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巴菲特的聚焦投資術內容(2)

“假設你投資于某一私營企業1000美元的小額股份。你的一個同伴,我們可以稱其為市場先生,非常樂于助人,每天告訴你關于他對你的股份價值的判斷,并根據他的判斷提出建議購買你的股份或者賣給你另外一些股份。有時你根據自己對該公司業務發展和前景的分析,會覺得他的想法好像是合理和正確的。但是,更多的情況是,他過于興奮或過于憂慮,以至于有時讓你甚至覺得他的建議有些愚蠢。

舉例來說:在1982年伯克希爾的凈值增長,大概達到了2.08億美元,相對于5.19億美元的期初凈值,大約有40%的增長率。總體來看在巴菲特接掌伯克希爾公司的18年內,該公司的賬面價值由最初的19.46美元增長到現在每股737.43美元,總計起來,年復合增長率已經大約有22.0%。。這種情況是一般董事長最高興的事,但是巴菲特卻并沒有多在乎,他甚至暗暗地希望股價能夠在低一些,因為這樣他就可以逢低建倉了。

“真正的投資者,當他擁有流通的普通股時,應該處于這樣的地位:根據他自己的判斷和能力,他既可以從每天的市場價格中謀取利潤,也可以對此不予理會。他必須關注重要的價格波動。否則他的判斷將無據可依。”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研究也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證券市場價格波動也是基本上符合價值規律的。證券的價值是由該證券對企業資源的要求權的價值決定,證券交易依據證券的價值量來進行,證券交易價格取決于其內在價值。盡管市場短期波動中經常使價格偏離價值,但市場從長期來說偏離價值的股票市場價格具有向價值回歸的趨勢。掌握了股市中的這種價值規律,我們做出的投資決策將會更加明智。

不要顧慮經濟形勢和股價跌漲

【巴菲特如是說】

在1919年,可口可樂的股票公開上市的股票價格為40美元,直到了1920年,當時市場對可口可樂的前景十分不看好,這就導致了可口可樂的股價下跌到19.5元的價格。然而,直到1993年底,如果能夠將當時收到的股利再重復的投資下去,那么當初的股票的價值就會變成210萬美元。正如格雷厄姆說過的那樣,從短期來看,市場只是一個投票的機器,這不需要投資人具備智能或是情緒來控制,只要你有資金就可以辦到;但是從長期來看,股市卻是一個稱重計,它能夠衡量出哪只股票具有可投資價值。

——1993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巴菲特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時要謹慎,不能輕率的進行投資,不能只做股市中的投票機。拿可口可樂與吉列公司的股票為例。

從1991年到1993年,可口可樂與吉列每股的獲利的增加幅度分別為38%和37%,但是對比當時同期的股票市價卻只有11%和6%。也就是說,巴菲特選擇的這兩家股票的價值已經超越了當期股票市場的表現。在當時,華爾街對可口可樂品牌有很深的疑慮,他們都對這兩只股票存在懷疑的態度。但是等到數年以后,情況發生了逆轉,可口可樂和吉列的股價發生了報復性的暴漲,并且遠遠超過了每股盈余的增長。

上面這個案例就是投資市場上“投票機”和“體重計”的寫照。正如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這關鍵并不在于追求最高的投資報酬率,而是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從短期來看股市是一個投票機,但是,從長期來看,股市確實一個稱重機。無論你投資哪類品種,不能僅僅依靠市場上的“時尚風向標”、“人氣指數”,也需要進行“量體裁衣”打造有把握的投資目標。

有效利用市場無效,戰勝市場

【巴菲特如是說】

在過去的63年來,大盤整體的投資報酬大概只有10%。這指的就是最初投入1000美元,63年后就可以獲得405000美元;但是如果能夠得到的投資報酬率為20%,(這個回報率是伯克希爾以及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公司的長期投資業績),現在就能變成9700美元。

不管它們已經對多少學生產生了誤導,市場效率理論還是繼續在各大企業管理名校中列為投資課程的重要教材之一。

當然,那些已經被騙的投資專家在接受市場無效率理論后,對于我們以及其他格雷厄姆的追隨者實在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不管在哪項競賽中,不管是投資、心智還是在體能方面,要是遇到對手在被告知思考和嘗試都是徒勞,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占盡了優勢。

——1988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市場總是有效的,我只會在大街上手拎著馬口鐵罐到處流浪。按照有效市場理論,除非靠機遇,否則幾乎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能取得超出市場的業績。任何人或團體更不可能持續保持這種超出尋常的業績。然而股神巴菲特,麥哲倫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奇,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等投資大師以他們的驕人業績證明了超出市場業績是可能的,這對于有效市場理論無異于當頭棒擊。有效市場理論受到了重大挑戰,大量實證研究表明股票市場并不像有效市場假說聲稱的那樣總是能夠形成均衡預期收益,實際上市場經常是無效的。

關于市場的無效,還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兩位信奉有效市場理論的經濟學教授在芝加哥大學散步,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張像是10美元的鈔票,其中一位教授正打算去拾取,另一位攔住他說,“別費勁了,如果它真的是10美元,早就被人撿走了,怎么會還在那里呢?”就在他倆爭論時,一位叫花子沖過來撿起鈔票,跑到旁邊的麥當勞買了一個大漢堡和一大杯可口可樂,邊吃邊看著兩位還在爭論的教授。

事實表明有效市場理論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因為有幾點原因:一是投資者不可能總是理智的。按照有效市場理論,投資者使用所有可得信息在市場上定出理智的價位。然而大量行為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投資者并不擁有理智期望值。二是投資者對信息的分析不正確。他們總是在依賴捷徑來決定股價,而不是依賴最基本的體現公司內在價值的方法。三是業績衡量杠桿強調短期業績,這使得從長遠角度擊敗市場的可能性不復存在。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巴菲特、費舍、林奇這些投資大師以自己多年的投資經驗告誡我們,要走出有效市場理論的誤區,正確認識市場的無效性,回歸價值投資策略。只有這樣,才能規避市場風險,長期持續戰勝市場。

如何從通貨膨脹中獲利

【巴菲特如是說】

多年以來,傳統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擁有的資源和設備廠房等有形資產的企業對于抵抗通貨膨脹來說是比較有優勢的,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擁有豐富資產的企業往往沒有很高的報酬率,有時甚至低到,因通貨膨脹引起的需要增加的額外的投資都不夠,更不用說,把企業的繼續成長和分配盈余分給股東或是其他并購新企業了。

但是,對于部分擁有無形資產多于有形資產的企業來說,通貨膨脹一旦發生,便會積累出讓人吃驚的財富。對于這類公司來說,商譽的獲利能力大大地增加了,再動用盈余進行大舉并購。對于通訊行業來看,這種現象是很明顯的,因為這樣的企業并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有形資產,企業可以一直處于成長的狀態,在通貨膨脹來臨的年代,商譽就像是天上掉下來大的禮物一樣。

——1983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巴菲特講的這段話不僅是對“商譽”的輔助性的解讀,同時也是巴菲特的企業帝國在它的這種思想下進行收購進來的,這也是他私房薪水的來源。

在1972年,巴菲特買下了一家平凡的糖果公司喜斯,當時該公司的僅依靠著800萬美元的凈資產就能每年獲得200萬美元的盈余。但是如果假設另外一家平凡的公司,同樣每年能夠賺得200萬美元的利潤的話,這就必須需要靠1800萬美元的凈資產來創造出這個數字了。然而,對比這家公司的凈資產報酬率卻只有11%。

如果這樣的公司要出售的話,最大的可能就是以價值1800萬美元的凈資產的價值將該公司賣掉,但是巴菲特做出的決定確實去支付2500萬美元去買下具有同樣獲利能力的喜斯。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呢?難道他不會虧損嗎?

巴菲特是將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進去了,設想一下,如果物價暴漲一倍的話,如果這兩家企業都要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賺到400萬美元的以維持原來的獲利能力的話,這也許并不是困難的事,只要在維持現有銷售數量的情況下,將價格提高一倍,只要在毛利率維持不變,那么獲利能力自然會增加。所以大家現在應該知道了巴菲特為什么選擇喜斯了吧。因為喜斯的凈資產價值只有區區800萬美元,所以只要再投入800萬美元就可以應對通貨膨脹了,而對于其他一般的企業而言需要的投入則可能必須投入超過兩倍,也就是需要差不多1800萬美元的資金才可以達到。

投資者應該清晰的是,對于具有長期發展規律的商業企業來說,有形資產越清,無形資產越大的公司越是能夠抗拒這種通貨膨脹狀況。大家都會對2007年的中國的大牛市有清晰的記憶,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當時國內投資者熱炒的那些資源型的鋼鐵、有色金屬、煤炭等重資產行業,當全球不景氣到來的時候,這些企業非但不抗跌反而遠遠跑輸大盤,那時候真正具有商譽保護的公司其實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少有公司具有這種抗跌性,如果投資者能夠找到這樣的企業的話,那么就會利用通貨膨脹獲得贏利價值了。

歷史數據并不能說明未來的市場發展

【巴菲特如是說】

用你重要的東西去冒險贏得對你并不重要的東西,簡直是不可理喻的,即使你的成功的概率達到100︰1或是1000︰1.假如你給我一把搶,槍里面有1000個甚至100萬個位置,然后你告訴我里面只有一發子彈,如果你問我多少錢才可能讓我拉動扳機?而事實上,我是根本不會去那么做的。你可以下堵住,就算我贏了,那些錢對于我來說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我輸了,那結果還是很顯然的。對于這樣的游戲我是沒有一點興趣的。

我不能理解的是,在這16個這么高智商的能人來玩這樣一個游戲,這簡直是不可理喻的一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的決定基本上都依靠于一些事情。他們都擁有著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強大背景,他們所說的一個六或七西格瑪的事件來說,是很難給他們造成傷害的。這屬于他們的失誤,歷史是不會告訴你將來某一個金融事件發生的概率的。

——1998年巴菲特在佛羅里達大學商學院的演講

在這個問題上,巴菲特的見解是,歷史的統計規律對未來的預測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有人迷信歷史總是會重復的,其實歷史不重復的時候是很多的,而且即使重復也不知道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頻率是否頻繁嗎?所以問道于過去相當于問道于盲。

以中國的股市為例,我們可以根據歷史的大盤走勢情況繼續分析出大盤未來幾天的大概走勢。

從K線圖來看,2007年4月19號出現大陰線后,4月20號當天即收回了絕大多數跌幅.而且21號同樣以跳高形式高舉高打,收出中陽.最近三天的走勢如出一轍!但有所不同的是,昨天的反彈力度相比2007年4月20日反彈較小.所以今天即使收出90點的大陽線依然沒有創出新高.而且從股指和5日線的情況來看也有所差別。

上次2007年4月20號直接跳高5日線上強拉.而當天的收盤情況,股指雖然也站上了5日線,但并沒有出現過度遠離股指的情況!2007年4月24號出現十字星,25號回踩5日線后即開始再次上拉!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大盤短期再次創出新高以基本可以確定.但由于短期上沖過急,有回靠5日線和修復指標的要求!日線指標來看,MACD即將再次出現紅柱.60分鐘上,MACD也即將金叉,而KDJ已經在110+的位置.從這里來看短期也有休整的要求!根據這些分析因為大盤已經強勢,操作上應該以各股為主配合大盤操作即可!

上面這個例子是最為簡單的一個投資者進行分析的一個例子,這可能看起來是很嚴謹的,但是往往效果卻并不總是令人滿意,在通常情況下,巴菲特是反對這種預測的,他認為這是毫無意義的,而事實上,這么做的人大部分情況都在損失。

事實上來看,在金融市場上的“肥尾理論”是再明確不過的事,曾經認為概率笑道一億年的年也不會發生一次的系統性國際金融崩潰在最近的30年內發生了兩次,其中的一次就是俄羅斯政府破產,它直接會拉響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末日喪鐘;另外一次就是“次貸危機”。所以,這么看來投資者不能依靠歷史數據而對股市的未來做出預測,這是極為不可靠的一種預測。

第六節 被華爾街忽視但最有效的集中投資

精心選股,集中投資

【巴菲特如是說】

以我們的財務實力,我們可以買下少數一大筆我們想要賣得并且價格合理的股票。比爾·羅斯形容過度分散投資的麻煩;如果你擁有40位妻妾,你一定沒有辦法對每一個女人都認識透徹。從長期來看,我們集中持股的策略最終會顯示出它的優勢,雖然多少會受到規模太大的拖累,然而就在某一年度表現的特別遭,至少還能夠慶幸我們投入的資金比大家要多。

——1984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荣成市| 城步| 诸暨市| 长宁区| 郴州市| 阆中市| 三明市| 龙口市| 连江县| 育儿| 万盛区| 罗源县| 上林县| 博爱县| 南昌市| 涿州市| 湄潭县| 五常市| 长丰县| 丹巴县| 连城县| 景谷| 高阳县| 大兴区| 神农架林区| 普兰县| SHOW| 泰来县| 梧州市| 福海县| 平阴县| 沾益县| 曲麻莱县| 泉州市| 筠连县| 泰来县| 桓仁| 醴陵市| 德阳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