的場所。

從這些洞穴里殘存燒炭和灰燼的分析來看,在這里生活過的古人至少在九萬至一萬三千年以前,那時已經有相當發展的文明。這些壁畫題詞只有運用極鋒利的金屬工具才能雕刻成,可是,在幾千年或一萬多年以前還沒有金屬工具,絕不是那時使用的石刀、石鑿子之類的原始工具所能完成的。那么這些壁畫題詞是怎樣刻上去的呢?考古學家對此表示費解。

石壁上的題詞很有規律地排列著,有些人認為這些題詞有特殊的含義。但有些學者認為,這些題詞是古人幫助記憶的一些表意符號,并且認為其中有些符號與歐洲斯堪的納維亞所發現的遠古字母頗相似,從而證明遠在幾千年或一萬多年前美洲與歐洲就早已經有文化聯系。當然,這也只是猜測,具體的聯系還有待于進一步考察研究。

神的驛站——通天塔之謎

傳說古巴比倫的國王為天上眾神修筑了通天塔,以作為他們落腳的地方,通天塔到底修在哪里,有多少天神在上面住過呢?

在現在中東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以南約100公里幼發拉底河沿岸的巴比倫,5000多年前曾矗立著一座無比壯麗的巴比倫通天塔。它堪與埃及著名的金字塔媲美,形狀也有幾分相似。據說,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稱得上是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巴比倫古城里最早的巴比倫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亞述國王辛赫那里布攻占巴比倫時就破壞了。新巴比倫王國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他命令全國不分民族、不分地區都要派人來參加修塔。

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的巴比倫通天塔共有7層,一層壘疊一層,一階高出一階,總高90米,塔基的長度和寬度各為91米左右。在高聳入云的塔頂上,還建有壯觀的供奉馬爾杜克主神的神殿,塔的四周是倉庫和祭司們的住房。

5000多年以前,世界上多數民族還處于茹毛飲血的蒙昧時代,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竟然豎立起如此氣勢磅礴、巍峨雄偉的通天塔,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遺憾的是,巴比倫塔如今剩下的僅僅是一塊長滿了野草的方形大地基的殘跡了。

通過有關的零星記載和片言只語以及神話傳說,人們依稀知道,昔日的巴比倫通天塔,可與列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齊名,它們一起被視作5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城鼎盛時代的標志。但是,同空中花園現已蕩然無存的厄運一樣,巴比倫通天塔經歷過歷次的洗劫,也只留下一片廢墟。那巨大的方形地基上長滿野草,巴比倫昔日的燦爛文明已"難認前朝"了。

巴比倫通天塔既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奇跡,也是一個長期不解的謎團。幾千年來人們一直都沒有發現巴比倫通天塔的遺跡,有人認為它不過是個神話。1899年3月,一批德國考古學家,在今天巴格達南面50多公里的幼發拉底河畔,進行了持續10多年之久的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終于找到了已經失蹤兩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后的巴比倫古城遺址。

后來考古學家在古巴比倫遺址上發現了一個由石塊、泥磚砌成的拱形建筑廢墟,中間有口正方形的大井。開始考古學家以為這是空中花園的遺址,直到后來在附近出土了一塊記載了通天塔的方位和式樣的石碑,才知道這就是通天塔的塔基。公元前1234年,通天塔被攻占巴比倫的亞述人摧毀。后來新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曾重建該塔,但他去世后,巴比倫又漸漸衰落。公元前484年,通天塔再次毀于戰火。雖然人們如今已基本復原了它的外觀,然而整體的設計和結構仍是一個謎。

巴比倫通天塔和美索不達米亞其他廟塔一樣,都用磚構筑,原因是當地缺乏良好的巖石。為使廟塔的巨墻外觀不至于顯得單調,工匠們聰明地建造了高大的斜橋和斜形階梯,再用支墩作裝飾,把巨大平面的墻巧妙地分成了有變化的幾段。從現代的建筑技術的角度來看,這種巨大立面的處理手法是十分高明的,很合乎建筑藝術的法度。

人們普遍認為,巴比倫塔是一座宗教建筑。在巴比倫人看來,巴比倫王的王位是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是馬爾杜克的仆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護。為了取悅他,換取他的恩典,保障國家城市的永固,巴比倫人將巴比倫塔作為禮物敬獻給了他。在巴比倫塔里,每年都要定期舉行大規模的典禮活動,成群結隊的信徒從全國各地趕來朝拜。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巴比倫塔除了奉祀圣靈還有另外兩個用途。其一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顯示個人的榮耀和威嚴,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討好僧侶集團,換取他們的支持以便穩固江山。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廟林立,僧侶眾多。僧侶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影響著人民,而且掌握著大量土地和財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們的支持,恐怕王位也會風雨飄搖。

隨著巴比倫的覆滅,美索不達米亞的偉大文明很快就毀滅了。

埃及金字塔之謎

金字塔的秘密就像埃及沙漠中的沙子一樣,永遠不知道有多少,一座座金字塔不僅是人間奇跡,更是一個個讓人琢磨不透的千古之謎。

埃及金字塔之謎是人類史上最大的謎。它的神奇遠遠超過了人類的想象。埃及金字塔是地球上的偉大奇跡,對于金字塔建筑技術的了解,存著許多問題,然而卻沒有精確的解釋。關于何人建造了如此宏偉的工程一直眾說紛紜。

在埃及共計大約110座大小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薩高地的三大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又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這座金字塔占地13.1英畝,由至少重2.5噸的近260萬塊巨石建造,共重625多萬噸。人們一直存在這樣的疑問:5000年前的人們是怎樣開鑿、搬運和吊起這些巨石的呢?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數百英里范圍內,竟然難以尋覓類似的石頭。于是有人就揣測是外星人參與其事。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高乘上十億所得的數,和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相等。穿過大金字塔的子午線把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分成相等的兩半。用兩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積等于圓周率π=3.14159。以上這些都讓人們形成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據專家們估計,在修建大金字塔時,埃及居民為5000萬,而實際上當時——公元前3000年時,世界人口才2000萬。建造金字塔的人都要吃飯,還有管理、監督的軍隊,大量不勞而食的僧侶、官員,無數的商人,所有這些人僅靠尼羅河三角洲的農業上可憐的收成能生活嗎?建筑金字塔時還沒有馬和馬車,因為馬和馬車是直到公元1600年左右才被引進埃及。在沒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將石塊搬運、堆砌。金字塔的外壁石塊都精確地緊貼著,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樣,甚至連一把銳利的刀也插不進去;即使以現代最先進的土木技術也很難完成。

當然,建造金字塔的石塊是可能以木制的滾軸運送,可是尼羅河流域生長最多的只是棕櫚樹,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熱沙漠中唯一的遮陽材料;古埃及人絕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櫚樹的材質比較柔軟難以充當滾木。如果滾軸的確是木制,那么,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艦隊由外輸入木材,然而考古學家至今尚未找到運輸木材的船只遺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塊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設計并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時候人類尚未掌握鐵器。如此精湛的工藝,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隸之手,的確令人難以相信。

胡夫金字塔的內部結構極為復雜和神奇,并飾以雕刻、繪畫等。由于墓室和甬道里十分黑暗,這些精致的藝術作品需要光亮才可能進行,應是在利用火炬照明或者是在油燈下才能完成。當時如果真的是使用火炬或油燈,就必然留下一些“用火”的痕跡。可是,現代科學家對墓室和甬道里積存了5000多年之久的灰塵進行了全面仔細的科學化驗和分析,結果證明:灰塵里沒有任何黑煙和煙油的微粒,沒有發現一絲一毫使用過火炬或油燈的痕跡。由此可見,藝術家在胡夫金字塔地下墓室和甬道里雕刻、繪制壁畫時,根本不是使用火炬或油燈來照明,而很可能是利用某種特殊的蓄電池或者其他能夠發光亮的電氣裝置。距今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難道已掌握有類似于現代電燈的技術么?

上世紀30年代,一群科學家到埃及游覽金字塔群落時,發現在塔高五分之一處,有一只垃圾桶,桶內有一些死貓死狗之類的小動物尸體,還有一些水果。使科學家們驚奇的是:盡管桶內濕度相當大,這些尸體卻沒有腐爛變質,反而脫水,變為“木乃伊”。有人回國后,按照金字塔的比例,造了一座小金字塔,并把一只死貓,放在位于塔高三分之一處的平臺上。結果,死貓不久也變成了“木乃伊”。接著,很多科學家都作了同類的試驗,證明了這樣的金字塔結構不單能夠保存動物的尸體,還能夠使食物保持新鮮;使刀片變得更為鋒利和延長使用年限;甚至還可以提高植物種子的發芽率。人們因此稱這種現象為“金字塔能”的效應。原來金字塔的結構竟是一種較好的微波諧振腔體。微波能量的加熱效應殺滅了細菌,并使尸體脫水而成為“木乃伊”。

總之,埃及的金字塔讓人們見證了太多的神奇,同時也留下了太多了疑問,有些疑問也許我們永遠都無法解答。

非洲原始巖畫——誰的杰作

非洲是一個盛產奇跡的地方,在遠古時期,也許它并不是干燥的荒漠,而是茂盛的草原,可是在五千多年前的巖石壁畫為何會有類似宇航服的圖案呢?

非洲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塊古老的土地也蘊藏著許多謎團。從18世紀起,人們在非洲大陸的山地、懸崖峭壁上發現了許許多多史前原始巖畫,這些巖畫多以表現動物為主,有野牛、角馬、條紋羚羊、斑驢……雖然畫得十分粗糙,但個個形象栩栩如生。

非洲巖畫是非常典型的原始部族巖畫,它雖然不如歐洲巖畫發生得那樣早,但要比大洋洲的遠為古老,而且它不像歐洲巖畫只集中在法國、西班牙,而是分布極為廣泛,在非洲的十多個國家都保留了這種原始的藝術作品。更引人注意的是它數量之多、流傳之廣,僅撒哈拉地區就有3 萬個巖畫遺址被發現,半數在塔西里,時間上經歷了上萬年。

1721年,當時委內瑞拉一個葡萄牙人旅游團到莫桑比克旅游觀光的時候,旅游團成員偶然間在巖壁上發現了一幅畫著動物的巖畫。后來,許多的探險隊和學者在非洲土地上發現了更多的巖畫。令人驚喜不已的是,人們以后又在阿爾及利亞東部找到一座巨大的顏料庫,它位于撒哈拉沙漠中一條長800 公里,寬50~60公里的恩阿哲爾山脈,那里蘊藏著豐富的紅砂土礦藏就是巖畫的主要顏料。在這片廣闊山區,一個法國探險隊在1956年竟發現了1 萬多幅作品。

根據這些巖畫所反映的內容,科學家們推斷在撒哈拉地區變成沙漠以前,這里曾居住過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他們以獵取大型水棲動物為謀生手段,也放牧羊群。大量考古資料證實,非洲在公元前8000年至前2000年是地質學上寒武紀的潮濕期,那時撒哈拉地區還是一片布滿熱帶植物,適于狩獵的草原,而不是沙漠,這正是產生狩獵藝術的重要土壤。

然而令人茫然不解的是,在這些五千多年前的巖石壁畫中,卻夾雜著一些非常現代的神秘人像。他們有的身穿精致的短上衣,有的戴著頭盔,頭盔上還有兩個可供觀察的小孔,頭盔用一種按鈕與軀干部服裝連接,仿佛一件宇航服。在撒哈拉的塔希里山脈,有一些被稱為“偉大瑪斯神”的巖畫,畫中的人像戴著圓形的密封頭盔,穿著連體的緊身衣,很像現代宇航員的樣子。考慮到撒哈拉巖畫在具體風格上的寫實性,很難想象這樣的畫面是史前人類的即興之作,它可能是以某種生活原型為依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界首市| 南投县| 张家口市| 西贡区| 凉城县| 云林县| 铁岭县| 游戏| 东乡| 兴安盟| 皮山县| 托克托县| 阿坝| 鄱阳县| 潞城市| 大余县| 嘉定区| 长沙县| 黎川县| 十堰市| 金山区| 电白县| 宜宾县| 北票市| 长治市| 两当县| 永嘉县| 鹤壁市| 琼中| 张北县| 攀枝花市| 石渠县| 高陵县| 贡觉县| 广河县| 虹口区| 漠河县| 霞浦县| 菏泽市|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