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感恩(2)

伊利是競爭對手,但不是競爭敵手。而且對于剛剛起步的蒙牛來說,伊利是學習的榜樣。蒙牛提出了“建設中國乳都”的口號,似乎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同行也可以做到在保持良性競爭的同時,共存共贏。拋開牛根生自己與伊利的恩怨,拋開蒙牛在開始時受到的打壓,蒙牛樹立起一個寬厚謙和的公眾形象。試想一下,如果蒙牛在面對競爭時,一開始便針鋒相對,在面臨挑釁時,以牙還牙,刀槍以搏。如今的蒙牛或許還是一個碌碌的小廠,或許早在這種無謂的打殺中消磨了銳意,退出了乳業舞臺。而正是這種寬厚謙和的行為方式讓蒙牛走出了困境。同時,雖以謙為人下的姿態出現,但又與“巨人”同列。雖自稱“草原老二”,卻利用伊利的知名度,無形中將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當然,如果說這樣的做法純粹是比附營銷策略中以弱示人的姿態,如果說這樣的低姿態是在攀龍附鳳的同時抬高自身,那么后來發生的事情,就真正體現出牛根生這個優秀的企業家博大的胸襟和令人敬服的人格。

蒙牛“內幕”:

蒙牛企業宗旨

對用戶:提供綠色乳品,傳播健康理念

對客戶:合作雙贏共同成長

對股東:高度負責長效回報

對員工:學習培訓成就自我

對社會:注重環保回饋大眾

管理理念——科學化、市場化、系統化

人才理念——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

質量理念——產品人性化、標準全球化

1999年牛根生離開伊利自己創業,伊利的一干人棄“明”投“暗”追隨他。而他們與伊利的工資糾紛直到2002年才以“鄭債牛還”事件畫上句號。牛根生拿出自己在蒙牛所得的年薪和紅利,給大家發了伊利欠他們的那筆錢。

2004年12月20日,鄭俊懷被檢察機關帶走。牛根生輾轉打聽,得知鄭被關在包頭看守所里,他當即托人給老鄭捎去1萬塊錢,并給老鄭90歲的母親1萬元,給老鄭妻子1萬元。問及對鄭俊懷事件的評論,牛根生對《經濟參考報》的記者這樣回答:“我并不是很清楚老鄭為什么會出現問題,因為我離開伊利已經6年了。但通過16年的接觸和共事,我自己覺得不太相信。因為在我離開伊利的時候,老鄭和我有過一段對話。他說我性格比較外露、外向,年輕氣盛,出去以后對我辦好事業的能力、水平、操作技能等不懷疑,唯一擔心的就是千萬不要違規、違法。所以對于這種問題,老鄭提醒我多注意,自己又怎么會不注意呢?但這6年時間里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們不得而知。我想即使是伊

利個別人出了點事情,也影響不到它的品牌、企業和產品。因為大企業,已經不是靠人治了,而是靠規矩和制度在進行治理。”

2005年2月的一天,鄭俊懷的妻子薄香女向牛根生求助:女兒留學學費不足,想借20多萬元。

按理說,老鄭家缺錢,最不可能的求助對象就是牛根生。在蒙牛發展的6年中,伊利制造過一個又一個難題,鄭牛相爭簡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然而,薄香女已經求了一圈人,據說過去那些曾經“親切地摸過孩子頭”的叔叔們,個個推之猶恐不及;萬般無奈,才把視線轉到了“那時沒摸過孩子頭”的牛根生身上。

牛根生當即與同樣來自伊利的幾位蒙牛高管人員商量,結果,牛根生、盧俊、鄧九強、楊文俊、孫玉斌等人一共湊了30萬元(其中,老牛出了10萬元)。當把這些錢送到薄香女手中時,這個在老鄭出事后一直堅強支撐的女人,出聲痛哭,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末了,薄香女執意為每個人打了借條。

美國總統林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把敵人變成朋友,既消滅了一個敵人,又多得了一個朋友。”禮讓寬恕,以德報怨,一直為中國傳統文化所稱贊。牛根生常說:“要想知道,打個顛倒。”設身處地為他人想一想,要是你處在他人的位置上,你會怎么想,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正是這種精神,成為牛根生事業的基石,沒有寬恕他人的胸懷,怎會有統領千人,揮斥江山的豪情。沒有以德報怨的人格魅力,怎會產生高瞻遠矚、超脫他人的企業戰略和愿景。

成長了,真誠地道聲謝謝

“3年前,在一片荒地里埋下一塊奠基石,在一張白紙上畫下一幅‘行軍圖’,在一杯牛奶前許下一個百年愿,蒙牛起航了。背著彎彎的牛角,蒙牛闖進了深圳、問鼎北京、啟動上海、揮師港澳……”

“也許您喝過蒙牛的牛奶,也許您吃過蒙牛的雪糕,也許您嘗過蒙牛的奶茶——那么,謝謝您!正是您及像您這樣的億萬消費者,用一張張的‘貨幣選票’,一袋奶一袋奶地、一支雪糕一支雪糕地、一包奶粉一包奶粉地,把蒙牛選舉為中國成長企業100強第一名!……蒙牛成長了,真誠地向您道聲謝謝。”

2002年12月,蒙牛“三喜同慶”:榮獲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之冠,摩根、鼎暉、英聯加盟蒙牛,“全球樣板工廠”落成投產。“三喜同慶”之前,蒙牛首先想到了消費者,想到了內蒙古人民(根據地)從始至終的支持。

蒙牛的感謝之意,通過電視、報紙、戶外媒體、宣傳卡向消費者作立體傳播。

為了表達對消費者的謝意,蒙牛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以選拔的方式邀請一百名消費者代表參加慶祝活動,亦取立志“百年老店”,榮獲“百強之冠”的寓意。

選拔的標準是:提出一個創意或一條建議,獲得候選資格;創意或建議被選中,成為正式代表。這是一次誠征代表的行動,也是一次創意大賽。媒體發布、3天報名……數千消費者打來電話或發來傳真。100位消費者代表的照片與創意,分10批在報紙上連續刊登了10天,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此次活動后,蒙牛即正式啟動了“消費者創意獎”,此獎年復一年。通過這個獎項,把消費者的無形智慧轉化為企業的有形產品,讓創意變為現實。

牛根生曾說,什么是中國人最深層的文化呢?那就是一顆真誠的感恩的心。感恩報恩是蒙牛人做人的原則。每年11月份的最后一個周五是國際通行的感恩節。蒙牛將這一天作為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對蒙牛的合作者、支持者、消費者進行真誠答謝和感恩活動。

蒙牛“內幕”:

蒙牛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

誠信:百德誠為先,百事信為本,誠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

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感恩報恩是蒙牛做人的原則。

尊重:建立相互尊重的蒙牛文化,讓人人都感到偉大和崇高,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合作:二人為仁,三人為眾,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在合作中共贏是蒙牛人做事的原則。

分享:一個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與別人分享的智慧,只有分享的思想才有力量,沒有分享,就沒有團隊的成長。

創新:創新是舊的資源新的整合,創新是蒙牛事業發展的靈魂,與時俱進是不斷創新的關鍵。

幾年來,迅速發展的蒙牛一直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企業,僅抗擊“非典”,蒙牛捐款捐奶總計1200萬;捐助赤峰地震災區,蒙牛將價值30萬元的10000箱純牛奶直接送到災民手中;溫情教師節,蒙牛牛奶大派送,向全國17個省市的120余萬名教職工贈送牛奶……蒙牛向社會捐款捐物高達7000萬元。

成功的企業多半都是知恩圖報的楷模:海爾創業22年以來,用于社會教育事業,對口支援幫扶,扶貧救災助殘的捐款捐物高達5億多元;可口可樂,在全球范圍內,僅2005年,各類社會捐贈總值逾2600萬美元……

企業的成長離不開社會,離不開廣大消費者的長期支持。一個懂得回饋社會的企業才能深入消費者,才能與社會發展和諧共進。

為企業安裝一顆感恩的心

經營人心是蒙牛的終極目標,而“感恩”則是蒙牛企業文化的靈魂。

“以蒙牛事業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為已有”源自對員工的感恩,“提供綠色乳品,傳播健康理念”源自對消費者的感恩,“市場在變,誠信永遠不變”源自對客戶的感恩,“財散人聚,財聚人散”源自對股東的感恩,“關注環保,回報社會”源于對社會的感恩,“98%的品牌是文化,98%的矛盾是誤會”源自對蒙牛事業整個價值鏈條之間的相互感恩。

2003年11月23日,蒙牛又舉辦了盛大的感恩節,主題為“給企業安裝一顆感恩的心”。為答謝廣大消費者、奶農、員工、員工親屬、各界朋友,公司邀請了消費者代表100人、奶農代表100人、員工親屬300人、各分公司優秀員工50人及其他各界朋友參加了活動,并頒發了有關獎項。

2004年12月3日,蒙牛在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蒙牛餐廳舉行了第二屆感恩節。再次邀請了員工親屬、消費者代表、奶農代表、外地優秀員工及經銷商、供應商,共計1300余人參加感恩節活動。此次感恩節的定位是:關注員工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質量;營造心靈之間的感動,實現蒙牛人的偉大使命。

蒙牛“內幕”:

蒙牛人的座右銘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以蒙牛事業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為已有。

當今社會,觀念、思維方式的革命,遠比技術、軟件和速度的革命更重要。

做正確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正確。有所為有所不為。

大道行簡。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簡單的事情做完善。

世界上沒有奇跡,只有專注和聚焦的力量。

牛根生曾這樣對蒙牛的員工說:“親愛的新員工:當你漫步在綠草如茵的廠區時,您是否想過老員工創業之初的艱辛和內心所承受的風險?面對他們,我們是否應該真誠地道一聲:‘謝謝’?尊敬的老員工:你為蒙牛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你注意過新員工的目光中對你含有多少厚望、感恩和尊敬嗎?面對他們,我們是否應該真誠地道一聲:‘謝謝’?所有的蒙牛新老員工,當我們專心專注地學習、工作、成長的時候,是否應該向我們的父母、兒女、妻子、丈夫真誠地道一聲:‘謝謝’?當蒙牛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向蒙牛的供應商、經銷商及幫助支持蒙牛事業的所有朋友鞠躬致謝?”

為企業文化安裝一顆感恩的靈魂,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家屬之間,員工與消費者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企業與經銷商之間,企業與社會之間,都需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受恩情,去用心回報。

2001年,剛到蒙牛工作幾個月的維修工李生茂,被確診為心臟病,需要手術治療,手術費用4.6萬元。李生茂家境貧寒,父母只好狠下心說,家里實在沒法子,你自己看著辦吧。蒙牛公司黨委得知后,發出倡議,牛根生帶頭捐出1萬元,員工們紛紛解囊,終于成功地挽救了李生茂的生命。

2002年末,李生茂在上海參加了一個大型設備培訓班。培訓班即將結束的時候,和他一起參加學習的兩個企業的設備部經理,先后找到李生茂:“小李,你的學習成績不錯,跟我們干吧!”“不行,我不能去。”“我給你高薪!”

李生茂扯開上衣讓他們看了自己胸口上的疤。并說:“人不能為錢活著,不能違背良心,我的命是蒙牛給的,哪能離開蒙牛!”

企業文化是企業內在的驅動力,在大多數企業把獲得最大投資報酬作為宗旨的社會現實下,目光更遠的企業則不斷地超越經濟利益,為其注入“生命意義”,通過強有力的健康的企業文化,突破傳統的以商業競爭和追求利潤為宗旨的短視行為,追求企業的長遠利益與發展。正所謂:“物質資源終會枯竭,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而感恩則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情感溫床,在企業大環境中滋養孕育著盈滿愛意的氛圍與發自內心的不竭動力。

員工對企業感恩,企業文化才能有如活水,不斷其源;企業風貌才會有軒昂氣勢,生機勃勃。企業的感恩文化,則應是以保障企業共同利益和踐行社會責任為本,制度之外不忘人情,獲利之時不忘反哺,最終才能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昌图县| 巨鹿县| 凌云县| 卓尼县| 龙川县| 星子县| 龙江县| 丹棱县| 四川省| 台山市| 堆龙德庆县| 大丰市| 蓬莱市| 鄂托克前旗| 邮箱| 于都县| 赞皇县| 新建县| 漳州市| 漳州市| 图们市| 佛教| 娱乐| 峡江县| 遂川县| 云浮市| 三台县| 建平县| 永修县| 台安县| 鹿邑县| 伊金霍洛旗| 龙岩市| 湘西| 自贡市| 万荣县| 周口市| 吉木萨尔县| 兴义市| 大化|