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目標引導你摘取成功的桂冠(5)
書名: 最偉大的勵志故事全集作者名: 王少毅本章字數: 3732字更新時間: 2016-02-26 10:32:51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會枯萎。
——富蘭克林
李偉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個遙遠的農村當教師,工資相當低。其實他有著不少的優勢,教學水平不錯,還擅長寫作。于是,他一邊抱怨命運不公,一邊羨慕那些擁有一份體面工作、拿著優厚薪水的同窗。漸漸地,他不僅對工作沒了熱情,而且連對寫作也沒了興趣。
就這樣,兩年時間過去了,他的狀況越來越差,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寫作上也沒有什么收獲。
為此,他很苦惱,感到生活中的一切都黯淡無光,毫無意義。
一天,學校開春季運動會,這對于文化活動極其貧乏的小鎮來說無疑是件大事,前來觀看的人特別多。學校小小的操場四周很快圍出一道密不透風的環形人墻。
李偉來得晚,只好站在人墻后面,但即使踮起腳也看不到里面熱鬧的情景。
他急得四處尋找空隙。這時,一個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他的視線。這個小男孩一趟趟地從遠處搬來磚頭,在那厚厚的人墻后面耐心地壘著一個小臺子,一層又一層,足有半米高。李偉想,小男孩壘這個臺子一定花了很長時間,哪有時間再去欣賞那些精彩的比賽呢?但小男孩登上那個自己壘起的臺子,看見里面的比賽時,他高興地笑了,笑意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和自豪。
剎那間,李偉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簡單的事情啊!要想越過密密的人墻看到精彩的比賽,只要花點時間在腳下多墊些磚頭就行了。
從此以后,他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很快便成了遠近聞名的教學能手。他編輯的各類教材接連出版,各種令人羨慕的榮譽紛紛落到他的頭上。他業余時間創作的各類文學作品頻繁地見諸報刊,成了多家報刊的特約撰稿人,生活自然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故事感悟:
馬克思說:“自暴自棄,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嚙著心靈的毒蛇,它吸取著心靈的新鮮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厭世和絕塵的毒液。”當我們身處不利的困境中時,千萬不要失去了方向和目標,要充滿信心地去奮斗,生命就會煥發出新的活力。
夢想使我們戰勝人生的極限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為最美好的目的而設。
——伏爾泰
美國有個籃球明星,他身高僅一米六五,他是NBA全聯盟中最矮的球員。他從小就喜愛籃球,可因個子不高伙伴們都不喜歡他。
有一天,他傷心地問媽媽:“媽媽,我還能長高嗎?”媽媽鼓勵他說:“孩子,你能長高,長得很高很高,會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明星。”從此,他心里充滿著長高的美夢。
高中已經畢業了,他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只有一米六五身高的他,能打好職業籃球賽嗎?他很自信,他說:“別人說我矮,反而成了我的動力。我偏要證明矮個子也能打好籃球。”于是,在各個賽場上,從下方來的球百分之九十都被他收走了。他個子越是矮,越是能飛速地運球過人。
他始終牢記當年母親鼓勵他的話,雖然他沒有長得很高很高,但可以告慰他母親:他已經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了。
故事感悟:
理想如辰星——也許我們永遠不能觸摸到它,但在陷入人生的風浪之中時,我們可以抬頭看那盞星光,借星光的位置走出風浪。2006年全明星大賽上,身高只有一米六幾的“土豆二世”獲得了扣籃大賽的冠軍。向著夢想不斷前進,就能戰勝阻攔你的各種困難,取得人生的成功。
不能停歇的夢想
以一些寶貴的東西作為目標時,生活才有價值。
——黑格爾
在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當不幸的打擊降臨的時候,如果你不能正確地認識它,即使你再有天賦和才華,也只能像流水一樣空度一生。然而,對于一個既有才華而又善于選擇的人,正像畫家凡·高所說的:“有時不幸對那些有才華的人來說,是一種十分難得的推動力。”英國劍橋郡的伊芙琳·格蘭妮,就是在不幸中通過刻苦的奮斗而成才的世界上第一位打擊樂獨奏家。
伊芙琳·格蘭妮生長在蘇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農場,從八歲時她就開始學習鋼琴,并漸漸地顯露出了她在這方面的天賦。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日俱增,并選擇了音樂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
但不幸的是,她的聽力卻在漸漸地下降。醫生們斷定這是由于難以康復的神經損傷造成的,而且斷定到12歲,她將徹底耳聾。
盡管這樣,她對音樂的熱愛卻從未停止過。
她的理想是成為打擊樂獨奏家,雖然當時并沒有這樣一類音樂家。
為了演奏,她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聆聽”其他人演奏的音樂。她只穿著長襪演奏,這樣她就能通過她的身體和想象感覺到每個音符的振動,她幾乎用她所有的感官來感受著整個聲音世界。
她決心成為一名音樂家,于是她向著名的皇家音樂學院提出了申請。
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一個耳聾的學生提出過申請,所以一些老師反對接收她入學。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師,她順利地入了學,并在畢業時榮獲了學院的最高榮譽獎。
從那以后,她就以致力于成為第一位專職的打擊樂獨奏家作為自己的目標。她為打擊樂獨奏譜寫和改編了很多樂章,因為那時幾乎沒有專為打擊樂而譜寫的樂譜。
她很早就下了決心,不會僅僅由于耳聾而放棄追求,因為醫生的診斷并不意味著她的熱情和信心不會有結果。至今,她成為獨奏家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
故事感悟:
夢想從來都是與激情和熱情為伴,每當想到我們的夢想,心中應當激蕩起一股熱切的希望與無限的沖動。
只有那不能停歇的夢想和目標才能讓我們無所畏懼,有了奮勇向前的巨大信心。
選中一張椅子
追兩只兔子將會一無所獲。
——陀思妥耶夫斯基
帕瓦羅蒂1935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一個面包師家庭。他的父親是個歌劇愛好者,他常把卡魯索、吉利的唱片帶回家來聽,耳濡目染,帕瓦羅蒂也喜歡上了唱歌。
小時候的帕瓦羅蒂就顯示出了唱歌的天賦。
長大后的帕瓦羅蒂依然喜歡唱歌,但是他更喜歡孩子,并希望成為一名教師。于是,他考上了一所師范學校。在師范學校學習期間,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專業歌手收帕瓦羅蒂為學生。
臨近畢業的時候,帕瓦羅蒂問父親:“我應該怎么選擇?是當教師呢,還是成為一個歌唱家?”他的父親這樣回答:“孩子,如果你想同時坐兩把椅子,你只會掉到兩個椅子之間的地上。在生活中,你應該選定一把椅子。”
聽了父親的話,帕瓦羅蒂選擇了教師這把椅子。不幸的是,初執教鞭的帕瓦羅蒂因為缺乏經驗而沒有權威。學生們就利用這點搗亂,最終他只好離開了學校。于是,帕瓦羅蒂又選擇了另一把椅子——唱歌。
17歲時,帕瓦羅蒂的父親介紹他到“羅西尼”合唱團,他開始隨合唱團在各地舉行音樂會。他經常在免費音樂會上演唱,希望能引起某個經紀人的注意。
可是,近七年的時間過去了,他還是無名小輩。眼看著周圍的朋友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也都結了婚,而自己還沒有養家糊口的能力,帕瓦羅蒂苦惱極了。偏偏在這個時候,他的聲帶上長了個小結。在菲拉拉舉行的一場音樂會上,他就好像脖子被掐住的男中音,被滿場的倒彩聲轟下臺。
失敗讓他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這時,冷靜下來的帕瓦羅蒂想起了父親的話,于是他堅持了下來。幾個月后,帕瓦羅蒂在一場歌劇比賽中嶄露頭角,被選中在雷焦埃米利亞市劇院演唱著名歌劇《波希米亞人》,這是帕瓦羅蒂首次演唱歌劇。演出結束后,帕瓦羅蒂贏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隨后,帕瓦羅蒂應邀去澳大利亞演出及錄制唱片。1967年,他被著名指揮大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獨唱者。
從此,帕瓦羅蒂的聲名節節上升,成為活躍于國際歌劇舞臺上的最佳男高音。
當一位記者問帕瓦羅蒂成功的秘訣時,他說:“我的成功在于我在不斷的選擇中選對了自己施展才華的方向。我覺得一個人如何去體現他的才華,就在于他要選對人生奮斗的方向。”
故事感悟:
翻開歷史,我們看到的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就在于他們十分準確地選擇了人生奮斗的方向,使自己的才華得到極大的展示,從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夢想。如果你想擊中所有目標,那么你什么都打不到,因為你永遠只能坐在一張椅子上。
跑堂的奧運冠軍
希望總是戰勝困苦去實現的。
——柯藍
阿蘭·米穆是一位歷經辛酸從社會最底層拼搏出來的法國當代著名長跑運動員、法國一萬米長跑紀錄創造者、第十四屆倫敦奧運會一萬米賽亞軍、第十五屆赫爾辛基奧運會五千米亞軍、第十六屆墨爾本奧運會馬拉松賽冠軍,后來在法國國家體育學院執教。
米穆出生在一個相當貧窮的家庭。從孩提時代起,他就非常喜歡運動。可是,家里很窮,他甚至連飯都吃不飽。這對任何一個喜歡運動的人來講都是頗為難堪的。例如,踢足球,米穆就是光著腳踢的,他沒有鞋子。他母親好不容易替他買了雙草底帆布鞋,為的是讓他去學校念書穿的。如果米穆的父親看見他穿著這雙鞋子踢足球,就會狠狠地揍他一頓,因為父親不想讓他把鞋子穿破。
12歲時,米穆已經有了小學畢業文憑,而且評語很好。他母親對他說:“你終于有文憑了,這太好了!”媽媽去為他申請助學金。但是,遭到了拒絕!
沒有錢念書,于是米穆就當了咖啡館里跑堂的。他每天要一直工作到深夜,但還是堅持長跑。為了能進行鍛煉,他每天早上五點鐘就得起來,累得他腳跟都發炎膿腫了。為了有碗飯吃,米穆就沒有多少工夫去訓練。不過,他還是咬緊牙關報名參加了法國田徑冠軍賽。米穆僅僅進行了一個半月的訓練。他先是參加了一萬米冠軍賽,可是只得了第三名。第二天,他決定再參加五千米比賽。幸運的是,他得了第二名。就這樣,米穆被選中并被帶進了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
對米穆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在當時甚至還不知道什么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也從來想象不到奧運會是如此宏偉壯觀,全世界好像都凝縮在那里了。在這個時刻,他知道自己是代表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