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追本溯源,尋找民族之根(1)

腓力斯丁人——“海上民族”從何而來

在歷史上,許多文明的消失都被懷疑與腓力斯丁人有關,傳說他們航海技術發達,到過許多地方,那么他們到底從哪而來呢?

從公元前13世紀下半葉起,在南起埃及、北至希臘半島、東抵小亞細亞和巴勒斯坦、西達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島的地中海東部廣大地區內,出現了許多古代文化中心迅速衰落以至滅亡的現象。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眾多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作過不少的發掘和探索,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腓力斯丁人的入侵。

古代希臘人稱腓力斯丁人的居住地為巴勒斯坦,意即腓力斯丁人的國家,這就是巴勒斯坦地名的由來。古代巴勒斯坦的地理范圍是在埃及和敘利亞沙漠之間,西鄰地中海的廣大地區,顯而易見,腓力斯丁人和巴勒斯坦地區的歷史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和希伯來文明密不可分。

據科學家考證,腓力斯丁人是居住在地中海東南沿岸的古代居民,被稱為“海上民族”。公元前12世紀在巴勒斯坦南部沿海一帶建立加沙、阿什杜德等小城。由于腓力斯丁人已廣泛使用鐵,掌握了制造武器的秘方,其士兵的裝備也很精良,戰斗力極強。因此很多人將這一時期許多文明突然消失歸咎于他們。當然,盛極必衰,公元前1025年,希伯來君主國建立,首任新王掃羅首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反擊腓力斯丁人的斗爭。繼任君王戴維則將腓力斯丁人趕出了巴勒斯坦地區,使腓力斯丁人的地盤縮小到南方狹窄的沿海地帶。

既然腓力斯丁人曾經如此強大,那么,他們究竟源自何處?他們與猶太人的歷史發展有何關系?這些問題一直是古代文化史中的難解之謎。

有人認為腓力斯丁人就是以希臘人為主而形成的一個強大的部落集團。古代希臘人自稱達那俄斯人,又名亞該亞人。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亞該亞人聯合加里亞人、西里西亞人、條克里人等部落,由海上大肆入侵埃及,后來他們分散于地中海諸島和沿岸之間。 埃及文獻曾經把進攻他們的腓力斯丁人稱作“北部丘陵諸國”的西部亞洲人。

后來有人考證認為,在古埃及文獻中出現的海上民族,是古代世界許多不同部落集團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總稱,有些人可能來自西亞西北角的安那托利亞、塞浦路斯和敘利亞北部;另一些人則來自愛琴海的一些地區,諸如希臘半島的美塞尼亞、克里特等等,還有一些則來自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每個部落集團的活動范圍和規模都相當小,在古埃及所見的腓力斯丁人乃是他們活動的尾聲。西西里人、撒丁人、腓利斯人和色雷斯人也曾是“海上民族”的一部分,而后來活躍于世界歷史舞臺上的雅典人、呂底亞人、腓尼基人、以色列人、阿拉美亞人和羅馬人等則是“海上民族”各部落集團因遷移而相互融合所產生的新部落集團。

現代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爾夫認為,腓力斯丁人是從小亞細亞和愛琴海諸島進入巴勒斯坦地區的。以色列著名政治家、歷史學家阿巴·埃班也認為,腓力斯丁人是愛琴海上的一個民族,入侵的北方部落把他們從家鄉克里特島和小亞細亞的沿海地區趕了出來,腓力斯丁人最初想在埃及找到立足之地,但沒有成功,然后他們才進入巴勒斯坦的。

總之“海上民族” 腓力斯丁人究竟源于何處?他們是一個民族還是多個地方的人組成的集團?一些突然消失的文明是否與他們有關?他們最終去向何處?這一系列的問題目前仍在討論之中,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

阿茲特克人起源之謎

阿茲特克人曾經在墨西哥的土地上創造了璀璨的文明,然而長久以來,人們卻不知道他們起源于何處,又是為何遷到了墨西哥。

關于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的來源有這樣一個故事:大約在十二世紀,印第安人阿茲特克部落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擊,從北方的故鄉遷徙到墨西哥河谷。傳說有一天,戰神對正在尋找棲息地的阿茲特克人說:“你們去尋找一只鷹,它棲息在一株仙人掌上,口中還銜著一條蛇,找到之后,那個地方就是你們居住的地方。”

阿茲特克人遵照戰神的指示,來到了特斯科科湖畔的一個島上,果然看到一只鷹叼著一條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奇特景象。于是他們便在島上居住下來,開始建立新的城市,并把這個城市稱之為“特諾奇蒂特蘭”,意為“仙人掌之地”。

14世紀初,阿茲特克人定居于墨西哥中部谷地。后不斷擴張,16世紀初形成東達墨西哥灣、西抵太平洋的龐大國家。公元15至16世紀初,中部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在吸收了墨西哥谷地的其他發達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和發展了自己獨特的璀璨文化;同時在政治和軍事上行使霸權。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墨西哥,阿茲特克國家滅亡。

據考古學家研究,曾經稱霸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可能在13世紀從墨西哥北部遷移而來。那么,它究竟起源于北方的哪個地方呢?又是因何遷移到墨西哥中部地區的呢?

在現存的各種歷史文獻中,關于阿茲特克人遷移出“阿茲特蘭”,到他們抵達圖拉這一歷史階段的事件和日期的記敘與解釋都非常模糊,也十分難懂,而且,在記敘或描寫阿茲特克人起源的不少文獻中往往把歷史事實和神話傳說混雜或交錯在一起,因此,人們很難斷定其起源地的確鑿地點。

根據阿茲特克人的本族傳說,他們在12世紀以前是墨西哥平原北部一個狩獵兼營采集的部落,后來才出現于中美洲。在西班牙殖民者侵入美洲大陸后不久,墨西哥便出現了一本名為《漫游書卷》(或《博圖里尼古抄本》)的古抄本。在書卷中阿茲特克人記載了自己的歷史:他們從一個神秘的起源地出發,經過長期漫游,而到達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湖定居地。據說其起源地叫做“阿茲特蘭”,其民族的名稱“阿茲特克”就是從這個地名中產生而來的。

在《漫游書卷》的第一幅插圖中,畫有第一批來自一座小島的阿茲特克人形象,他們正在橫渡大湖。有位學者認為,叫做“阿茲特蘭”的神秘地方位于今墨西哥的墨斯卡系蒂坦島,它可能就是古抄本插圖中所顯示的地方;而所述的島位于納雅里特海岸的一個濱海湖內,那里至今還有一個叫做“阿茲特蘭”的地方。由于古抄本記敘的歷史不詳細,且其中可能存在臆想的成分,因此不可以完全按照它來推測阿茲特克人的起源地,至今人們還不能完全確定其現實的地點。

據一個神話說,阿茲特克人的另一個起源地叫做“奇科莫斯托克”,意思是“七洞穴”或“母親之地”。西班牙的一些學者認為,12世紀末到14世紀,是阿茲特克國家開始形成的時期,因此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代,其特點是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湖周圍建立各個不同的城市??——國家。這一時期也是屬于同一個種族系統的部落集團相互征戰的時代,但是所有這些集團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地——七洞穴或“奇科莫斯托克”,它位于今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境內。

還有的學者把阿茲特克人的起源地推向更加遙遠的北方。他們認為,按照神話指點,“阿茲特蘭地區”,是阿茲特克人的起源地,但是它不在今墨西哥境內,而是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或新墨西哥,或佛羅里達,甚至可能在亞洲。

由于在西班牙征服之前,定居在墨西哥谷地的許多印第安部落集團,其中包括阿茲特克人,都是從北方的“契契梅克”地區遷移南下的;他們原先都是游牧部落集團,所以其行蹤飄忽不定,因此人們很難判斷他們到底是從哪兒來的。迄今為止,關于阿茲特克人的起源地問題仍是一個歷史難題。

古羅馬文明創造者埃特魯斯坎人從何處來

古羅馬最早的文明創造者是埃特魯斯坎人,人們卻不知其來自何處,又不知其所蹤,他們的神秘讓人琢磨不透。

公元前8世紀,在亞平寧山脈以西、第伯河以北的廣大地區生活著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民族,人稱之為埃特魯斯坎人。歷經幾個世紀之久的繁榮發展后,他們創造出了高度發達的民族文化。

埃特魯斯坎人最初的活動區域在今天意大利北部,公元前8 世紀中葉,他們開始步入繁盛期,先后建立了12座初具規模的城市,并通過海上貿易與希臘、西亞和北非地區建立了聯系。公元前6 世紀時,埃特魯斯坎人的繁榮達到了頂峰,他們稱霸了第勒尼安海,與北非強國迦太基聯合抵制希臘人,并讓迦太基放棄了科西嘉島,劃歸自己統治。希臘文明的積極影響,有力地促進了埃特魯斯坎人的社會繁榮。

埃特魯斯坎人統治羅馬后,把埃特魯斯坎人的城市規模和生活方式帶到了羅馬,使羅馬由一個質樸的鄉村變成了一個繁華的都市。而羅馬人的凱旋儀式,凱旋門,角斗士表演,羅馬貴族所穿的帶著紫色鑲邊的白色長袍,跟隨在高級長官身后的扈從儀仗等等,也是埃特魯斯坎文化帶來的。公元前509年,埃特魯斯坎王朝被推翻,公元前4世紀時,埃特魯斯坎人銷聲匿跡,再不見其蹤影。

1829年,人們在羅馬西北80公里處發現了一個埃特魯斯坎人的墳墓,墓里有各種各樣精致的隨葬品,包括陶器、青銅器以及各種各樣的雕像等物品,其文明程度不低于古埃及和古希臘的文明。從考古中發現,埃特魯斯坎人有自己的文字,目前發現了數以千計的銘文,這些銘文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很簡單,多數只有姓名、身份,但還不能完全破譯。

1964年,意大利人帕洛蒂諾在羅馬的派爾基的埃特魯斯坎神廟發掘出三面金牌,其中兩面上刻著埃特魯斯坎文,另一面刻著迦太基文。迦太基文是已知文字,是否是埃特魯斯坎文的譯文?經過研究,迦太基文金牌不是埃特魯斯坎文金牌的譯文。埃特魯斯坎文有些字母和希臘字母非常相近,但就整個文字系統而言,卻不屬于印歐語系。世界上也沒有某種已知的古代語言文字,能與之加以類比,幫助人們破譯。這就是說,埃特魯斯坎文字對現代人來說仍然是無法讀懂的“天書”。

通過考古發掘,考古學家發現埃特魯斯坎人的文明要高于同時代的意大利其他民族。埃特魯斯坎人的工匠技術高超,他們用厄爾巴島的鐵、科西嘉島的銅以及埃特魯斯坎本土的銅、錫等礦產制造出精美的器皿。他們的繪畫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水平,彩陶上的繪畫題材豐富,全都形神兼具。可惜,埃特魯斯坎人的文字尚不能破譯,留下許多不解之謎。

雖然希臘文化對特魯斯坎文化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但他們的發展主要是在本民族自我創造的基礎上成長和發展的,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并且它對以后在意大利產生的古羅馬文化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但是多少世紀以來,令歷史學家們困惑不已、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是:埃特魯斯坎人究竟來自何處?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埃特魯斯坎人來自小亞細亞的呂底亞(今土耳其阿納托利亞地區)。他們原本是一個酷愛自己家園的民族,后因遭受饑荒而被迫外出謀生,形成大規模向外移民的活動,他們經地中海到達了意大利北部地區,并在那里定居了下來。

公元1世紀的史學家狄奧尼斯奧斯卻不同意希羅多德的看法,他認為埃特魯斯坎人并非由意大利半島之外的地方遷徙而來,他們是在意大利半島的本土生長和發展起來的是意大利最早的土著居民。到18世紀時,又有一些學者提出埃特魯斯坎人既不是來自小亞細亞,也不是乘船從海上來,而是從中歐地區向南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的,因為當時在中歐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個使用鐵器的民族,從各方面判斷,他們就是生活在意大利北部波洛尼亞地區的維拉諾瓦人。

時至今日,有關埃特魯斯坎人來源問題的三種觀點,仍然相持不下,但誰都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證實自己的看法,看來這個難解之謎只有寄希望于考古學的新發現了。

白人、黑人起源之謎

白人、黑人是特征明顯的兩個人種,關于他們的故事很多,然而,他們是從哪兒遷到目前居住的廣大地區的呢?長久以來,人類學家一直在尋找這個答案。

人類起源有二層含義:一個是人類的起源,指的是從古猿怎么演變成人或者是人是何種動物演變而成的問題。是另一個是現代人的起源,指的是現地球上黃、白、黑、棕四色種人是何處、如何起源的。這一段是整個人類進化中離現代最近的、局部的一個階段,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

人類起源于非洲,這是考古學家通過長期的考古發掘得出的結論。人類誕生后,必然會不斷地遷移,由于遷移的地方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膚色。居住在非洲的因為陽光強烈,膚色變黑;歐洲因為陽光較弱,膚色就白;亞洲居中,膚色也居中。那么,世界上多色人種都起源于何處,特別是在當今世界上頗有影響的白人與黑人的最早起源地,這是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關心考證的熱門問題。

現在,大多數黑人集中在非洲地區,此外,美洲等地也有黑人生活,那么黑人是起源于哪里呢?在以前,科學家們認為非洲的黑人起源于非洲西部,然后向南遷移。但后來根據考證研究,在南非瓜祖盧的邊界洞中發現了據說是11萬年前的一個破碎的成人頭骨,兩個成人的頜骨和一個嬰兒的骨骼,具有現代黑人的性狀,結合其他的證據,從而認為非洲最早的黑人起源于非洲南部,然后再向北向西遷移的。黑人起源于非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但到底起源于非洲的哪個地區,還有待于進一步考古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开平市| 龙山县| 安化县| 玛沁县| 尚义县| 新郑市| 昭觉县| 永新县| 常宁市| 苍溪县| 河池市| 武隆县| 阳新县| 新密市| 句容市| 天气| 准格尔旗| 宾川县| 天镇县| 乌苏市| 金堂县| 阿拉尔市| 洪湖市| 江城| 永福县| 宁陵县| 康平县| 洪江市| 贡觉县| 琼中| 东宁县| 平安县| 西吉县| 桃园市| 台州市| 镇雄县| 健康| 定襄县| 将乐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